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南北朝的儒学:儒学的玄学化,走上玄远道路

魏晋南北朝的儒学:儒学的玄学化,走上玄远道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12 更新时间:2024/1/6 22:22:09

东汉末年以来的儒家政治的软弱无力、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社会发展的颓废气象,使得东汉末年的激荡人心的社会批判思潮,开始指占据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儒家学说。

这些批评者认为,儒家理想过于看重政治家的人格,过于依重政治家的个人人格的感召力去作为整合社会的力量。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家的个人人格微不足道,政治的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来自各个政治集团以及政治家个人实力的对比。这样对儒家理想的怀疑,实际上导了后来重才轻德的用人观魏晋玄学。

汉末以来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人生道路受阻,“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而从“党锢之祸”到曹氏、司马氏屠戮士大夫,士大夫以名声求权势,以权势保优裕生活的规亦相继破灭。再加上战乱的频繁、疾疫的蔓延使生命短促,死亡的威胁不仅使社会下层,连上层士大夫也有了强烈的感受,士大夫在思考死亡、反思人生后选择了一条及时行乐、委顺世运的人生之路,思想上追慕老庄,崇尚虚无;政治上“口不臧否人物”,自在逍遥;生活上饮酒服药,谈玄说老,放情肆志,潇洒脱俗,鄙弃儒家经典,习染玄风,即便入学也只是走走形式,“莫肯用心儒训”,“唯谈老庄为事”。

魏晋时代的混乱使士大夫政治境遇每况愈下,他们所追求的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破灭,普遍存在着一种朝不保夕、自身价值难以获得社会实现的压抑和苦闷心理,因而出现脱离现实生活,走上玄远道路。

儒学的玄学化以道家的虚无为本,以儒家的仁义礼乐为末,这样一来,尽管汉儒神秘、繁琐、迂腐的风气开始消失,但是沿之而行,势必推导出重道轻儒乃至于取道废儒的发展方向。如胡毋辅之与谢鲲毕卓、阮放、羊曼、桓彝、阮孚、光逸号称“八达”,散发裸裎,酣饮无度。谢鲲不知廉耻,因调戏邻家女被其投梭折齿,还自我解嘲说:“犹不废我啸歌”;毕卓纵酒荒放,任吏部侍郎时夜半盗酒被捉竟不以为意。《晋书·五行志》上亦载:“惠帝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倮身之欢,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负讥,希世之士耻不与焉。”这些“口习丑言,身行弊事”种种行迹全然失去道德自律,“朝寡纯德之人,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

不过,魏晋时期,社会仍需要用儒学去维系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玄学家尽管打着道家旗号,却从未否定儒家思想。而崇奉儒学、恪守传统之士为博得时誉也渐入玄风,他们推崇儒学但并不摒弃玄理,兼具儒学内涵和玄学表现。亦儒亦玄、儒玄兼修的作法,既适应了现实的需要,又促使儒道两大哲学思潮内在地沟通起来。经过玄学的补充和改造,流于形式化、教条化的儒学吸取了养料,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以后儒学的生存、发展和明理学的出现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士大夫家族内部开始了礼法的复兴,再由家族至于国家、社会。世族内部推崇儒家道德并以其为家传门风的作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励俗敦风的作用,并成为伦理道德在全社会渐次复位的前奏曲。

标签: 儒学

更多文章

  • 被臣子活活气死的开国皇帝司马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臣子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司马睿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关于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非常有趣

  • 王羲之的岳父郗鉴保卫东晋政权,郗鉴吐哺,天下倾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羲之

    大家都听说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能之士,接见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思贤如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而中国古代除了周公吐哺之外,还有一位大贤人郗(xī)鉴也做过吐哺之事,最后天下人也都倾心于

  • 三国志中是如何评价刘备的?为何说刘备“爱才不惜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的为人,实质上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从多方面来讨论。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个十足的落魄贵族。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刘备的母亲却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所以节衣缩食,终于在刘备15岁这一年将其送到了名师卢植的门下。按理说,刘备能得到这个学习机会应该努力进学才是,可是,史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

  • 风流谢安,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山再起

    谢安出身于东晋的大族,身世显赫,但却不愿为官,而是隐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整日吟诗作赋。当时的士大夫中有这样一句话:“谢安不仕,天下百姓该怎么办呢?”由此可见他的名望与才能。40多岁时,谢安才“东山再起”,出山为官,并且凭借他卓越的才能和气度在历史上

  • 晋南北朝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北朝

    罢武备诸却说晋武帝以为天下平息,四海晏然,聚集文武商议罢州郡武备。大臣山涛谏曰:“州郡之兵,留防境患,古来有之,岂宜去也!伏望陛下学古制而获大治,慎先谟以怀永图。”武帝弗听,自主决之。次日出诏,往发州郡去,命州郡悉去兵政。其诏曰:昔在汉末,四海分崩,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今

  • 东晋名臣郗鉴的人物简介,郗鉴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生平事迹

    郗鉴(269-339)字道徽,高平金乡人。生于晋武帝泰始五年,卒于晋成帝咸康五年,年七十一岁。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吟咏,不应辟命。晋明帝初,(公元三二三年)拜安西将军,假节镇合肥。为王敦所忌,征还。寻迁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与王导、卞壸同受遗诏辅少主。祖约、苏峻之乱,鉴登坛流涕,誓师勤

  • 傻儿子没后人,父亲指派妃子前去指导,归来时竟有了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妃子

    晋朝,这是历朝历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中有两个十分有名的皇帝。他们分别是开朝皇帝司马炎、亡朝皇帝司马衷,他两是一对父子。说起来司马衷这个皇帝可是很有名气地呢。在闹饥荒的时候很多人没有饭吃,这让司马衷很疑惑,百姓没饭吃的话,可以吃肉啊。就是这个故事让他很出名。当然是以他着急地智商而出名的

  • 邓攸——《晋书》卷九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书

    邓攸(?326),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他小时以孝着称,被中正品评为灼然二品,出任吴王文学,后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可马越参军、吏部郎、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太守。西晋怀帝永嘉(307313)末,他被石勒所俘虏,携带妻子逃出。由于考虑无法两全,他舍弃亲生儿子,而带侄子逃生。以后,他辗

  • 许逊烧火拜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许逊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名道士,常年云游天下。有一天,他在赶路的过程中突然被一座山挡住了去路。便勒住马,放慢脚步,仔细打量。山虽不高,但有灵气,满山郁郁葱葱,如墨如黛,山顶有祥云笼罩,红光四射,一缕青烟,扶摇直上。他暗暗踹度,定有高人在此修行,我何不拜他为师,学成斩妖除魔的本领呢?他走到山脚下,为了表

  • 除害英雄周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周处西晋的官僚贵族大多穷奢极侈、不干正经事或是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社会风气极其腐败,但是在官员中也有性情刚直,不怕强暴的人,周处就是其中的一个。周处的父亲名叫周鲂(音fáng),当年是吴国的鄱(音pó)阳(今江西波阳东)太守。周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没有人管教,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