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末军阀刘武周是遭到谁的背叛而遭遇不幸?

隋末军阀刘武周是遭到谁的背叛而遭遇不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52 更新时间:2024/1/7 7:09:35

刘武周是山西人,隋末着名军阀之一。

关于他的出生还有一段故事。他的父亲和母亲坐在庭院里休息,忽然看见一个像雄鸡一样形状的东西,它身上的光芒把地面都给照亮了。它唰的一下向庭中的女人飞去,刘武周妈妈赶紧起来抖衣服,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在不久之后,武周妈妈就有了喜讯,十月后生下了刘武周。

刘武周的父亲给他找了个武师傅,他倒也是勤学苦练。后来凭借这一身武艺参军,立下战功。回到家乡后他就被封为了太守的护卫长官。刘武周的血脉里有不安分的因素,他杀死太守起兵反隋。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他的麾下,他的兵越来越多。

他一边讨好突厥,一边应付来攻打他的隋军。他不仅打跑了隋军,还反攻拿下雁门,进而攻取汾阳宫,迎来他第一次大胜利。他把美女进献给突厥,换来了一个可汗的称号。势力逐渐加大的他索性自封为帝。在李渊攻入长安后,他接受下属的建议攻打晋阳。他一个个打败了李渊派来护卫太原的唐朝将领,攻占了太原。他派下属继续向南挺进。在这期间,又有一些小军阀也在响应刘武周。刘武周逐渐控制了整个山西大部。李渊惊慌失措,派秦王率军攻打。李世民兵分几路,把刘武周的势力分别击破。刘武周只能逃亡突厥,秦王把山西的失地都收了回来。

在三年后,刘武周逃回家乡的计划失败,被突厥人杀死了。

李渊与刘武周谁先起兵

刘武周比李渊更早起兵。刘武周担任太守的护卫长官,其间与太守的妾室偷情。可是被太守发现了,刘武周惶惶不可终日。其实刘武周心里早就想趁天下大乱杀死太守。那时正在闹饥荒,尽管官府的粮食很充足,但吝啬的行政长官不肯分给百姓。

刘武周就派人到街上到处说太守的坏话,做足了舆论攻势。在大业十三年三月,刘武周用正义的理由杀死了太守,起兵反叛。他没有遭到百姓的批判。为了让他的叛乱更得民心,他开放了粮仓用来赈济灾民。他还号召当地百姓加入到他的队伍,最终得到数万人的响应。当地的官方力量也投降了,刘武周被众人推荐成为了当地的一把手。家乡地处突厥边缘,他尽快派人联系突厥,希望能得到突厥的支持。他引突厥军队袭击隋军,攻取了汾阳宫,把皇帝的美人赠给了突厥可汗。

李渊起兵是在大业十三年的农历七月。他在起兵之前还发表了一番誓词:谴责了隋炀帝是个昏君,导致民不聊生。他一面派人出使突厥,请求突厥可汗派兵援助。一面让大儿子和二儿子挥师南下,迅速向西南方挺进。当时隋朝皇帝正在扬州度假,关内隋军力量薄弱,根本档不住唐军。其他的地方势力正在与对方交战,完全顾不上这支部队。因此,他们很快地就攻入了长安。李渊一进长安,就立刻立隋炀帝的后代为皇帝,把杨广架空为太上皇并把持了朝政。

刘武周怎么死的

刘武周是被突厥人杀死的。刘武周出生富贵,爱好舞刀弄枪,交友广泛。他的哥哥曾经劝过他,交朋友应该要慎重,不然像他这么乱交,家族总有一天会毁在他的手中。刘武周年轻气盛,在家里没什么事干就加入了军队。

他凭借灵活的身手立下了战功,被封为军官回到了家乡。他的家乡离突厥不远,刘武周每天都在害怕突厥哪天会攻进来。当地太守贪财,不肯开放粮仓救济灾民。刘武周拉起了正义的旗帜,杀死了太守,开放粮仓救助灾民。他被当地百姓推荐为太守。隋朝朝堂见刘武周杀死了太守,自然要派兵过来擒拿他。刘武周就派人联系突厥,希望突厥能够帮助自己。后来借助突厥的兵马,刘武周打退了隋军。为了讨好突厥,他在攻占了汾阳宫后将里面的美女献给了突厥可汗。突厥方面不仅送来了战马,还赐下了定杨可汗的封号。这个时候刘武周和突厥的关系是很好的,双方为自己的目的默契地结成了同盟。

刘武周很会用人,也很会打仗。在接下去的日子里不仅打败了李元吉等唐朝名将,还几乎控制了整个山西。山西是李渊的老巢,他不能容许他人在这片土地上呼风唤雨。他派出了李世民攻打刘武周。李世民是杰出的军事家,虽然刘武周也很厉害,但对上李世民就不够看了。他被李世民打败,只能投奔他的盟友突厥。可是突厥已经放弃刘武周了,因为李渊出于政治考量向突厥抛出了橄榄枝,突厥选择了更强大的人马做他们的盟友。逃到突厥的刘武周发现他的盟友已经和敌人合作,只能选择跑路。突厥人察觉到了他的意图索性杀死刘武周,以此表现他们对李唐的诚意。

标签: 军阀

更多文章

  • 第二节 渭水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第二节

    突厥人咄咄逼人的态度大大触怒了李渊,本来李渊起初向突厥称臣不过是虚与委蛇,现在大唐一统海内,突厥人依然将唐朝视为一块上好的肥肉,随意予取予求,武德七年的入侵几乎将刀子驾到了李渊的脖子上,这是李渊不能忍受的,因此唐朝内部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击步骤。首先是利用互市的时机大量购买用于军事的战马和用于农业的耕牛

  •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 东突厥可汗始毕可汗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可汗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咄吉世继位,号始毕可汗。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

  • 麻叔谋的故事:百姓为何痛恨麻叔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为了临幸江都,下旨开凿大运河。宇文述进言,说是睢阳一带留有王气,应当乘机掘断龙脉,方可免患。炀帝准其所奏,下旨负责这段工程的总管麻叔谋,照令行事。麻叔谋是个非常贪暴的人,他奉旨开河,借机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当督工开掘到上源驿旁时,挖出了一口绝大的棺木。麻叔谋以为棺内必有宝藏,便命夫役劈开棺

  • 独孤曼陀喜欢的人是谁?独孤曼陀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独孤

    电视剧《独孤天下》正在热播中,剧中独孤曼陀是独孤信的女儿之一,独孤曼陀喜欢的人是谁?独孤曼陀最后嫁给了谁?独孤曼陀是怎么死的?独孤天下独孤曼陀喜欢谁《独孤天下》中,独孤曼陀没有喜欢的人,她心中没有爱情,只有出人头地的欲望。电视剧《独孤天下》正在热播,剧中独孤曼陀是独孤家族的庶女,因为身份卑微,所以一

  • 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疆域

    公元2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一个分裂的时期,不仅边疆地区的主人朝夕之间可能就会改变,连中原地区也无法保持一个长期稳固的政权,有统一也是相当的短暂。而且以中原民族为主导文化的认同也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作为文化的中国概念此时有了一个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进入一个再整合的时期。因此,此段历史时期

  • 第六节 击灭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不及九百年,当有八十大将灭之。”这是一个神秘的预言,它预言了高丽的国寿以及亡于谁手。今天看来我们可以斥之为封建迷信,可是隋唐之际,此类预言特别盛行,而且准确度奇高,例如李唐建立、武后称帝无不被准确地预测出来,高丽最后的命运也不幸被言中,享国达九百载的高丽国和年近八十的绝代名

  • 隋朝末年的着名将领裴仁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

    裴仁基是隋朝末年的将领,字德本,河东郡人(今天在山西)是北周汾州刺史裴伯风的孙子,父亲是裴定。裴元庆是《说唐》中的人物,在历史中的人物原型是裴行俨,是裴仁基的儿子。裴元庆在《说唐》、《兴唐传》等书中,是隋唐第三条好汉,是裴仁基的第三个儿子,裴元绍和裴元福的弟弟,裴元庆的姐姐嫁给书中的另一个英雄程咬金

  • 第三节 结好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突厥

    既然死里逃生,李渊更是加紧了造反的准备。要造反就必须打仗,要打仗最关键的就是两样,一个是兵,一个是粮。太原是边塞重镇,粮草不成问题,但是兵员就很成问题。隋炀帝给李渊的兵员额度只有数千人,靠这点兵马想要造反是不可能的,必须招兵买马。可是李渊身边的两个副留守都是隋炀帝的心腹,责任就是监视李渊,因此李渊无

  • 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穷兵黩武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北周随国公杨坚篡位,立国为隋,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同年十二月,高丽王高阳(即平原王高汤)遣使朝贡,杨坚授高阳大将军、辽东郡公,改封高丽王。从这以后,高句丽遣使纳贡不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原。平原王高汤怕祸事临头,积极练兵积粮,为守拒之策,引起隋文帝的不满,

  • 名相高颎有着怎样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北周末年,杨坚被任命为左大丞相,总揽国家朝政。杨坚向来知道高颎强干明察,又习兵事,非常有计谋,想要用他为辅佐,派杨惠前往去表明自己的意思。高颎欣然承命说:“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这样,高颎就做了相府司录,成为杨坚的心腹,为之后杨坚成就大业作出了很多不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