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沐英原名沐英,七岁的时候,父母都去世了,一个小孩子孤苦伶仃,只能靠乞讨为生,幸亏遇到了朱元璋的起义军,朱元璋把他收为义子,改名朱沐英,那年朱沐英才八岁。
朱元璋的妻子马氏(马皇后)心地善良,她把朱沐英当做亲生儿子,因此,朱沐英和朱元璋夫妇感情非常好。
当时正逢乱世,沐英跟着老朱也学不了什么,十二岁的时候就随军出征,在朱元璋的亲自指点下学习打仗,逐渐成长为一员猛将。
评书《大明英烈》里的朱沐英,是一个磕巴嘴,在二代将领里武艺仅次于雌雄眼常茂(常遇春的儿子),朱沐英出世,正赶上乱石山英雄会,陈友谅设毒计要害朱元璋,眼看朱元璋被困,朱沐英赶到,锤震乱石山,打得陈友谅狼狈逃跑,救出了朱元璋。
历史上的朱沐英虽然武艺不见得有那么强,但军事能力也很突出的,在朱元璋二十位义子中,朱沐英是最出色的。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第三次北伐,朱沐英奉命攻打驻守和林的元朝军队,他率军渡过黄河,经过七昼夜的急行军,包围了元军,然后采用正面突击,两翼夹击的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俘虏了元朝国公脱火赤及其上万人马。
朱沐英的军事巅峰是平定云南,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遣名将傅友德,蓝玉,沐英,对盘踞云南的元军发动最后一击,很快取得了胜利,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朱元璋留下朱沐英镇守云南。
云南因为地理原因,又和中原文化有所不同,历朝历代对云南的统治都不稳定,朱沐英坐镇云南,当地土司多次发生叛乱,叛军骑乘大象发动攻击,使用冷兵器是抵挡不住的。
朱沐英是明军中,最善用火器的将领之一,但当时的火器不像现在的自动武器,可以连续击发,那时候的火铳不仅精度低,最要命的是装填太麻烦,打完一枪需要很长的装弹时间,在战场上一耽搁,敌人就到了眼前,士兵就会被大象踩死。
朱沐英发明了三段击的战法,他把士兵排成三行,敌人发动进攻时,第一排士兵发射,然后退后装弹,第二排上前射击,然后退后装弹,第三排上前射击,退后装弹,这时第一排士兵已经装填好弹药,上前射击,这样就形成了持续火力。
大象虽然厉害,但听到剧烈的轰鸣声,在遭到威力巨大的杀伤,没死得也只会掉头逃跑了,叛乱就这样被平定了,朱沐英发明的三段击的战术,比欧洲早了一百多年。
沐英不仅军事成就突出,治理云南的政绩也是相当不错的,朱元璋为嘉奖沐英,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命沐英世代镇守云南,朱沐英和马皇后,太子朱标都有很深的感情,马皇后和朱标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太子朱标死后,沐英因悲伤过度,不久也去世了,朱元璋厚葬了沐英,追封为黔宁王,他的后人以黔国公的身份,继续留任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