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演义:杨修猜中夜间的号令,曹操为什么杀他?

演义:杨修猜中夜间的号令,曹操为什么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181 更新时间:2023/12/31 10:07:28

演义:杨修猜中夜间的号令,曹操为什么杀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杨修这个人,原本不值得一提。现在像他这种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以说愈来愈多,不得不分析一下。

有一次,曹操造花园一所。造成后,请曹操观看。曹操不说话,拿笔在门上写一个“话”字。大家都不明白,杨修说:“门内添加活字,分别是阔。”把门改窄之后,曹操大喜。问:“谁知吾意”?左右回答杨修。曹操表面上赞美,心里头十分嫉忌,怎么这样聪明?

另外有一次,塞北送一盒酥来。曹操吃了,觉得很爽口。提笔在盒上,写上“一合酥”字样。放在桌上,被杨修看见。竟然拿起汤匙,与众人分食。曹操发现时,问他为什么这样?杨修回答:盒上明白写着一人一口酥,所以不敢违命。曹操只好苦笑,心里却很厌恶。

曹操恐怕有人谋害,常吩咐左右:“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时,你等千万不要靠近。”有一天,白天睡着时,所盖的被子掉落地上。服侍的人上前去捡,被曹操跃起一剑刺死。于躺下睡觉,醒来后假装不知情,问左右这是怎么一回事?还伪装痛哭,厚葬死者。大家都以为曹操真的梦中杀人。只有杨修不相信,在葬仪时感叹:“并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这个人自己在梦中。”传到曹操耳中,对杨修更加厌恶,到了痛恨的地步。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爱慕杨修的才学,常常邀约商谈,有时通霄达旦。曹操与众官商议,要去曹植为世子。长子曹丕得知,秘密邀请朝歌长吴质前来商量。因恐被人发觉,用大笼把吴质装在里面,伪称是绢匹。杨修知道这件事情,向曹操打小报告。曹操派人在曹丕府前探查,曹丕慌忙告知吴质,临时改以真的绢匹,用大笼装运进府。探查人员来看,果然是绢匹,回报曹操。因此怀疑杨修蓄意要害曹丕,更加痛恨。

曹操想试一试曹丕和曹植的才干,一方面通知两人出某城门,一方面又规定守门人加以阻挡。曹丕先到,守门人不放行,曹丕只得退回。曹植问杨修,这种情况要怎么应对?杨修说有王命出门,可以斩杀阻挡的人。曹植来到门前,守门人阻挡,曹植立即斩杀。曹操认为曹植比较有能力,有人却说这是杨修教的。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喜欢曹植。杨修又提供曹植很多资讯,使他在曹操提问时,能够对答如流。曹操心中甚为怀疑,后来知道实情,非常愤怒。认为杨修欺他,有斩杀的念头。

这一次杨修随军出战,每夜都有不同的通行号令。这一天,夏侯入帐问号令,曹操正在喝鸡汤,见汤中有鸡肋。随口便说:“鸡肋,鸡肋!”杨修得知,便告诉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返回许都,有人报知夏侯,大惊之下,问杨修为何如此?杨修说鸡肋表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现在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岂不是在此无益,不如早归?夏侯很佩服,也跟着收拾行装。曹操睡不着,发现大家都在收拾行装,急召夏侯。问清缘由,知道又是杨修作怪。便下令刀斧刀推出问斩,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杨修死时,仅卅四岁。

曹操不过是借故斩杀,他却年纪轻轻,便自误误人,丧失了宝贵的性命。当今喜欢探测上司心思,且又屡猜必中的人,请注意这个案例,好自为之。

孔明要推尊刘备为帝,刘备为什么只称汉中王?

孔明下山,全力佐助刘备。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是“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刘备的一切政治措施,都为汉献帝而设备。自领益州牧时,遥向献帝表奏。现在曹操自立为魏王,显然有篡位的企图。孔明等人,眼见曹军大败,弃汉中回许昌之际。为了争取正统位置,有心推尊刘备为帝,以讨伐国贼。刘备再三推辞,认为如此等于反汉。孔明提出很多理由,刘备坚持不肯。孔明说以义为本,未便马上称帝,可暂为汉中王。刘备又说未获得献帝明诏,不可以称王。孔明建议先进位,然后表奏天子。大家同声劝进,刘备终于接受。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立刘禅为世子,大封群臣。

刘备既能为汉中王,便修表禀告献帝,以示尊重。表到许昌,曹操大怒说:吾誓灭之。即时要起兵赴两川,与刘备一决雌雄。司马懿建议派特使说动孙权兴兵取荆州,然后出兵取汉川,使刘备首尾不能相救。曹操大喜,指派满宠赴江东见孙权。相约两面夹攻刘备,并派人过江一探关羽动静。由诸葛瑾向关羽提婚,说孙权儿子要取关羽女儿。被关羽当场回绝,还说什么“虎女安肯嫁犬子”?孙权大怒,下令指日要取荆州。

曹操一向自视为正统,刘备要抢这个位置,当然不依。孙刘联盟,由于荆州问题一拖再拖,始终未能解决。曹操趁机拉拢孙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三国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复杂,也愈来愈难掌握。魏吴本无仇,双方却都与刘备有说不清的乱账,看来够刘备难受。

标签: 号令

更多文章

  • 曹操和甄宓之间有私情吗?甄宓有恋父情节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私情

    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攻占冀州,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立刻去传召甄宓。曹操这个人,很喜欢在收编敌人的部队同时,收编敌人的女人。可是这次曹操来到甄宓的府门前,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曹丕。曹操见到甄宓后,曾盯着她赞叹道,“真吾儿妇也?”不过这句赞叹是带问号的,意思是说,真是我儿子的媳妇吗?心里却酸溜溜

  • 诸葛亮二十七岁出山,二十七年后去世,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十七

    诸葛亮二十七岁出山,二十七年后去世,最后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分别是“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很多人都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因为只要有诸葛亮在,刘备很少打败仗。可是到最后诸葛亮只能三分天下却没有一统江山。诸葛亮最后还是病逝五丈原,那么他得的是什么病

  • 曹操为何搞七十二疑冢迷惑后人?曹操真正的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后人

    曹操为何搞七十二疑冢迷惑后人?曹操真正的墓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江山易打,何人不易埋?那非属曹操了,古往今来,管你是啥摸金校尉,盗墓大王,还真没人找到真正的曹操墓。三国搞了大半生,这曹操也累得筋疲力尽。古代帝王里那除了秦始皇的厚葬搞得隆隆重重,而曹操却一开始就选择“薄葬”。他虽然未称帝,但

  • 三国庞统:曾被刘备要求“滚出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

    三国庞统:曾被刘备要求“滚出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12年,在西蜀做客的刘备与西蜀主人刘璋反目,刘备依据军师庞统的计策,干脆进攻四川。庞统向刘备献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派出一股奇兵,出其不意突袭成都,一次性解决问题,免得夜长梦多,“大军卒至,一举便定”。这是颇有风险但也是见效最快、成果最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为何说诸葛亮曾酿成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蜀国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荆州不该失”情结使诸葛亮惆怅万分“荆州不该失”情结是什么?这首先要看什么是情结。心理学对情结的定义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情结会在

  • 为什么只有关羽才可以镇守荆州?而赵云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荆州

    为什么只有关羽才可以镇守荆州?而赵云不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为什么只有关羽可以镇守荆州,赵云不可。1、用人角度的必然性:看关羽:关羽与刘备的关系虽然不是兄弟,但是关系之好。确实存在。这点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就可以看出一斑。假如你是刘备,你面对这样的选择你会选谁?你也不知道关羽在后来会有

  • 曹操虽未能一统天下,却成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游牧民族

    曹操虽未能一统天下,却成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古代最大的外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对于北方异族,中国在统一的时候往往用和亲、结盟来维持关系,而当中国衰落或分裂时期,这些马背上的异民族会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军事优势进攻中原,烧杀劫掠,对汉民族造成巨大伤害。中国历史几千年,只有

  •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妙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演义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妙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位:秦宓的“天辩之对”秦宓和张温的“天辩”在整部《演义》里是最精彩的辩论,我感觉要超过舌战群儒。因为舌战群儒中的诸葛亮多是以气质和强辩取胜,而秦宓则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巧妙地将对手的无理之问化解,解答了天头,天耳,天足,天姓几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

  • 徐庶投降曹操后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结局

    徐庶投降曹操后有着怎样的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

  •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顶级的人才。可谓是棋逢对手。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和作风,却是截然不同。如果从胜者王,败者寇的角度来看待谁厉害,这样的话,自然是司马懿比较厉害的,因为三国最终是被司马氏手里统一了。从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