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文化朝圣”(上):文明奠基启征程

【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文化朝圣”(上):文明奠基启征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42 更新时间:2024/2/15 17:18:16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系列报道

第二篇章 “文化朝圣”(上)

文明奠基征程

“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

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

黄帝文化之源在新郑裴李岗

走进新郑市博物馆展厅,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国最早定居村落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乳钉纹红陶鼎,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陶鼎,其采用“泥条盘筑”法,乳钉既可加固鼎身还起到装饰作用。从人骨的颈下出土的绿松石坠,上部小孔直径不足1毫米,不仅说明当时钻孔技术的高超,也折射出8000多年前裴李岗先民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还有先民随手捏制的玩偶,红面猪头、陶塑羊头,证明当时家畜饲养已经出现……

裴李岗遗址 本报记者 李焱 摄

最新考古成果表明:裴李岗人已经学会使用红曲霉发酵酿酒,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红曲霉酿酒技术。这种主要利用稻米,并加以芡实和小麦族种子为原料的酿酒方法,是目前所知最早使用这一方法的例证。而通过提取微化石的方法获得微体纤维遗存,发现陶壶耳部穿孔中有染色特征的植物韧皮纤维,很可能是穿绳使用的遗存。这一突破性发现,对将来更系统地进行纺织品残留物的研究提供了例证。部分纤维显示有蓝、黑、粉色,以蓝色为主,表明使用颜料染色工艺的存在。

考古学家韩建业认为,裴李岗时代中国主体区域所表现出的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以及较为复杂的社会形态,将中国文明起源提前到距今8000年以前。这可算作是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

距今6000年左右进入庙底沟时代,早先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社会开始了普遍复杂化的过程,各区域逐步迈入前早期国家状态,由于中原核心区的强烈扩张影响,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正式形成,可视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

正式进入文明社会大约是在5000年前,即黄帝时代。彼时,不少地区已经站在或者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进入早期中国的“古国”时代,正式形成由良渚等各区域文明社会组成的早期中国文明。距今4000年左右,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实力大增,长江中下游地区全面步入低潮。距今3800年左右,以中原为中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形成二里头广幅权国家或者称夏代晚期国家,中国文明走向成熟。

裴李岗遗址发现过程一波三折

“20世纪50年代初,新郑裴李岗村的农民们在平整土地时总是挖出形状奇特的石磨盘、石磨棒,对文物没有太多概念的他们,就把这些东西留在家里当搓衣板用。到1969年冬,当地文化馆已经收集了20多件石磨盘、石磨棒,但是并不清楚具体出土位置和年代。”新郑市博物馆馆长杜平安介绍,裴李岗遗址的发现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许许多多文物工作者面对困难困惑始终不服输不退却,才最终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972年《河南日报》在《我省出土的历史文物介绍》中刊登了“原始社会晚期的石碾盘和石棒”。1973年国家文物局征集文物办展览,被推荐送去的石磨盘,最终因出土地点和时代没有调查清楚被退了回来。

1975年,距离裴李岗村约20公里远的唐户村,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再次发现一些器物。可发掘来发掘去,始终没见石磨盘的踪影。

待到1977年,裴李岗村民李铁蛋最新发现的石磨盘与出土处的印痕完全吻合。裴李岗遗址终于呼之欲出——随后至1979年,裴李岗村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

据说,为了叫响“石磨盘”的名头,时任开封地区文化局文物科科长的崔耕和新郑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薛文灿曾带着石磨盘去北京找媒体宣传,被轰了出来仍不死心。这群执拗的文物人来回奔波于国家文物局、《文物》杂志社、中国科学院……功夫不负苦心人,考古大家夏鼐、安志敏、苏秉琦、裴文中先后都对石磨盘产生了浓厚兴趣,提供了具体帮助。

1980年著名考古学家许顺湛提出,以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存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得到了考古界普遍认同。从此,裴李岗文化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载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

中华文明奠基的每一步郑州都未曾缺席

在裴李岗遗址发现的过程中,“一闪而过”的唐户村,虽然一直被考古人惦记着,但直到2006年才因南水北调工程的机缘得以大面积发掘。

结果让人震惊。唐户遗址的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裴李岗文化中面积最大的遗址。文化层堆积最厚处达3米以上,属于裴李岗文化聚落群的一级聚落遗址。共发现裴李岗文化房址60多座,也是目前发现裴李岗文化房址最多的地方。房屋建造方式均为半地穴式,分为单间式和双间式两种,在一双间式房屋内发现有灶台及陶器残片,说明我们的先民在房屋里既能做饭,又能在冬季取暖。房屋布局上出现内向凝聚式特征和人工壕沟防护设施以及排水设施。

这种匠心独具的布局方法,表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人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人地关系。他们在此长时间进行农耕和捕猎,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和较高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进行繁衍生息,成为中国腹心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面积最大的村落遗址。

唐户遗址内涵丰富,上至8000多年裴李岗文化,下至2000多年的周文化,时间长达6000多年,是国内少见的年代跨度长的地下博物馆,为研究黄帝文化提供了完整、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有利佐证。

2009年,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中原地区考古的新时代,作为裴李岗文化发现30多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代表一种全新的文化面貌的李家沟文化填补了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空白——从狩猎、采集的迁徙社会到稳定居住的农业社会,这一人类历史最为伟大的一次社会变革,在郑州地区有了完整的演化历程,中华延续至今的乡村社会从这里起步。

而裴李岗村、唐户村近年来发现的3万多至2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存,给了人们更多的期待和遐想。

让我们骄傲地说:在中华文明的初创时期,没有哪一个地区的文明比郑州更丰富,没有哪一个地区的文明比郑州更系统,没有哪一个地区像郑州一样文明发展从未断线,从氏族时代跨入古国时代,又从古国时代跨进王国时代,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中华文明的奠基。

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 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我国唯一延续1200年的王国:从战国到北宋,如今它的名字众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庄子》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看看自然界,毫无商业价值也毫无存在感的动物反而能在地球上生存亿年,全身都是宝的动物却总是被猎取;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情况,强大帝国未经300年而亡,看似不起眼的小王国却能延续超1200年,这是怎样奇怪又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这个小王国历史始于中原的“战国时期

  • 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尚书第一篇是《虞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书简介,虞书恒谢清臣,虞书是什么意思

    无独有偶,翻开先秦典籍,常常可以看到“虞夏商周”的表述,《国语》讲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吕氏春秋》记载“今虞夏殷周无存者,皆不知反诸己也”,商鞅曾说“周不效法商,夏不效法虞”等,都将虞朝与夏商周并列。问题在于:史记将“夏”定为中国第一王朝,近代古史辨派直接否定

  • 爱上甲骨文的她,只为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古今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你知道三千多年前的车祸现场是怎么样吗?甲骨文用两个字展现事故惨状。”“很多人想用甲骨文写情书,我们来看下真正的甲骨文情书长什么样。”眼前笑起来酒窝若隐若现,偶尔作出吃惊或夸张的表情,用网络段子讲述甲骨文的,正是抖音视频博主@李右溪。她本名李莹,这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生,以有趣、有料、

  • 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源在新郑裴李岗走进新郑市博物馆展厅,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国最早定居村落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被誉为“中华第一

  • 扁鹊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专家: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说扁鹊活了400岁,扁鹊全部秘方,国服扁鹊老中医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曾学习过扁鹊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为蔡桓公治病的事情。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对于病情要早点去治疗,切不可拖,要不然最终就会像蔡桓公一样,落得一个病入膏肓的局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语文课本的改动,很多原有的课文或知识点都被删除了,有关扁鹊的那一篇课文也没能幸免。可能有很多人

  • 浅析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代的社会状况,金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四次民族大融合

    摘要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原地区的先代封建社会。在商代时期,中原地区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包括夏、商、西戎、东戎等。本论文旨在探讨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现象,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关键词:商代、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一、引言商代时期是中国古代

  • 大秦赋:嫪毐死得到底多惨?除商鞅之外,他的死法在秦国是独一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过去年底到今年初,又有了一部《大秦赋》,不过观众看着看着觉得有点不对劲:说好的给我看嬴政,怎么搞得嫪毐(lào ǎi)戏份这么多?大家都等着看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刀阔斧开创新时代,结果硬是给情情爱爱拦在了半途,一时之间该电视剧风评变差了不少,以至于嫪毐的饰演者叶项明表示:“他本来就是个戏

  • 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原来结局早就定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与张仪的历史地位,商鞅被车裂有人同情吗,在秦国历史上商鞅起了什么作用

    [var1]商鞅变法,在短短数年里,使得秦国的家家户户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男人们勇于参加国家的对外战争,对私斗却感到羞耻。秦国的百姓之间不再敢隐瞒触犯法律的亲朋好友的行踪,乡与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机构都得到了很好地治理。张仪游说,以连横之术分化六国,使得秦国兵不血刃地得到了黔中郡,成功弱化了魏国和楚国的发

  • 古代士兵想怎么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一招,后世军队一直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越王勾践剧照众所周知,国家为了强大自己的军事力量,通常会招募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当兵,这样打仗的时候才更有士气。但就是因为这些年轻的士兵太过于精力旺盛,对生理上的需求也非常的旺盛,但是又长期看不到女人,于是他们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去强抢民女,以此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var1]卒妻制强抢

  • 夏朝在河南,中华五千年实证却在浙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起源在河南的铁证,以下谁是夏朝的建立者,老梁谈夏朝完整版

    背景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存在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大约持续了五百年左右。然而,夏朝的确切地理位置却一直存在争议,历史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夏朝的具体位置,其中最为广泛的观点认为夏朝存在于今天的河南地区。然而,梁启超却在其著名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了另一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