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五节 善待邢昺,重用旧臣

第五节 善待邢昺,重用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67 更新时间:2023/12/12 14:07:12

称邢昺为学究,是按今天的习惯,“学究”的本义是“学究一经”,邢昺却是精通数经的(今天流行的《十三经注疏》有几经的“疏”就是他撰的)。宋太宗时邢昺参加“五经”科举考试,被赐“九经及第”名号,后来又长时间担任与讲学相关的职务。从记载看,邢昺似乎没有其他长处,他的主要长处就在于精通儒经;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显着贡献,最突出的贡献也在于儒经方面,所以,邢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学究式的人物,或者用现代的说法,可以称他为经学家。

他是宋真宗学习儒家经典方面的蒙老师,大约在宋真宗很小的时候,他就给当时还是皇子或亲王的宋真宗讲过课,当时他的官衔是诸王府侍讲。宋真宗即位以后,一度调他任知审刑院,职务很重要,邢昺却干不了,不久就改任国子祭酒,重操旧业。随后,宋真宗又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他又重新操起了为宋真宗讲儒经的老行当。

或许应当在邢昺的“学究”称号前,增一“老”字,因为宋真宗做皇帝那年他已是70高龄了。宋真宗对他是颇尊重的,他经常能与宋真宗在一起。当然这位老学究书呆子气却不浓,他颇知趣,在重大事情上从来没有冒犯过皇上,他与宋真宗似乎从没发生过大的冲突。王钦若科举考试受贿案揭出,宋真宗派他去审案,他完全按照宋真宗的意图包庇了王钦若,而把无辜的洪湛置于悲惨境地。

景德三年(1006年),一天,宋真宗在便殿与邢昺闲谈,谈来谈去,谈到早先在宋真宗身边的旧人纷纷辞世,所剩无几,宋真宗不禁伤感起来。第二天,宋真宗赏赐邢昺白银一千两;又召邢妻乐氏入宫,赏赐给她“宝冠霞帔”,这个待遇本来只有皇亲和宰相、参知政事、枢密院长官和节度使的妻子才能有,宋真宗却破格让邢昺的妻子享受了。

景德四年(1007年),邢昺求见宋真宗,说:“我老得步履艰难,想请假回故乡曹州(今山东省定陶东)看看,不然,怕是此生回不了故乡了。等明年春天行郊外祭天大礼,我还想回来参加。”宋真宗请他坐下,安慰他许久,然后说:“何必要请假,朕就任命你为代理曹州知州,这样你就可以衣锦还乡了。”邢昺这时又像感慨又像问话地说:“杨砺、夏侯峤当年与臣下我同做王府的僚属,眼下却已作古,听说陛下都追封他们为尚书了!”说罢就告辞了。宋真宗事后向王旦转述了邢昺的这些话,说:“邢昺说这些话的意思,大约是想晋升尚书了。”

不久,宋真宗即正式发布命今,任命邢昺为工部尚书、知曹州,仍旧带“翰林侍讲学士”的头衔。邢昺向宋真宗辞行,宋真宗又赐给他一套衣服和一条金带,又在崇和殿为他设宴饯行。宋真宗当场即兴赋诗两首,又让参加者赋诗应和。邢昺这时不禁有些得意忘形,颤巍巍地指着壁橱内的《尚书》《礼记图》《中庸》等儒经对众人说:“凡是治理国家,离不开《九经》。”接着竟絮絮叨叨地给人们讲解起各儒经的主要内容来,尽管他讲得未必精彩,但宋真宗对于他所作的讲解还是极口称赞。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邢昺在京病重。宋真宗亲自到他家中探望,并让太医为他诊治,赏赐他名药、银器一千两、丝织品一千匹。按当时规定和邢昺的官职,皇帝是不应该亲临探视的,宋真宗又一次为他打破了常规。宋真宗还下令召回他在外地任职的两个儿子,让他们侍候在邢昺身边。

不久,邢昺去世,宋真宗下令停止上朝两天,追授邢昺为左仆射,并给他的三个儿子都提升了官职。宋太宗时,邢昺献上了他撰写的《礼选》20卷,宋真宗有一次在宫里晒书(当时为防止图书霉变蛀蚀,每年要定期暴晒)时,看到此书。宋真宗召邢昺与他一起翻阅此书,称赞他写得好,又作《礼选赞》赐给他。邢昺对宋真宗说,他的这部书自己没有留底稿,希望能得到一部副本。宋真宗答应了,并令人誊录,书还没誊录完邢昺就去世了。宋真宗每每想到此事,很伤感,下令增录一部,一部随葬,一部赐给邢昺家人。

“澶渊之盟”后不久,张曼就被提升为英州防御使、侍卫亲军马军都侯。当时侍卫亲军分为殿前、马军、步军三部,都虞侯是仅次于都指挥使的军中首领。这就是说,张曼已成为侍卫亲军的主要将领。宋真宗东封时,他改任殿前司都虞侯,又晋升为观察使、马军副都指挥使。他反对大兴土木的建议就是在这前后提出的,在宋真宗祀汾阴以后,他晋升为节度使。节度使是武将们梦寐以求的,杨业、杨延朗等一生征战,生前也没有做过节度使,而张曼未立显功,却获此殊荣,无非是宋真宗的格外提携。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张曼受命裁减本部军员,他在执行中激化了矛盾,传言有人要搞兵变。宋真宗得讯,于次年年初召王旦等商议对策,王旦说:“如果用处分张曼的办法缓和矛盾,则会降低将领的威信,以后的兵就难带了。紧急抓捕预谋闹事的人,又会搞得都城之内人心惶惶,也不是上策。”宋真宗迫不及待地问:“那怎么做才妥当呢?”王旦说:“陛下以前几次提议要让张曼担任枢密院长官,我都没敢同意,现在如果调张曼到枢密院,他的部下见他调走了,想必就不想闹事了。”宋真宗照此办理,将张曼从马军司调离,任命他为枢密副使,军队果然稳住了。宋真宗很高兴地夸奖王旦“真是个好宰相”!张曼惹了祸,却升为执政大臣,也是因祸得福。

张曼做了一年多枢密副使,不知什么原因,他被宋真宗罢免,调任北部边境驻军统帅。又过了一年多,宋真宗给了他“使相”头衔,改任命为判陈州。天禧三年(1019年),陨石落在颍州,负责天象的官员说这预兆邻州长官要遭灾,宋真宗想到陈州就是颍州的邻州,于是,调张曼改任判襄州(事后又让他回陈州了)。这件事很生动地表明了宋真宗对张曼的关心。

夏氏兄弟似乎比张曼要小得多,他们的父亲夏遇在与辽军作战时战死,当时夏守恩6岁、夏守赟4岁。后来,夏守恩被安排到襄王(即后来的宋真宗)府审侍候王爷,有一次,襄王偶然向夏守恩问起弟弟的情况,他讲,弟弟一个人在家里,他很是放心不下。他的话一下子就动了王爷的恻隐之心,当即就下令把他弟弟接来,让王府的下人照顾他弟弟。这样,兄弟二人就在宋真宗身边长大,他们同宋真宗的关系自然也就非同一般。

标签: 旧臣第五节

更多文章

  • 文天祥的故事:留取丹心照汗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丹心照,故事,汗青

    文天祥南宋是一个叫人又爱又恨的王朝。在向外族屈辱议和的同时,又创造了繁荣的城市经济,发达的海外贸易,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展的高峰;在造就了大批遗臭万年的奸臣,如秦桧、贾似道等,又塑造了一批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如岳飞、包拯、陆秀夫等。他们或是以功业彪炳史册,被后人缅怀;或以人格的魅力,道德的光彩令后人

  • 正史无记述的开国大将,两朝皇上的结义兄弟,却遭受开国皇帝残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将,正史,皇上

    俗语说:1个梁山好汉3个帮1个院子3个桩。自己要想建立几番企事业,必需要有一群做真实的自己的手底下、弟兄。根据与志趣相投的手底下结交异姓弟兄不容置疑是最靠谱的方法,满意度都是挺高的。例如,刘邦打江山时,就是说有故乡的一群弟兄的协助;以后他子孙后代三国刘备都是根据与关、张两人结交异姓弟兄,刚开始了打江

  • 唐慎微的历史影响——中华中医领域的药学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华,始祖,药学

    唐慎微(10561136年)是我国宋代着名药学家。他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受到后世历代医学家的重视,就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编撰过程中也以此书为基础和蓝本。李时珍对唐慎微评价极高:“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唐慎微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

  • 司马光与文史宝藏《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宝藏,文史,资治通鉴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着作中,《资治通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部集合了诸多历史文献编纂而成的辉煌巨着,为后世人们了解北宋王朝以前的历史,提供了诸多的依据。至今,它依然是学者身边的案头书。它的主编是夏县人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字君实,号

  •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故事,看完就知为何晚清贫困受欺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清,晚清,看完

    宋代以后,经济重心南移,至晚明时期,江南一带已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正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江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其中以棉纺织制造业和布业的发展最为突出,多层次的市场逐渐形成,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促使着江南的整个经济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随着这种调整的深入,晚明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显现

  • 活佛济公明明就是个和尚!但是为何偏偏酷爱酒与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是个,活佛,济公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样熟悉的歌词,说的是活佛济公的传奇故事,济公是一个才华横溢、乐善好施、深知民间疾苦能惩处为富不仁之人的罗汉。济公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身破破烂烂,他破帽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却不受戒律约束,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而其实济公是活佛,是救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学问

  • 四大书院是指哪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书院,是指

    中原双星宋代繁荣的文化得益于宋代发达的教育,而宋代教育发达最明显的表示就是书院的兴盛。着名学者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说“在一千年以来,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重要位置。国内的最高学府和思想的渊源,唯书院是赖,盖书院为我国古时最高的教育机关。所可惜的,就是光绪政变,把一千年来书院制完全推翻,而

  • 韩世忠、梁红玉的历史事迹与评价——南宋抗金的英雄夫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事迹,南宋,夫妇

    【点击英雄】梁红玉的早期生平不详。她出生于清寒之家,曾流落青楼,韩世忠是南宋的另外一位抗金英雄,他和岳飞一样,对金军的南下进犯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在公元1121年与宋朝大将韩世忠相遇,终身相托,结为夫妇。梁红玉给韩世忠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韩亮。【事迹微缩】公元1130年3月,金国大将兀术率领十万金兵进犯

  • 《水浒传》中义气之人,实际上没有武松,应是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之人,此人,水浒传

    义是华夏民族含义很广泛的一种道德范畴。在我国的很多部电视剧以及小说中,常常会有“义”这个词汇的出现。而在《水浒传》这部剧中,讲述的正是江湖好汉聚义梁山这则故事。那么在这则故事中“义”讲的是什么呢?《水浒传》上有,义释晁盖,锦毛虎义释宋江、宋公明义释双枪

  • 宋朝18位皇帝中,精神病患者有5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皇帝,精神病患者

    在辽国进犯中原,打破数州直逼京都之时,北宋皇帝真宗欲迁都金陵南逃,但被宰相寇准等主战派力荐其御驾澶渊之盟寇准亲征。真宗勉强到了澶州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万岁,士气大振。坚守辽军背后城镇,又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射死辽大将。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