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父亲锥舌诫都没用,贺若弼还在死在这上面了!

父亲锥舌诫都没用,贺若弼还在死在这上面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61 更新时间:2023/12/17 4:43:35

平定江南时,有两人立下大功,一是贺若弼,一是韩擒虎。贺若弼击败陈朝最强大的精锐部队,队友韩擒虎拿下陈叔宝,终结陈朝,统一天下。

贺若弼出生于将门之家,他的父亲贺若敦以勇猛出名,曾经担任过金州刺史,但是贺若敦是个武夫,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自然也不懂什么政治权术。他对北周晋王宇文护的所作所为,很不满,在公众场合也发牢骚,话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宇文护听也很不高兴,最后逼着他自杀。贺若敦在临死前对儿子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这话是再明白不过了,虽然并没有什么大罪,但说多了话,祸从口出,好好收敛,却是自己含恨而终的导火线。

贺若弼在父亲去世的头几年里,还算遵守父亲的遗言,但是在平陈后,他却渐渐忘了。

公元589年,隋文帝大封群臣,贺若弼得到了最高级别的奖赏,登上皇帝的宝座同坐,布帛八千段,越级授予他上柱国,进爵位为宋公,后来还增加了金银财宝,送了个陈叔宝的妹妹给他当小妾,够可以了吧。相较于韩擒虎只进级为上柱国,布帛八千段,爵位还没得加,贺若弼应该明白了。

但是他却忘记了父亲当年给他的教诲,不断地为自己,为家族埋下了一颗颗炸弹。

一笑周罗睺无能。

周罗睺是原陈朝水军都督,勇猛善战,却终因陈叔宝的瞎指派,吃了一大败仗。隋文帝亲自好言安慰他,让他安心待在大隋,有他出力的地方。周罗睺很感动,但贺若弼却在人家一把鼻涕一把泪时说:“我听说您前往郢汉指挥,料到扬州唾手可得,结果隋朝大军很顺利就过江了,就如我料定的一样。”这话说的很糟糕,对于隋方的贺若弼而言,已然胜利后,还当面嘲笑敌方将领,是很没有大将风范的小人嘴脸。同时,隋文帝安慰在前,他却讽刺在后,在隋文帝听来,很不感冒,于是,威风没耍成,皇帝的脸也被扫了,贺若弼被周罗睺将了一军,而似乎和他赌气似的,隋文帝也随即授予周上仪同三司,狠狠地打了贺若弼一记耳光。

二讨好文帝不得。

在平陈前,贺若弼把自己的方略写成一册,题上大名《御授平陈七策》。文帝看了看题目,火就来了,但还是耐着性子没发作,甩给他一句话:“你想提高我的名词,可是我不想求名,你自己把它记载到家史中去吧。”贺若弼傻里巴唧的,你写就写吧,还来个御授,皇帝自己愿意这样才行,你一个武夫,还搞得这么隆重,这么往自己脸上贴金干嘛呢?文帝没收拾已经算不错了。

平陈后,贺若弼的地位猛升,他的兄弟中不管郡公刺史列将等职务,家里的珍宝也多得很,至于婢妾侍女全部绫罗绸缎的穿着,好几百号人,莺莺燕燕的,看着真舒服。可是隋文帝不高兴了,你小子,给点阳光就腐烂了,没看见宫里面连皇后娘娘都不舍得穿件漂亮绸缎,你家连个丫头都敢这么奢侈,把皇帝老儿放哪了?于是,当突厥使者来进贡的时候,隋文帝摆出韩擒虎来,说他就是抓获陈国天子的将军,狠狠地压了贺若弼一把。

三骂高熲杨素饭桶

公元592年,贺若弼已经升为右领军大将军。此时元勋们死的死,退的退,尤其是他的老对头韩擒虎已经于本年去世,他更是觉得自己在朝中无人能及,就差一个宰相的头衔了。但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他巴巴地等着提拔,结果呢,杨素当上了尚书右仆射,他却还只是个将军,他心里极度不平衡,没好脸色,也没好听话。他有些话还不止说一遍,就如现在某些朋友一样,重要的话讲三遍,他扬言:“高熲,杨素两个人当宰相,就只是会吃饭而已。”

这话估计除了他自己,没一个人会觉得好。尤其是隋文帝看来,这简直就是骂他没眼光啊,选个宰相是饭桶,硬是把有通天策地之能的人才给遗漏了,不是昏君是什么?!再就是高杨二人听来也不得劲,这二人是什么人啊,高熲本就是记仇之人,想当年李德林就被他给整下来了台,杨素更是杀人不眨眼的残忍名将,听了这句话会有多恨?估计想直接生吞了贺若弼的心都有。不过,贺若弼自己不觉得,隋文帝罢了他的官,抓他下大狱问他为什么这样说话时,他说高熲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懂他们,所以才敢说这样的话!

这样的话也不能随便说,不要说老朋友,舅舅的儿子,就是自己的亲兄弟,也不能这样胡来。贺若弼早把他父亲的嘱咐忘在脑后,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那点谨慎,从灭陈和韩争功开始,他就偏离了父亲给他定的最初的方向,直到彻底远离,南辕北辙

贺若弼被抓后,百官们趁机上奏说他怨恨朝廷,犯了死罪,而隋文帝在重重地打压了贺若弼的锐气之后,还是念在他立过大功的份上,放了他一条生路,但是不让他再担任任何具体职务,算是保全了他的一点体面。

如果能就此罢手,好好管住自己的嘴,贺若弼或许还不会死得太难看。但是贺若弼似乎注定要对不起父亲,在隋文帝朝,他算是有惊无险了。到了隋炀帝朝,他就没那么好运了。

公元607年(大业三年)七月,贺若弼随杨广北巡至榆林。为了制造出我天朝上国的奢华大场面,杨广派人制造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突厥民可汗及其部众。贺若弼认为这太过奢侈,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结果可想而知,被人上奏后,杨广大怒,将多嘴的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贺若弼当年六十四岁。

贺若弼英雄一世,他的父亲在临死前拼尽全力用锥子把他的舌头刺破,让他记住这口舌惹祸,结果他一生也没能改变,最终还是败在了口舌之上,末路英雄的人生啊,谁说得清啊。

标签: 还在

更多文章

  • 开皇之治 杨坚出色的政治管理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皇

    杨坚不仅政治方面卓有成效,在经济上也颇有建树,那就是统一钱币和度量衡。南北朝时期,各国的钱币各自为政,非常混乱,北周有永通万国、五行大布、五铢三种钱币,但到了南方流行五铢、六铢等钱,而岭南诸州用盐、米、布进行实物交易。开皇三年(583),文帝下令铸造五铢钱,规定每千文重四斤二银两,作为全国通用货币,

  • 《独孤天下》独孤伽罗的真实身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独孤

    《独孤天下》近日曝光一组群像海报和剧照,胡冰卿所饰演的独孤伽罗既有身着皇后华服、气场全开的一面,也有低眉敛愁绪的小女儿姿态,不仅造型多变,从冰卿眼神的变化就能深切感受到伽罗从名门闺秀蜕变成一代传奇皇后的成长历程。很多网友好奇独孤伽罗是什么人?有原型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北周一代贤臣独孤信的小女儿

  • 第六节 痛定思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痛定思痛

    此次太宗东征,虽然给了高丽极为沉重的打击,但自身损失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颇有斩获,可是毕竟没有达到平其国、收复故土的战略目标,以这个标准来看,这次的东征是失败了。可是太宗毕竟不是炀帝,炀帝是稀里糊涂地打仗、莫名其妙地失败,所以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太宗皇帝则大为不同,身为一代名将,历史上最能打的皇

  • 第二节 辽东粪土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辽东

    陈国亡了,可是这个事件却让数千里之外的一个人惊恐不已,这个人就是当时的高丽国国王高汤(高丽史书称之为平原王或平岗上好王,也叫高阳成)。高丽或者说高丽国所治的这片土地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片土地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个王朝――箕子朝鲜就是我华夏族的诸侯国之一,箕子是纣王的亲戚,一般说是哥哥,有的说是叔父。

  • 第二节 过河!过河!过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第二节

    辽河之上,杀声震天,隋军和高丽军的第一场战斗就显得那么激烈和血腥。率领前锋渡河的将军便是炀帝深为器重的麦铁杖。此人本是南朝陈人,陈亡后入隋军,随名将杨素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他出身低微但却受皇帝器重,因此一心为国,不畏生死。出征前他留下了“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瓜蒂喷鼻,治黄不

  • 窦建德简介与评价:简述窦建德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窦建德窦建德(573~621)隋末河北起义军前期领袖。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建德父、祖世代务农,稍有资产。建德仗义疏财,甚为乡里敬重。初为里长,因犯法亡命,后遇赦得归。大业七年(611),隋炀帝杨广征兵攻高丽,建德以“募人”从军,为二百人长。当时,山东大水,同县孙安祖,

  • 隋文帝悍将史万岁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悍将

    隋文帝的重臣史万岁就像汉武帝时的名将李广一样那么有名。李广以击匈奴称雄于汉,史万岁则以败突厥扬名于隋。能与李广相比的人,或许历史上也只有史万岁一人了。那么他究竟有什么样的才能呢?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史万岁曾为北周沧州刺史,在他还是少年的时候,就非常地勇猛潇洒,尤其是喜欢骑射,在马上驰骋,就犹如在天上飞

  • 隋朝瓦岗寨袭取洛口仓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

    袭取洛口仓(隋朝)瓦岗寨的好汉们下手非常狠,一下就端掉了隋王朝的命根子战争概述:隋末国内社会矛盾重重,内忧外困,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业六年(610年),翟让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东南)扯起义旗,引得各路豪杰来归。后来李密接管了这支队伍的领导权,瓦岗军败张须陀、灭刘长恭,并

  • 四海巡幸——纵情声色淫乐无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淫乐

    隋炀帝贪图享乐的重要内容是他巡游天下,三幸江都(今扬州)。隋炀帝在洛阳显仁宫中目睹了自天下各处移来的名花异卉,鲜艳异常,娇嫩可爱,感到十分新奇。当了解到最尊贵而艳丽的丹桂、碧莲、金梅、银杏、垂丝弱柳等等均出自江南扬州时,他有了游览扬州的打算。当臣下向他禀报,扬州蕃厘观的琼花,开花似雪,香闻数十里时,

  • 诬陷兄长——阴谋图得东宫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宫

    有一次,隋文帝秘密让人给几个儿子看相。看相人说:“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隋文帝又问大臣韦鼎:“我的几个儿子,谁能够继承我?”韦鼎说:“皇帝和皇后最喜爱谁,谁就应该继承皇位,这不是我所敢于预料的。”隋文帝笑着说:&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