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铁矿的开采冶炼技术

宋代铁矿的开采冶炼技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95 更新时间:2023/12/29 8:01:40

(一)胡升对宋代铁矿采炼过程的记载

现存宋人资料中,对当时铁矿开采冶炼技术进行描述的文字比较少,而且大都不完整。但是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编写的《弘治徽州府志》卷三中保留了一段简练的文字,叙述的正是宋代的铁矿采炼情况。现将这段文字照录于下:

按元胡编校《星源志》:铁矿产于浇岭,其山与浮梁县界连接。凡取矿,先认地脉,租赁他人之山。穿山入穴深数丈,远或至一里。矿尽,又穿他穴。凡入穴,必祈祷于神。不幸而覆压者有之。既得矿,必先烹炼,然后入炉。煽者、看者、上矿者、炼者、取钩砂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昼夜番换,约四五十人。若取矿之夫、造炭之夫,又不止是。故一炉之起,厥费亦重。或炉既起,而风路不通,不可熔冶;或风路虽通,而熔冶不成,未免重起;亦或有一再而成者。凡此,皆得不补费。

这段文字不仅仅见于《弘治徽州府志》。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编写的《嘉靖徽州府志》和清朝人顾炎武撰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有此条记载,内容大同小异。由于这段文字首见于明代地方志中,很多明清经济史专家据此认定记述的内容反映了明代的铁冶生产情况。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指出《星源志》撰写时的年代远在明代以前。另有一些学者提出,这条资料记载的是元代初年的炼铁情况。这种观点虽然将资料反映的炼铁年代向前推移到元代初年,但是仍然不够准确。

要搞清楚上述资料撰写的年代,突破口是查出胡编校究竟是何人,生活在哪个朝代。而《弘治徽州府志》卷八中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胡编校生平的主要内容:

胡升,字潜夫,号愚斋,婺源清华人,制机闳休之曾孙,知府烫之子。淳祜庚戌以布衣领荐,登壬子进士第。入史馆,授国史编校。逾年史进,赐迪功郎。宝祜丁巳丁大全据言路。逐董丞相槐,端明尤熵上疏列其事,丐去。大全怒,逐熵。或告升为爝疏藁,以史事捃摭,褫官,谪徙南安,前后十一年。成淳癸酉被旨叙复,丐祠,告调太平州司户参军,仍董庶务。尝以知县洪从龙属(嘱)撰《星源图志》……元至元辛巳卒,年八十四。同书卷四中也记录了请胡升撰写《星源图志》的婺源县知县洪从龙的情况:

洪从龙,桐庐人,承议郎,知婺源县。以年来税额失陷,朝廷举行推排之令,从龙适当其任,户籍明,税额复,田里晏然,不扰而集。咸淳戊辰(咸淳四年,1268年)重刻林虐所撰县官题名记……。

综合分析上述资料,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胡编校姓胡名升,徽州婺源县人,从他去世时是八十四岁、当年是元世祖至元辛巳年(即至元十八年,1281)推算,他应该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在他八十四岁的生涯中,只有最后几年纳入元朝的统治时期,其余绝大部分时光都生活在南宋朝廷的统治下,因此,胡升无疑应算作南宋后期人。《弘治徽州府志》卷三称胡升为“元编校”,估计是以他去世的年代为依据,将他视为元朝人的。但后人如果仅仅依据此条记载,不对胡升进行专门的研究,就会对他的生活时代产生误解。第二,胡升在宋理宗淳j;占十年(1250)以布衣领荐,淳祜十二年(1252)始登进士第作官,此时他已五十五岁了。他先被授任宋理宗朝的国史编校一职,在宋理宗宝韦占五年(1257)时,因侍御史丁大全逐丞相董槐、进而排斥异己而受到牵连,被罢官徙南安长达十一年,于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返回家乡,直到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才叙复官职,任太平州司户参军。第三,胡升是受婺源县知县洪从龙的嘱托撰写婺源县志《星源图志》的。虽然《弘治徽州府志》中没有明确记载胡升撰写《星源图志》的时间,但是从上述两条材料提供的年代线索中不难推断,胡升是在宋度宗咸淳四年,即被谪徙南安十一年以后返回家乡居住的,当时,婺源县知县正是洪从龙。胡升受洪从龙的邀请开始撰写该书,撰写的时间应在咸淳四年至咸淳九年(1268~1273)之间,即就任太平州司户参军之前。他在编撰《星源图志》时可能仍以国史编校一职署名,或者在序言中记载了他的仕宦经历,这些记载得以保存下来,故此被后人称为“胡编校”。

以上几点确凿地证明,胡升是南宋后期人,在宋度宗成淳年问撰写了婺源县县志《星源图志》。虽然这部地方志现在未能保留下来,但胡升对南宋后期当地铁矿的采炼过程及其规模的记载却被后人录入《弘治徽州府志》中,从而为我们探索南宋时期的铁矿采炼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二)铁冶业的生产规模及冶炉的型制

根据胡升的记载,宋代徽州婺源县的铁矿冶炼情况大致如下:铁矿开采采用了私人经营的形式,私人业主之下,雇用了大批劳动者,除去采矿者和制炭者外,仅以围绕一个冶炉进行生产的人数计算,就需要劳动者四五十人。这里面包括负责往炉内装填矿料的人(上矿者)、鼓风的人、观察炉况的人、熔炼的人、钩取炉渣的人、负责铁水出炉成型的人,他们各执一事,分工协作,以流水作业的形式保证连续不停地进行炼铁生产。这种私营生产的规模,在两宋时期的记载中都能见到,只是叙述得过于简单,对生产的分工情况未予述及。例如,北宋元丰元年十月苏轼在《上皇帝书》奏议中提到:徐州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每一冶户拥有冶工百余人,其中不仅仅是冶炼工人,也包括采矿伐炭之工。到了南宋..出现了经济力量更为雄厚的、拥有更多冶工的私营业主。岳柯在《汪革谣谶》中提到:汪革在舒州宿松县拥有两座冶铁炉和一座炭山,工人五百余名。另外,《淳熙三山志》一书提供了南宋福州下属各县六十九家炉户的材料。在这六十九家炉户中,四十五家拥有高炉,十四家拥有平炉,三家拥有小炉,每年每炉都得依据不同的炉型交纳不等的税钱。以上这些记载,只是使我们得知:两宋时期的私营冶铁业生产中,富有的业主拥有一座乃至数座冶铁炉、雇用人数众多的工人从事生产的现象已不少见。胡升的记载,进一步地描述了具体的分工情况和生产过程。可见,规模化的工场手工业生产形式在宋代私营生产中已被普遍采用,从采矿到冶炼,各道工序都安排了专门的技术工:人,以利于熟练地进行生产。所以,冶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再来探讨宋代冶铁炉的型制及砌筑技术。

标签: 宋代技术铁矿

更多文章

  • 光宗赵惇大事记,赵惇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宗赵惇,大事记,生平简介

    光宗赵惇(公元1147年~公元1200年)在位时间:公元1189年~公元1194年曾用年号:绍熙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安葬地:崇陵宋光宗在位期间只是为做皇帝而做皇帝,并没有做出什么业绩来,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惧怕“河东狮吼”而又听信皇后的谗言,

  • 宋朝秦凤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秦凤,行政区划

    秦凤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元年至绍兴十二年秦凤路:雍熙二年(985)废会州;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陕西路,治京洮府,以京兆府、凤翔府、蒲州、陕州、商州、解州、同州、华州、耀州、虢州、鄜州、延州、丹州、坊州、环州、庆州、邠州、宁州、乾州、灵州、秦州、阶州、陇州、凤州、成州、泾州、原州、

  • 黄天荡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战,历史意义,简介

    黄天荡之战(南宋)完颜宗弼将宋高宗赵构追到了海上,归途险些命丧黄天荡战争概述:公元1129年,金发动入侵南宋的战争,分东、西两路大举南侵,由名将完颜宗弼率领的东路军一路高歌猛进,先后占领了和州、建康、杭州、越州。宋高宗赵构被完颜宗弼从建康追至杭州,又从杭州逃至越州,再从越州逃至明州,最后入海三百里以

  • “媪相”童贯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童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篇文章,全面,让你

    童贯(10541126),字道夫,北宋开封人。少年时,净身入宫当了小太监。由于他生性乖巧,善于谀媚,在察言观色方面颇有过人之处,经过皇宫禁苑的几年摸打滚爬,他练就了一身奉迎君王的超人本领。这位年轻的小内侍。很快就成了皇上肚里的蛔虫,每当皇上有了什么想法,言谈中稍有流露,他便能马上举一反三,仔细地加以

  • 宋代铜矿开采冶炼技术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技术,铜矿

    (一)明代人陆容《菽园杂记》中所引《龙泉县志》的作者及时代明代人陆容的《菽园杂记》中有五条材料引自《龙泉县志》一书,这五条材料分别叙述了采银、采铜、青瓷、韶粉(铅粉)、香蕈等生产过程及生长的情况。长期以来,人们对《龙:录县志》的作者和写作时代从未进行过认真的考证,不少学者往往视其为明代的材料而加以引

  • 杨万里号什么?他的诗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有什么特点,杨万里,的诗

    杨万里,号诚斋。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人物简介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着名文

  • 贾似道:历史上最牛的权臣,竟差点让皇帝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权臣,皇帝

    大伙儿对宋朝的印像通常是经济发展上积贫积弱,政冶国防上冗官冗兵,也有就是说宋朝佞臣多,叛将多。提到佞臣,大伙儿非常容易想起秦桧,我觉得,有个人对国家的祸害要远远地超过秦桧,他就是说南宋权臣贾似道,南宋的最终一名军事家。贾似道这一贾似道是个典型性的官二代出生,家庭情况也算赫赫有名。爸爸贾涉是以1个小县

  • 宋代赋税制度及徭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代,徭役,赋税

    宋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广泛而深入,使得宋代各项经济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宋代赋税制度的一系列变迁,正是这些特点的充分体现。宋代赋税制度变迁所发挥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宋朝徭役制度与赋税、保甲、胥吏等制度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等关系紧密,是朝廷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重

  • 宋孝宗赵眘中兴未果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之谜,宋孝宗赵眘

    帝王档案赵眘:1163年-1189年在位,字元永,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高宗赵构养子,宋太祖七世孙,性格犹疑多变。高宗禅位登基,在位27年,有意收复失地,光复山河,却在和战之间反复,最终称臣割地,虽欲中兴却无力回天。病死,终年68岁,死后葬于永阜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谥号绍统同道冠德

  • 历史上宋徽宗真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文艺爱好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徽宗,文艺,爱好者

    说起宋徽宗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诗人,而且在其他的方面也有许多的造诣,比如说在书法造诣方面就有很高的成就。我们现在所说的瘦金体,就是宋徽宗所开创的。这种字体即使是放在现在,也显得非常的好看,可以说宋徽宗对于文学艺术以及艺术领域的钻研是十分的深刻的。宋徽宗的昏君形象,主要来自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