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烛影斧声”事件推演,赵光义如何通过三步走夺权

“烛影斧声”事件推演,赵光义如何通过三步走夺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98 更新时间:2024/1/24 10:22:17

著名的“烛影斧声”事件,过程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赘述了。笔者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也就是当时的局势,赵光义大权在握,只等继位。那么,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权利的顶峰的。

第一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武将文臣,最亲近的助手赵光义和赵普策划了陈桥兵变,他们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赵光义封殿前都候,赵普任谏议大夫。赵匡胤登基后,十分优待后周柴氏,还赐了“丹书铁券”。此举有稳定旧臣的意思,但是直到最后他也没对前朝废帝和旧臣痛下杀手,反映出赵匡胤性格上很念旧情,作为帝王这并不是个优点。

第二步,杯酒释兵权

建隆元年(960年),讨伐李重进之后发生的事情。总的来说,就是收缴武将的军权,把地方精兵全部调到京师,也包括了掌管禁军的石守信等。赵匡胤把旧时一同征战的所有部将处理了,最大获益者又是赵光义和赵普,此时两人还是政治同盟。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赵普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当然,这项政策有其历史原因,诸如唐朝死于节度使权利过大,导致藩镇割据;北面大辽虎视眈眈,京师无险可守首等等。看看刘邦怎么对待韩信,更狠的还有朱元璋怎么对待功臣的,赵匡胤念旧情的性格又再突显,此时胞弟赵光义已经尾大不掉。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才10岁,大宋外有强敌辽国和吐蕃,内有各种小政权四分五裂,很多事情还需要仰仗赵光义。

第三步,赵普罢相,独揽大权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8月,赵普被罢相,赵普是典型的儒生,嫡长子继承制是他所奉行。紧接着9月,赵光义封晋王,开封尹+晋王已经是皇储标配。10月赵匡胤病逝,赵光义登基。这段时间内,大宋相继灭掉后蜀、南汉、南唐等政权,平定南方。此时,赵德昭已经26岁,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赵匡胤有意传位给儿子,但是资历还稍显不足,也不好与赵光义撕破脸,毕竟他在京师的势力根深蒂固。那么,渐渐提高儿子威望,培养班子,一边则削弱赵光义的权利。例如,迁都、接见使臣等。当然,这样做也明显成为导火线,激怒了赵光义。好巧不巧,此时赵匡胤身体状况不行,接着就发生“烛影斧声”。是意外还是刻意,其实对大局势已经没啥影响了。

至于金匮之盟,应该赵光义和赵普又达成同盟,也安抚旧臣,立个明君人设。金匮之盟的顺位继承人结局如何,死。很明显,赵光义并没念什么旧日情义,或许,作为帝王他比赵匡胤更有手腕。

更多文章

  • 鲁肃少年时便有侠义之风,给孙权的“榻上策”为其指明战略方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少年豪杰,侠士之风鲁肃是临淮东城人氏,生于熹平元年(172年)。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死了,由祖母抚养长大。虽有幼年丧父之痛,鲁家仍富甲地方,史书称“家富于财”。长大成人后,鲁肃一表人才,“体貌魁奇”,他深受时代精神影响,“有壮节”、“好为奇计”。时值天下动荡,乱世将至,鲁肃知道在乱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

  • 赵匡胤迁都洛阳,群臣反对,悲愤做出一预言,百年后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着恢复汉唐疆域雄心的赵匡胤一直想迁都洛阳,却始终被群臣所反对。面对反对的群臣,悲愤的赵匡胤当着满朝文武说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结果没想到,在宋朝建国百年之后应验。那么赵匡胤究竟说了什么预言? 定都开封 宋朝一直都自认为是汉唐的传承者,是三皇五帝一脉延续下来的正统唯一合法继承者。在建国之初,赵宋就打算

  • 魏延明显的性格缺陷无法拯救蜀汉,反而会加速蜀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些野史称,在明朝末期,当李自成的闯军包围北京城时,皇宫内的许多宦官出城投降;其中一个就这么感慨:“魏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这也许是所能看到的、最离谱的替魏忠贤洗白的说辞。魏忠贤带给明朝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就如同对一个本就百病缠身的肌体再下一剂毒药、让其彻底失去了自我运行的能力,难道因为当时的躯体

  • 宋仁宗在皇后寝宫遇刺,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生死两皇后 宋仁宗在位期间,一共出现了3次生死两皇后的场面,这对极其看重礼制的宋朝皇室来说,是极为不寻常的。而导致这一切的发生,根本原因还是他对自己的两任皇后都非常不满。1.第一次生死两皇后宋仁宗在位早期,刘太后临朝称制,威震天下,始终不肯归还朝政,二人之间有极大的冲突。朝政上如此也就罢了,但是宋仁

  • 项羽破釜沉舟加之援军不断聚集,秦军则士气低落,故取得巨鹿之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章邯发动伐赵之战,在战略上是大错章邯是秦之第一名将,率兵镇压东方叛乱后,接连击破起义军之核心力量,楚王陈胜、齐王田儋、魏王魏咎先后败亡。项梁立楚怀王后,成为反秦起义军中实力最强者。然而,在定陶之战中,项梁被章邯所击杀,楚政权风雨飘摇。正在攻略陈留郡的项羽、刘邦获悉项梁死讯,大惊失色,放弃攻城,匆匆东

  • 为何朱棣要选腿脚不便还肥胖多病的朱高炽继位?看他庙号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高炽是一个宽厚仁孝的小胖子 朱高炽是朱棣标准的嫡长子,别看朱棣一生妻妾不少,但他最爱的女人还是嫡妻徐氏,他一生共生育了九名子女,其中有七名子女都是徐氏所生,尤其是他一生的三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能吸引朱棣一生的女人自然也不是平凡女孩,朱高炽的生母徐氏乃是明

  • 读古|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太监之身的郑和,作为下西洋团队的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那就加入【30天小读计划】每天只需10分钟收获一天所需阅读营养

  • 拥有190年历史的西夏,为何消失在历史中?全因成吉思汗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夏的历史简介,西夏为什么没有被载入正史,西夏为何没有被金灭

    一、西夏建国 唐朝末年,拓跋部作为党项的一支,东迁至夏州(今陕西靖边)一带。该部首领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夏国公,赐姓李,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宋朝建立,志在统一渴望收回夏州等地。不甘认命的党项人起兵反宋。与宋朝敌对的辽朝利用党项牵制、分散宋朝的兵力。党项则在两个大国的对抗中扩张领土他们向西夺取灵

  • 曹操和刘备临死前,喊着一个人名字,后人如果听懂,历史或能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这个人一般被塑造成的形象是一个奸诈的小人,而且为人非常的残忍,猜疑心非常的重,就算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都会赶尽杀绝。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这个人身上也有许多的优点,比如说他就非常重视重用贤人,手底下招纳了非常多有本领的人,像司马懿就是曹操手底下比较有名的军师。只不过后来当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野心非常

  • 三国时的货币战怎么打?蜀吴造劣币掠夺财富,曹丕用一招釜底抽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扫六合,建立了统一的货币体系,将''半两钱''推行到了六国,成为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汉承秦制,但币制却没能直接的继承下来,反倒改革的相当频繁。吕后推行''八铢钱'',汉文帝允许私人铸币,景帝又收回铸币权,禁止民间铸币,再经历''郡国五铢钱''、''赤仄五铢钱'',终于确立了''三官五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