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献忠攻下成都,发现一尊人像,凑近一看惊叹道:朱元璋真残忍!

张献忠攻下成都,发现一尊人像,凑近一看惊叹道:朱元璋真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17 更新时间:2024/1/29 22:44:32

这张人皮,就是明朝屡立战功的凉国公蓝玉的人皮。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则是太子朱标的岳父,因此蓝玉作为太子妃的舅父,一直以来相当维护太子朱标。

蓝玉从军的时候,一开始是在开平王常遇春手下效力,做事既有胆量又有谋略,面对敌人毫无惧色,多次立下战功。为此,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对蓝玉夸赞有加。

蓝玉的从军生涯,多次随军出征。洪武四年,蓝玉跟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锦里。洪武五年,朱元璋二次北征沙漠之战中,蓝玉在徐达帐下做先锋官,一路先出雁门关,打败了扩廓帖木儿的游骑。

洪武十一年,蓝玉与沐英一起征讨西藩的叛变动乱,洪武十二年,蓝玉凯旋而归,班师回朝。朱元璋大喜,赐蓝玉为永昌侯,俸禄两千五百石,并赐予世袭爵位的凭证。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15万大军北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热衷于打游击战的元军,兵锋不知往哪指的囧境都没能难倒蓝玉。蓝玉率军连夜赶到捕鱼儿海南边,令王弼为先锋突袭元军,当日大风吹,尘土飞扬,元军料定这样的天气明军绝对不会轻易出战。

没曾想,漫天黄沙中,明军就这样发起奔袭,在捕鱼儿海大败元军,俘获北原皇室百余人,还有三千多名的北元官员,男女共七万余人。除此之外,缴获的物资不计其数,牛,羊,马等以及各类金银财宝。捷报传到朱元璋耳中,朱元璋大喜过望,当即加封蓝玉为凉国公。

在中山,开平王相继辞世后,蓝玉多次成为大军的统帅,数次立功,朱元璋对他非常认可。可蓝玉在得到朱元璋的认可之后,并没有戒骄戒傲,反而居功自傲起来。蓝玉日渐恣意骄横,不仅蓄养了许多庄奴,义子,横行霸道。更是抢占农田,御史来查,竟被勃然大怒的蓝玉给赶走了。

蓝玉所做的这一切,朱元璋并没有对他生出嫌隙之心。可没曾想,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染病,一病不起,硬是没能熬过去。

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内心的悲痛无以言表。在太子朱标身上,朱元璋这个父亲投入了太多太多,他一直致力于把朱标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可天有不测风云,朱元璋始终看不到朱标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太子朱标辞世后,万分悲痛的朱元璋不得不痛定思痛,好好捋一捋以后的皇位继承一事。朱元璋重中之重要考虑的就是:原来给太子朱标预备下的一班子人员就失去原本的意义了。要知道朱元璋之所以一直留着风扬跋扈的蓝玉,其实就是为了太子朱标准备的,蓝玉一直都事事以太子朱标为重。现如今太子朱标已不在人世,朱元璋不得不提前安排孙子朱允炆的皇位继承一事。

可朱允炆年幼,居功自傲的蓝玉是不会把朱允炆放在眼里。留下蓝玉,对于朱允炆而言,就是给朱允炆留下一个相当强的不定时隐患。朱元璋为了让孙子朱允炆的皇位不受到任何一点威胁,就把目光对准了蓝玉。而此时此刻的蓝玉,还没有发觉其实危机已经慢慢在靠近。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当时正在巩固和加强政权的朱元璋得知内情后,深感不安,当即以谋反罪把蓝玉给关进大牢,并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蓝玉案件牵连甚广,其中有公侯,有官员,被株连而死多达一万五千多人,成了明初非常有名的“蓝玉案”。

对于蓝玉是否真的有心谋反一事,其实可以从多方面角度去分析看待。蓝玉自打开平王等辞世后,很快就在军中成了核心人物。其次,蓝玉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战功赫赫也是他辛苦打拼得来的。可蓝玉并不懂得收敛自己,而是一味地居功自傲,早已是让人怨声载道。

朱元璋对蓝玉的无限度容忍,其实都是基于太子朱标。现如今没有了太子,蓝玉的存在就对年幼的朱允炆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因此在太子朱标辞世后,蓝玉就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钉,不拔不行的那种。

锦衣卫是朱元璋亲自负责的,由锦衣卫来告发蓝玉谋反,蓝玉的谋反罪名立刻就成立,很快蓝玉就被剥皮实草了,这一切动向其实都可以指出,蓝玉谋反的可能性并不是那么大。蓝玉被剥皮后,朱元璋的怒火还未消,还下令把蓝玉的人皮在全国巡展一番,来个以儆效尤,从云南巡展途经四川。

蓝玉的女儿嫁给了蜀王朱椿,蜀王不忍心蓝玉的人皮继续经历磨难,就恳请朱元璋把蓝玉的人皮留在四川。朱元璋最终同意了,把蓝玉的人皮留在四川的蜀王府的门楼供奉起来。

更多文章

  • 虎父无犬子,建安文坛三领袖——曹操、曹丕、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魏武帝曹操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 ,小名阿瞒,安徽亳州 人,父亲曹嵩 是得宠宦官曹腾 的养子,官至太尉 。曹操二十岁举孝廉 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 元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 ,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 商朝是外来民族还是华夏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的先祖是谁? 根据《史记·殷本纪》,商朝的始祖是契,他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契被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因此他的后代以国为姓,称为商人。根据《竹书纪年》,商朝的始祖是子至,他是颛顼的儿子,昌意的弟弟。子至被封于亳(今河南省亳州市),因此他的后代以国为姓,称为亳人。从这两种说法

  • 渴望大海的姓氏,祖先被妲己挖心,如今1400万后裔全挤在海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人,可以说对自己姓氏都含有特殊感情,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对姓氏如此热衷的民族。你看咱们中国人见面,不熟悉的人打开话匣子的第一句话总是“您贵姓?”,如果恰好碰到同姓,那好感立马提升,寒暄着500年前是一家。中国人之所以对自己的姓氏自豪,其实还是源自于祖先崇拜,因为咱们每个人的姓氏都是老祖宗传下来

  • 夏朝后裔何在?其中一支周初被封公爵,孔子还曾亲自拜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之所以说夏朝存在,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春秋战国时代,夏朝流传下来的诸侯国还有多个,其中一个周初被周武王封为公爵,且孔子还亲自考察过,甚至说出“夏礼吾能言之”。尤为重要的是,甲骨文中还真记载了这一个诸侯国!夏朝,姒姓,大禹奠基,夏启建立,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

  • 夏朝遗民迷踪:杞国风云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商汤于鸣条打败夏桀,成为天下共主后,并没有对夏族赶尽杀绝,而是将其遗民封到了“杞”。 “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留侯世家》 二里头文化 青铜牌饰商武丁时曾为“杞侯”卜卦,询问其是否生病,可见当时商王与杞关系非比寻常。 武丁时的卜辞: “贞杞侯蓺(yì),弗

  • 演员爱新觉罗·启星,为刘德华破例出演宫廷戏《富春山居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每当王朝政权交替时,皇族成员就会成为各方势力追杀屠戮的对象,下场很少有不惨烈的,但是清朝当时14万多的爱新觉罗氏却躲过了厄运,原因是当时革命政权为了尽早结束帝制实现共和,两方政权协定签署《清室优待条件》,除清帝溥仪可居住在皇宫并保留称号外其他爱新觉罗皇室虽然不再享有特权,幸运的是也没有没有被屠

  • 河南鹿邑发现西周古墓,专家费尽力气挖开,最后只评上“安慰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鹿邑古墓发掘现场,泰安小王村西周古墓,鹿邑赵村桑庄古墓

    其实对于小说中曾出现的诡异事件,现实生活中也曾经出现过。前些年,专家们在河南挖掘一古墓时就曾出现难以解释的情形。位于河南省鹿邑,当时正是太清宫遗址挖掘时期,起初随着挖掘考古工程的进一步进行,专家发现这座古墓埋葬的非常深,在地下水位之下,因此专家的挖掘,每次新挖出的坑,就会被坑水填满。专家只能使用抽水

  • 从世界文明的发展角度阐述:为什么夏朝会出现在河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篇文章,说复旦大学的现代人类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个观点:人类的起源地是非洲,包括中国人,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智人”的后代,大约三万年前,“智人”开始向外迁徙,踏入中国版图,从此才有了后来的中国人。北京猿人雕像但是我记得在上学的时候,历史书上说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生长在这片土地,那时候

  • 黄蛉:他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被985名校破格录取,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蛉写高考作文,曾用甲骨文写作文被破格录取,高考怪才黄蛉现状

    甲骨文,出现于商代晚期,因镌刻在兽骨与龟甲上而得名。据《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商时期,君王在处理事务之前,都会占卜请示鬼神之意。在商亡后,相关建筑、典籍、文物也随之销声匿迹,因此甲骨文成为了后世研究殷商历史的宝贵资料。从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开始,越来

  • 专家海外逛市场,意外发现国家一级文物,铭文印证了夏朝大禹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有一件文物的发现,作为一个极有利的“证据”证实夏朝确实存在。事情追溯到2002年,当时北京保利博物馆有一位名叫李克勤的考古专家,他在青铜器鉴定方面有很深造诣,而这件文物就是他在国外发现的。这件文物的发现,十分有趣,甚至还有些戏剧化。因为它是在国外某市场上发现,迄今为止也不知道如何流传到海外。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