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当年的都城分别在什么地方?韩、赵、魏三国曾定都山西

战国七雄当年的都城分别在什么地方?韩、赵、魏三国曾定都山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17 更新时间:2024/3/1 12:17:20

[var1]

这七大诸侯国当年的建都之地,受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可否认,这些国都的选址,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眼光的。那么,战国七雄的国都是现在的哪里?

秦国都城:甘肃清水、陕西宝鸡、陕西泾阳、陕西西安等

[var1]

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其都城就几易其地。秦国的先祖并没有王室血脉,只是因养马有功而获封周朝附庸国,最初定都在“邑”,也就是今甘肃清水县。

后来秦不断攻伐,扩大势力范围,动了迁都之念,在公元前677年迁都“雍地”,即今天陕西宝鸡。此地不仅土地肥沃,也便于秦日后东征。

又过了200余年,秦为了发展迁都“泾阳”,即今天的陕西泾阳,这时还处于春秋时期。战国以后,秦献公为了对魏作战,放弃富饶的泾阳,迁都“栎阳”,此地位于陕西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附近。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大刀阔斧改革,听从商鞅建议,迁都“咸阳”,即今天的陕西西安咸阳,从此安定下来,直到统一六国。

楚国都城:河南淅川、湖北荆州、湖北宜城、河南淮阳、安徽阜阳及寿县

[var1]

楚国都的地理位置在七雄中居于南方。早在春秋时期,楚就是南部雄踞一方的大国,它是王族后代。

楚最早建都于“丹阳”,此丹阳不是今天的中国眼镜之乡江苏丹阳,而是河南淅川县,当时淅川处于河谷地带,非常宜居,也正是定都于此后,楚的国力不断增强。

后来楚对外扩张不断取胜,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土,楚文王迁都“郢都”,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荆州江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是在郢都被秦兵攻破后,投的汨罗江。

楚迁都后问鼎中原,辉煌了一阵子,但吴灭楚后,郢都呆不下去了,楚昭王把都城迁到了“鄀都”,在今天湖北宜城附近,后来其子楚惠王又将国都迁回。

秦国崛起后,楚国逐渐式微,为了避开劲敌,楚先后迁都“巨阳”和“寿春”,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阜阳和寿县。

燕国都城:北京一带、河北容城

[var1]

燕是七雄中迁都较少的诸侯国。燕的始祖是召公奭,周王室血脉,周武王当年将燕分封在蓟地,后来燕开始向冀北、辽西扩张,建都“蓟”,也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

后来,山戎势力壮大,燕为了避其锋芒,迁都“临易”,今河北容城一带,但这次迁都非常短暂,山戎危机解除,燕又将国都迁回,直到国家灭亡,可说对北京这块地脉相当有执念。

韩国都城:陕西韩城、山西临汾、河南禹州、河南新郑

[var1]

韩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建国时间也晚。韩最早的封地是“韩原”,今天的陕西韩城。后来,韩国大夫韩贞子势力壮大起来,迁都“平阳”,即今天的山西省临汾。

步入战国初期,周武王儿子韩侯裂土,选择建都“阳翟”,此地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州。

迁都后,韩侯发现自己选择失误,禹州土地贫瘠,基本靠天吃饭。于是在灭掉郑国以后,再次迁都郑国都城“新郑”,这就是现在有“黄帝故里”之称的河南新郑。

赵国都城:山西太原、河南鹤壁、河北邯郸、河北邢台

[var1]

三家分晋,韩、赵、魏诞生。公元前403年,赵籍被周威列王封侯,并将都城建在“晋阳”,今天的山西太原一带。

后来,赵献侯出于统治考虑,迁都“中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鹤壁市。公元前386年,赵再次迁都,定都“邯郸”,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郸。赵在这里定都一直到灭国,中间也繁荣过一段时期。

此外,“刑”也就是现在的河北邢台,曾经做过赵国陪都。代地、沙丘也做过,等于都没离开河北地界。

魏国都城:山西芮城、山西夏县、河南开封

[var1]

魏的远祖也是公卿,治所在“魏邑”,现在的山西芮城。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册封,魏国始立。后来,魏国国力逐渐强盛,60年后魏惠王称王。一直到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所灭,魏一共存世179年。

魏建国后,最初的都城在“安邑”,现在的山西夏县,这个位置可以很好地抵御秦国人东侵。魏惠王迁都后,将都城搬至“大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一直到灭国,魏国后来也被称为“梁国”。

齐国都城:山东淄博、山东薄姑

[var1]

这里说的齐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而非春秋的那个。和燕一样,齐国没怎么迁都过。

春秋时齐国定都临淄,就是现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到了齐胡公时,为防他国暗算,曾将都城迁至临淄城西北几十里外的薄姑。田氏伐齐后,齐王又将都城回迁,后来临淄一直作为齐的都城。

历史上的齐国国力兴盛,周边没什么有威胁的对手,所以迁都并不频繁,而且临淄也是一块风水宝地。当然,齐胡公出于安全考虑迁都也有道理,只可惜他最后还是被自己的弟弟齐献公所杀,而都城也再次易主临淄。

随着秦国扫六合,大一统,人们更多记住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而六国也只能作为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反面代表,躺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了。不过总体说起来,战国七雄在选择都城时,更加偏爱山西这块地方。

更多文章

  • 【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文化朝圣”(上):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系列报道 第二篇章 “文化朝圣”(上) 文明奠基启征程“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

  • 我国唯一延续1200年的王国:从战国到北宋,如今它的名字众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庄子》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看看自然界,毫无商业价值也毫无存在感的动物反而能在地球上生存亿年,全身都是宝的动物却总是被猎取;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情况,强大帝国未经300年而亡,看似不起眼的小王国却能延续超1200年,这是怎样奇怪又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这个小王国历史始于中原的“战国时期

  • 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尚书第一篇是《虞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书简介,虞书恒谢清臣,虞书是什么意思

    无独有偶,翻开先秦典籍,常常可以看到“虞夏商周”的表述,《国语》讲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吕氏春秋》记载“今虞夏殷周无存者,皆不知反诸己也”,商鞅曾说“周不效法商,夏不效法虞”等,都将虞朝与夏商周并列。问题在于:史记将“夏”定为中国第一王朝,近代古史辨派直接否定

  • 爱上甲骨文的她,只为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古今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你知道三千多年前的车祸现场是怎么样吗?甲骨文用两个字展现事故惨状。”“很多人想用甲骨文写情书,我们来看下真正的甲骨文情书长什么样。”眼前笑起来酒窝若隐若现,偶尔作出吃惊或夸张的表情,用网络段子讲述甲骨文的,正是抖音视频博主@李右溪。她本名李莹,这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生,以有趣、有料、

  • 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源在新郑裴李岗走进新郑市博物馆展厅,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国最早定居村落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被誉为“中华第一

  • 扁鹊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专家: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说扁鹊活了400岁,扁鹊全部秘方,国服扁鹊老中医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曾学习过扁鹊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为蔡桓公治病的事情。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对于病情要早点去治疗,切不可拖,要不然最终就会像蔡桓公一样,落得一个病入膏肓的局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语文课本的改动,很多原有的课文或知识点都被删除了,有关扁鹊的那一篇课文也没能幸免。可能有很多人

  • 浅析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代的社会状况,金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四次民族大融合

    摘要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原地区的先代封建社会。在商代时期,中原地区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包括夏、商、西戎、东戎等。本论文旨在探讨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现象,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关键词:商代、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一、引言商代时期是中国古代

  • 大秦赋:嫪毐死得到底多惨?除商鞅之外,他的死法在秦国是独一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过去年底到今年初,又有了一部《大秦赋》,不过观众看着看着觉得有点不对劲:说好的给我看嬴政,怎么搞得嫪毐(lào ǎi)戏份这么多?大家都等着看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刀阔斧开创新时代,结果硬是给情情爱爱拦在了半途,一时之间该电视剧风评变差了不少,以至于嫪毐的饰演者叶项明表示:“他本来就是个戏

  • 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原来结局早就定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与张仪的历史地位,商鞅被车裂有人同情吗,在秦国历史上商鞅起了什么作用

    [var1]商鞅变法,在短短数年里,使得秦国的家家户户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男人们勇于参加国家的对外战争,对私斗却感到羞耻。秦国的百姓之间不再敢隐瞒触犯法律的亲朋好友的行踪,乡与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机构都得到了很好地治理。张仪游说,以连横之术分化六国,使得秦国兵不血刃地得到了黔中郡,成功弱化了魏国和楚国的发

  • 古代士兵想怎么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一招,后世军队一直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越王勾践剧照众所周知,国家为了强大自己的军事力量,通常会招募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当兵,这样打仗的时候才更有士气。但就是因为这些年轻的士兵太过于精力旺盛,对生理上的需求也非常的旺盛,但是又长期看不到女人,于是他们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去强抢民女,以此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var1]卒妻制强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