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末年着名军阀刘武周和李渊谁先起兵?

隋唐末年着名军阀刘武周和李渊谁先起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00 更新时间:2024/1/6 18:27:01

刘武周是山西人,隋末着名军阀之一。

关于他的出生还有一段故事。他的父亲和母亲坐在庭院里休息,忽然看见一个像雄鸡一样形状的东西,它身上的光芒把地面都给照亮了。它唰的一下向庭中的女人飞去,刘武周妈妈赶紧起来抖衣服,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在不久之后,武周妈妈就有了喜讯,十月后生下了刘武周。

刘武周的父亲给他找了个武师傅,他倒也是勤学苦练。后来凭借这一身武艺参军,立下战功。回到家乡后他就被封为了太守的护卫长官。刘武周的血脉里有不安分的因素,他杀死太守起兵反隋。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他的麾下,他的兵越来越多。

他一边讨好突厥,一边应付来攻打他的隋军。他不仅打跑了隋军,还反攻拿下雁门,进而攻取汾阳宫,迎来他第一次大胜利。他把美女进献给突厥,换来了一个可汗的称号。势力逐渐加大的他索性自封为帝。在李渊攻入长安后,他接受下属的建议攻打晋阳。他一个个打败了李渊派来护卫太原的唐朝将领,攻占了太原。他派下属继续向南挺进。在这期间,又有一些小军阀也在响应刘武周。刘武周逐渐控制了整个山西大部。李渊惊慌失措,派秦王率军攻打。李世民兵分几路,把刘武周的势力分别击破。刘武周只能逃亡突厥,秦王把山西的失地都收了回来。

在三年后,刘武周逃回家乡的计划失败,被突厥人杀死了。

刘武周是在哪称帝的

刘武周是在马邑称帝的。那个时候,他刚刚迎来了自己沙场生涯的第一个胜利—攻克了汾阳宫。他还把宫里面的美女献给了突厥可汗,用行动表示自己对突厥的忠心。然后他又占领了定襄郡,大大增加了疆域。扫荡完后,刘武周就返回了马邑。

高兴的突厥可汗不仅赐下了定杨可汗的称号,还赏赐了用狼头作标志的大旗。狼是突厥的象征,可汗赐下大旗的意思是把刘武周当作自己人看。刘武周高兴之余,索性就自称皇帝,封自己的妻子为皇后。

刘武周本来是河北人,后来又迁到了马邑。他出生于大富之家,骑射一流,喜欢到处结交朋友。那时是隋朝末年,皇帝不仁,各路英雄揭竿而起,战争经常爆发。从军的刘武周很快凭借他出色的武艺立下了战功,被封为校尉荣归故里。公元617年,他杀死了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开放粮仓赈济灾民,并把流离失所的饥民聚集起来形成了一支上万人的叛军。他派人联系突厥,为了得到突厥的支持,攻取了汾阳宫,把宫里的宝物赠送给了可汗。他与突厥勾结到了一起,兵犯太原,一次次打败了李渊的军队。但是李世民在次年亲自率领军队来攻打,与刘武周对峙了半年。刘武周的部队因为粮食不足而被打败,他只能灰溜溜地去投奔突厥。但是突厥已经放弃了刘武周,和更有实力的唐朝合作。刘武周发现后想要逃回去,可是被突厥人发现并杀害了。

李渊与刘武周谁先起兵

刘武周比李渊更早起兵。刘武周担任太守的护卫长官,其间与太守的妾室偷情。可是被太守发现了,刘武周惶惶不可终日。其实刘武周心里早就想趁天下大乱杀死太守。那时正在闹饥荒,尽管官府的粮食很充足,但吝啬的行政长官不肯分给百姓。

刘武周就派人到街上到处说太守的坏话,做足了舆论攻势。在大业十三年三月,刘武周用正义的理由杀死了太守,起兵反叛。他没有遭到百姓的批判。为了让他的叛乱更得民心,他开放了粮仓用来赈济灾民。他还号召当地百姓加入到他的队伍,最终得到数万人的响应。当地的官方力量也投降了,刘武周被众人推荐成为了当地的一把手。家乡地处突厥边缘,他尽快派人联系突厥,希望能得到突厥的支持。他引突厥军队袭击隋军,攻取了汾阳宫,把皇帝的美人赠给了突厥可汗。

李渊起兵是在大业十三年的农历七月。他在起兵之前还发表了一番誓词:谴责了隋炀帝是个昏君,导致民不聊生。他一面派人出使突厥,请求突厥可汗派兵援助。一面让大儿子和二儿子挥师南下,迅速向西南方挺进。当时隋朝皇帝正在扬州度假,关内隋军力量薄弱,根本档不住唐军。其他的地方势力正在与对方交战,完全顾不上这支部队。因此,他们很快地就攻入了长安。李渊一进长安,就立刻立隋炀帝的后代为皇帝,把杨广架空为太上皇并把持了朝政。

标签: 军阀

更多文章

  • 鼓励忠谏——政治开明,经济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开明

    唐太宗任用贤才的目的,是为了辅佐他治理天下,同时也是为了广泛听取臣下对皇帝的意见以确保治国方法的正确,为此他不厌其烦地一再鼓励臣下们“正词直谏”,要敢于“犯颜忤旨”。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朕“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rd

  • 第一节 突厥袭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突厥

    武德七年(624),唐帝国的统一大业基本完成,一条完整的中国龙终于昂然屹立在了东亚这块土地之上。在长期战乱的摧残之下,这条伤痕累累的中国龙虽然恢复了往昔的形状,但是依旧虚弱不堪。而上天却并没有给这条满身伤痕的巨龙休养生息的时间,北方的恶狼已经对着巨龙亮出了它们锋利的獠牙。突厥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关东与唐

  • 第五节 止步安市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七月五日,唐太宗将军营移至安市城东,与李世□等商议攻城方略。安市城此时的城主叫杨万春,其人骁勇,手下的兵马精良,城池地形也极为险要,当年泉盖苏文作乱的时候杨万春不服泉盖苏文的篡权,于是泉盖苏文派遣大军进攻安市城,但是却失败,只好默认杨万春在安市城的统治权。唐太宗知道安市城是个难啃的骨头,而且杨万春打

  • 劝父起兵——李世民年少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睿智

    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起,天下大乱。隋炀帝置若罔闻,依然天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面对现实,太原留守李渊难免时时长吁短叹,儿子李世民却并不如此。原来他早已将时局看清,深知目前形势不会持续太久。于是结识了好些有志之士,以图将来成就大业。在他交往的朋友中,有一个是晋阳县(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营)令刘

  • 李密是如何一步步统领瓦岗寨,主要还是得益于隋唐最牛这一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这一

    李密是隋唐时期比较出名的起义领袖,他的成功除了隋王朝的暴政和天下民心同路,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是得益于他自己的实力,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能让他一步一步成为瓦岗寨的首领呢?杨广将杨玄感叛变平定之后,随即下令彻查此事以绝后患。他不仅将之前投降的朝廷官员统统杀掉,就连当时接受杨玄感救济的百姓也不能幸免于难。一下

  • 人间奇迹——修运河,筑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城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隋炀帝都是一个遭人唾骂、留下极坏形象的淫暴之君。这个多欲躁动、好大喜功、巡幸无度、纵情声色的皇帝,依仗隋朝积累的巨大物质财富,除了营造宫室、四处巡游之外,还做了两件在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毁誉参半的大事,就是“修运河”和“筑长城&r

  • 第一节 三战西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突厥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十八日,一代军神李靖薨于家,享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为“景武”,其墓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铁山、吐谷浑内积石山形,以旌殊绩,可谓备极哀荣。就在人们为帝国失去了一位无敌的名将而哀思不已的时候,短短八天后

  • 健全制度——尊重谏官广开言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谏官

    唐太宗为确保广泛听取臣下进谏有制度上的保证,健全了封驳制度。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关系上,中书省制敕诏命草成后,由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查,然后交门下省(给事中、黄门侍郎)封驳,议论其得失,然后由宰相作出决断。决断交皇帝裁决,裁决后交付尚书省执行。然而这一制度上的规定,往往不被有关部门及其官员认真地付诸

  • 居安思危——先发制人除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居安思危

    《隋书》作者在隋文帝的勇、俊、秀、谅四子合传中,曾感叹地说:“隋文帝五个儿子,没有一个能终其天命,真是奇异啊!”可以说,在中国千年皇室悲剧史中,杨家父子曾作了扣人心弦的表演。皇太子的废立,让原本相安无事的帝王之家骨肉相残的开始,正由于隋文帝、独孤后的宠爱导致了杨广心理失衡而恃

  • 第九节 战神李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神

    就在北方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唐朝的南方军团也在为了能尽早将这个支离破碎的大帝国合而为一而努力奋战着。在南方战场上,有一个人对唐军的最后获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人就是在演义中被称为“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他在传说中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中李靖虽然不是神仙,但亦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