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东施效颦,终抵不过武则天

太平公主:东施效颦,终抵不过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38 更新时间:2023/12/12 17:02:11

唐朝,除了武则天想当皇帝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女人更有此想法,她们分别是韦皇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但是,这几个人最终都失败了,其中太平公主参与得最为积极轰动,败得也最为惨烈。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记载,太平公主全名为李令月,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平生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只可惜,想登基称帝的她因公元713年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一代女杰,虽想“东施效颦”,但终抵不过武则天也。

忠孝贞洁两俱全,青春年少受美赞

太平公主,许多人对其的印象是:浪荡、荒淫、凶残。其实,这是对她的误解。少年时代的太平公主,是一个十足的孝女和贞女,其品德受到了时人的好评和赞扬。

太平公主到底生于哪一年,笔者查阅不少史料并未找到。不过,根据《新唐书》记载,麟德二年二月丁酉,李治驾至合璧宫,乾封元年三月十七离开东都,此间李治与武则天居于东都洛阳,由此可以基本断定太平公主出生于洛阳,又根据她第一次结婚时间可以推断,她可能生于公元665年左右,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女儿。

由于是武则天和李治最小的女儿,太平公主极受他们的喜爱。在太平公主6岁左右,她常常去自己的外婆荣国夫人家游玩。这本是一件好事,却由此引出祸端。据相关史料介绍,当时太平公主随行的宫女被其表兄贺兰敏之强奸,也有说是太平公主被逼奸,可想而知她这个表兄是多么坏,多么浪荡,一点也不比当前的败家子“官二代”差。贺兰敏之不仅强奸了宫女,还可能强奸了幼女,并且这个幼女就是自己的亲表妹太平公主。如此恶毒之人,自然不能被世人容忍,特别是欺负了武则天的亲女儿。武则天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当即决定,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并将其流放偏僻之地。娇生惯养的贺兰敏之哪里受过这流放的苦,没过多久就消瘦不堪,他写信向武则天求饶。武则天绝不是心软的女人,也不会出尔反尔,不仅没有撤销贺兰敏之的处罚,一气之下还迅速将其给处死了。我想,这个贺兰敏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太平公主8岁时,为了给去世的外婆荣国夫人祈福,便出家为女道士,“太平公主”的道号也自此而来。虽然出家,但是太平公主和其他道士不一样,她不用住在道观,而是一直住在皇宫。

太平公主自小很漂亮,其名声都传到了吐蕃。当时吐蕃王子想来求亲,武则天自然舍不得这个孝顺的小女儿,便以其当了道士为名婉拒了这场婚姻。

后来,太平公主渐渐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一天,她在皇宫中面见自己的父母,还穿着武官的服饰在他们面前跳舞。李治和武则天看了后哈哈大笑,并有意问她:“亲爱的幺女儿,你又做不了武官,还穿什么武服呢?”只见太平公主不慌不忙地说:“陛下,我虽然当不了武官,但是可以赐给驸马呢。”唐高宗顿时明白了太平公主的意思,原来自己的小女儿情窦初开想男人了。随后,唐高宗李治便开始为太平公主挑选驸马了。

公元681年,16岁的太平公主被唐高宗安排嫁给了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她的婚礼就在长安城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皇帝最宠爱的太平公主结婚,理所应当要比一般的婚礼更为豪华。即使当前某地煤老板7000万嫁女的奢华场面,也自然是抵不过的。虽然,大唐时期没有什么奔驰宝马压阵,但至少有成列的马车和八抬的轿子。据史书记载,太平公主的婚礼现场仅照明的火把就将整个城市照得灯火通明,黑夜犹如白昼,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公主宽大的婚车通过,还直接拆除了县馆的围墙。当前的老板再有本事,结婚也是不敢去拆城市围墙的,况且他们还谈不上显贵,只是富而已。任何朝代,富永远是抵不上贵的。

不过,虽然太平公主十分显贵,但是她很爱自己的丈夫。有多本史料记载,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是美满而幸福的,同时她也并没有婚内出轨,而是一个贞洁的女人。如果薛绍家族不谋反,或许太平公主就是一个贤妻良母,永远也不会参与到后来的政治中,更不会想着当皇帝。看来,人生的命运有时真是说不清。

首次婚姻悲剧结束,自此尝到爱情酸苦

事情永远没有自己所期待的那么美好。公元688年,才过了7年甜蜜爱情生活的太平公主遇到了一件改变自己一生的大事。由于薛家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也牵连到了太平公主的老公薛绍。虽然本分的薛绍并没有参与这次谋反,但武则天哪里允许斩草还不除根呢。于是,武则天并没有顾及太平公主的感受,直接下令将薛顗处死,并杖责薛绍一百。只可惜身体单薄的薛绍没能挺住,在罪恶的监狱中活活被饿死。

这时的太平公主是悲伤的,是绝望的,是无奈的,她深深地恨自己的母亲武则天,也深深地了解到权力是多么宝贵。看到自己刚满月的小儿子,看着丈夫被活活饿死,太平公主却无能为力。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太平公主。

武则天心里是清楚的,为了安慰自己的女儿,她想做一些补偿,便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350户的惯例,将太平公主的封户破例加到1200户,这或许冥冥之中为后来太平公主参与叛乱提供了优越的经济基础。

时间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690年,武则天让女儿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这个武攸暨不是别人,就是武则天伯父的孙子,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儿。但是,当太平公主嫁武攸暨时,人家还有漂亮的妻子。这并没有难倒武则天,这个狠心的权力操纵者,直接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排除了这一障碍。

太平公主二婚仅仅过去两个月,武则天就登基称帝。太平公主或许并不爱这个武攸暨,因为他性格谨慎谦退,也没有薛绍浪漫多情。感情得不到满足,太平公主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守节的女人。据史料记载,她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用过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其中就包括“莲花六郎”张昌宗。自此,涉入政治的太平公主以不可思议的全新面貌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并逐渐登上权力的高峰。

贪爱权势乐当政客,称帝之心悄然萌生

太平公主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孝顺、贞洁的形象,而是以“喜权势”的面貌示于众人。一代帝王武则天看到自己的女儿不仅长相、性格像自己,而且在政事处理方面也颇有天赋,对其更为喜爱了。

首先,太平公主就帮武则天办了一件大事。由于武则天有一个男宠叫冯小宝,以前很受武则天喜爱,最辉煌的时候,武则天的女婿薛绍还得管冯小宝叫叔叔。后来,冯小宝恃宠而骄,居然因为吃醋便一把火烧了武则天当初得天命修的明堂,并且还纠集了一批三教九流之徒,想要干出什么谋反的事来。这不是明摆着学习嫪毐吗?以为当了武则天的男宠,就能翻上天,还想纠集一伙三教九流搞政变,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冯小宝的劣迹,武则天心里明镜似的。但是,她又不能直接出面弄死冯小宝,怕对自己影响不好,心里十分恼火。于是,这时的太平公主则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她得知武则天的心病后,便秘密谋划,假传圣旨将冯小宝约了出来,并聘请高手壮士,直接把这个冯小宝给乱棒打死了,然后一把火将其烧成了灰,灭了迹。此事得到了武则天的大力表扬,这个女儿干点谋略还真有一手,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自己的心病,值得培养和重用。

另外,太平公主还帮武则天搞定了来俊臣。其实,来俊臣这个人是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酷吏。所谓酷吏就是封建时代掌权者的打手,为排除异己,用各种手段打击敌人和反对派。来俊臣为武则天的掌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官位也越做越高,后来居然当了御史中丞、司府少卿。这是个什么官呢,就是中央管监察和司法的二把手,典型的部级干部了。官做大了,将武则天的政敌也弄得差不多了,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来俊臣这个无赖虽没多少文化,但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竟破天荒地又假想出一些政敌来,又诬告太平公主、太子李旦和武承嗣等武则天的皇亲,希望继续显示自己的存在。武则天是什么人物,她心里清楚得很呢。对于来俊臣的诬告,她也根本没当回事,反而觉得来俊臣这个猎狗有些太过了,于是心里有了将其除掉的打算。

武承嗣这时最稳不住,首先进行了反击,也诬告来俊臣谋反。不过,他的分量实在太轻,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这时,太平公主出马了,她在武则天心里分量最重,于是参与到绊倒来俊臣的队伍中。经过太平公主等一伙人的联名上书,来俊臣终于被打入地牢接受调查。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丁卯,武则天又下令将来俊臣斩于闹市并陈尸示众。当时,许多市民百姓都争相去剐他的肉,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干净了。武则天为顺应民心,又下诏指责来俊臣的罪恶,而且公告说:“务必诛灭来俊臣全家族,以申雪百姓的愤恨,可依法查抄他的家产。”

太平公主通过这两件事的办理,初步显示出了她高超的政治手腕和谋略,同时也受到了武则天的高度信任和赏识。

拥立李显立有大功,权倾一时朝野震动

之后的太平公主在政治上不断取得成功,其权势也日益增大。特别是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平公主又干了一件大事,标志着她走上了政治的巅峰。当时,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不满武则天的统治,遂发动兵变诛杀二张,欲强迫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见形势不对,武则天的强势政治已式微,便迅速转向支持李显,并参与诛杀二张兄弟,立有大功,从而被李显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并令其开府,封5000户。

李显复位之后,感激太平公主拥立之功,不仅对其大力赏赐,还让太平公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和治国。同时,李显还特地下诏免除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七月,太平公主派自己的儿子薛崇简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自此登上唐朝公主权势的顶峰。

由于太平公主相继拥立多位国君,功勋显着,她的权势也得到了绝对发展。当时,李旦处理国事,经常找太平公主一同商量。上朝时,李旦经常同太平公主商量朝廷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彼此谈论,互相磋商,其受宠程度旁人不可相比。就连宰相处理政事请示皇帝时,李旦也会派遣宰相一定要去太平公主家里问候咨询,直到太平公主认为可行才开始实施。

当时,只要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唐睿宗李旦就没有不同意的。《资治通鉴》就这么记载:“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公主所欲,上无不听。”

当时,大小官员看到太平公主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一向懂得趋炎附势的官员们开始大量向太平公主行贿,希望得到提拔和重用。太平公主自然也是满足了他们的愿望,朝中许多臣子因此受到了重用。太平公主的财产也随之不断增多,其田产遍布京城长安郊外各地,家里藏的珠宝更是数不胜数,不知道有没有清朝的贪官和珅家里多,但至少在当时绝对是全国豪富中的霸主。《资治通鉴》就评价:“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屡立大功,益尊重,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

玄宗方为真命天龙,太平公主仅为凤鸟

太平公主在遇上李隆基之前,没有遇到对手,政治上是顺风顺水的。但是,当李隆基成为她的对手后,这时的太平公主才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对手,只能是没有老虎时山上跳跃的猴子罢了。

最开始,她认为李隆基很年轻,并不是自己最强的敌人,哪里知道她彻底看错了,李隆基并不是好惹的鸟。李隆基逐渐显示出自己的政治才能后,太平公主有些急了,她准备劝说李旦重新改立昏庸懦弱的人为太子。于是,她派人到处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这时的李隆基并没有慌张,而是派了自己的铁杆兄弟宋璟与姚崇秘密地向李旦进言:“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现在都对太子李隆基有一定威胁,请求陛下将他们两人外放为刺史。同时,也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李旦说:“朕现在已没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妹妹,怎么可以将她远远地安置到东都去呢!至于诸王则任凭你们安排。”于是先颁下制命说:“今后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自此,太子李隆基扫清了与自己争夺太子的竞争者,缓和了紧张的局势。

标签: 太平

更多文章

  • 李君羡是李建成的儿子吗?李君羡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谜

    至尊红颜剧照李君羡是谁的儿子?李君羡是李建成的儿子吗电视剧《至尊红颜》中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唐太宗的侄子李君羡演绎了一段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历史上,唐初确有一位战功卓着的将军叫李君羡,不过他和李建成根本不是父子,与武则天也扯不上关系。李君羡不是李建成的儿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其一、唐高祖李渊的老家是

  • 为什么唐朝乱伦严重 国力却照样发达受到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力

    唐朝中期,经济繁荣,社会相当安定,文化昌盛,国力强大,世界各国都羡慕咱中国,向咱中国进贡。从西游记可以看出,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国王,一听说是唐朝来的人,马上就恭敬得不得了。诗人杜甫也在《忆昔》诗中描写开元时期繁盛情况就曾说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他是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大将却在晚年闭门谢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闭门谢客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大将尉迟恭,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他不但戎马一生,征战南北,是李世民麾下屡建奇功的大将,还是玄武门之变的亲历者,是李世民亲自挑选的带进玄武门的九个人之一,是帮李世民登上帝位的重要人物。尉迟恭除了建功立业,辅佐李世民开创大唐江山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头,他和秦琼是千年来中国公认的“门

  • 武则天为什么要入宫?只因一直爱慕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只因

    武则天是如何进入唐朝皇宫的,至今众说不一。有史书说情形大致是这样,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领武则天见到了她的堂侄女——齐王杨妃,另外还有桂阳公主,之后,这一妃一公主便惊叹于武则天的美丽和才华,之后武则天的名声便在皇宫传开了。这事当然很快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耳中,其中或有桂阳公主的原因,唐太宗其实很喜欢年轻女人

  • 这三人功绩:比李世民和朱元璋更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功绩

    周公姬旦、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历史上对华夏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三人。除此之外,即使伟大如唐太宗李世民或明太祖朱元璋,比之他们也要略逊三分。我华夏文明始于周公定礼殷商文明是盛行人殉和占卜,如印第安人文化那般的酋邦;而在汲取了商文明先进的文字与青铜器之后,去除其糟粕后新生的周文明,在其奠基

  • 唐中宗李显是怎么死的?唐中宗李显的悲情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是怎么

    唐中宗李显唐中宗李显,又名哲,是的第七子,武则天所生四子之第三子。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不过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能两次登基做皇帝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明朝的明英宗)。他曾两度称帝,却懦弱无能;他一生都活在女人的操控之中,甚至戴绿帽子,当乌龟,也是他

  • 朱温:命丧骨肉之手的悲剧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骨肉

    朱温当初参加黄巢起义军,并非为了什么劳苦大众的幸福,更没有什么替天行道的思想,而仅仅是出于一种图谋富贵、出人头地的私心,为的是以后做官衣锦还乡,以此"回报"邻里对他的鄙视与轻蔑。在黄巢军中无法混下去时,为了生存,为了富贵前途,他听从谋士谢瞳的计策背叛黄巢而投降了唐朝廷。在唐朝廷内朱温的官职步步高升,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引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晚唐

    那些曾在长安的枯树上、在宫室上空的阴霾里聒噪不止的野枭,不知不觉,已经穿越元和十五年的春夜,穿越“水流花谢两无情”的长庆元年春,飞过黄河和太行,飞到了河北,从而将悲剧带进场景更为广阔的又一个章节。明末的欧阳直公在《蜀警录》中有一句名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可他的论断放在唐朝就不合适了

  • 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 原来是因为李世民心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僧

    《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最主要描述的,就是取经五人组在前往灵山路上的种种际遇,在这期间他们碰到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而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也就在这段时期之中。众所周知,当初在唐僧还未准备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之初,是李世民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并花费了大价钱买来了禅杖、袈裟等等宝物,还统统送给了他表示决心,事情到了

  • 10、德宗李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唐德宗李适(742~805),代宗长子,其母睿真皇后沈氏。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东宫。十二月,拜特进,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四月,代宗即位,五月,以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十月,改封雍王。率军讨伐史朝义。十一月,大败叛军,收复洛阳。史朝义败亡,李适以功拜尚书令,并与郭子仪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