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为什么要入宫?只因一直爱慕李世民

武则天为什么要入宫?只因一直爱慕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92 更新时间:2024/1/11 2:37:20

武则天是如何进唐朝皇宫的,至今众说不一。有史书说情形大致是这样,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领武则天见到了她的堂侄女——齐王杨妃,另外还有桂阳公主,之后,这一妃一公主便惊叹于武则天的美丽和才华,之后武则天的名声便在皇宫传开了。这事当然很快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耳中,其中或有桂阳公主的原因,唐太宗其实很喜欢年轻女人,于是便宣她进宫,并让她做了“才人”,于是武则天也就成了“武才人”。

也有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是杨妃和桂阳公主向唐太宗推荐,唐太宗直接让武则天进宫。见到武则天的貌美而有才华,便宣她为才人,并说因见武则天貌美,当即给她起了个“媚娘”这个名字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唐太宗向民间选美,武则天毛遂自荐才被选入宫中的。武则天满13岁那年,唐太宗的爱妻长孙皇后死去了,因太宗太爱长孙皇后了,她活着时就不大选美入宫,长孙氏故去,后宫空虚,皇后虚位,内侍省向太宗上奏选宫女充实后宫,恰在此时杨妃通过桂阳公主说武则天的美艳和有才华,直接下旨,内侍省向杨家宣召,把武则天宣进宫的。

另外也有“自荐说”,即太宗要选宫女,武则天心慕李世民,就让母亲到宫里去活动杨妃和桂阳公主才得以入宫的。并说武则天有入选宫女之想,母亲杨氏极不同意,自己的宝贝女儿才13岁,选去那个深不见底的后宫,在众妃和宫女的争斗下,弄不好终生被压在底层,永无出头之日。

杨氏是前朝皇亲,对宫中生活极为熟悉,害怕女儿一去再也见不到面,这样的说法也是很合理的。但是才十来岁的武则天肯定不这么想,这时的她生性活泼、好奇、淘气,并有些野性,对皇宫充满了好奇,对皇帝李世民正怀有崇拜爱慕之情,对男女之事又一无所知,所以她巴不得立即进入宫中去感受一下呢。并且当时她们母女处境尴尬,在长安无立身之地,是寄人篱下的客人身份。要摆脱目今的窘境,就必须去争取,利用一切机会去争取,入宫便是一个不可放弃的机会,或者说是唯一的机会,有机会当然不能白白放过。这些想法正符合武则天的性格,而且她很自信,认为以个人的才干、知识,是可以争取到美好的未来的。

无论哪种说法,武则天入宫,都离不开杨妃和桂阳公主的引路,但不管怎样,武则天都是很顺利地进入了皇宫,见到了她向往已久的李世民的。她的入宫,也标志着她的人生,开始走向人们熟知的属于女皇武则天的轨道。

标签: 只因

更多文章

  • 这三人功绩:比李世民和朱元璋更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功绩

    周公姬旦、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历史上对华夏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三人。除此之外,即使伟大如唐太宗李世民或明太祖朱元璋,比之他们也要略逊三分。我华夏文明始于周公定礼殷商文明是盛行人殉和占卜,如印第安人文化那般的酋邦;而在汲取了商文明先进的文字与青铜器之后,去除其糟粕后新生的周文明,在其奠基

  • 唐中宗李显是怎么死的?唐中宗李显的悲情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是怎么

    唐中宗李显唐中宗李显,又名哲,是的第七子,武则天所生四子之第三子。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不过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能两次登基做皇帝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明朝的明英宗)。他曾两度称帝,却懦弱无能;他一生都活在女人的操控之中,甚至戴绿帽子,当乌龟,也是他

  • 朱温:命丧骨肉之手的悲剧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骨肉

    朱温当初参加黄巢起义军,并非为了什么劳苦大众的幸福,更没有什么替天行道的思想,而仅仅是出于一种图谋富贵、出人头地的私心,为的是以后做官衣锦还乡,以此"回报"邻里对他的鄙视与轻蔑。在黄巢军中无法混下去时,为了生存,为了富贵前途,他听从谋士谢瞳的计策背叛黄巢而投降了唐朝廷。在唐朝廷内朱温的官职步步高升,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引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晚唐

    那些曾在长安的枯树上、在宫室上空的阴霾里聒噪不止的野枭,不知不觉,已经穿越元和十五年的春夜,穿越“水流花谢两无情”的长庆元年春,飞过黄河和太行,飞到了河北,从而将悲剧带进场景更为广阔的又一个章节。明末的欧阳直公在《蜀警录》中有一句名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可他的论断放在唐朝就不合适了

  • 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 原来是因为李世民心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僧

    《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最主要描述的,就是取经五人组在前往灵山路上的种种际遇,在这期间他们碰到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而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也就在这段时期之中。众所周知,当初在唐僧还未准备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之初,是李世民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并花费了大价钱买来了禅杖、袈裟等等宝物,还统统送给了他表示决心,事情到了

  • 10、德宗李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唐德宗李适(742~805),代宗长子,其母睿真皇后沈氏。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东宫。十二月,拜特进,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四月,代宗即位,五月,以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十月,改封雍王。率军讨伐史朝义。十一月,大败叛军,收复洛阳。史朝义败亡,李适以功拜尚书令,并与郭子仪等图

  • 第三节 精心谋划,铲除韦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第三节

    景龙三年(709年)四月,定州人郎岌上言:“韦后、宗楚客将要兴兵作乱。”韦后下令用杖刑把郎岌打死。五月,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又上言:“皇后荒淫无度,破坏了礼仪章法,干预国家政冶,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阴谋叛乱已威胁到了国家生存。”唐中宗召见并当面质询他

  • 此人救了唐太宗一命,却是李世民死前最想杀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文治武功冠绝千古,历代帝王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李世民还有一个长处,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君臣关系,是皇帝最难以把握的问题。皇帝太强势,容易滥杀功臣,留下兔死狗烹之恶评。皇帝太弱势,容易被臣下以为软弱可欺,引发陈桥兵变那样的篡位夺权之事。但李世民却堪称君臣关系处理专家。可以说,

  • 李世民一代帝王 为何没能教导好膝下14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膝下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佑;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承乾

  • 唐朝的建立,李渊趁机夺权上位,开始了一个新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朝

    公元616年,隋场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尽管李渊非常尽心尽力,想博得隋炀帝的赏识。但是隋场帝非但不信任李渊,还派了自己的心腹王威、高君雄做太原的副留守,监视李拥|的一举一动。李渊表面上整天喝闷酒,心中却早有所谋。他暗地里花重金买通了朝中重臣,_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为了躲避东征髙句丽和农民起义风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