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身高一米九的寡妇别样风采的迷倒了皇帝李世民!

身高一米九的寡妇别样风采的迷倒了皇帝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73 更新时间:2023/12/11 12:25:31

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贵妃。韦贵妃也是命中显贵之人,因为她原本已经嫁人,但是丈夫早亡,她是个寡妇,后来不仅重嫁,还嫁给了李世民,所以说真是命中注定的显贵之人。

韦贵妃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曾祖父叫韦孝宽,是北周太傅,据说还是非常着名的军事家,老当益壮,七十多岁高龄时还能骑马率军驰骋疆场。父亲和祖父也都是高官,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朝户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子李珉,可见如果她只是一位平民之女,按照门当户对的说法,她不可能嫁给户部尚书的儿子。只可惜李子雄父子命薄,他们在隋朝末年跟随杨玄感,杨玄感是起兵谋反的主谋人之一,但是谋略不足,结果兵败,李子雄父子也被杀,韦氏就成了寡妇。

第一任丈夫李珉死后,韦氏就来到东都洛阳,开始她的寡居生活。当时的洛阳被王世充占据,李世民带兵攻打,却久攻不破,只好将洛阳城围困起来,打持久战。后来李世民终于让王世充投降,将洛阳占据,也是这一次拿下洛阳之后认识韦氏的。

韦氏个子非常高,据考古证实,她有一米九零的身高,如此身高自然长相也是极美的,身材极佳,完全是运动员或者模特的体格,也难怪李世民会看上比自己年纪还大两岁的她,自古英雄爱美人呀。韦氏能嫁给李世民当然也是很开心的事情,李世民论相貌有相貌,论才能有才能,论人品有人品,简直是三好男人,所以韦氏也就不亦乐乎地跟着李世民了。

李世民对韦氏的感情很好,而且对她很是宠爱。唐朝虽然风气比较开化,但那毕竟是个封建朝代,七风八俗还是比较多,韦氏是嫁过人的,年纪也比他大,但他丝毫没有顾忌这些,仍然像宠爱其他的妃子一样对她。

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后宫就没有再立皇后,也就没有名义上的主人了。但是后期后宫之事,太宗基本上都是交给韦氏打理。太宗封韦氏为贵妃,也相当于四妃之首,所以在宫中的地位本来就比较高,各种事情落到她身上也比较自然。当然,归根结底,地位封号都是太宗给的,如果没有感情,又怎么会无故给她这么好的待遇呢?

韦氏为太宗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女儿临川公主,一个是儿子纪王李慎。李慎是太宗众儿女当中非常有才华的,从小就非常好学,封王以后将自己的封地建设得也很好,百姓对他都很爱戴。但是太宗去世以后高宗李治即位,没几年李治就将太宗在感业寺出家为尼的遗孀武才人接到宫中,武才人野心勃勃,想谋夺皇后之位,后来甚至谋夺天下。她不仅除掉那些对李唐忠厚的老臣,还将李家子嗣残害无数。太宗还有一个儿子越王李贞,李贞也很有才华和作为,当时武媚娘已经掌握实权,越王李贞反对武媚娘,并且想联合纪王李慎一起。李慎审时度势,知道斗不过武媚娘,就没有与李贞同谋,李贞后来果然失败。但是武媚娘却没有因此而放过纪王李慎,她对李家的任何人都不放心,所以李慎也遭到贬黜,流放巴州,甚至将他的姓氏都改掉了,最终死于道上。

太宗死后,韦氏因为有儿子纪王,按照唐礼被封为纪王太妃,随着儿子纪王李慎前往封地居住。公元665年,因高宗李治要前往泰山封禅,纪王太妃韦氏和燕太妃也一起陪同前往,但是路途颠簸,最终半途她病死在洛阳。洛阳对于她来说是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她是在这个地方遇到李世民的,又在这个地方结束了她的一生。第二年,她被陪葬昭陵,从此伴在太宗身边。她的陵墓是昭陵陪葬墓里规格最好的一座,这正是她身份地位的显现。

标签: 寡妇

更多文章

  • 咏史诗在唐代走向繁盛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繁盛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最为辉煌的时代,作为唐代诗歌总体有机的组成部分,咏史诗也进入了其创作的繁盛期,一改它在先唐时期诗歌创作中的从属地位,与山水、田园、边塞等诗歌类型平分秋色,异象纷呈,数量众多,展现了新的时代气象与面貌,在古代文学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据初步统计,唐代咏史诗约有3000余首,远远超越

  • 唐代着名僧人一行的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僧人

    制造仪器和观测一行主张在实测的基础上编订历法。为此,首先需要有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他于开元九年率府兵曹参军梁令瓒设计黄道游仪,并制成木模。一行决定用铜铁铸造,于开元十一年完成。这架仪器的黄道不是固定的,可以在赤道上移位,以符合岁差现象(当时认为岁差是黄道沿赤道西退,实则相反)。后来,一行和梁令瓒等又

  • “唐朝玄宗时大宦官”高力士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高力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让你

    唐朝玄宗李隆基时期有一位与主子一同沉浮的“老奴”大宦官,名叫高力士(684762)唐朝玄宗时大宦官。本姓冯,名元一,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人。幼时被岭南地方官阉割,后贡入宫廷,因宦官高延福收其为养子而改姓高。玄宗李隆基未立时,高力士即“倾心奉之”,

  • 【唐朝?王勃】“初唐四杰”之冠,滕王一序惊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初唐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r

  • 唐朝最惨的开国名将,为大唐稳住百万疆土,死后却被开馆辱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唐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家父子在太原起义,最后成功一统天下家里李唐王朝,唐朝与隋朝两朝的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而大唐最杰出的帝王李世民在李家建立唐朝中出力最大,他率领一帮文臣武将东征西战,最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夺位。在李世民的一帮手下,有一位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末,但是他的功劳确实非常大

  • 16、武宗李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唐武宗李炎(814~846),穆宗第五子,母宣懿皇后韦氏。元和九年六月十二日生于东宫。长庆三年三月,封颍王,本名瀍。开成中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正月二日,文宗病重,命知枢密刘弘逸、薛季棱引宰相杨嗣复、李珏至禁中,奉皇太子监国。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以皇太子之立,功不在己,便

  •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悲哀 14个儿子竟死了12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死了

    在古代,要问当谁的儿子最为尊贵,估计十个有九个会回答说是当皇帝的儿子。试想一生下来就是龙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有什么比这更如意的呢?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帝的儿子也不是十二分如意,唐太宗李世民可真正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不过太宗的儿子却没那么好命。太宗共有14个儿子,就有12个死于非命

  • 如果李世民把唐僧吃了现在会不会还是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僧

    前段时间,微博曾经冒出过一个脑洞大开的话题:#李世民好傻#,以下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几条:李世民好傻#感觉李世民实在是太傻了,长生药近在眼前都不知道。等唐僧取经归来,徒弟们各自解散,嘿嘿,直接把唐僧吃了或强迫他割块肉,不就可以长生不老了。要是真成了,没准现在还是贞观之治呀。而我已经被李世民娶了吧!!!

  • 求贤若渴的唐太宗为何要杀单雄信,原由和李渊有杀父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求贤若渴

    唐太宗文治武功卓越,此次之外他还有许多优点值得后人学习,尤其是后世帝王,那便是他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的性格。早在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他率领部下南征北战,为大唐统一天下立下显赫功劳,在这个过程中,唐太宗收服了很多的文臣武将,这批人不仅助他统一天下,还是他日后开创大唐盛世的功臣。熟悉历史的读者应该会知道

  • 满清初期,《明史》相伴的是文字狱,清朝文字狱达到了登峰造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字狱

    中国古代有专设史官,记录和编撰历史。史官分为记录官和编纂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因为玄武门兵变心里有鬼,几次向宰相房玄龄、谏议大夫褚遂良提出看国史和起居注,留下了干预史书的恶名。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好奇,想看看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