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的岳丈郗鉴:一名儒雅的“草头王”

王羲之的岳丈郗鉴:一名儒雅的“草头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44 更新时间:2023/12/14 5:39:58

有关东京着名书法家郗鉴的生平简介,在《晋书》中有所记载。

据郗鉴生平简介描述,郗鉴是高平金乡人,原本是显赫的世家子弟,其高祖郗虑曾担任过东汉御史大夫。然而郗家到了郗鉴这一代,已然家道中落,只剩几亩薄田几件旧家具,于是,少年时期,郗鉴的大半光阴只能在田间劳动中度过。

然而即使生活清贫,也没有令郗鉴丧失读书求学的兴趣,于是,人们时常能看见他一边在田间挥汗如雨,一边津津有味吟诵诗词的身影,乐此不疲。也因这勤奋好学的精神,郗鉴年纪轻轻便已博览群书,出口成章,还写得一手好书法,更以清节儒雅而远近闻名,于是,他终于有了入朝为官,一展才华的机会。

据郗鉴生平简介记载,太宁二年,郗鉴被晋明帝任命为假节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并授予军权,令其参与平定王敦之乱,郗鉴不负众望,凯旋归来,遂被皇帝封为高平侯。在此期间,东晋朝堂之上,政治斗争日益激烈,然而郗鉴却以军功和良好的人缘而始终保持屹立不倒,在当时,是一位口碑不错的名臣。

晋成帝继位后,郗鉴再次被升迁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加封他为散骑常侍,官位更加显赫。

不久苏峻之乱又引起了新一轮战事,郗鉴再次领兵,与陶侃等共同征讨叛军,又一次取得了胜利,被加官进爵,同时,他拒绝了庾亮王导的建议,以高明的政治手腕阻止了朝中的士族斗争。

郗鉴择婿

关于东晋大书法家郗鉴择婿的故事,有一个着名的典故,叫做“东床坦腹”。

郗鉴择婿图

据刘茂辰考证,郗鉴择婿一事发生在太宁元年。当时郗鉴家有一独女,名叫郗璿,生得品貌出众,性情温顺,自幼爱好书法,是远近闻名的才女。郗璿十六岁时候,风华绝代,到了成婚的年纪,远近许多人家慕名前来求娶这位聪慧美丽的名门闺秀,由此郗鉴择婿的标准自然不低。

作为书香世家,郗鉴并不看中男方家的财帛权势,却将人品才学与“个性”列入甄选条件,因而将目光投向当时久负盛名的琅邪王氏,希望从王氏子侄中挑选一位称心如意的少年佳婿。

王家子侄们听说郗家来选婿,都十分高兴,他们久慕郗小姐贤名,都很希望能娶她为妻,于是,在郗鉴到来之前,他们个个都精心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想给郗鉴一个好印象。在这些年轻才子中,唯有一人显得漫不经心。只见他神情自若,斜靠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饼,仿佛根本没把郗鉴择婿这回事放在心上。郗鉴见此情景,心中暗暗吃惊,遂向旁人打听这个年轻人是谁,一问才知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十分喜爱这个率性的青年,随即决定将女儿郗璿许配给了他,一段美满姻缘就此缔结。

此典故传至后世,有人戏称王羲之因坦腹睡东床而娶得美妻,因而才有“东床快婿”一说,于是,东床快婿便成为品性豁达,才学出众之婿的代名词。

郗鉴是个什么样的人

郗鉴是个什么样的人?据史书记载,东晋太尉郗鉴,是高平金乡人,书圣王羲之的岳父。有关郗鉴此人,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择婿的那段典故“东床袒腹”了。王羲之因侧卧东床之上吃饼而被郗鉴相中,成为其东床快婿,这样的择婿眼光,别说在古代,即便在崇尚个性的现代社会,也是绝无仅有吧?那到底郗鉴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郗鉴画像

要了解郗鉴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需要了解其生平。

郗鉴原本出自名门,是扬州刺史郗隆的内侄。然而不幸的是,他还未成年即家道中落,穷困潦倒,只得以耕田为生。

在清贫的岁月中,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即使在田里挥汗如雨劳作之时,也忘不了摇头晃脑,吟诵诗文,因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儒雅耕夫”,也因为才学出众,他最终有机会进入朝堂为官,重振家声。

“八王之乱”时,郗鉴辗转任多个官职,还曾被匈奴俘虏,却坚决不降,继而成功越狱。

郗鉴潦倒回乡,适逢饥荒。然而由于他过去乐善好施,积下不少人缘,因而时常有人携财物前来看望。郗鉴便用这些财物接济穷苦百姓,救活了许多人。乡民为了感谢他,遂推举他为领袖,南下避难。

于是郗鉴南下出任兖州刺史,并在得以在东晋的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由此可见,郗鉴在当时的社会,不仅是为才学出众的书法家,更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眼光的士大夫。

标签: 王羲之

更多文章

  • 史上唯一“被阳痿”的皇帝司马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

    “被××”,是近年来网络文化中极为流行的一个词汇。从“被自杀”、“被失踪”,到“被自愿”、“被捐款”,再到“被全勤”、“

  • 第九节 匈奴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匈奴

    西晋皇族的互相残杀给北方戎狄民族的趁势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司马氏骨肉相残的悲剧还没有退场,五胡十六国已经迫不及待地登场了。第一个在北方建立胡族政权的是匈奴刘渊。说到匈奴,得把目光向前看到东汉时代。东汉王朝曾与匈奴有过交战,多次击败匈奴,导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逃往西域,南匈奴一部向汉朝

  • 顾恺之“画睛”的故事:持之以恒的阐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着名的绘画大家,他擅长画人物画和山水画,在人物画的方面他尤其擅长画女人像和女神像之类的画像。在人物的绘画中,他的“画睛”功夫非常了得。说起这个画睛的功夫,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传说故事。顾恺之画像传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从小是被奶妈抚养长大。顾恺之因为非常聪明,又很活跃,大家都

  • “淝水之战”以少胜多:苻坚近百万的军队其实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乌合之众

    淝水之战早在公元373年,前秦丞相王猛临终时,曾语重心长地劝诫苻坚要防备鲜卑、羌人,不要进攻东晋。因为东晋深得汉族人心,上下相安,局势稳定,而国内的鲜卑、羌族上层分子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心怀叵测。但是苻坚没有把王猛的话放在心上。当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后,他的骄傲轻敌之心陡长,统一天下之志愈盛。公元38

  • 隋文帝为什么那么怕老婆?为什么说他废不了独孤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说他

    皇帝老儿三宫六院,一方面是要大过皇帝瘾,想想普通人也就三妻四妾,他却能光明正大地,全民支持地选拔美女并择优录取,那感觉很爽啊。当然了,他们也的确是有繁衍子嗣的必要(有皇位要继承嘛),看看历史上那些个没有儿子被人怼得惨得很的皇帝,真觉得有必要多备几个生育机器。于是,真正一夫一妻的皇帝,只有明孝宗最难得

  • 第二节 不得而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第二节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击败汝南(河南平舆县)的刘备,迫使刘备再次向南逃亡。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再次进军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五月,袁绍病死,少子袁尚继位,袁尚的大哥袁谭自称车骑将军,二哥袁熙为幽州(治所今北京市)刺史,表兄高干为并州治所(今山西太原)刺史。曹操趁袁绍去世,渡过黄河

  • 高洋废帝,建立北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齐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高欢成为东魏的实际掌权者,但他并没有自立为帝,因为他害怕被人诟病,可他的儿子就没这般小心谨慎了。高欢死后,他的长子高澄已经准备好要登基为帝了,可不幸被仇人杀死。高澄没能当上皇帝,其弟高洋则顺水推舟,在他的逼迫下,孝静帝元善见只得退位。高洋登上了皇位,建立北齐。北齐的君主大多性

  • 晋愍帝司马邺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司马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

    晋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马

  • 北魏张良,名臣崔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魏

    崔浩是北魏前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他长于计谋,精于决策,被称为“南北朝第一谋略家”、“北魏张良”。他相继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为官,位至司徒,为北魏迈入封建社会及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他也因功高自大,盛气凌人,最后得罪了

  • 史上最垃圾的大一统王朝,15个皇帝仅半个明君,历史都不愿意承认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朝

    毫无疑问,我国在历史上的大一致时期通常全是有能够的明君开辟的,因而因此大一致的时期,都必定有明君出现,要想走的长久,就必需有许多明君。可是有个时期确是列外,这一时期一样是个大一致时期,但却非常废弃物,它存有了上百年,有15个皇上,却没有1个明君。要是确实应说有得话,最多只能算作有一个半明君。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