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肃少年时便有侠义之风,给孙权的“榻上策”为其指明战略方向

鲁肃少年时便有侠义之风,给孙权的“榻上策”为其指明战略方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4/2/21 6:28:25

少年豪杰,侠士之风

鲁肃是临淮东城人氏,生于熹平元年(172年)。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死了,由祖母抚养长大。虽有幼年丧父之痛,鲁家仍富甲地方,史书称“家富于财”。长大成人后,鲁肃一表人才,“体貌魁奇”,他深受时代精神影响,“有壮节”、“好为奇计”。时值天下动荡,乱世将至,鲁肃知道在乱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领,他苦练击剑、骑射,结交江湖豪杰义士,讲兵习武,散尽家财以赈济贫民士人,名声日隆,远近闻名,附近豪杰多来归附。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不仅不是呆头呆脑,反倒有侠士风流,甚至是很疯狂的一个人。他家几代积累下来的财产,被他大肆挥霍,豢养一班少年侠客,终日射猎南山。家族中的父老之辈都摇头道:“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可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结交周瑜,出手阔绰

有一回,周瑜带着几百人外出公干,途经东城,所带的粮食吃光了。他早已风闻鲁肃济贫好义的美德,便思忖着前往借点粮食。

到了鲁家后,周瑜拜会鲁肃,两人年龄相差不多,都属高富帅,又有远大志向,故而十分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鲁肃听说周瑜没粮食,二话没说,领他到后院,后院有两处粮仓,每仓估摸有粮食三千斛左右。“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鲁肃

尽管周瑜自己也是富有且大方之人,仍被鲁肃的慷慨吓了一跳。自己与他不过才第一次见面,实属素昧平生,鲁肃居然倾财相助,出手如此阔绰,岂非奇人异士、旷世豪杰?钱财本是身外物,但对钱财的态度,隐约可见一个人的志向与抱负。周瑜知道鲁肃绝非常人,遂倾心相交,引为密友与知己。

箭穿盾牌,吓退追兵

后来,孙策夺取吴郡自立门户,好友周瑜打算前往投奔。鲁肃知道周瑜与孙策乃是好友、刎颈之交,便领着家属及侠客少年百余人,弃了官印,前到居巢投奔周瑜。两人一商量后,事不宜迟,应尽早脱离袁术,渡江东去。

大丈夫立身处世,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周瑜果断把官印一扔,带着家眷随从,会等鲁肃等,共三百余人,弃城而去,直奔江东。很快,逃亡的消息便为扬州官府所察觉,州政府派骑兵追来。

鲁肃让老弱妇女先撤,自己率侠客少年殿后。他让人拿了一面盾牌插在地上,自己搭弓便射,利箭疾驰而出,竟然一箭洞穿盾牌。大家对鲁肃的印象,只是个文臣而非武将,实际上鲁肃的剑术、箭法都出神入化。鲁肃露了这么一手功夫,前来追捕的人个个瞠目结舌,自己的血肉之躯,比起这盾牌来如何?“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强壮在后,男女三百余人行。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这样,鲁肃竟然一箭吓退追兵,实是英雄。

极尽孝道,再投孙权

鲁肃与周瑜渡江后,也受到孙策的礼遇,史书说孙策“雅奇之”。只是不久后,鲁肃得悉祖母去世的消息,心中大为悲恸。他年少失父,由祖母一手养大,感情深厚,由于祖母年事已高,不能与之东渡,仍留于东城。鲁肃为尽孝道,毅然冒着被袁术逮捕的风险,回到东城安葬祖母。直到孙策去世后,鲁肃才又投奔东吴。

周瑜

重归东吴后,周瑜在孙权面前极力推荐鲁肃,认为他有辅佐之才。鲁肃初见孙权,便献上一策,大意是:“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后来东吴之发展方向,与鲁肃所言大体一致,可见其卓越的战略眼光。

联刘抗曹,光耀千秋

赤壁之战,鲁肃与周瑜都是最大功臣,至于诸葛亮,并没起到关键作用。

曹操大举南征、刘表去世、刘琦、刘琮兄弟失和……一旦荆州落入曹操之手,将没有办法能阻止他一统中国。这时,鲁肃向孙权提出联合刘备的主张,并以吊丧的名义,前去荆州刺探。

鲁肃的战略眼光,实不在诸葛亮之下。纵观天下割据势力,曹操鹤立鸡群,最为强大,荆州刘氏与东吴孙权属于第二梯队。荆州与东吴,唇亡则齿冷,任何一方要想与曹操单打独斗,肯定打不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鲁肃到夏口(江夏郡)时,荆州局势已迅速恶化,刘备落荒而逃,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在这关键时刻,鲁肃力劝刘备与孙权结盟,共同对敌。他知道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有意与他拉近关系。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任长史,与鲁肃关系不错,鲁肃利用这层关系,与诸葛亮的友谊很快建立起来。诸葛亮作为刘备的特使,与鲁肃一起到了东吴,完成结盟的使命。

面对曹操大兵压境,东吴朝臣们个个成缩头乌龟,只有鲁肃明确主战,他对孙权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赤壁之战示意图

鲁肃的主战,以及结盟刘备的努力,是赤壁之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功劳不在周瑜之下。

正由于鲁肃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周瑜临死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其中说道:“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吴书》这样评价他:“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死后哀荣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自为他发丧,又亲自出席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行哀悼仪式。后来孙权称帝,登上祭坛,回头对公卿大臣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匡胤迁都洛阳,群臣反对,悲愤做出一预言,百年后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着恢复汉唐疆域雄心的赵匡胤一直想迁都洛阳,却始终被群臣所反对。面对反对的群臣,悲愤的赵匡胤当着满朝文武说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结果没想到,在宋朝建国百年之后应验。那么赵匡胤究竟说了什么预言? 定都开封 宋朝一直都自认为是汉唐的传承者,是三皇五帝一脉延续下来的正统唯一合法继承者。在建国之初,赵宋就打算

  • 魏延明显的性格缺陷无法拯救蜀汉,反而会加速蜀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些野史称,在明朝末期,当李自成的闯军包围北京城时,皇宫内的许多宦官出城投降;其中一个就这么感慨:“魏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这也许是所能看到的、最离谱的替魏忠贤洗白的说辞。魏忠贤带给明朝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就如同对一个本就百病缠身的肌体再下一剂毒药、让其彻底失去了自我运行的能力,难道因为当时的躯体

  • 宋仁宗在皇后寝宫遇刺,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生死两皇后 宋仁宗在位期间,一共出现了3次生死两皇后的场面,这对极其看重礼制的宋朝皇室来说,是极为不寻常的。而导致这一切的发生,根本原因还是他对自己的两任皇后都非常不满。1.第一次生死两皇后宋仁宗在位早期,刘太后临朝称制,威震天下,始终不肯归还朝政,二人之间有极大的冲突。朝政上如此也就罢了,但是宋仁

  • 项羽破釜沉舟加之援军不断聚集,秦军则士气低落,故取得巨鹿之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章邯发动伐赵之战,在战略上是大错章邯是秦之第一名将,率兵镇压东方叛乱后,接连击破起义军之核心力量,楚王陈胜、齐王田儋、魏王魏咎先后败亡。项梁立楚怀王后,成为反秦起义军中实力最强者。然而,在定陶之战中,项梁被章邯所击杀,楚政权风雨飘摇。正在攻略陈留郡的项羽、刘邦获悉项梁死讯,大惊失色,放弃攻城,匆匆东

  • 为何朱棣要选腿脚不便还肥胖多病的朱高炽继位?看他庙号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高炽是一个宽厚仁孝的小胖子 朱高炽是朱棣标准的嫡长子,别看朱棣一生妻妾不少,但他最爱的女人还是嫡妻徐氏,他一生共生育了九名子女,其中有七名子女都是徐氏所生,尤其是他一生的三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能吸引朱棣一生的女人自然也不是平凡女孩,朱高炽的生母徐氏乃是明

  • 读古|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太监之身的郑和,作为下西洋团队的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那就加入【30天小读计划】每天只需10分钟收获一天所需阅读营养

  • 拥有190年历史的西夏,为何消失在历史中?全因成吉思汗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夏的历史简介,西夏为什么没有被载入正史,西夏为何没有被金灭

    一、西夏建国 唐朝末年,拓跋部作为党项的一支,东迁至夏州(今陕西靖边)一带。该部首领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夏国公,赐姓李,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宋朝建立,志在统一渴望收回夏州等地。不甘认命的党项人起兵反宋。与宋朝敌对的辽朝利用党项牵制、分散宋朝的兵力。党项则在两个大国的对抗中扩张领土他们向西夺取灵

  • 曹操和刘备临死前,喊着一个人名字,后人如果听懂,历史或能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这个人一般被塑造成的形象是一个奸诈的小人,而且为人非常的残忍,猜疑心非常的重,就算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都会赶尽杀绝。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这个人身上也有许多的优点,比如说他就非常重视重用贤人,手底下招纳了非常多有本领的人,像司马懿就是曹操手底下比较有名的军师。只不过后来当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野心非常

  • 三国时的货币战怎么打?蜀吴造劣币掠夺财富,曹丕用一招釜底抽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扫六合,建立了统一的货币体系,将''半两钱''推行到了六国,成为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汉承秦制,但币制却没能直接的继承下来,反倒改革的相当频繁。吕后推行''八铢钱'',汉文帝允许私人铸币,景帝又收回铸币权,禁止民间铸币,再经历''郡国五铢钱''、''赤仄五铢钱'',终于确立了''三官五铢钱'

  • 王安石陪宋仁宗钓鱼,却偷偷把鱼饵吃光,宋仁宗:这人绝不可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大国,这次变法无疑是成功的。在历史上还有一次变法是与商鞅变法齐名的,那就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变法使得北宋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然而他的变法之路也是走得异常艰辛,刚开始的时候还得不到支持,据说是跟一件事情有着直接的关系,使得王安石得不到宋仁宗的重用才出现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