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猛将3次勇救李世民,位列凌烟阁,被后世尊为门神!

唐朝猛将3次勇救李世民,位列凌烟阁,被后世尊为门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27 更新时间:2024/1/8 13:35:39

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在唐朝平定割据群雄的战争中居功甚伟,但也多次以身犯险、命悬一线,既有正史记载的“丘行恭单骑救主”,也有民间传说中的“十三棍僧救秦王”,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尉迟恭三救李世民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原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刘武周部将,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月降唐,李世民令其继续统领旧部八千余人作战。

尉迟恭画像

东征王世充一救李世民

武德三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率军东征“郑王”王世充,唐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打得王世充只剩下都城洛阳,但洛阳城高池坚,唐军多次进攻失利,就改变战术,转为围困。

一天,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到榆窠打猎,也有资料称是到邙山居高临下观察洛阳城内情况,但是被郑军士兵发现并上报,王世充得到消息后,立即亲率几万兵马前来袭击,郑军骁将单雄信一马当先,直取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弓马娴熟、身经百战,但远非单雄信的敌手,抵挡不住单雄信致命一击,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尉迟恭纵马冲到,一声怒吼,将单雄信刺下马,在演义小说中,尉迟恭的兵器是铁鞭,但历史上尉迟恭的兵器却是马槊。(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

尉迟恭勇救李世民的事迹,被后世小说演义成了精彩桥段“单鞭夺槊”

尉迟恭保护李世民到达安全地带后,又返回战场,率领唐军骑兵与敌人交战,大破之,活捉郑军将领陈智略,并俘虏持槊的士兵六千余人。(擒伪将陈智略,获排槊兵六千人)

战后,李世民赐给尉迟恭“金银一箧”,对其倚重日益增加。

王世充屡战屡败,且被围日久,城内缺粮,只好向夏明王窦建德求援。

武德四年五月,李世民在虎牢关生擒窦建德,押送长安斩首,王世充穷途末路,向唐军乞降,后来被与其有杀父之仇的唐朝定州刺史独孤修德杀死。

征讨刘黑闼二救李世民

窦建德死后,夏国的地盘被唐军占领,唐军大肆搜捕窦建德余部,激起夏国人的强烈不满。

武德四年七月,窦建德部将刘黑闼召集夏国旧部起兵反唐,一时间,应者云集,很多州县的百姓杀死或者赶跑唐朝官员,开城迎接刘黑闼。

电视剧《隋唐演义》李世民形象

仅仅五个月,刘黑闼就恢复了夏国的全部地盘,并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月自立为汉东王,国号依然为夏,定都洺州(今河北永年),与唐朝分庭抗礼。

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率军征讨刘黑闼,二月,唐军收复洺水(今河北曲周),接下来,两军围绕洺水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洺水城最终被汉东军攻破,唐军猛将罗士信被俘后,拒不投降,遭刘黑闼杀害。

经过激战,李世民和李世勣、程名振、燕王李艺(罗艺)等将领最终完成了对刘黑闼的战略合围,并切断了其补给线,然后掘壕固守,打算拖垮敌军,而唐军将领李世勣更是多次夜袭汉东军营地,颇有斩获。

刘黑闼大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派人猛攻李世勣大营,刘黑闼号称“神勇将军”,有勇有谋,预料到李世勣遭袭,一定会向秦王求救,而以李世民的性格,肯定会亲自前来,只要能将其干掉,将是汉东军最辉煌的胜利,甚至能够扭转不利战局,于是亲率汉东军主力,在李世民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刘黑闼所料不错,李世民接报后,果然亲自带队来了,汉东军伏兵尽出,将唐军团团围住。

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双方死伤惨重!汉东军喊出为窦建德复仇的口号,奋勇冲杀,企图干掉李世民,其他唐军将领得知秦王被围,全部赶来支援,与汉东军阻援部队激战。

影视剧中尉迟恭形象

包围圈中的唐军越战越少,李世民亲自抡刀砍杀,全身多处负伤,就连所骑骏马“拳毛騧(guā)”也身中九箭而死,情况异常危急。

在命悬一线之际,尉迟恭率领一支人马突破汉东军包围,冲到李世民身边,两人合兵一处,尉迟恭一马当先,带领李世民杀出重围。(敬德率壮士驰入贼,王乘阵乱乃得出)

后来,李世民水淹汉东军,刘黑闼仅带千余人逃往突厥,不久后,借兵南下,再次恢复夏国故地,李渊派太子李建成出征,最终擒斩刘黑闼。

玄武门之变三救李世民

武德九年,李世民采纳谋士建议,决定先发制人,武力解决掉太子李建成,于六月初四,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等候太子到来。

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察觉到危险后,就掉转马头往回走,李世民急忙现身招呼二人。

影视剧中尉迟恭形象

李元吉射了三箭,都没有中,李建成被则李世民射死,两人的随行卫士,拼死抵挡李世民部下。

李元吉中箭落马,但伤势不重,爬起来就跑,看到李世民骑马追赶过来,就跑入路边的树林,李世民刮到树枝,从马上跌落,一时爬不起来身,可能是盔甲较重,行动不便,也有可能这一下被摔得不轻。

李元吉听到声响,回头看到李世民倒地不起,就跑回来,捡起掉在地上的弓,用弓弦勒住他的脖子,准备勒死他,给大哥报仇。

关键时刻,又是尉迟恭冲过来,射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

太子和齐王全死了,但玄武门之变还远没有结束!

东宫和齐王府的护卫将军冯立和谢叔方得到消息后,率领两千余人前来报仇,秦王妃长孙氏又派秦王府卫士来支援,双方一场混战后,尉迟恭用太子和齐王首级示众,东宫、齐王府卫士才溃散而去。

三救李世民的尉迟恭,被封为鄂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尉迟恭去世,谥号“忠武”,陪葬唐太宗昭陵,后来和秦琼一起被民间尊为门神!

标签: 门神

更多文章

  • 命犯桃花的萧皇后 年过50依旧令李世民倾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萧皇后因貌若天仙而先后嫁给过六个皇帝而闻名,其中包括第一任丈夫隋炀帝杨广,宇文化及,王世充,窦建德,两任突厥藩王和李世民,但这是究竟是不是事实呢?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嫁给隋炀帝,当时嫁给隋炀帝的时候,隋炀帝是晋王,后来隋炀帝当了皇帝,封她为皇后,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了,萧皇后要求宇文化及按帝王

  • 太平公主:东施效颦,终抵不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平

    在唐朝,除了武则天想当皇帝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女人更有此想法,她们分别是韦皇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但是,这几个人最终都失败了,其中太平公主参与得最为积极轰动,败得也最为惨烈。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记载,太平公主全名为李令月,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平生极受父母兄长尤其

  • 李君羡是李建成的儿子吗?李君羡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谜

    至尊红颜剧照李君羡是谁的儿子?李君羡是李建成的儿子吗电视剧《至尊红颜》中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唐太宗的侄子李君羡演绎了一段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历史上,唐初确有一位战功卓着的将军叫李君羡,不过他和李建成根本不是父子,与武则天也扯不上关系。李君羡不是李建成的儿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其一、唐高祖李渊的老家是

  • 为什么唐朝乱伦严重 国力却照样发达受到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力

    唐朝中期,经济繁荣,社会相当安定,文化昌盛,国力强大,世界各国都羡慕咱中国,向咱中国进贡。从西游记可以看出,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国王,一听说是唐朝来的人,马上就恭敬得不得了。诗人杜甫也在《忆昔》诗中描写开元时期繁盛情况就曾说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他是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大将却在晚年闭门谢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闭门谢客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大将尉迟恭,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他不但戎马一生,征战南北,是李世民麾下屡建奇功的大将,还是玄武门之变的亲历者,是李世民亲自挑选的带进玄武门的九个人之一,是帮李世民登上帝位的重要人物。尉迟恭除了建功立业,辅佐李世民开创大唐江山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头,他和秦琼是千年来中国公认的“门

  • 武则天为什么要入宫?只因一直爱慕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只因

    武则天是如何进入唐朝皇宫的,至今众说不一。有史书说情形大致是这样,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领武则天见到了她的堂侄女——齐王杨妃,另外还有桂阳公主,之后,这一妃一公主便惊叹于武则天的美丽和才华,之后武则天的名声便在皇宫传开了。这事当然很快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耳中,其中或有桂阳公主的原因,唐太宗其实很喜欢年轻女人

  • 这三人功绩:比李世民和朱元璋更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功绩

    周公姬旦、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历史上对华夏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三人。除此之外,即使伟大如唐太宗李世民或明太祖朱元璋,比之他们也要略逊三分。我华夏文明始于周公定礼殷商文明是盛行人殉和占卜,如印第安人文化那般的酋邦;而在汲取了商文明先进的文字与青铜器之后,去除其糟粕后新生的周文明,在其奠基

  • 唐中宗李显是怎么死的?唐中宗李显的悲情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是怎么

    唐中宗李显唐中宗李显,又名哲,是的第七子,武则天所生四子之第三子。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不过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能两次登基做皇帝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明朝的明英宗)。他曾两度称帝,却懦弱无能;他一生都活在女人的操控之中,甚至戴绿帽子,当乌龟,也是他

  • 朱温:命丧骨肉之手的悲剧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骨肉

    朱温当初参加黄巢起义军,并非为了什么劳苦大众的幸福,更没有什么替天行道的思想,而仅仅是出于一种图谋富贵、出人头地的私心,为的是以后做官衣锦还乡,以此"回报"邻里对他的鄙视与轻蔑。在黄巢军中无法混下去时,为了生存,为了富贵前途,他听从谋士谢瞳的计策背叛黄巢而投降了唐朝廷。在唐朝廷内朱温的官职步步高升,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引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晚唐

    那些曾在长安的枯树上、在宫室上空的阴霾里聒噪不止的野枭,不知不觉,已经穿越元和十五年的春夜,穿越“水流花谢两无情”的长庆元年春,飞过黄河和太行,飞到了河北,从而将悲剧带进场景更为广阔的又一个章节。明末的欧阳直公在《蜀警录》中有一句名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可他的论断放在唐朝就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