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隋文帝与隋炀帝

隋朝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隋文帝与隋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92 更新时间:2023/12/30 19:39:01

隋朝从建立到灭亡不过十多年,在历史长河中显得极其短暂。尽管如此,隋文帝杨坚在位的几年,不仅统一了全国,而且在经济上迅速发展,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开皇之治”。杨坚创下的基业并没有坚持多久,在选拔皇储上杨坚被隋炀帝杨广蒙蔽,结果隋朝被这个喜欢奢侈的儿子挥霍掉了。隋炀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黩武”者,他的失败在于他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而不是像评书隋唐演义说的那样只会“贪杯好色”的昏庸之辈。

开国之君小档案

身份隋朝开国皇帝

姓名杨坚

在位时间公元581年604年

特长利用权力、蛊惑人心

嗜好佛道

最大敌人杨广

继位者杨广

谥号文帝

开国因素乱世的一统要求

用人得失

隋文帝有着显赫的身世以及过人的谋略,但是注定他成为结束乱世的因素还在于其深谙笼络人心的帝王之术,作为开国之君,怎么把握手下的能人与脚下的江山,这种本事在杨坚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重用高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高颍出身豪门,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勤于钻研军事谋略,17岁就参加了北周灭北齐的战争,并且表现不俗。当时的杨坚是北周的宰相,于是将他收罗在自己的手下。高颍也确实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为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要任命高颍为尚书左仆射。高颍觉得自己资历还不深,不应当一下子位居高位,否则会使大臣不服气,于是上书辞谢,推荐名士苏威担任尚书左仆射。隋文帝用人的高明之处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他先接受了高颍的辞呈,成全了他辞谢的行为,但是没过几天,就提升了他的职位,依然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他解释道,自古善于举荐人才的都要受到奖励,高颍向我推荐人才,说明他没有私心,能够为百姓做事,是胜任这个职位的。隋文帝还加封他为左卫大将军,统领禁军。隋文帝的用人技巧是值得学习的,既然属下有高风亮节的行为,就要先成全他,可以为他争取到更好的名声,树立起威望,然后再次任用他,可以表现自己的诚意和决心,也不埋没人才。

隋文帝不但重用高颖,并且用人不疑。公元589年,隋文帝伐陈,精通军事谋略的高颍自然担任统帅。高颍在前线作战期间,朝中有大臣挖他的墙角,诬陷他有谋反的企图。隋文帝听了,命令把这个大臣拉出去杀了,以表示自己用人不疑的决心,大臣们再不敢乱说了。后来,又有大臣嫉妒高颖,在隋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隋文帝还是很信任高颖,定了这些人的罪,维护高颍。他对高颍说道,先生好比一块铜镜,小人对你的诬陷就像是摩擦铜镜,只会使它越来越亮,更加光彩照人。高颍也不负隋文帝的信任,尽心尽力地辅佐他,主持法度的制定,积极举荐人才,共同致力于打造一个太平盛世。

杨坚在称帝之后,先是把自己的儿子们封到各地去驻守,同时掌管当地及周围的军事。这是吸收了北周被自己灭掉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杨坚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并且实施法治,对官员经常加以考核,严明赏罚。开皇元年(581年)他下诏表扬岐州刺史梁彦光,之后,类似的表彰不断出现,在这些受到奖励的官员中,最着名的是新丰县令房恭懿的故事。他的政绩是三辅一带最好的,于是被赏赐了很多粟米绢帛。等到三辅地区所属县令一起去朝谒皇帝的时候,文帝一见到房恭懿,就把他叫到自己的坐榻前,向他征询治理百姓的方略。隋文帝还对各州官员说,房恭懿一心为国,爱护黎民百姓,这是我大隋王朝的幸运。朕应该予以重赏,否则上天和祖先一定会怪罪我的。你们为政也都应该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于是提升房恭懿为海州刺史。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隋文帝很懂得用人的激励,他不断地树立榜样,对有成绩的大臣,予以通报表扬,这是一种精神激励的做法,效果很好。当时州县官吏大多称职,能够勤政爱民,致使社会安定,百姓富庶。

隋文帝的用人还注意从制度入手,进行改革。他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冲击,从制度上使得大臣互相制约,皇帝也更能放手使用人才了。隋文帝对选官也做了重大的改革,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把选举用人权从世家大族手里夺了回来,收归到中央。开皇十五年(595年),他废除了三百多年来的世家大族作为政治上垄断工具的九品中正制度。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又要求五品以上京官与地方长官,向中央推荐德才兼备的士人,然后由中央考核,安排做官。这样,选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更为明确。这种选官制度的出现,有利于隋王朝得到有识之士的拥护,从而获得更多的英才。从制度上加以保障,这是隋文帝用人更加高人一筹的地方。

亡国之主小档案

身份隋朝末代皇帝

姓名杨广

在位时间公元605年618年

特长巡游

掘墓人宇文化及

死亡地点江都

谥号炀帝

亡国因素穷兵黩武、不察民情

用人得失

除了秦二世以外,最被人讥笑的末代皇帝就应该是隋炀帝杨广了,不过跟不学无术的二世比较起来,隋炀帝倒还有一些文韬武略,他13岁就被封为晋王,担任了并州的总管职位,隋朝兴兵灭陈的战争也是他指挥的。此后,杨广也是屡建战功,曾经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又北上击败突厥进犯,可见他还是很有军事才华的。

杨广之所以亡国,从用人的角度就可以看出端倪,他的最大问题就是宠幸小人。在杨广宠信的大臣中,宇文述是最出名的一个。宇文述出身鲜卑贵族,平陈的时候他担任行军总管,率兵三万从六合渡江,时任晋王的杨广将其拉拢在了自己手下。在杨广谋夺皇位的过程中,宇文述为他出谋划策,并为杨广收买朝中宰相杨素等人,共谋立杨广为太子,为杨广当上皇帝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宇文述是有一些才能的,特别在军事方面功劳不小,他曾经西击吐谷浑,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他并不是一个可以倚重的人才,宇文述非常善于供奉杨广,经常贡献一些奇巧的玩艺给他,深得杨广欢心,对他言听计从,势倾朝廷,宠遇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此人生性贪婪,经常接受各方馈赠,家里财宝堆积如山,童仆过千人,骄奢无度。宇文述在临终前向杨广哀求赦免自己因罪免职的儿子。面对追随自己三十多年的心腹的哀求,杨广一口答应下来。宇文述的不肖之子们不但被赦免,还分别被赐予官职。长子宇文化及任右屯卫将军,其弟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不久以后,杨广死在了他们手中。

从杨广重用宇文述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所使用的人,并不是没有才能,而是和他一样,有才而无德。宇文述贪婪豪奢,其背后不知道损害了多少国家的利益,并且一味地拍马、迎合杨广而不加以规劝,临终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儿子,让两个不肖子孙登上了历史舞台。

杨广还是一个很有文才的人,他的诗写得很好,不过他的才能没有用到正地方,由于嫉妒心太强,只要碰到诗比他写得还好的大臣,一定要找借口杀掉。当时内史诗郎薛道衡才名冠绝南北,着作郎王胄文词为天下准则,杨广就恨得牙痒痒,找点小错就把他们杀掉了。

杨广最大的弱点,是听不得任何反对意见。他曾对大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对所谓敢言直谏的人,都说他们忠诚,但我最不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这样一搞,谁还敢说真话?包围在他身边的必然是一帮奸佞小人。这恐怕是他与李世民的最大区别。李世民与魏征的千古佳话,是他作为明君的最有力的佐证。一个帝王,未必要多么聪明,但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磁石一样的凝聚力。

《隋书》的作者对杨广评价很是苛刻,他们在称道了杨广的一些功绩后,批评得很厉害,说他最后弄得“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这个评价或许有点苛刻,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广一方面重用宇文述等奸佞小人,另一方面又妒贤忌能,自然无法很好地治理国家,再加上他穷奢极欲,好大喜功,最终导致亡国。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王世充求言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讲真话难。这样的慨叹老早就有,不算鲜言新语。真话难讲,在于有人不愿听真话,搞“直如弦,死道边”那一套。不过,也有人从本心来讲,愿意多听听别人的话,不是摆一摆喜听真话的架势让人看,但听了一阵却中途而止,就像立志修行的人,打坐了几天,便半途回了家。《资治通鉴》中有一段涉及王世充求

  • 瓦岗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农民起义

    风起云涌、星罗棋布的隋末农民大起义,自大业七年(611年)到大业十二年(616年),经过五年的奋战,逐渐形成三大支队伍,一支是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一支是杜伏威、辅公佑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一支就是翟让、李密的瓦岗军。大业七年(612年),东都法曹翟让犯了死罪,狱吏黄君汉钦佩翟让骁勇,以为他能拯救百姓

  • 父亲锥舌诫都没用,贺若弼还在死在这上面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还在

    平定江南时,有两人立下大功,一是贺若弼,一是韩擒虎。贺若弼击败陈朝最强大的精锐部队,队友韩擒虎拿下陈叔宝,终结陈朝,统一天下。贺若弼出生于将门之家,他的父亲贺若敦以勇猛出名,曾经担任过金州刺史,但是贺若敦是个武夫,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自然也不懂什么政治权术。他对北周晋王宇文护的所作所为,很不满,在

  • 开皇之治 杨坚出色的政治管理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皇

    杨坚不仅政治方面卓有成效,在经济上也颇有建树,那就是统一钱币和度量衡。南北朝时期,各国的钱币各自为政,非常混乱,北周有永通万国、五行大布、五铢三种钱币,但到了南方流行五铢、六铢等钱,而岭南诸州用盐、米、布进行实物交易。开皇三年(583),文帝下令铸造五铢钱,规定每千文重四斤二银两,作为全国通用货币,

  • 《独孤天下》独孤伽罗的真实身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独孤

    《独孤天下》近日曝光一组群像海报和剧照,胡冰卿所饰演的独孤伽罗既有身着皇后华服、气场全开的一面,也有低眉敛愁绪的小女儿姿态,不仅造型多变,从冰卿眼神的变化就能深切感受到伽罗从名门闺秀蜕变成一代传奇皇后的成长历程。很多网友好奇独孤伽罗是什么人?有原型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北周一代贤臣独孤信的小女儿

  • 第六节 痛定思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痛定思痛

    此次太宗东征,虽然给了高丽极为沉重的打击,但自身损失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颇有斩获,可是毕竟没有达到平其国、收复故土的战略目标,以这个标准来看,这次的东征是失败了。可是太宗毕竟不是炀帝,炀帝是稀里糊涂地打仗、莫名其妙地失败,所以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太宗皇帝则大为不同,身为一代名将,历史上最能打的皇

  • 第二节 辽东粪土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辽东

    陈国亡了,可是这个事件却让数千里之外的一个人惊恐不已,这个人就是当时的高丽国国王高汤(高丽史书称之为平原王或平岗上好王,也叫高阳成)。高丽或者说高丽国所治的这片土地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片土地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个王朝――箕子朝鲜就是我华夏族的诸侯国之一,箕子是纣王的亲戚,一般说是哥哥,有的说是叔父。

  • 第二节 过河!过河!过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第二节

    辽河之上,杀声震天,隋军和高丽军的第一场战斗就显得那么激烈和血腥。率领前锋渡河的将军便是炀帝深为器重的麦铁杖。此人本是南朝陈人,陈亡后入隋军,随名将杨素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他出身低微但却受皇帝器重,因此一心为国,不畏生死。出征前他留下了“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瓜蒂喷鼻,治黄不

  • 窦建德简介与评价:简述窦建德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窦建德窦建德(573~621)隋末河北起义军前期领袖。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建德父、祖世代务农,稍有资产。建德仗义疏财,甚为乡里敬重。初为里长,因犯法亡命,后遇赦得归。大业七年(611),隋炀帝杨广征兵攻高丽,建德以“募人”从军,为二百人长。当时,山东大水,同县孙安祖,

  • 隋文帝悍将史万岁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悍将

    隋文帝的重臣史万岁就像汉武帝时的名将李广一样那么有名。李广以击匈奴称雄于汉,史万岁则以败突厥扬名于隋。能与李广相比的人,或许历史上也只有史万岁一人了。那么他究竟有什么样的才能呢?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史万岁曾为北周沧州刺史,在他还是少年的时候,就非常地勇猛潇洒,尤其是喜欢骑射,在马上驰骋,就犹如在天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