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惟庸才担任了三年丞相,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诛杀?

胡惟庸才担任了三年丞相,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诛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40 更新时间:2024/3/7 2:30:30

胡惟庸并非一个普通的明朝官吏,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胡惟庸之后,丞相权力逐渐减弱,再也没有秦汉以来的地位。然而,胡惟庸的下场很凄惨,被朱元璋诛杀,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两人平常走得近,关系相当不错,后来还结为儿女亲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李善长出任丞相,胡惟庸依靠着两人的关系,而且自己也有才华,因此仕途平坦,一路高升。

公元1373年,李善长被朱元璋罢官,但是其党羽众多,势力依旧庞大,胡惟庸顺利进入中书省。公元1377年,胡惟庸击败竞争对手汪广洋升任丞相,成为百官之首。令人奇怪的是,仅仅相隔三年,朱元璋就下令诛杀胡惟庸,这是怎么一回事?

有人认为与“云奇告变”事件有关。公元1380年,胡惟庸家里有口井冒出甜水,邀请皇上过去观赏。这是一件祥瑞吉兆之事,朱元璋当然愿意,就和百官一同前往,但是半路上却一个名叫云奇的内史拦住,他指着胡惟庸的家里说有异常。

朱元璋很是谨慎,连忙登上高处眺望,随后大惊失色,原来,胡惟庸的家中秘密藏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于是,朱元璋下令抓捕胡惟庸,这就是“云奇告变”的典故。这个事件是否属实暂无可知,但是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的原因并非如此。

早在胡惟庸进入中书省时,朱元璋就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成为丞相后,性格更是骄纵跋扈,掌握很多人的生杀大权,可以说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这样的胡惟庸,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然而,朱元璋依然没有动手。

那么,朱元璋杀胡惟庸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很简单,这是封建社会“皇权”和“相权”斗争导致的。秦汉以来,丞相之位相当显赫,朝臣篡位大多始于丞相。虽然隋唐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但丞相之权依然重要。

朱元璋看到元朝末年“丞相专政”,再想起历朝历代的丞相,便决定废黜丞相制度,胡惟庸被杀是朱元璋的收官之战。自从以后,丞相之权被极度削弱,皇帝再无约束,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标签: 历史胡惟庸明朝

更多文章

  • 扬州八怪李鱓的晚年何至于走到穷途卖画这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李鱓,清朝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晚年何至于走到穷途卖画这一步?这是因为他情商不行,看不透人情世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鱓滕县罢官以后,在山东滞留数年,往返于滕县、历下,在弯德、泰安、崮山、崇川各地,也有书画流连。为官两年半,滞留的时间却长达四年有余,这一阶段,主人公的

  • 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扬州八怪,清朝

    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他本来是前途无量少年郎,可惜命运弄人,最终也只是如梦一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鱓26岁,即康熙辛卯年(1711年),中了举人。翩翩少年,春风得意,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嗣后,便游帝王之都,吟诗作画,周旋于父祖辈的公卿之间。禁苑门前,琉璃书肆,都不难

  •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战略为何没有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提起《隆中对》了解三国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正因为有了这部作品,让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战略家。其实这部作品并非是《三国演义》文学作品杜撰的,在正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对其的相关记载。通过《隆中对》这部作品,我们完整地看到了诸葛亮的整个战略目标以及走向,在作品中诸葛亮一开始就

  • 赵匡胤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赵匡胤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开封是一个很神奇的城市,因为他曾经被黄河水淹过几次,据说开封城底下有6座城,那为什么后来后人还有在开封城上面接着建呢?河南曾经有一个六朝古都,这座城市叫做开封,尤其是在北宋的时候,这个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都达到了顶峰,这就是河南的重镇开

  • 诸葛亮是怎么困住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诸葛亮是怎么困住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这段历史中,诸葛亮堪称“天下第一奇才”,他不仅在历史上得到很高的赞誉,军事家、政治家、易学家、文学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还是位发明家。诸葛亮的发明众多,大多适用于军事领域,例如孔明灯、馒头、木牛流马、诸葛神弩、地雷等

  • 项羽为什么在乌江自刎?他为何不肯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项羽,西楚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2年,持续四年之久的楚汉之战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作为失败者,项羽不愿忍辱偷生,临死也不肯过江东。千百年来,后世对这种英雄行为大为赞叹,比如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么,项羽不肯

  • 曹操的一生错过了哪些机会?他进兵徐州时放走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曹操,东汉

    曹操有几次很好的机会实现统一,却白白错过了,比如进兵徐州时,漏放了一个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天下十三州,曹操占据九州半,刘备和孙权联手才勉强与之抗衡。尽管曹操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终其一生也未能实行统一。公元194年,曹操占据衮州,成为一方诸侯。当时天下大乱

  • 乾隆下江南是为了游山玩水吗 乾隆为什么先后去了六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乾隆,江南

    还不了解:乾隆下江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难道只是游山玩水?乾隆十四年八月(公元1749年),正值盛年的乾隆皇帝收到江南奏折,奏折里提到,乾隆皇帝西行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这么丰饶的地方为何乾隆皇帝一次也不来呢?因此两淮盐督在奏折里跟乾隆

  • 清朝著名画家李方膺为什么仕途不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李方膺,清朝

    众所周知李方膺是在一个官宦世家出生,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那么长大后的李方膺为什么仕途不顺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六年之时,雍正帝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因为“贤良方正”的美誉,受到举荐。雍正七年,李方膺陪父亲李玉鋐到京城述职,觐见时,雍正帝怜惜李玉鋐年老,便关怀的问道,是否

  • 汉武帝做了很多错事,为何后世的评价那么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秦皇汉武算是中国历史上皇帝中的“楷模”,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历史书籍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多少还会用些“残暴”或者“穷奢极欲”之类的词汇,但是对于汉武帝来说,基本上都是在歌功颂德。班固在《汉书》说汉武帝雄才大略,我们当然不否定武帝的才华,但是武帝做事,更像个感情用事的人,随兴所至,谈不上深谋远虑。尤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