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铜矿开采冶炼技术的发展

宋代铜矿开采冶炼技术的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26 更新时间:2023/12/11 22:13:42

(一)明代人陆容《菽园杂记》中所引《龙泉县志》的作者及时代明代人陆容的《菽园杂记》中有五条材料引自《龙泉县志》一书,这五条材料分别叙述了采银、采铜、青瓷、韶粉(铅粉)、香蕈等生产过程及生长的情况。长期以来,人们对《龙:录县志》的作者写作时代从未进行过认真的考证,不少学者往往视其为明代的材料而加以引证,然而如果细加推敲,《菽园杂记》所引《龙泉县志》的作者及写作时代则可以定位于南时期。本节即是对此进行的考证。

陆容,字量,号式斋,太仓人。《明史》中他的传是附在泰传中的,内容十分简略,亦未提到他的生卒年代。据陆容在《菽园杂记》中的自述:“景泰间(1450~1456)学教谕严先生敏妻病,予时为学生……”,“予游昆庠八年……”,可知陆容曾为昆山县学学生。他于天顺三年(1459)中应天府乡试,成化二年(1466)始登进士第,历任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武库司员外郎、职方郎中、武选司郎中、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后赍捧还京,又疏漕渠利病,鲡缅万言,未报,谗口铄之,遂致其仕。卒年五十九”。关于陆容的生卒年代,梁廷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他所编纂的《历代名人生卒年表》中记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七年,但没有注明材料的来源。其后,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提到陆容的辞世年代是“弘治九年(甲寅年)”,公元纪年为1494年,并标注参考了“吴宽浙江参政陆公墓碑文”和《明史》中陆容的传。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佚之点校的《菽园杂记》,点校说明中关于陆容的辞世年代记为“卒于孝宗弘治九年(一四九四)”,但对辞世年代的确定未作任说明。根据姜亮夫的提示,我查阅了吴宽为陆容撰写的墓碑铭,铭文中明确提到“弘治七年七月戊申,浙江右参政致仕陆公以疾卒于家……卒年五十九”,可证陆容是卒于弘治七年(1494),而弘治七年正是农历甲寅年。因此,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将陆容的辞世年代写成弘治九年无疑是错误的,佚之则很有可能未加考证而将这一错误写入《菽园杂记》点校说明之中。从吴宽和张大后均记述陆容“卒年五十九”推断,他的生活年代应为明宣德十年至弘治七年(1635~1694)之间。

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陆容编撰的《菽园杂记》“乃其札录之文,于明代朝野故实叙述颇详,多可与史相考证”。他的书中既载有前人所记之事,又有自己逐年亲历或所闻之事,其中记录年代最晚的是弘治七年(1494)六月的内容,载于最后一卷。由于陆容辞世的年代已知是弘治七年七月,因此,陆容的《菽园杂记》可以说是他辞世前的最后一部着作。

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一四中的采铜、采银、青瓷、韶粉、香蕈等五条记载后面专门注日:“已上五条出《龙泉县志》”。陆容的注文清楚地表明,上述五条内容并不是陆容自己亲见亲闻,而是出自前人撰写的《龙泉县志》一书。那末,从查清《龙泉县志》是何时人所撰人手,就可以大体上确定上述采铜与采银记载所属的朝代。

地方志的编撰,盛行于宋代。虽然宋代编写的大量地方志现在早已湮没散失,但不少书名仍保留在明清地方志和目录书的记载中,为查找考证提供了依据。经查找,我发现宋、明两代各有一人撰写过《龙泉县志》,而这两部书均已无存于世。其中一人是明代龙泉县人叶溥,撰《龙泉县志》二十卷。那么,《菽园杂记》中的《龙泉县志》是不是叶溥写的呢?让我们看一下叶溥的生平。叶溥,《明史》无传,其生卒年代不详,根据明、清地:号志的零散记载,他于明朝弘治八年(1495)中乡试举人,十八年(1.505)始登进士第,嘉靖五年(1526)知大名府,后官至江西左布政。虽然叶溥的生卒年代和其所着《龙泉县志》的成书时间史无记载,但是,将叶溥与陆容的生平年代作一对比,就会看出叶溥不是《菽园杂记》引录的《龙泉县志》的作者。叶溥中乡试举人与陆容中乡试举人的时间相差36年,中进士的时间相差39年,而在叶溥中乡试举人的前一年,陆容就已辞世。如果以当时士人一般的受学对间推算,叶溥中乡试举人时的年岁恐怕是在二十多岁,以他当时的年龄、学识和阅历而论,无论如何不可能在他中乡试举人前就已写出《龙泉县志》,并被录入陆容的《菽园杂记》中。因此,被陆容《菽园杂记》引录的《龙泉县志》无疑是生活在叶溥之前的人撰写的。

另一个撰写了《龙泉县志》的人是宋代的陈百朋。据明代的《嘉靖浙江通志》记载,宋人陈百朋(此书误将“朋”写为“明”)着有《龙泉志》、《括苍续志》、《嘉志》、《绍定青田志》、《嘉泰括苍志略》、《咸淳缙云志》等多部南宋处州地区的州县志。虽然《嘉靖浙江通志》将书名记为《龙泉志》,比《菽园杂记》所记书名少一“县”字,但实际上,有无“县”字并不妨碍判断此书是否由陈百朋撰写。书名记载上的不同,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陈百朋原书名并无“县”字而被后人加入;二是原书名有“县”字而后人在辗转抄刻时省去或漏掉“县”字。另外,现存宋人所编书目中未见《龙泉志》的记载。其所以如此,也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因为《龙泉志》成书的时间较晚,未能收入当时宋人所编的书目中;二是刻印数量少或未进入贸易市场,没能流传开来。陈百朋确有其人,这是毫无疑义的,他撰写的其他一些书在宋人、元人和明清人书籍中均有记述。例如,宋人陈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中有“郡人陈百朋…撰写了《括苍志续》的记载。明代人何镗在其所撰《栝苍汇记》序中也提到:嘉泰初(按:嘉泰元年为1201年),郡人陈百朋始为栝苍志“同一书中的《选举表》内还有宋理宗淳祜辛丑年(1241)陈百朋获特奏名进士的记载。从以上记载中作者均作”陈百朋“看,《嘉靖浙江通志》作”陈百明..应属字形相近之误写。总之,陈百朋的《龙泉志》虽然只被记入《嘉靖浙江通志》一书中,但上述其他记载却表明:南宋处州的确有编写了多部地方志的陈百朋其人,他曾屡试不第,终于在数十年后获得特奏名进士。从《嘉泰括苍志略》及《咸淳缙云志》等书以编撰时的年号作为书名来看,陈百朋是一个高寿之人,他的着书生涯至少从宋宁宗时期至宋度宗时期,长达约七十年左右。陆容所引的《龙泉县志》应是指陈百朋编撰的《龙泉志》,这部书反映了南宋时期龙泉县的情况。此为依据之一。

标签: 宋代技术铜矿

更多文章

  • 杨万里号什么?他的诗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有什么特点,杨万里,的诗

    杨万里,号诚斋。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人物简介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着名文

  • 贾似道:历史上最牛的权臣,竟差点让皇帝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权臣,皇帝

    大伙儿对宋朝的印像通常是经济发展上积贫积弱,政冶国防上冗官冗兵,也有就是说宋朝佞臣多,叛将多。提到佞臣,大伙儿非常容易想起秦桧,我觉得,有个人对国家的祸害要远远地超过秦桧,他就是说南宋权臣贾似道,南宋的最终一名军事家。贾似道这一贾似道是个典型性的官二代出生,家庭情况也算赫赫有名。爸爸贾涉是以1个小县

  • 宋代赋税制度及徭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代,徭役,赋税

    宋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广泛而深入,使得宋代各项经济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宋代赋税制度的一系列变迁,正是这些特点的充分体现。宋代赋税制度变迁所发挥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宋朝徭役制度与赋税、保甲、胥吏等制度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等关系紧密,是朝廷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重

  • 宋孝宗赵眘中兴未果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之谜,宋孝宗赵眘

    帝王档案赵眘:1163年-1189年在位,字元永,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高宗赵构养子,宋太祖七世孙,性格犹疑多变。高宗禅位登基,在位27年,有意收复失地,光复山河,却在和战之间反复,最终称臣割地,虽欲中兴却无力回天。病死,终年68岁,死后葬于永阜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谥号绍统同道冠德

  • 历史上宋徽宗真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文艺爱好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徽宗,文艺,爱好者

    说起宋徽宗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诗人,而且在其他的方面也有许多的造诣,比如说在书法造诣方面就有很高的成就。我们现在所说的瘦金体,就是宋徽宗所开创的。这种字体即使是放在现在,也显得非常的好看,可以说宋徽宗对于文学艺术以及艺术领域的钻研是十分的深刻的。宋徽宗的昏君形象,主要来自儒

  • 宋仁宗赵祯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仁君赵祯“惧怕”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臣,是一个,皇帝

    历史反光镜所谓“仁政”,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仁”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为人君,止于仁”。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之前,中国没有一个帝王敢以“仁”自称或被冠之以“仁”。关于这位皇

  • 靖康之耻:北宋帝国覆亡之际的几副嘴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帝国,靖康

    1140年7月的一个黄昏,风雨如晦。岳家军主将岳飞伫立在郾城外的一座古老亭子里,如同一尊洗练的石像。凭栏远眺,莽莽苍苍的群山如一群黑褐的野马,撕扯着涌向天的尽头。栏杆拍遍,吴钩看了,三十七岁的岳飞思绪难平。当是时,他所献身的抗金事业已经进行了十余个年头。此前不久,他终于在堰城和颖昌一带大破金将宗弼,

  • 辛弃疾空有一腔热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空有,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的词充满了一腔报国的热血。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济南人。他出生的时候,家乡已经沦陷在金朝统治者的手里。祖父辛

  • 《宋史论稿》二十九、知古以鉴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二十九,宋史

    当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撞响之后,“改革”不仅更加成为每一位炎黄子孙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成为现实中愈益艰难而又激奋人心的事业。值此社会激荡转型之际,时代需要人们直接参与和投入,也告诫世人保持冷静的头脑,迎接各种挑战和困难,以理性的行动将改革推向深入。古人云:“知古而鉴今”。人们又说:“历史是一面镜

  • 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承上启下,国富民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承上启下,是一个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