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存在感为何比刘邦还要低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存在感为何比刘邦还要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33 更新时间:2024/2/17 0:46:45

东汉建立者刘秀,堪称完美帝王,为何历史存在感跟刘邦比差远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

王莽篡政,把好端端的大汉王朝分成了两段。也让大汉王朝有了两位开国之祖,高祖刘邦、世祖刘秀。但是,这两位开国之祖在历史上的名气却相差不小,刘邦斩白蛇起义,伐暴秦,灭项羽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而刘秀的事迹我们却知之甚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名气不高的开国之君:刘秀

其实不仅仅是刘秀本人,就连他创建的东汉王朝在历史上都有着一种十分尴尬的境遇,上边是西汉,人们对于汉高祖、汉武帝的事迹如数家珍,下面是三国时代,由于文学作品的影响,更是中国人最为知道的时代。

而东汉王朝夹在两个著名时代的中间,显得很不显眼,在历史上的名气不高。

这就正如唐代历史上的唐高宗,虽然他在位期间政绩斐然,国家安定,但是他的前面是著名的唐太宗,后边是自己的老婆,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这样一来,就把他的地位显得很不起眼。

东汉帝国就是这样,相比较于西汉以及三国,东汉的创业史还是治国史都显得乏善可陈,有些平平无奇。

能够完成一统,创建朝代的开国之君,几乎都是饱尝艰辛,几经生死才创下了自己的一片天下。比如刘邦,与项羽交手数载,从来就没有打赢过,连老婆都弄丢了,但是他不服输,屡败屡战,最终逼得项羽乌江自刎了。

再比如朱元璋,起点是要饭,靠着自己的打拼,最后建立了一个朝代,这故事一听起来就很励志,让人有兴趣。

即便家底如李渊一般雄厚,在开国之路上是颇为不易,如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对手都不是白给的,李渊也是几次遭遇困境。

与前面所列举的这些人比起来,刘秀的建国之路虽然也是饱尝艰辛,但却显得平淡了不少。

刘秀个人是一个一流的军事家,他的对手在打仗方面离刘秀都差得太远,所有的战役,只要刘秀到场,那胜负就基本已经没有悬念了。

东汉建立之时,刘秀刚刚33岁,这在开国君主中绝无仅有,实在是太年轻了,由此可见,刘秀的一统之路比较顺利,不容易让人产生兴趣。

高超的政治智慧让国家平稳进入太平

另外,刘秀的治国历程也很顺利,相比较于其他朝代建立初期的内斗,东汉开国很平静,政治斗争很少,君臣之间很和睦。

刘邦、朱元璋大杀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唐代建国初期又有玄武门之变,而东汉开国以后,既没有杀过功臣,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内斗。

刘秀个人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开国功臣与政治斗争中,刘秀巧妙地掌握了平衡,让东汉很快就步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进入了"光武中兴。"

而刘秀在国家的建立上,沿用了大汉的国号,这实际上把自己的地位平白无故地降低了。明眼人都看得出,刘秀与西汉王朝恐怕只有那么一点点的血缘关系,其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

沿用汉的国号,让刘秀从开国君主变成了中兴之主,降低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

由于上述的这些原因,民间演义中关于刘秀的故事极少,也让他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刘秀不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从古到今,众多君王以及文人对于刘秀的评价都十分之高。

对刘秀的高度评价从何而来?

毛主席对于历史有着很深的研究,刘秀是为数不多让主席大家夸赞的伟大君王,他曾评价刘秀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可见评价之高。

太多时候,我们对于君王的评价往往集中在了他的传奇经历、丰功伟绩上,但其实人们往往忘记了,每一件丰功伟绩的背后,都是国家民力以及财力的巨大消耗。老百姓为了伟大帝王的业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就如汉武帝,创下了如此大的功勋的同时,却是百姓的生灵涂炭,人口锐减。所以,汉武帝晚年才要下罪己诏,向全天下检讨自己穷兵黩武的过失。

再如隋炀帝,功勋自不必说,但是他为何会亡国呢?就是因为他太不爱惜民力,最后被人民所推翻。

汉武帝很伟大,但是汉光武帝刘秀一样很伟大,在多年的战乱之后,刘秀顺应了人民的愿望,专心于治国理政,让百姓走入了"光武中兴"的好日子,从这方面来说,刘秀的功勋不比汉武帝刘彻差。

如果细细地研读刘秀,你会发现刘秀的个人魅力非常之高。他的一统之路,治国之路都堪称完美,让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或许正是由于刘秀的这份完美,才让人们对于他缺少了研究的兴趣。

标签: 历史刘秀东汉

更多文章

  • 蓝玉在明朝是什么样的存在?他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蓝玉,明朝

    蓝玉,定远人,汉族,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鸟为夺食早亡,人为功利身丧”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大明朝的开国名将,曾亲手摧毁蒙元政权的大将蓝玉,被明锦衣卫告发谋反。明初四大案中,牵扯人数最多、下罪被杀最多、影响最深的“蓝玉案”就此爆发,在明太祖朱元璋的主持下主谋蓝玉

  • 如果刘封救了关羽,三国的局势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如果刘封救下关羽,那三国局势变化可大了。刘封从上庸发兵救关羽,肯定是刚一出兵,上庸三郡就叛变投降曹魏了,包括孟达也投降曹魏了,刘封救了关羽后,直接回到成都。这样刘封不会死,关羽不会死,张飞也不会死。接下来,刘备与关羽开始准备复仇东吴,准备一年时间,221年关羽作为主帅伐吴,张飞作为副帅,共领兵3万,

  • 在临死前,朱元璋都留下了哪些大将给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你们知道吗?朱元璋临终前,特意给即将继位的孙子朱允炆,留下四名大将,目的就是让孙子朱允炆防着自己的叔叔朱棣。但是朱允炆最后害得四名大将一个自杀,一个被囚禁,一个战死沙场,只有一名大将得以善终,为什么

  • 东汉王朝的外戚与宦官是怎么同归于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东汉

    东汉王朝的外戚与宦官是怎么同归于尽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是西汉的延续,甚至连自身的最大问题都一模一样。西汉末年,强势的外戚长期把控着朝政,直至王莽篡夺了皇位;而到了东汉,这一问题非但没有解决,甚至还进一步恶化。东汉皇帝大多长于深宫、身体孱弱,要么早亡、要么绝后,为了延续皇统,朝廷

  • 服务过五任主公的贾诩为何还能安享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服务过五任主公的贾诩为何还能安享富贵?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的谋士群里,贾诩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毫无忠诚度可言,先后为牛辅、李傕、段煨、张绣、曹氏效力,但不仅没被人骂作“五姓家奴”,还到处受欢迎;他一生中献上多条毒计,甚至还被视为东汉大乱的罪魁之一,但他却能位至三公,最终在荣耀等身

  • 历史上的秦始皇是怎样的人?和影视中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谈到秦始皇很多人对他的做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他是一个残暴的人,不仅坑杀了那么多的儒士,还烧毁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如果这些都能够得存的话,肯定会填补历史上很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空白。其实历史上真正对秦始皇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多数的人被一些野史甚至影视剧所影响,于是慢慢的秦始皇才变成了,现在人们心目中那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诸葛亮真的怕郭嘉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喜欢三国故事的人,应该都听说过“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因为西元207年,年仅28岁的郭嘉因病死于北征乌桓的归途中,巧合的是,同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27岁的顾葛亮。郭嘉死之前,诸葛亮一直在乡下种田,活得可以说是相当的低调,,虽然说他常自比管仲,心系天下,但是诸葛亮始终不出世,最后,偏偏选择在郭

  • 三国名将邓艾之死的背后蕴含了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三国名将邓艾之死的背后蕴含了什么道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邓艾之死,与其说是一个历史问题,不如说是个职场课题:面对猜忌心严重的上级,如果只想着把事情做好,而不惜违背基本的权力规则,大概率会被整得很惨。为了便于理解,先讲个身边的例子。多年前,笔者有个朋友,是一个国企的部门经理,上面的直接

  • 刘邦临死前派人杀樊哙 刘邦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刘邦在临终之前为什么会派陈平去杀樊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论最早跟着刘邦一块儿起兵的人非樊哙莫属了,而且樊哙和刘邦都是沛县人,不仅仅是老乡的关系,更是非常好的朋友。樊哙在起兵之前虽然是个杀狗的,人是粗鲁了一些,但是他非常重情义,一直对刘邦忠心耿

  • 高阳公主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如何评价高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高阳公主,唐朝

    高阳公主(?―653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生母不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出嫁中书令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行为不检,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唐太宗大怒,腰斩辩机,废杀奴婢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