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旧臣

旧臣

  • 第五节 善待邢昺,重用旧臣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4:07:12阅读:1967

    称邢昺为学究,是按今天的习惯,“学究”的本义是“学究一经”,邢昺却是精通数经的(今天流行的《十三经注疏》有几经的“疏”就是他撰的)。宋太宗时邢昺参加“五经”科举考试,被赐“九经及第&rdquo

  • 刘秀安置流民的措施,刘秀治国措施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14:21:05阅读:2341

    每一个开国皇帝身边都有一群兄弟伴随着兵马。战争期间,他们同床共枕,并肩作战,荣辱与共,相互扶持。他们都是新王朝的开国功臣,每个人也都有过无数辉煌的业绩。然而,这种关系在新皇帝登基后彻底改变了。原来兄弟姐妹成了王公大臣,那些戎马一生的将军们开始离开硝烟弥漫的战场,投身于勾心斗角、勾心斗角无处不在的朝廷

  • 元朝旧臣张昶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9 15:01:48阅读:2814

    元朝旧臣张昶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黄袍加身,能力的确是非常人所能及,要说看人的眼光,朱元璋的确不赖,否则也不会找到那么多有能力的手下扶持他,但他看人的眼光却属实远远不如自己的臣子刘伯温。朱元璋执政时,有一位叫张昶的官员,此人很有才华,却有一个

  • 刘秀整顿吏治安置旧臣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3:06:07阅读:3890

    每一一名建国天子身旁皆有一群兵马相随的兄弟。正在和平时代,他们正在一同睡觉、一同挨仗、休戚与共、互相搀扶,个个皆是新晨的建国元勋,每一团体身上也皆有着数没有浑的赫赫军功。但是,那种闭系正在新皇即位以后便齐部扭转了。本本的脚足兄弟变为了君臣,而那些兵马一辈子的将军也入手下手分开硝烟疆场,投身于阳谋企图

  • 朱棣诛杀建文旧臣的瓜蔓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9:48:58阅读:1175

    诛九族去自于秦商鞅变法以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含内容有没有同的内容,一道是上自下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经孙、仍孙(古时称从自己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女、祖女、曾经祖女、下祖女。 一道是女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女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后代)、姊妹之子(中甥)、女女之子(中孙)、己之本家

  • 朱元璋登基后做3天乞丐,回去后杀害7名大官,罪名很简单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6:35:26阅读:858

    姜子牙之所以为周朝死心塌地,还是被周文王的诚心给感动了。当时72岁的姜子牙在江边钓鱼,可是用的却是直钩,正是这一不同寻常的钓法,吸引了周文王的注意。周文王同姜子牙交谈之后,发现他是个人才,想把他招纳麾下。不过姜子牙却让周文王背他一程,说自己老了,腿脚不好使,周文王背了姜子牙八百步,姜子牙对周文王说,

  • 雍正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为什么都遭到乾隆无情打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4:02:24阅读:1177

    雍正皇帝的高光时刻其实并不是在他当上皇上以后,而是早些年当王爷的时候,他在当王爷的时候给自己麾下收了一帮能人,除了年羹尧是他人生中的唯一败笔之外,其他的都在雍正的时代为雍正立下赫赫战功。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雍正的这帮得力干将们,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

  • 靖难之役,朱棣胜利,但却惨杀建文帝后妃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2:39:05阅读:1284

    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

  •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优势占尽,为何会败给只有八百亲兵的朱棣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4:16:43阅读:3141

    哥哥关心历史,让我这个搞历史的弟弟脸上是相当有光了,吃饭吃三个小时,我自己喷了两个小时,哈哈哈哈!目前我只看到十集左右,主线剧情应该是围绕靖难之役展开的,导致这场政治悲剧并非朱棣一开始就筹划好的,而是建文帝削藩导致的,可以说,建文帝削藩是历史上削藩失败的一个代表之一,今天纵横就跟大家讨论一下,建文帝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7:49:18阅读:2907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顺利登基,他听信了幕僚的建议,要削藩,革他叔叔们的命,这也给朱棣造反找到了借口,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朱棣获得全胜。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朱棣统领大军开进天京金川门,当朱棣进入皇宫时,宫中以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朱棣入宫后,清宫

  • 明宣宗女婿薛桓:靖难元勋薛禄之子,因和公主吵架而被打入大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15:36阅读:437

    密云距离京城一百多里,皇家寺庙为何会在此选址?原来当年明宣宗朱瞻基之女常德公主白天思念父皇,晚上梦中见到一座红山。遍寻京郊之后,发现东邵渠村后有一座凤林山。其主峰上裸露的岩石全呈赭红色,正是一座少有的红石山。无巧不巧的是,凤林山下原本就有一座修建于元代的龙祥寺。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龙祥寺开始进

  • 他是靖难之役中最强“卧底”!对建文帝最忠心,却拼命助攻朱棣!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4 19:10:40阅读:3822

    但是,从后面的历史看看,黄子澄不仅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反而在建文帝削藩之时屡出昏招,不止没有帮助建文帝取得胜果,反而是间接的帮助了朱棣完成了帝王之路,像极了一个卧底。在朱元璋驾崩之后,建文帝继位,建文帝找到了黄子澄,正式开启了削藩大计。此时建文帝才继位不过一月,此时削藩是不是最好的时机呢?当然不是,按

  • 刘伯温能否预测靖难之役和建文出家?看这四个人的履历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 13:31:39阅读:741

    但是我们读史不是看故事,研究史料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要把人物的年龄履历搞清楚。这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刘伯温是否如此神通广大?如果刘伯温真的预测到了燕王朱棣造反发动靖难之役,也算出了建文帝朱允炆只有出逃才能保命,并且给朱元璋出了这个主意,会不会被当场诛杀——推出午门、立斩不饶?闲话少叙,咱们还是来看

  • 此人是建文遗臣,学荆轲刺秦欲图行刺朱棣,却反遭朱棣残忍屠戮!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7:21:21阅读:4307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离奇失踪,朱棣如愿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与此同时,朱棣也对建文帝的死党忠臣展开了残忍的报复和屠戮,一时之间,建文帝的三大智囊: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以及曾经在济南城给予他重创的铁铉等人都被他抄家灭族,其他被杀者不计其数,上演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人间惨剧。然而,却有那么一人,他同

  • 武则天清理旧臣无数,只有一个人寿终正寝,全族都安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2:50:56阅读:3437

    女子专权本就惹人非议,更何况她要直接废掉皇帝自己做帝王,这对那些当朝大臣来讲,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于是这些反对她的大臣们在她心里成为了一颗毒瘤,她认为若是不能被他们认可,那就将他们一一除去。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也为了杀鸡儆猴,武则天用了各种恶毒的手段使这些反对她的大臣们死于非命。都说“虎毒不食子”,本

  • 崇祯皇帝口中的那些“逆贼”,却成了大明王朝的忠实保卫者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9:44:45阅读:3853

    明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明朝政府为了镇压边境危机,加重了粮饷的征派,进而使得社会的矛盾危机不断加深,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汇集成了浩浩荡荡的反明势力。同时再加上各地官员和封建地主势力对农民的盘剥和明朝末年的大规模的旱灾,人们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更多的人们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因而当时

  • 此人朱元璋舍不得杀,朱允炆重用他,朱棣却灭了他十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4:59:45阅读:2145

    据史料记载,在郭桓案事发后,六部官员被杀的每个部只剩下了三个人。而空印案更是把全国上上下下所有掌印官员都处了死刑,尽管贪官不少,但也错杀了如方克勤等清官。但是这么一个滥杀甚至到了嗜杀的人,居然在一个案件里看见了一个人的名字之后,专门放了他。这个让朱元璋都舍不得动的人就是方克勤的儿子,方孝孺,此人朱元

  • 司马懿夺权成功后,那跟随他一起起义的3000死士是什么下场啊?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6:43:16阅读:844

    这其中还关系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曹芳之所以会那么弱,干不过司马家族,还是因为他并不是魏明帝的亲子的缘故,他只不过是一个养子,且还没有太大的能力,那时候魏明帝在世,一共只有三个亲儿子和两个养子,只不过这些人到最后都死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曹芳活了下来。而曹芳坐上这个位置的时候,才年仅8岁,一个小屁孩他懂什么

  • 建文帝逃出南京,看到朱元璋的密旨痛哭道:早知如此朱棣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6:23:12阅读:649

    比如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他的性格柔弱,缺少那种杀伐果断狠辣和远见卓识的眼光。其次朱允炆自己并没有主见,朱元璋生前多次询问他,日后他的藩王叔叔们如果有异心该如何对待?朱允炆信誓旦旦的说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

  • 最忠于建文帝的重臣:如早死,朱棣绝对夺不了天下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10:37:10阅读:660

    朱元璋 这个人比较悲催,明洪武十七年,考中乡试第二名,第二年参加会试、殿试,考中进士第一名,这时候呢,朱元璋就问他是哪年生人?可他结结巴巴说不上来,朱元璋说,这样的还能当状元啊,得,直接给他撸成了探花。朱元璋觉得他还是有才学的,就让他去东宫伴读,和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打得火热,那时候他就与朱允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