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敬事房太监抢着进去 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吃香

清朝敬事房太监抢着进去 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吃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891 更新时间:2024/2/21 17:10:09

对清代敬事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清代敬事房是做什么的,为太监们抢着进去,而妃子们都很畏惧?

在我们古代,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有的人生在富贵人家,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而很多人出生在贫寒之家,就只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特别是古代的达官贵族和皇室,他们不仅锦衣玉食,还有众多的人来伺候他们的衣食住行,为了能照顾好皇家贵族的生活,设立了诸多的行政机构。

比如:负责皇帝饮食的是御膳房,给皇帝看病的是太医院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叫做“敬事房”的机构。

一提“净身房”,我们自然会想到太监,“敬”通“净”,就是全部由太监组成的部门,它隶属于内务府,管理所有的太监和宫女的赏罚,并且记录皇帝的饮食起居,各类生活琐事。

敬事房起源于明代,目的主要是为了皇帝能有规律的生活,身心健康,更好地投入但处理国家大事上,到了清代继续保留了下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部门,是太监都想进入的地方,又是嫔妃们非忌惮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需要贿赂敬事房的太监

在清代的时候,皇帝的嫔妃少时几十,多时几百,皇帝管理国家大事已经很忙了,根本就没有太多时间宠幸后宫的嫔妃。

所以要想得到皇帝的宠幸,提高自己的地位,妃子们是想尽各种办法,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贿赂敬事房的太监。

每天当皇帝用完晚膳,太监就会端着一个盘子上来,里面放着十几个牌子,询问皇上是不是需要妃子侍寝。

皇上一摆手,那就是累了想自己睡,如果兴致高就会看名字选出一个牌子,把牌子翻过来,太监就会退下,让翻了牌子妃子沐浴打扮好了,但是不需要更衣,怕她们会把凶器藏在身上刺杀皇帝。

晚上妃子用大披风包裹起来,让太监背到皇帝的寝宫里,皇帝睡觉的时候把脚露在外面,妃子就从皇帝的脚边爬进被里。

每次只有十几个牌子,为了争夺被皇帝选中的名额,妃子们就极力讨好敬事房的太监,能把她们的牌子给皇帝看到。

如果跟敬事房的太监关系特别好,他们还会在皇帝挑选妃子的时候给美言几句,加大了被皇帝选上的几率。

皇帝每次宠幸妃子的时候都会有太监在外面记录。从几点开始的,推算成我们现在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半小时。

太监会在外面提醒三遍,前两遍皇帝可以不管,但是到了第三遍如果皇帝还不听劝告,敬事房的太监就会找来皇后,在门外背诵家训,皇帝就算再想,也没了兴致。

但是如果妃子找敬事房的太监通融好了,他就会在时间上延长,让妃子能有更多的时间跟皇帝相处,一是加深感情,二还能增加受孕的机会,一旦怀了皇子,妃子的身价也会倍增。

敬事房的深得皇帝信任

敬事房的太监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记录皇帝跟妃子们侍寝的日期和时间,这么准确地记录是为了判断妃子所怀的孩子是不是龙种。

因为后宫那么多的嫔妃,所以每个人跟皇帝接触的机会很少,有的在深宫里太过寂寞,就会偷偷摸摸地跟外面的人私会,一不小心怀孕了,就会给皇帝戴绿帽子。

为了皇室血统的纯正,每当妃子怀孕,敬事房的太监就会查找记录,看妃子是什么时候跟皇帝侍寝的,时间要吻合才可以。这就使得很多妃子不敢得罪敬事房的太监。

如果哪个妃子跟敬事房太监关系不好,他就会故意编造日期,使得日期对不上,就会让皇帝认为怀的孩子不是他的,给妃子带来杀身之祸。

敬事房掌后宫日常事务

敬事房的太监们,除了管理皇帝日常生活,还有别的职责。据清史记载:敬事房专司遵奉谕旨,承应宫内事务与其礼节,收覈外库钱粮,甄别调补内监,并巡察各门闭、火烛关防。

敬事房要负责宫里的安全,以及宫女和太监的赏罚升迁和调离。宫女和小太监是宫里地位最低下的人,他们做事要非常谨慎,稍有差池就会受到责罚,严重了还会危及生命。

而如果做得好就会得到提拔,不仅可以多挣钱还能工作轻松。所以有些有心计的宫女就会拿钱或东西去讨好敬事房的太监,给自己谋个好的工作,也免于被欺负。

不仅如此,倘若妃子与敬事房关系不好,那么敬事房可以通过表面合理的方式整治对方,遇到这种情况的普通妃嫔只能有苦说不出,所以大多数妃子都对敬事房很尊敬与讨好。

另外,从侍寝的另一方面还能看出,就算是皇帝,也无法完全地随心所欲。他们身为九五之尊,隐私却得不到保护,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和记录。

皇帝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地就甘愿受人控制,于是就想起了一个办法,在皇宫外建造行宫,这就有了康熙皇帝修建圆明园和避暑山庄。

每年的夏天,康熙就会以在外纳凉的理由逃离紫禁城,在圆明园里听政休息。在这里就避开了敬事房的管制,在每一个美好的夏夜,可以随便的宠幸妃子。

不用担心在妃子侍寝的时候会有人催促和监督,不用顾忌时间的长短,没有人来打扰皇帝的雅兴。所以后来的皇帝,都效仿康熙皇帝,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待在行宫,不用受敬事房的管辖。

咸丰皇帝就是因为在圆明园休养的时候,听到慈禧唱的江南小调,被它的歌声打动,才有了以后改变历史的慈禧太后

这也验证了一句老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有敬事房这么严格的机构管控,也没法完全限制皇帝的自由。

由此看出,在清代敬事房的太监是一个非常吃香的工作,他们掌握了整个后宫的命运,敬事房里的太监虽然也是仆人,但他们的权利很大。

所以太监们拼命想挤进敬事房,而妃子们为了自己的前程,也极力地巴结敬事房的太监,他们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

后宫的妃子们虽然出身尊贵,但她们会因为敬事房太监的一句话而改变命运,所以对他们也是非常的忌惮,唯恐开罪了敬事房的太监给自己穿小鞋。

标签: 历史清朝敬事房

更多文章

  • 康熙都没有解决孝庄的遗言 雍正是怎么轻松破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孝庄,雍正

    对孝庄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临终前留下遗言,康熙临死前未破,38年后,雍正却轻松破解。我们都了解,封建制度的实质就是以宗法为中心的父权制度,在过去,女人的身份比男人要低,在大多数王朝,官员和宰相都是男人的特权。但即便如此,在历史上仍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人物,如清代

  • 清朝盲人书画家说的是谁?汪士慎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清朝,盲人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清朝盲人书画家汪士慎的故事。作为扬州八怪“第一怪”的汪士慎,其书画造诣之深,是举世公认的,但他的苦难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他年近四十到扬州时,寄居在同乡大户马氏兄弟家。虽然马氏兄弟很尊敬“文化人”,但赤贫如洗却

  • 郡县制真的是秦国发明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如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亦是如此。在秦国一统天下后,对应的制度也完善起来。从现在来看,制度和历史一直处于相辅相成阶段,制度不可能脱离历史而独立发展。秦国完善的制度让它快速成长为六国之首,在强大的制度面前,秦国做到了令行禁止,军队纪律严明,臣民遵纪守法,特别是当郡县制

  • 刘璋实力那么强,为何还要请刘备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刘璋实力那么强,为何还要请刘备帮忙?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14年,刘备占领了成都,西川地区的军阀刘璋出城投降。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之所以能够那么顺利的进入四川,是刘璋请来的。刘璋请刘备入川的目的则是为了抵御汉中的张鲁,不得不说,刘璋的实力比张鲁强大的多。为何坐拥西南六省

  • 刘备为什么不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刘备为什么不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要打出一个名号。就如三国时期的袁绍,为了招兵买马,打的可是祖上世代为大汉效力,“四世三公”的招牌,这样一来就容易有人来追随。曹操呢则是挟天子,以匡扶汉室剿杀逆贼为口号。而出身贫寒的刘备却是打着“中山靖王刘

  • 北伐时,诸葛亮为什么坚持从陇右出兵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根据史书《魏延传》的记载,魏延在北伐期间坚持偷袭长安平定关中这一进兵路线。但是却遭到诸葛亮的否决。那么偷袭长安平定关中与诸葛亮坚持的出兵陇右哪一种战略是正确的呢?圣人千虑也有小失的时候,何况魏延也不是什么“愚人”,而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将军,那么诸葛亮和魏延他们两个人的主张,从客观上来说到底谁对谁错?战

  • 宋朝为什么会被游牧民族吊打 是因为宋朝皇帝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宋朝,游牧民族

    还不了解:宋代和游牧民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被周边游牧民族压着打,是因为皇帝无能吗?对于宋代皇帝治理之下的中原帝国一直都是被少数民族王朝压着打的这种情况,很多人的研究史料和观看今天的影视宣传的时候出奇一样的认为,是因为皇帝个人的无能直接的导致了这种有损国威情况的发

  • 胡惟庸才担任了三年丞相,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胡惟庸,明朝

    胡惟庸并非一个普通的明朝官吏,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胡惟庸之后,丞相权力逐渐减弱,再也没有秦汉以来的地位。然而,胡惟庸的下场很凄惨,被朱元璋诛杀,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两人平常走得近,关系相当不错,

  • 扬州八怪李鱓的晚年何至于走到穷途卖画这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李鱓,清朝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晚年何至于走到穷途卖画这一步?这是因为他情商不行,看不透人情世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鱓滕县罢官以后,在山东滞留数年,往返于滕县、历下,在弯德、泰安、崮山、崇川各地,也有书画流连。为官两年半,滞留的时间却长达四年有余,这一阶段,主人公的

  • 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扬州八怪,清朝

    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他本来是前途无量少年郎,可惜命运弄人,最终也只是如梦一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鱓26岁,即康熙辛卯年(1711年),中了举人。翩翩少年,春风得意,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嗣后,便游帝王之都,吟诗作画,周旋于父祖辈的公卿之间。禁苑门前,琉璃书肆,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