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志中是如何评价刘备的?为何说刘备“爱才不惜才”?

三国志中是如何评价刘备的?为何说刘备“爱才不惜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3/12/17 20:39:40

关于刘备的为人,实质上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从多方面来讨论。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个十足的落魄贵族。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刘备的母亲却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所以节衣缩食,终于在刘备15岁这一年将其送到了名师卢植的门下。

按理说,刘备能得到这个学习机会应该努力进学才是,可是,史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不过,不可思议的也正在于此,此时的刘备似乎就已经展现出了某种难以被觉察的魅力。当时,他的同学刘德然和他是同宗,德然的父亲刘元起长期资助刘备,而且标准和自己的儿子完全一样。刘元起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同时,日后那位喜骑白马,善使长矛,纵横边塞,一度极其风光的公孙瓒此时也和刘备是同学。

刘备的人格魅力是三国时期超强的。而且慧眼识英雄的能力真是首屈一指!!!而且很会利用自己的身份。老祖宗给他没留财宝,可是留个名分就让刘备享用不止。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人偶然相逢,因为意志相投,所以拜为异姓兄弟。而后来刘备在关于败走麦城之后,痛苦不已,虽然中了司马仲达的反间计,作出了伐吴的错误举动,但是这表明了刘备是义薄云天的。

但是历史上,刘备也是一个十分奸诈的人:他在公孙瓒与袁绍交战之时,自己却一曹操讨伐徐州的名义,带着关羽张飞来到徐州来救援陶膁。等曹操因为自己的大本营濮阳被袭,自己退兵时,刘备按理来说应速速赶回公孙瓒身旁帮助他对抗袁绍,可是他并没有回去,只是把赵云打发回去后,自己温坐于徐州要塞——小沛,直到陶膁三让徐州后病逝,刘备当上徐州太守。

但是在这时候,公孙瓒几乎被袁绍要消灭掉了。而刘备却也没有只字提到回去救援公孙瓒,而当初就是公孙瓒保荐刘备当上了平原县令,此时刘备已经把这个完全忘记了。

同时刘备爱才不惜才,例如在刘备准备出兵伐吴之时,诸葛亮也劝说过:“当务之急乃北伐曹贼,恢复汉室。情义之事,可以推后”。但刘备不听,坚持要起全国之兵,消灭吴国,以祭关羽在天之灵。于是就出现了火烧连营700里,病死在白帝城的惨剧。

陈寿给刘备的评语是:“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很是切题。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风流谢安,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山再起

    谢安出身于东晋的大族,身世显赫,但却不愿为官,而是隐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整日吟诗作赋。当时的士大夫中有这样一句话:“谢安不仕,天下百姓该怎么办呢?”由此可见他的名望与才能。40多岁时,谢安才“东山再起”,出山为官,并且凭借他卓越的才能和气度在历史上

  • 晋南北朝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北朝

    罢武备诸却说晋武帝以为天下平息,四海晏然,聚集文武商议罢州郡武备。大臣山涛谏曰:“州郡之兵,留防境患,古来有之,岂宜去也!伏望陛下学古制而获大治,慎先谟以怀永图。”武帝弗听,自主决之。次日出诏,往发州郡去,命州郡悉去兵政。其诏曰:昔在汉末,四海分崩,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今

  • 东晋名臣郗鉴的人物简介,郗鉴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生平事迹

    郗鉴(269-339)字道徽,高平金乡人。生于晋武帝泰始五年,卒于晋成帝咸康五年,年七十一岁。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吟咏,不应辟命。晋明帝初,(公元三二三年)拜安西将军,假节镇合肥。为王敦所忌,征还。寻迁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与王导、卞壸同受遗诏辅少主。祖约、苏峻之乱,鉴登坛流涕,誓师勤

  • 傻儿子没后人,父亲指派妃子前去指导,归来时竟有了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妃子

    晋朝,这是历朝历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中有两个十分有名的皇帝。他们分别是开朝皇帝司马炎、亡朝皇帝司马衷,他两是一对父子。说起来司马衷这个皇帝可是很有名气地呢。在闹饥荒的时候很多人没有饭吃,这让司马衷很疑惑,百姓没饭吃的话,可以吃肉啊。就是这个故事让他很出名。当然是以他着急地智商而出名的

  • 邓攸——《晋书》卷九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书

    邓攸(?326),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他小时以孝着称,被中正品评为灼然二品,出任吴王文学,后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可马越参军、吏部郎、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太守。西晋怀帝永嘉(307313)末,他被石勒所俘虏,携带妻子逃出。由于考虑无法两全,他舍弃亲生儿子,而带侄子逃生。以后,他辗

  • 许逊烧火拜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许逊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名道士,常年云游天下。有一天,他在赶路的过程中突然被一座山挡住了去路。便勒住马,放慢脚步,仔细打量。山虽不高,但有灵气,满山郁郁葱葱,如墨如黛,山顶有祥云笼罩,红光四射,一缕青烟,扶摇直上。他暗暗踹度,定有高人在此修行,我何不拜他为师,学成斩妖除魔的本领呢?他走到山脚下,为了表

  • 除害英雄周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周处西晋的官僚贵族大多穷奢极侈、不干正经事或是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社会风气极其腐败,但是在官员中也有性情刚直,不怕强暴的人,周处就是其中的一个。周处的父亲名叫周鲂(音fáng),当年是吴国的鄱(音pó)阳(今江西波阳东)太守。周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没有人管教,他就

  • 做好事不留名的“伯仁” 是怎么被“我”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是怎么

    东晋十六国是大乱之世,今天你粉墨登场,明天我黯然谢幕;今天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明天就眼见他楼塌了。却好比某些欠发达地区容易出经验、出干部一样,大乱之世却盛产典故成语。现在的人们对这些成语已经比较隔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雷池”在哪还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中的

  • 第七章 东晋早期的『北伐双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晋

    西晋的灭亡,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件堪称奇耻大辱的事,无意之中,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第一次”:西晋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灭亡在异族之手的大一统国家政权;西晋末代晋怀帝和晋愍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和第二个被异族政权俘虏的中国皇帝。这样的第一次,对那个时代晋王朝的每

  • 后主荒淫,陈氏丧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荒淫

    陈后主是南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生活奢侈腐化,不理朝政,整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谱歌度曲。他宠爱贵妃张丽华,所有军国政事,皆不闻不问。当时,“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陈叔宝创作的《玉树后庭花》,有“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