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执意除掉太平公主的原因是什么?

李隆基执意除掉太平公主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56 更新时间:2023/12/9 10:00:47

李隆基执意除掉太平公主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幼女,唐玄宗李隆基的姑妈,叱咤风云于中唐的一位女性,风华绝代的一位佳人。她曾与李隆基联手铲除“韦后势力”,从而推睿宗李旦重新登上皇位。可是,二人终归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太平公主也想如母亲武则天一样坐看风云、君临天下。可是李隆基却怀揣着光复李唐社稷的梦想,不想受任何人操控自己,也不想给任何人觊觎皇权机会。因此“韦后集团”覆灭之日,也注定是李隆基与姑妈分道扬镳之时。

然而,太平公主同样怀揣梦想,且雄心万丈,因此她在见识了李隆基的庐山真面目后,开始多管齐下,一方面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备有朝一日同侄子一较高下;另一方面以自己的权势向朝臣施压,鼓动他们向睿旦请求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再就是拉拢皇长子李成器,散布李隆基不具备继承皇位身份的言论。

公元713年7月初(农历),户部尚书魏知古面见李隆基,说已经得到确切消息,太平公主明日就要对您下手,请陛下赶快定夺。李隆基没有慌乱,随后叫来大臣崔涤。为什么叫崔涤呢?原来崔涤是宰相崔湜的弟弟,而崔湜又是太平公主的“闺中蜜友”,李隆基想说服崔湜投靠自己。

很快,崔湜入宫见驾。李隆基对他说:“予(当时李隆基还能用‘朕’自称)是皇帝,太平公主不过皇亲,孰轻孰重,请爱卿度量,还望能弃暗投明,不负大好前程。”崔湜漠然良久,然后说:“陛下多虑了,微臣那敢对陛下怀有二心”。李隆基微微一笑说:“但愿卿家口能应心!”随后挥挥手,目送崔湜离去。

晚上,崔湜照例到太平公主处“打卡”。温存过后,崔湜对身边的太平公主说:“想必你那侄子(李隆基)已经黔驴技穷,尽然拉拢起我了。以咱俩之间的关系,我能弃你而去吗?看来他脑子进水不少呀!”太平公主听完详细经过后,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当天夜里,睡得特别香沉。

第二天一早,李隆基同王毛仲等人率领300卫士先进入武德殿,然后议事为由召左羽林将军常元楷及知右羽林将军李慈。二人刚入诚虔门就被斩首,之后,李隆基等人又闯入朝堂,将正在等侯上朝的宰相岑羲萧至忠等人当场砍杀。最后,率领卫士去围追太上皇李旦。此时,李旦已经慌慌张张逃上承天门城楼。太平公主闻讯后,则逃入山中寺庙躲藏。

李旦自觉凶多吉少,心里感慨万千,回想大唐王朝,一直行走于刀光剑影之中,如今看来又是一场浩劫,真心希望大唐从此浴火重生。想到此,李旦的已经泪眼婆娑。随后,李旦以手拭面,转而对扶自己爬上城楼的兵部尚书郭元振说:“爱卿恐怕今日要陪朕一起上路了!”只见郭元振先是冷笑,然后幽幽地说道:“太上皇不必担心,皇帝正是奉您诏命诛杀太平公主党羽!”

听了郭元振的话,李旦如醍醐灌顶,原来郭元振不过当年玄武门之变时的尉迟恭。不过,庆幸自己性命无忧,心里也就踏实了。之后,李旦向城楼下面的李隆基喊话:“三郎我儿,即日起军政大事全交你处理,为父要享清福去了!”

如今,李隆基登基虽已当了一年有余,但此刻他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掌玺”皇帝。原来之前父亲所谓的“禅位”,只是给了他部分不打紧的权力,而三品以上官员任免,以及军政大权等统统还由父亲继续把控,李隆基不过是个朝堂上“打杂”的。

到此,也许有人疑问,不是说第二天太平公主一伙要采取行动了吗?怎么没见动静,而且面对李隆基怎么没有一点防备没有,所有人几乎还都是束手就擒?

既然有上述疑问,所以我们有必要再来亮一下太平公主的家底儿:

谋臣方面有宰相窦怀贞、岑羲、崔湜、萧至忠等人,另外太子少保薛稷、新兴王李晋也是其心腹,武将方面有左羽林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等,其中如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晙及胡僧慧范等人都是其左膀右臂。

所以,纵观太平公主的综合实力,如果她真想使用武力,李隆基显然不是对手。因此,李隆基之所以先发制人,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一个夺权借口,他不想担惊受怕地做“半个皇帝”,所以真正的目标是父亲李旦。另外,还有一件隐藏着的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也是促使李隆基采取行动的关键诱因。

原来,李隆基早先就对太平公主有过一次行动,不过参与者是尚书右仆射刘幽求及右羽林将军张喡。但后来由于张喡泄密于侍御史邓光宾而被李隆基紧急叫停。事后,李隆基主动向父亲请罪,张刘二人遭到贬谪,均到京外任职,自己得了个“巡边”处分。只是由于李旦举棋不定,致使期限一再拖延。

而于太平公主来说,她实际上并没有用“武力”解决侄子的打算,只不过是想先通过拉拢朝臣孤立他,而后再唆使哥哥将其废除,自己再操控傀儡或是亲自上阵。因此,太平公主在等李旦下达“巡边”的诏命,因为只有那样,才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同时更能彰显她掌控大局游刃有余的风采。可是,太平公主有些太自信过头,她没想到侄子会如此精明干练,如此雷厉风行。

写在最后:回顾李隆基为何要召见崔湜,真的是为策反他?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他在使用障眼法,好让太平公主知道他没有“动武”的能力和打算,或是即便有,也不是当下。人生中有些非常重要的机会,但是只有一次,李隆基抓到了,太平公主失去了!这就是两个命运截然的关键所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方士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方士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方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方士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方士在古代是一种很神秘的职业,方士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商朝,后来这些人渐渐的多了起来,大概在战国末期的时候,他们自称为“方仙道”。在那个时候巫术很盛行,人们信奉巫祖,于是方士就借着信奉巫祖为名,利用巫术开始进行

  • 关羽为何会贸然出兵攻打襄樊?刘备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从荆州起兵,攻打襄樊。这一役,成为关羽一生征战生涯的绝唱,也成为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契机。在这一仗中,关羽先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接下来是曹操的援军由徐晃率领赶到前线,挫败了关羽的攻势。而东吴则趁荆州空虚,袭取了荆州。关羽遭到两面夹击,最终全军覆没,他自己也在逃往西川的途中被东吴擒获

  • 历史上卫国为何能从战国坚持到秦朝时期才正式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卫国是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并非只有以上七个强

  • 蒙古骑兵令人闻风丧胆,为何南宋能在铁骑下坚持那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古骑兵,历史解密

    蒙古骑兵由成吉思汗创建,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兴衰不断交替的历史长河中,恐怕没有哪个世纪,如十三世纪一样,让人现在想起来也如芒在背。这是因为,十三世纪是一个属于蒙古人的世纪。自整个蒙古草原归于一统,蒙古铁骑近

  • 武则天称帝后连国号都改了 唐朝为什么还不算是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对武则天和唐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何之后还是唐代,这不就是改朝换代吗?为什么武则天改变了他的王位?为什么他继续是唐代而不是王朝的改变?李的儿媳也是李的家人。虽然周代成立,朝廷仍然是李和唐代的阶级。武则天看上去很威严,其实,在一两件物品上,本来应该为死

  • 诸葛亮用兵谨慎,他有没有过用过险兵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或许大伙儿都能耳熟能详。诸葛亮道号卧龙,有匡扶天下之才,经天纬地之智,当年刘备势弱,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之诚心所打动,于是答应下山帮助刘备一同兴复汉室!诸葛亮下山过后,担任刘备的军师,平日在校场操练兵马!并且很快便制定了“博望火攻”及赤壁之战的总战略。诸葛亮初次下山,便将《

  • 唐玄宗曾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曾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但同时他也是一手酿成了安史之乱,彻底终结了繁华无比的大唐,让唐朝从高空直接跌到了地狱,堪称断崖式下跌。他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也因为一首《长恨歌》而名流千古,唐玄宗那肝肠寸断多情男儿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同时他也是一个多

  • 明末时期,张溥和张采是如何创立复社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复社,明末,历史解密

    张溥和张采同为明末时期学者、文学家,二人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二人也同为复社的领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娄东人,1620年张溥成为博士子弟,声名鹊起;1630年,张溥考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张采(1596-1648),字受先

  • 道教为什么会在汉朝产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道教为什么会在汉朝产生?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个宗教的产生,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般认为道教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横空出世。为什么道教会在汉朝创立?这是因为东汉末年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首先,东汉末年产生了深重的社会危机,民不聊生,为道教产生提供了土壤。

  • 邓艾到底是被谁杀死的?其实并不是钟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司马炎,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钟会被杀之后,留在蜀地的魏军最高统帅,就只剩下卫瓘(音同惯)了。早在钟会决定谋反的时候,就曾拉拢过卫瓘,钟会把众将领看管起来之后,以商议事情的名义把卫瓘留在身边,他在木片上写到“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可干这种大事,卫瓘也不敢同意啊,从此两个人就开始互相猜忌了。后来卫瓘去厕所,遇到了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