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为何冷落秦琼与尉迟

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为何冷落秦琼与尉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37 更新时间:2024/1/7 4:33:10

在封建史家的精心PS之下,后人眼中的唐太宗英明神武、从谏如流、任人惟贤,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以归类为一代明君。

透过表相看实质,这样的评价显然经不起推敲。从登基前后对待心腹旧将的态度变化,就看得出来,李世民用人不是惟贤。世人皆知,秦琼尉迟敬德是秦王麾下猛将,二人是李世民最亲信、最得力的心腹爱将,二人不但有救驾之功,更在开创大唐江山社稷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有“双铜打出唐世界,单鞭撑住李乾坤”的说法传之后世。但李世民在作了皇帝后,秦琼与尉迟敬德干嘛去了?

成了门神,替唐太宗看大门了。一般讲来,看门的工作大多是交由狗来负责的。在李世民眼中,秦琼与尉迟敬德最多是两条功狗而已。

玄武门事变成功,李世民登基之初拜秦琼、程知节为左、右武卫大将军,都食实封七百户。尉迟敬德因为有射杀李元吉、逼李渊禅让之功,拜为右武侯大将军,食实封1300户。嗣后,秦琼、尉迟敬德虽然坐了冷板凳,至少还得以寿终正寝,而侯君集、张亮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二人都因谋反被诛。

一朝天子一朝臣,唐太宗登基为君,非但没有对秦府旧将提拔重用,反而是不隶属秦王府,不是李世民心腹,更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李靖、李勣二人很受新君亲信重用。

唐太宗即位后,很有开拓疆土的雄心壮志,所以在位期间北破突厥、西伐吐谷浑、灭高昌、讨薛延陀、东征高丽战事不断。除灭高昌之役侯君集为帅,伐高丽之役御驾亲征之外,其余的战场,都成了李靖、李勣的表演舞台。

史书中记载了许多唐太宗宠信二李的政治秀,与冷落秦府旧将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时不时打李靖两记响亮耳光,然后塞几块糖果给他疗伤不同,李世民对李勣可谓关怀备至,以至于旁观的人瞧在眼中都会觉得肉麻。李勣暴病,“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前有曹孟德割发代首,后有李世民剪须疗伤,事异却同工。

又有一次,李世民在宴会上突然当众提出托孤于李勣,以其为顾命之臣。此举令李勃“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一激动就喝高了,见李勣醉的一塌糊涂,李世民解下身上的御服为之御寒。

难道偌大的皇宫中就再没有一件其它的衣服吗?以至于非得让皇帝脱下衣服。宫女、太监们死哪去了?

其实,冷落秦府旧将是有深层原因的,李世民明白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之的道理。他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而践天子位,心里太明白人臣造反谋逆对君权的威胁了。所以,凡是有可能对他君权形成威胁的潜在因素都必须要消灭于萌芽之时,对秦琼、尉迟敬德的冷落,从某种角度分析也算是对一些功臣的保全。

明白了秦府旧将地位下降的原因,就容易理解李靖、李勣为什么受李世民信任重用了。李靖可以出将入相,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李勣为人低调、机敏,难得的是,二人虽功勋卓着,在朝堂之上同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都懂得夹紧尾巴作人的道理。低调、明尊卑的臣子,才符合统治者心思。李世民巩固、维护家天下也需要顺手称心的工具。

很显然,李靖与李勣早就看穿了这一切,明白“用舍行藏”的道理,所以可以与李世民这样的君王和平共处而相安无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隋唐时期的婚姻和家庭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唐

    隋唐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的又一个大一统时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达到了高度的整合,对于婚姻家庭制度的规范也走得更远。一方面是通过教化来整顿魏晋南北朝以来混乱的婚姻和家庭制度,将《颜氏家训》大力推广,并表彰一些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家族,将其作为社会的典范,另外,还有许多书籍是关于女子教育的,尤

  • 大太监李辅国:从小太监到宰相,欺压皇帝、无恶不作的老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监

    李辅国(公元703762年)在唐玄宗年间入宫做了太监。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为太子的心腹。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直逼京都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奉命在后安抚百姓,安土重迁的百姓们希望太子留下抗击叛军。李辅国以国家大

  • 老汉70岁仍贫困潦倒 因给皇帝治病后官居三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贫困潦倒

    唐朝着名医家名张宝藏,最终官居三品鸿胪卿,是史上医者高位最高的人。但是他发迹之前的人生并不是那么顺利,民间传言他是因为听了相士之言才走上了人生巅峰的,不论真假,笔者就跟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张宝藏出身贫困,成年以后做金吾长(保卫京城治安的小官),因为他为人耿直,所以不受上司的待见和重用。贞观年间

  • 贵为皇子却只能装疯,硬生生耗死四位皇帝,登基之后大杀四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子

    在我国古代四五百位皇帝中,他们的故事可以说各有各的精彩。一些是天生注定仁君,但也有一些早年行乞,最终登临帝位。他们虽站在权力的顶峰,备受天下人敬仰。但在他们之间,也曾有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悲伤故事。比如李世民,在抗隋的时候,和两位兄长相互扶持,兄弟情深。可是一旦掺杂了权力争夺,兄弟之情就变的没有那么重要

  • 李世民靠这6个字打江山,谁知这6个字却让唐玄宗丢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个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强大的时代之一。唐朝以其昌明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举世无匹的强大国力,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大国。然而这一切繁华与荣耀,都离不开一条最基本的保障,那就是大唐强悍善战的军队。唐朝大军的骁勇无敌,也是唐朝威震四海、四夷宾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唐朝大军的强大战斗力,首先应该

  • 大唐的外交使臣有多牛?去到日本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天皇跪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唐

    唐朝的外交使臣都非常牛。如着名外交家王玄策,唐太宗让他出使印度,他因三哥对大唐使臣不友好,一怒之下借了几千杂牌军,居然横扫印度无敌手,还将中印度王阿罗那顺俘虏回国,在太庙献俘。如此威名异域的王玄策,在国内,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史书上对他只是一笔带过。大唐的外交使臣,在国外也许卑微如尘埃,但一旦到

  • 为何说李世民“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懵懂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李世民:“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毛泽东评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是在读欧阳修等所着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这句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们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

  • 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好任侠,喜纵横,仗剑远游,病逝途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的人

    第一节好任侠,喜纵横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

  • 唐太宗李世民竟是胡人?揭李世民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人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唐朝建立初期.他被封为案王

  • 唐朝重大事件:元和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四王二帝”事件之后,德宗削藩的雄心尽失,转而对藩镇割据采取纵容姑息的政策。到宪宗时,推行“以法度制裁藩镇”政策,将不臣藩镇逐个铲平,使唐朝出现了“中外咸理,纪律再张”的局面。史家称之为“元和中兴”。&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