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其实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要是没有三国演义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认识他们。但若是从古墓上来说的话,这两位的特殊之处就非常大了。因为他们俩的陵墓都有些特别。曹操的陵墓是特别的好找,虽说不是遍地都是,但也有几乎上百座,虽说都是疑冢。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一件事了,但其实曹操的疑冢根本就不止七十二座,毕竟曹操从发迹开始就开始修建陵墓,修建完成的陵墓不说上百也差不多,所以曹操的陵墓其实非常好找,但是找到的都是疑冢。
而曹丕在这件事上则是完全不一样,因为曹丕就只有一座陵墓,但是结果却差不多,因为曹丕的陵墓也没被找到了。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皇陵其实是有一个陵园的,在这个区域内都是皇陵,这样的好处其实非常大,不仅方便祭拜,而且也能够派遣军队进行看守。
但是曹丕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曹操说的一句话非常对,那就是“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所以说若是朝代更迭了,那么自己的陵墓被盗掘可以说就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没过多久司马懿就篡位了不是?
所以当时曹丕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那就是“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转化成白话文其实就是隔代就找不到陵墓的位置。曹丕的这个理念其实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用,而是整个魏晋时期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何如今魏晋王陵发现的非常少的原因。
不过曹丕的陵墓却也并不是真的找不到,毕竟有一个大概的范围,那就是首阳山。也正是这样在考古业非常兴盛的那段时间,其实有无数的考古队齐聚首阳山,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曹丕的陵墓,但是却都无功而返。
后来有一个考古队员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换个思路。三国时期的首阳山可能和现在的并不是一个,那么又怎么可能会找得到呢?可这样其实无异于彻底的将唯一的线索也断绝了,所以如今曹丕的陵墓依旧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