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行军云南遇毒泉,士兵喝后变哑?1700年后央视揭露哑泉玄机

诸葛亮行军云南遇毒泉,士兵喝后变哑?1700年后央视揭露哑泉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53 更新时间:2024/2/11 16:23:46

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孔明先生的事迹典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也被誉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但“人算不如天算”,智慧如孔明先生,却也在行军云南途中涉险,偶遇毒泉,令万千士兵喝后变哑。

这山间的泉水怎么会带来如此祸患?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志怪传闻?1700年后央视节目组实地探访,终于揭开“哑泉”真实面貌。

七擒孟获遇毒泉,人马“变哑”不能言

诸葛亮刘备白帝城托孤遗诏,决心挥师北伐,偏偏又遇到蜀国南方南蛮侵犯,思量再三,下令点兵南征。双方首战,诸葛亮便大获全胜,生擒南蛮首领孟获。

谁知孟获心中不服,在军营大喊大叫,诸葛亮得知后,毫不将其放在心上,随即下令释放孟获。

可那孟获身为南蛮首领,又怎么愿意轻易居人之下,几次三番设计侵扰蜀军,却都以失败告终,被诸葛亮如同戏耍般抓了又放、放了又抓。

终于到了第四次被放了之后,孟获自认不如诸葛亮,希望求得能人协助他回击诸葛报仇。这时,孟获之弟孟优为兄长献策,推荐借助南蛮智者朵思大王之力与蜀军对抗。

朵思大王凭借对云南当地环境的了解,给孟获献计:这山间有四种毒泉:

一曰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

二曰灭泉,此水与汤无异,人若沐浴,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

三曰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

四曰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

孟获听后大喜,随即筹谋下令阻断山路洞口,引诱蜀军直入毒泉之地。

只看诸葛亮一行人在这山高密林、毒虫瘴气之地绕了又绕,天气炎热,士兵们口干舌燥,马匹也累得气喘吁吁。

南蛮之地果真不适合长期逗留居住,诸葛亮心中作想,却也不得不想办法解了这缺水难题。

正是忧心之际,忽听有士兵来报,前方山间泉水充沛,可供军队、马匹饮水之需。诸葛亮听闻后不由心中暗喜,莫非是主公刘备在天有灵,庇佑蜀军逢凶化吉、路途平安?

想起昔日与主公对坐交谈,把酒言欢,心中又难免多了几丝伤感。“也罢,我定为蜀国江山谋划一番前景未来,不负主公三顾茅庐赏识之恩。”

事不宜迟,诸葛亮收起思绪,当即下令王平率先头军队往山泉处行进。

没走多远,果然听到山泉流淌之声,不等下令,士兵、马匹纷纷来了精神,冲向泉水开始饮用。这微甜的泉水如同灵丹妙药,瞬间让全军将士沸腾振奋,更有年纪不大的兵娃子兴高采烈地打起了水仗。

谁知一番酣畅淋漓过后,不断有士兵面露恐惧、惊慌失措,双手握住脖子,十分痛苦。

诸葛亮眉头一皱,心中暗叫不好,立马派人查看先头部队情况。原来这清冽甘甜的泉水居然有毒,士兵、马匹喝了皆不能出声,成了哑巴。

诸葛亮遇“老叟”指点,破“哑泉”难题

行军打仗除了尚武勇猛,还要多加沟通、相互配合,如今士兵都成了哑巴可谓是对军队的重创。这定是那南蛮王孟获的奸计,诸葛亮来不及多想,只能到处寻找本地医师,希望能让士兵尽快恢复正常。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诸葛亮在山间偶得一老叟指点,老叟取安乐泉的水为哑军解毒,还让他们采芸香叶,每人口含一叶,瘴气不侵。等士兵喝过安乐泉水,口吐恶涎,便能言语。

根据演义记载,这老者原是孟获兄长孟节,因弟弟孟获“不归王化”,才来此隐居,真乃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到此,三国中关于“哑泉”的故事也就结束了,不少读者对“哑泉”的真实性存疑。

千百年来,此事也只被当作志怪故事、饭后闲谈,直到央视节目组深入云南,实地探访,才查出真相。

央视节目组实地探访,揭露“哑泉”真相

1700年后,央视《地理·中国》栏目组深入云南考察。根据村民描述,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里有一座堂狼山,山中也有一处泉水,名字叫叫做哑泉。

而诸葛亮南征的地点在四川,堂狼山正是在路经的范围之内。

带着疑问,节目组与专家赶往当地,专门对泉水进行了抽取、检测。

据记者描述,这“哑泉”的泉水与普通水质确实并无二异,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也没有什么特殊气味,误饮泉水即便对于现在不熟悉环境的外地人也很有可能。

经过检测,“哑泉”泉水确实有所不同,泉水中的硫酸钙、硫酸镁的含量超标。而其中的硫杆菌会促使含铜矿床的铜及其他金属加速受到氧化、分解,变成硫酸铜溶解在水中。

人喝了这种含有较多硫酸铜的水,声带便受到刺激,发不出音,并呕吐、腹泻重则还会虚脱、痉挛而死。

那老叟口中的“安乐泉水”极有可能是富含碱性物质的水,能够中和酸性,从而达到解毒的效果。

谜底揭晓,所谓的“哑泉”其实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就是过量矿物质溶解水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这样的问题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仪器很容易解决,但在1700年前,即便是诸葛先生也难以解释其中玄机。

其他的“灭泉”、“黑泉”、“柔泉”,其实也是不同矿物质所引发的超高温、超低温,以及中毒现象,而经科学证明,也确实都有存在的可能。

这样看来,演义虽然有一定的杜撰成分,但也不是完全无凭可依。

“人算不如天算”,人类的力量总是不能与自然抗衡。自然界像是无尽的宝库,也像是不知好坏的潘多拉魔盒,古代多少先民为了获取生活经验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

对于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不能随意接触不认识的植物、动物,要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操作才能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为什么要先灭掉韩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六国,韩国综艺谈秦始皇,外国人看秦始皇统一六国

    嬴政君臣在经过认真讨论后,决定以灭韩来开局。韩国有幸拿到这个“第一名”,主要是“地段好”、“人也好”。如鲠在喉秦要灭六国,最需预防的,仍然是合纵。六国如果联合起来,也够秦喝一壶的。都到这个时候了,天下形势非常明朗,秦再想靠耍嘴皮子糊弄别人是不可能的。要想破坏合纵,只能立足于武力威慑。而灭韩,将使秦威

  • 为何司马懿的儿子那么牛,诸葛亮的儿子却是草包?原因真的很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总会有一个不会回避的话题:那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强大?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推入神的祭坛,近年来,关于司马懿的作品大热,他把司马懿推到祭坛前,两个认为强有力的一千年的人不是。但有一件事并没有太大争议,他们的后代是谁?显然,司马懿的后代比诸葛亮的后代更有力量。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朝可以称为英雄

  •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为什么能并列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韩国的地图,战国韩国士兵衣服紫色,战国七雄韩国实力

    所以,一直有人质疑:他是怎么混进“七雄”圈的?其实,无论实力、影响力,韩国都明显胜过一般诸侯。位列七雄,韩实至名归。胜过一般诸侯早在韩国被承认为诸侯前,韩、赵、魏就“地益大,大于诸侯”,实力胜过一般诸侯了。此后,韩国用自己的武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var1]郑、宋,都是春秋初年的小霸,后来国力衰落,

  • 被诸葛亮浪费的四大人才,只要有一人受重用,蜀汉就不会轻易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孟达第一个被诸葛亮浪费的人才,便是孟达!很多人看三国演义,觉得孟达这个人一般般,没啥特别的,但事实上,孟达这个人可是一个大才!当初刘备进攻益州之前,除了张松,就属法正和孟达率先投靠刘备,向刘备表忠心,可见法正这个人的战略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另外,正史中刘备的军事谋士,其实并非诸葛亮,而是法正,也正

  • 天下第一宫:漫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的主体建筑是前殿,现存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被当地人俗称为“郿邬岭”。这座夯土台基高约7米,东西长约1270米,南北宽约426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台基南北空旷,

  • 王绾被低估,如秦始皇听从他的建议,秦不会二世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历史中王绾是秦朝的第一任丞相,而当时的李斯只是庭尉。李斯的官职是差王绾很多等级的。在当时宰相必起于州郡,将军必发于卒伍,为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年代。王绾也必定不是泛泛之辈。从出土的岳麓书简和铜戈铭文上的五大夫绾,上郡守绾和五大夫绾等记载可见王绾也是从地方因为功劳而升起的实力派。在秦

  • 吕不韦为秦努力付出一生,为何会因为秦始皇短短30字的书信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与其等着秦始皇来杀,不如自己就这样体面地死去,也算是给秦始皇一个满意的交待,同时也避免了被诛三族。[var1]吕不韦的抱负吕不韦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贱商,到万众敬仰的秦国丞相,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年倾尽家底,把宝全押在了落魄的秦异人身上,自己的女人也送给了秦异人当老婆。穷其所有,为的就是辅佐秦

  • 曹操领队七谋臣,“魏法骑”多套阵容搭配:实用战法,兵书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三势阵怎么配,最强魏法骑,魏法骑曹操带什么技能

    魏法骑选将五谋臣一共七个:程昱、荀攸、贾诩、荀彧/Sp荀彧、郭嘉/Sp郭嘉荀彧是内政将抛开不算,Sp荀彧和郭嘉纯辅助,定位和曹老板在阵容里相似,剩下四个,其中两个是主力输出,两个是半辅半补伤曹操带队的特点是自身硬能站主将,并且增伤队友所以魏法骑选将就是在输出/半输出的四个将里选其中两个:主力输出:程

  • 刘备三顾茅庐得来诸葛亮,却痛失3位帅才,是否得不偿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三国时期的特殊性,有许多有能力的将才被发掘出来。甚至就算一开始并不那么优秀的人,在时代的锻炼下,也成为了一代杰出的伟人。那个时代,有义薄云天受人钦佩的关羽,也有因勇猛善战而流传后世的张飞,还有虽并非桃园三兄弟,却始终忠心耿耿的赵云,还有那个智谋无人能敌的诸葛亮…...这些来自三国时期的人物,几乎

  •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只为关羽报仇?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已经多次用行动证明,不论是自己的宗族还是自己的妻儿,刘备都可以舍弃掉。这样的人,他会为了把兄弟而跟其他人拼命么?况且,关羽死后,刘备准备了几年时间,又行军半年才到达吴国。这样的表现,让人无法相信他的主要目的是报仇。刘备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心机城府都不亚于曹操孙权,从一个连贱民都不如的落魄贵族到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