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殷观是刘备身边的重要谋士,为何名气那么低呢?

殷观是刘备身边的重要谋士,为何名气那么低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37 更新时间:2023/12/7 14:49:41

历来论者皆认为,蜀汉谋臣,也许只有三个人比较出众,自然就是卧龙凤雏与谋主法正,可是,实则不然,由于陈寿他老人家在《三国志》中用语简略,能省则省,使得很多蜀汉官员遭到了历史的埋没,不为人知。

事实上,在刘备集团坐守荆州阶段的时候,有着一人,其智谋计策足以与诸葛亮庞统争锋,只不过其出场较少,史失其事,故而不为人知,此人,叫做殷观。

殷观,字孔休,生卒年和籍贯尽皆不详,史料失载到这种程度,三国诸臣也的确是“难以匹敌”了,据《襄阳志》记载,殷观是宜城人,也就是当时南郡后来的宜都郡下辖的人士。

殷观应该与众多蜀汉荆州籍贯的官员一样,最初可能供职于原荆州牧刘表的麾下,后来投奔了刘备,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战刚刚结束之时,殷观已然成为了刘备的属下,担任主簿一职。

主簿,是当时各级主管下属掌管文书的职位,类似于今天的机要秘书或者说大秘,当时刘备身边的主簿可考的人数只有殷观一人,所以,殷观能得到这个职位,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以及刘备对他的信任。

而殷观的真正的表现机会,也是随之而来,当时,孙权派人送信给刘备,想要联合刘备一起进攻益州,当时,刘备群臣中,有人打算先答应孙权这个请求,但是也只不过是口头答应而已,因为他们认为,孙权一定不敢越过荆州,去进攻益州。那样一来,益州这块肥肉,最终还是会落到自己的嘴里,这也就是史料所提到的: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

对于这样的建议,刘备很想听,可是有一个实际问题却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自己既然口头答应了孙权,就必须要做出一些样子,到时候如果既不出兵伐蜀,也不让东吴军队过境,那岂不是将自己陷于不守信用的不利境地吗?

也就是说,在刘备看来,口头答应孙权是必要的,但是总归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啊,当时刘备手下的谋臣,不在少数,比如诸葛亮、庞统、廖立、向郎、潘濬等等,可是此时,历史的镜头,却给了荆州牧刘备的主簿,殷观,只听得殷观开口说道:

“主公,如果我们替孙权打头阵,那么,向前未必能拿下益州,一旦败退,还有可能趁机被孙权兼并,如此一来,我们大事去矣。”

“东吴假途灭虢之计,垂涎荆州之野心,昭然若揭,现如今,我们只可以口头赞成孙权的提议,然后和他们说,我们刚刚攻占荆南四郡,实在是不便于再兴师动众,这样一来,孙权一定不敢贸然经过我们的地盘独自进攻益州!”

“而这种有进有退的方法,能够使得我们坐收东吴与益州两方面的好处。”

刘备一听,顿时豁然开朗,当即采纳了殷观的意见,而孙权的做法果然如殷观所料,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那么,殷观的计策到底高明在哪里?

首先是刘备收降荆南四郡,东吴的确知晓,以此作为军马疲敝的借口,的确是合理,给孙权的感觉就是,我们不是不帮你,只是暂时的确没啥能力帮助你,你让我们歇歇,行不?

其次,殷观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孙权明白,我们看出了你的假途灭虢的计划,没拆穿你的同时,也显示了一下我们的肌肉,那就是荆南四郡在我们手里,拿下这里的时候也丝毫不费力气,你以为现在还是赤壁之前的光景吗?想要吞下我们,你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肠胃是否消化的掉。

第三,殷观替刘备拦截了孙权对益州的进攻,既是能够将益州牢牢的拴在刘备的战略目光下,也是能够卖益州牧刘璋一个人情,为以后刘备与刘璋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才是殷观的高明之处,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计谋与功劳,刘备当即擢升荆州牧主簿殷观为别驾。所谓的别驾,是指辅佐州刺史或者州牧的第一级别的属官,高于治中为首的从事,是荆州文官集团的行政官职第一人。

因此,在当时刘备集团的文官中,诸葛亮与庞统均为军师中郎将,是属于刘备独创的掌管大局的职位,其下的文官第一人,应该就是这位殷观了。

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此后殷观这样重要的人物,却再也没有出现在史料的记载中,凭借他的地位,不可能史失其载,因此,殷观,很有可能是不久之后,便是病故了,当然了,这也是一种猜测,一切,还有待于史料的最新发掘。

标签: 历史三国殷观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如果和崇祯互换的话 明朝最后还能翻盘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崇祯,朱元璋

    对崇祯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末年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的话,明代还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那么,在朱元璋的重整河山下,明代翻盘的概率还是非常大。崇祯帝朱由检刚刚继位的时候,明代名将如云,人才济济,比如袁崇焕,孙承宗,袁可立,马世龙,卢象升,孙传庭

  • 毛遂自荐成功后,最后下场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春秋

    毛遂自荐成功后,最后下场有多惨?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有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各种成语典故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成语故事人们从小都要听大人讲述自然是耳熟能详,其中的一些成语,还蕴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经常被人们口口相传,教育给后代要求后代学习成语中的精神。而在众多成语当中有一

  • 揭秘:明朝真正的免死金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真正的免死金牌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建立后局势日益稳固,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开始对昔日的功臣进行清洗。历史上对开国功臣进行清洗的只有两个朝代——西汉和明。前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消灭掉所有裂土封疆的异姓王。后者则是要将所有的威胁一网打尽。当皇帝起了杀心的

  • 本可以和朱棣平分天下的宁王,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本可以和朱棣平分天下的宁王,最终结局如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南昌这个城市承载了太多历史的足迹,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诗篇。在西山深处,有一座不怎么起眼的坟墓,述说着他的故事。这就是宁王墓。这里躺着的宁王,原本的封地并不在南昌。而他的故事要从600年前说起。

  • 朱高炽和朱高煦谁更适合做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高炽和朱高煦谁更适合做皇帝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火了,接地气的老朱家一家人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老皇帝朱棣虽通过靖难之役名不正言不顺地得了皇位,却是个当之无愧的好皇帝。在这位永乐大帝的治理下,明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土广阔,国力昌盛,史称永乐

  • 武则天的晚年生活究竟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的晚年生活究竟过得如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对于武则天来说,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她,在公元705年的这个早春,其辛辛苦苦创立的武周不得不就此终结,而原来的那个李唐,将会重现人间。这个大事件就是“神龙政变”,而在之后,武则天禅让给自己的儿子李显,退居幕后,并于当年的冬天

  • 历史上秦观为何被称为淮海居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秦观,宋朝

    历史上秦观为何被称为淮海居士?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淮海”一词的由来,可见柳宗元《柳河东集》:“海岱及淮为徐州。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以其淮海之所在,故曰朝宗。此言东海为师道所据也。”秦观出生于江苏高邮,高邮地处江苏中部,淮河下

  •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隋唐的评书、演义及影视剧作品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瓦岗聚义了,其中秦琼与单雄信这两位英雄的故事尤为吸引眼球。但两人命运截然不同:秦琼后来投唐,成为了李世民帐下的骁将,为大唐平定群雄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修建了凌烟阁,并将二十四功臣画像悬挂,秦琼即位列其中。李世民处

  • 第一个葬入康熙墓的妃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第一个葬入康熙墓的妃子是谁?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在如今的中国近亲者不得成婚,然而这个规矩在中国封建时期并没有被严格要求。而封建时期近亲成婚者也不局限于民间,甚至连万人之上的皇室成员都会选择和自己的亲戚成婚。清朝时期大名鼎鼎的康熙便做了这样在我们看来有违伦理的事情

  • 宋朝军事政策到底是什么样的 将士们为什么会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宋朝,军事

    对宋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采用了怎样的军事政策,将应精忠报国的将士们送向万劫不复?唐诗宋词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或许你了解苏轼、王安石、晏殊等他们都曾是宋代的"明星",既是文人又是大官,好不得意;而你听到过什么关于军事、武术方面宋代值得借鉴的事情吗?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