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十一章 西魏的『脱贫』之道

第二十一章 西魏的『脱贫』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03 更新时间:2024/1/17 0:24:43

说起南北朝分裂局面的结束,世人说得比较多的,都是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9年挥师南下,灭掉了苟延残喘的南陈政权,从此一举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然而细观历史,我们却很自然地得出结论,隋文帝完成大一统的伟业,可以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杨坚栽树的,就是建立西魏以及北周的鲜卑宇文家族。

说宇文家族是在为杨坚栽树,不仅仅因为杨坚最终篡夺了宇文家族的权,控制了中国北方,因此可以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更因为在杨坚之前,宇文家族经过数代的苦心经营,已经为中国的统一,积累了足够的国家实力,包括强大的军队和雄厚的财政储备。更为重要的是,针对于南北朝时期最直接的矛盾民族矛盾,宇文家族经过历代努力,成功消弭了这个巨大的鸿沟,完成了包括一心改革的魏孝文帝都没有彻底完成的伟业。因为,从西魏到北周,宇文家族日益走向强大的窍门只有一个全盘汉化。

说到鲜卑政权的全盘汉化,表面上看并不新鲜,鲜卑人从进入中原的第一天起,就与中原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当初的慕容燕国还是后来的拓跋魏国,持续汉化是历代鲜卑族领袖的不二选择。北方汉族与鲜卑集团的合作,从五胡十六国到南北朝,早已经绵延久远,如果说谁“汉化”到了骨髓,恐怕西魏宇文政权首当其冲。因为即使是魏孝文帝的汉化,在恢复了北方生产,缔造了繁荣北朝文明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鲜卑人的尚武精神被磨灭殆尽,整个鲜卑王朝迅速腐化堕落,再也不复早期开疆拓土时代的勃勃生气,最终落得尔朱荣家族叛乱,北方混沌一片走向分裂的结局。相比之下,西魏政权虽然继续了汉化政策,但是整个王朝在吸取汉文明灿烂文化的同时,并没有丧失掉蓬勃的生气与强烈的进取精神,相反鲜卑尚武精神与华夏文明传统相互融合,建立了一统北方的勃勃武功,并真正为后来隋朝天下一统,留下了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与此同时,中国北方的汉文明,也在这时期蓬勃发展,儒家文化重新焕发了其生命力。在此过程中走向强大的西魏王朝,也最终压过了原本起点甚高,经济发达军力强大的东魏(北齐)政权,最终成为中国北方的主人。

问题是,西魏(北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要了解西魏(北周)成功的奥秘,不妨先看看西魏的开创者宇文家族。西魏政权的创立者,是当时的关中鲜卑军阀宇文泰,在当时的鲜卑军阀中,他是一个身份非常特殊的人。

宇文泰,字黑獭,世居武川镇。从表面资料上说,他的家族是世代为将的鲜卑军阀,但是从根子上说,却是一个鲜卑化了的匈奴人。比起三国吕布的“三姓家奴”经历,早年的宇文泰也不差,他原本是武川镇一个普通的军将,在震撼整个中国北方的六镇大起义中,宇文泰也不甘寂寞,加入了鲜卑人鲜于修礼的“起义军”,在军中英勇作战,地位节节提升。谁想到鲜于修礼不争气,没几天就歇菜了,宇文泰擦干身上的血迹,摇身一变又成了葛荣起义军的一员,葛荣虽一度有百万大军,却终不是军阀尔朱荣的对手,很快被打得全军覆没,葛荣这一场败仗,是历史上着名的邺城之战。尔朱荣仅用7000多人,就一举击破了葛荣号称百万大军的劲旅(实际人数30多万),仅俘虏就抓了20多万,宇文泰也在其中。仗打赢了,可俘虏的事情却棘手,7000多尔朱荣军队,要看押20万俘虏,杀没法杀,用也不好用,尔朱荣干脆把几十万士兵全部遣散,仅将几千名军将留下量才录用。这时候的宇文泰,仅是葛荣麾下的一个小军官,但他一生的命运也就从此开始改变。他被编入了尔朱荣麾下大将贺拔岳麾下,先做警卫员,又凭着屡立战功节节攀升,先后随贺拔岳参加了镇压匈奴人万俟丑奴起义的战斗,到公元530年贺拔岳平定关中平原时,他已经是贺拔岳身边的重要部将。

出身低微的宇文泰能够在北方战乱中顺利冒头,原因不仅在于他的运气好。宇文泰虽然读书不多,却是一个行事极其沉稳的人,早年被尔朱荣俘虏,且遭拘押时,众俘虏皆不知道自己命运如何,人人都有慌乱之色,唯独宇文泰神色平静,吃睡如常,毫无惊慌之色,引起了此时前来选兵的贺拔岳的注意,奏请尔朱荣将其编入自己麾下。随后在镇压万俟丑奴的战斗中,宇文泰屡次献计献策,特别是他本身就是义军出身,熟悉起义军流动作战的特点,每次献计都能卡住起义军的要害。在万俟丑奴兵败企图逃跑的时候,宇文泰缜密分析,解析了万俟丑奴有可能逃跑的3条路线,结果在宇文泰的布置下,四路突围大军全部被堵截住,最后落了全军覆没的下场。此事也让贺拔岳对宇文泰分外赏识,赞叹说“汝之前途,从此无量也”。成语“前途无量”,出处就在于此。

“前途无量”的宇文泰,在镇压万俟丑奴4年后就得到了机会。公元534年,这时候的贺拔岳已经平定了整个关中地区,成为真正的“关中王”,而中原方面的政局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是贺拔岳领导的尔朱荣,在中原的内战中不敌东部的高欢,被杀得全军覆没。慑于贺拔岳在关中平原的势力,高欢起先采取了通好政策,利用自己挟持魏孝武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条件,册封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这时候已经是贺拔岳心腹的宇文泰,力劝贺拔岳不要接受这个任命,认定高欢必不能容他,然而胸无大志的贺拔岳没有听进这个建议。事实果然如宇文泰所预料,不甘贺拔岳称霸关中的高欢,秘密收买了驻守平凉的侯莫陈悦,竟于是年春天将贺拔岳杀害。关中地区登时陷入到混乱之中,关键时刻,贺拔岳的部将推举宇文泰接替贺拔岳之位,率军向侯莫陈悦复仇,当时的侯莫陈悦,已经接管了贺拔岳的大部分军队,并有大批关陇士族的支持,且占有了关中重镇长安。宇文泰方面,拥戴他的,大部分都是贺拔岳麾下的中下级军官,尤其是和宇文泰一样出身起义军后被“招安”的军将们,实力远远不如侯莫陈悦。但是宇文泰迎难而上,硬是绕过了侯莫陈悦的层层包围,率领精锐骑兵闪击长安,一招“黑虎掏心”直接将侯莫陈悦击垮。就在同年,一个天大的馅饼又砸在他的身上。被高欢挟持的魏孝武帝,因不忍高欢的专权,和高欢“窝里反”了,两家打了半天,魏孝武帝最终不是高欢的对手,仓皇逃进了关中平原。宇文泰抓住机会,拥立魏孝武帝在长安登基,建立了西魏政权,从此正式和高欢家族分庭抗礼。

标签: 西魏

更多文章

  • 第十三章 梁武帝时代的『世界蚕丝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蚕丝

    在现代社会,“经济危机”已经是一个大家熟悉的词语,尤其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来说,可以说感同身受。然而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中,说到危机的核心,大家都会自然而然想到美国。作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形势变化,经济政策的改变,都会深切影响到整

  • 第二十章 本是汉人,缘何『错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人

    在北魏末年的中原大起义风暴中,原来的北魏皇朝奄奄一息,而一个“错位”的汉人却趁机而起,成为北方的枭雄,他所建立的王朝,虽然未能统一北方,却对整个南北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齐政权的“太祖”高欢。说到高欢的“错位”,其实这也

  • 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北魏孝文帝(471499在位)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六位国君,一个目光远大、气度恢弘的少数民族改革者。魏孝文帝因改姓元,又叫元宏。他在执政期间,对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推动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元47

  • 两晋赋税制度与徭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徭役

    两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尽管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但是社会物质生产仍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明确赋税制度。西晋在赋税制度上实行占田制,实行户调法。东晋允许官僚占山封山带泽良田万顷,奴婢数千,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赋税制度。两晋时期,社会经济特点是江南迅速开发

  • 第二节 齐王司马攸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

    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后,封司马攸为齐王,对他还算尊崇,让他掌握部分军权,参与议定国家大事,官职由卫将军迁骠骑将军,又转镇军大将军,后由武官转为文官,任太子太傅、司空等职。但到了武帝晚年,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帝共有二十六子,其中皇后杨艳所生仅三人,并且长子司马轨夭折后,次子司马衷遂以年长被册立

  • 隋文帝最喜欢的宫女被老婆打死为什么话也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也不

    “妻管严”是用来形容怕老婆的男人,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就算是身处于这样的地位,也依然有一些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妻管严”。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隋文帝。皇帝怕老婆,着实是一件让许多人觉得稀罕的事。隋文帝是非常出色,功绩显赫的一位皇帝,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虽然隋朝的历史很短,但是

  • 独孤加罗是隋文帝的挚爱,却因一个错误导致隋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

    热播电视剧《独孤天下》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讲述独孤家的三个女儿因“独孤天下”的预言走向王的女人的故事。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独孤伽罗,随着电视剧《独孤天下》的热播,独孤伽罗由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色,变成了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历史上的独孤伽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又犯了一个什么样的

  • 晋朝的八王之乱:晋武帝司马炎封了27个同姓王埋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

    晋武帝司马炎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了。所以,他在即位以后,封了27个同姓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王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哪里知道这一来,反而种下了祸根。八王之乱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以后,外戚

  • 东晋诗人陶渊明:诗歌里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晋

    陶渊明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溢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都说他是陶侃曾孙,后人亦有怀疑这种说法的。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

  • 隋文帝为何要冷落后宫佳丽三千?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隐情

    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独孤氏为皇后。独孤家族对杨坚以及他的父亲杨忠都有恩惠,所以,杨家基本是从属于独孤家族的。杨坚本来就对妻子有所畏惧,独孤氏做了皇后之后,在参政过程中,更让杨坚佩服,敬畏之心更浓了。文帝有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这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