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女真部落的崛起

二、女真部落的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87 更新时间:2023/12/14 2:53:04

明朝晚期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开始趁机扩大势力,逐渐威胁到了中原。建州女真的领袖就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受过明朝封赏,担任过建州左卫官员。努尔哈赤自小学习骑射,练得一身好武艺。十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于继母的虐待。努尔哈赤很小就离家在外,闯荡莽莽林海中。每天打猎、挖人参、采松子、采蘑菇,然后把山货带到抚顺去交易,以此谋生。抚顺是个很大集市,女真人和汉人交易频繁。努尔哈赤在这里接触了很多汉人,学会了汉语。他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等小说,从里面学会了不少军事策略。

建州女真的各个部落经常攻杀。明朝总兵李成梁利用建州各部的力量的均衡来维持统治。努尔哈赤25岁的时候。俄土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带领明军攻打古勒寨城主阿台。阿台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的妹妹。而当时努尔哈赤的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正在古勒寨去探望孙女。结果都在乱军被明军杀害。

努尔哈赤非常伤心。决心为祖父和父亲报仇雪恨。但当时他的力量还很弱小,不敢得罪明军,就决心先找尼堪外兰算帐。他对明朝官吏说:“害死我祖父、父亲的是尼堪外兰,只要你们把尼堪外兰交给我,我也就不追究别人了。”明朝官吏只把他祖父、父亲的遗体交还他,但不肯交出尼堪外兰让他报仇。

努尔哈赤满腔悲愤回到家里,找出了他父亲留下的十三副盔甲,分发给他手下将士,自己带领族人攻打土伦城。努尔哈赤英勇善战,很快就把尼堪外兰打得狼狈逃走。努尔哈赤攻占土伦城,在一路追击尼堪外兰的过程中,趁机又征服了建州女真的其他不少部落。尼堪外兰被逼一直逃到了鄂勒珲(今齐齐哈尔附近)想请求明军保护,努尔哈赤紧追不舍。明军不愿多管闲事,就让努尔哈赤杀了尼堪外兰。

消灭了尼堪外兰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女真势力最大的一支。不出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建州女真。女真族其他部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很快会被努尔哈赤吞并。当时的女真族,共分三部,分别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公元1593年,海西女真中最强的叶赫部联合了女真、蒙古等九个部落,共有士兵三万,分三路进攻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听到九部联军来攻,从容应战。他在敌军来路上埋伏了精兵;在路旁山岭边安放了滚木石块。一切安排妥当俄他就安安稳稳睡起觉来。他的妻子看了很着急,把他推醒,问他:“现在大军压进,你怎么到睡起觉来,难道你真的害怕啦?”

努尔哈赤笑着说:“如果我害怕,就是想睡也睡不着。”

其实努尔哈赤知道虽然敌兵虽然多,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据险要地形,就不会有问题。而且联军一定会互相观望。只要先消灭一两支部队,其他各部肯定会见势逃跑。

努尔哈赤把女真部落重新编制,把女真人分为八个旗,旗既是一个行政单位,又是军事组织。每旗下面又分成牛录,一个牛录三百人,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打仗。这样保证了生产,又加增强了战斗的凝聚力。但为了麻痹明朝,他继续每年明朝朝贡称臣,朝廷也觉得努尔哈赤态度恭顺,就封他为龙虎将军。努尔哈赤还多次到北京进贡,其实是为了察看明朝政府的虚实。公元1616年,他认为自己力量已经足以和明朝相抗衡,于是在八旗贵族拥护下,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附近)即位称汗,国号大金。由于宋朝时期女真部就建立过金国,所以历史上把它称为后金。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又花了两年安定统治,发展生产,扩充兵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见时机成熟,就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当众宣布跟明朝有结下七件的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指责当年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起兵征伐明朝。

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二万人马攻打抚顺。抚顺守将李永芳原本软弱,一看后金军来势浩荡。没有抵抗就出城投降了。后金军不废一兵一卒就俘获了人口、牲畜三十万。明朝的辽东巡抚马上派兵反攻抚顺,也被后金军半路上伏击。努尔哈赤命令少毁抚顺,带着大批战利品退回赫图阿拉。

消息一到北京,当时在位明神宗大怒,决定派杨镐为辽东经略,讨伐后金。杨镐为人刚愎自用,在后来的朝鲜战场上也犯过致命错误。经过一番紧张的调兵遣将,集中了十万大军。公元1619年,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从三面进攻赫图阿拉。山海关总兵杜松当担任中路左翼;辽东总兵李如柏担任中路右翼;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为了显示明军声势浩大,号称四十七万。杨镐本人坐镇沈阳,指挥全局。

那时候,后金八旗军兵力加起来了也才六万多。很多后金将士得到情报后开始害怕起来,而努尔哈赤却丝毫不在意,胸有成竹地说道:别管他几路来,我就是一路打。

通过战报分析,努尔哈赤得知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是主力,而且最先抚顺出发,一路打了过来,他就先集中兵力对付杜松。

杜松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将领,但为人过于骄傲。抚顺出发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雪,杜松不管气候恶劣一想抢头功,冒雪行军。他很快攻占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口;然后把手下士兵分为两部分。一半兵力留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带了另一半精兵开始攻打后金的界藩城(今新宾西北)。

努尔哈赤一看杜松分散了兵力,明显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不由得心里暗暗高兴。他马上集中八旗的兵力,连夜去偷袭了萨尔浒明军大营,截断了杜松后路。马上又急行军援救界藩。正在攻打界藩的明军,杜松军得知后路被抄,军心动摇。现在又被后金军两面夹击,顿时被杀得七零八落。努尔哈赤率领大军把明军团团包围。杜松率领部队冲杀想要突围,不幸被飞箭射死。明军的先锋人马很快就覆灭了。

北路马林从开原出兵,部队刚走到距萨尔浒还有四十里的地方,得知了杜松全军覆没的消息,胆小的马林急忙转攻为守,就地依山势安营扎垒,还挖了三层壕沟,防备敌人的骑兵冲锋。但没等防御修好,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力从界藩杀了过来,明军营垒被攻破。马林没命似的逃回了到开原,第二路明军又被打散了。

坐镇沈阳的杨镐还等着各路明军的捷报,不想一连两天接到的竟是两路人马覆灭,惊得目瞪口呆的他这才知道努尔哈赤用兵如神,连忙派快马传令另外两路明军立刻停止进攻。

标签: 女真部落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的故事:时务良策兴明邦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时务,良策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明国师刘伯温,相传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于易卦,能知过去未来,平生遭遇异于常人。为官体恤民苦,处事刚正不阿。刘伯温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

  • 揭秘长平公主的真实结局:没有出家为尼,于18岁离世,死时有5个月的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个月,结局,身孕

    明代末代皇帝崇祯的闺女长平公主不仅数次出现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集里边,都是诸多影视剧中的熟客,在影视作品中,长平公主被塑造成了一名武学高强度、遁入佛门的独臂神尼,一辈子传奇传奇,可是撇开文学着作中的造型艺术生产加工成份,我觉得真正在历史上的长平公主远远地没有文学着作中的好运。长平公主在崇祯初年生于紫禁城

  • 马秀英马皇后的历史故事:绝代母仪躬节俭,弋绨不数汉文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文,皇后,节俭

    裁余绘帛赐诸王,绮绣何曾问尚方。绝代母仪躬节俭,弋绨不数汉文皇。百尔均沾圣母恩,饔钱特赐古无伦。谁教盛世菁莪茂,红板仓粮太学存。明月几斜,落日何归。故人故事故情,今时今日今叹。若问伊人心何处,且听风吟唱细言碎语。多年前,曾是一人与时光为伍,对峙灵魂深处的寂寥。多年后,竟感叹生命反复无常,遗憾生活别处

  • 庞太师与八贤王关系 庞太师和八贤王谁权力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师,权力,贤王

    庞太师因为女儿进入宫中得到恩宠,所以愈加地骄横跋扈起来。不仅如此,他的儿子也是仗着父亲姐姐的势力,目中无人,出了皇帝之外,谁也不放在眼里。整个大宋朝,没人敢惹庞太师一家。庞太师与八贤王的关系庞太师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宋仁宗乐府,所以皇帝都要让他三分。八贤王的来头也不小,八贤王是宋仁宗的叔

  • 张居正一生所推行的隆万改革,为大明王朝延续了多长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大,张居正,生命

    提起明朝,小编实在是又爱又恨,真可谓是爱之深而又恨之切。之所以爱之深,是因为大明王朝有着令清朝难以企及的无限辉煌;之所以爱之切,是因为明朝皇帝实在是太不争气,以至到了中后期的明朝已经病入膏肓。而这时,明朝历史上最着名的大臣张居正为明朝开出了一剂强心剂,从而延续了大明王朝的生命。这副强心剂,便是在历史

  • 八贤王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当时不是他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当时,是他,是怎样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北宋宗室。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太祖赵匡胤驾崩以后,其弟赵匡义登了龙位.太祖的大儿子赵德昭心中不服,上殿讨回社稷,怒恼了太宗匡义.赵匡义要斩赵德昭,赵德昭含恨碰柱身亡.贺后

  • 闯王高迎祥为何死活逃不出孙传庭的手心?看一下子午谷的地图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不出,你就,闯王

    《三国演义》中曾有一个“子午谷奇谋”,说的是蜀汉想要北伐,大将魏延请求自带一支兵马出其不意杀到长安城下,占领长安。如果此计能够成功,不但魏延将立下不世之功,而且曹魏的西面半壁江山都将难保。当然,这个计策也面临很大的风险,弄不好就会全军覆没。所以诸葛亮最终拒绝了这个建议。到了明末,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子午

  • 明代文臣气节的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代表,明代,气节

    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以太祖皇太孙的身份即位,“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①,建文帝对此感到十分忧心,近臣黄子澄劝说建文帝早日削藩,以免数世之后形成尾大不掉的尴尬局面。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周王首当其冲被迅速贬为庶人、迁居云南。随后代王、岷王、湘王、齐王等诸王相继被削,最

  • 王美人王娡如何做到抛夫弃女入宫成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入宫,皇后,美人

    历史上,汉景帝刘启是第一个开创废皇后先例的皇帝。他把皇后的位置转给了再嫁夫人王美人王娡。一个抛弃丈夫女儿再嫁、被称为“二婚头”的平民女子,能取得皇帝的欢心,专宠后宫,已是不容易,她竟还能击败后宫所有的对手,一步一步登上皇后的宝座。王娡的发迹,除了她个人的智慧与手段之外,也同汉景帝的个人性格,以及汉初

  •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皇帝两次登基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两次,之谜,皇帝

    帝王档案朱祁镇:1436年-1449年在位,宣宗朱瞻基长子,性格昏庸而软弱。两次登基,共在位22年,期间被太监乱政误国,导致土木之变;虽励精图治已晚,无甚功绩,却开了明王朝宠信宦官之首。病死,终年38岁,死后葬于裕陵(今北京昌平十三陵)。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被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