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宸濠以上高王身份于弘治四年(1492)继承其父朱觐钧王位,是为宁王。朱宸濠母,过去做过娼妓。朱宸濠长大后,轻佻无威仪,善长用文行自我粉饰。“术士李自然、李日芳妄言其有异表,又谓城东南有天子气。宸濠喜,时时诇中朝事,闻谤言则喜。或言帝明圣,朝廷治,即怒。”①武宗正德二年(1507)四月,刘瑾受宁王宸濠重赂,假传圣旨恢复宁王护卫屯田。武宗正德初,朱宸濠遣内官梁安载金银两万赂瑾,瑾朦胧奏请,改南昌左卫为护卫;又奏准给予南昌河泊所一处,侵剥民利。后刘瑾事发被杀,兵部奏请革除宁王宸濠护卫,仍改为南昌左卫。时“宁王宸濠图不轨,赂瑾求复护卫。瑾与之,濠反谋遂成。”②正德六年(1511),宸濠葬母于先朝违禁之地西山青岚。后宁王竟敢建阳春书院,僭号离宫,怀不轨之心。朱宸濠还买通兵部尚书陆完,又勾结伶人臧贤,武宗左右近臣钱宁、张锐、张雄等,预谋再复宁王护卫。倖臣钱宁暗地与宸濠结私党,想进一步拉拢费宏,送费宏彩币和其他珍玩,被拒绝。钱宁羞愧并暗恨。为了恢复护卫和屯田,由钱宁和兵部尚书陆完主持,以车运来白金百万两,把朝中权贵都贿赂了一遍。费宏的弟弟编修费寀,他的妻子与宸濠的妻子是姐妹,得知此事,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费宏。“宏入朝,完迎问曰:‘宁王求护卫,可复乎?宏曰:‘不知当日革之者何故?完曰:‘今恐不能不予。宏峻却之。及中官持奏至阁,宏极言不当予,诏卒予之。于是宸濠与宁合,而恚宏。”③后陆完等施巧计,投宁王乞护卫疏,疏下阁议时,陆完又阴结杨廷和下制批准,费宏没有参与商讨的机会。朱宸濠就这样再次朦胧得复护卫。朱宸濠恢复藩王地位后,自称国主,妄传护卫为侍卫,改令旨为圣旨。宸濠密令承奉刘吉等招盗匪杨清、李甫、王儒等百余人入藩王府,号称“把势”。不久,宸濠招鄱阳湖盗匪杨子乔,统其部下杨清等肆行劫掠,扰害民生。
为加紧篡逆,宸濠招举人刘养正入府密谋。朱宸濠闻刘养正有才气,又精习兵法,故将其请入府中讲论当年宋太祖陈桥兵变事。刘养正见其有谋反意,称宸濠有拨乱之才。于是他们狼狈为奸,密约待机举事。江西按察副使胡世宁奏宁王宸濠谋逆不轨状,兵部移文宁王府,令其约束部下。时宸濠谋叛踪迹已很明显,人们不敢议论。胡世宁则独义愤上疏说:“江西之盗,剿抚二说相持,臣愚以为无难决也。己抚者不诛,再叛者毋赦,初起者亟剿,如是而已。顾江西患非盗贼。宁府威日张,不逞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诸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采办扰旁郡,蹂籍遍穷乡。臣恐良民不安,皆起为盗。臣下畏祸,多怀二心,礼乐刑政渐不自朝廷出矣。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④。疏上兵部移文后,朱宸濠很害怕,把罪过都推卸给下属以自我解脱。不久,“宸濠连奏世宁罪,世宁坐谪戍,自是无敢言者”⑤。后朝廷派河南左布政孙燧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
初,宁王宸濠谋逆,巡抚王哲被杀。董杰代王哲为巡抚,仅八个月也遭害。此后任汉、俞谏都只做了一年多巡抚就被罢官归里。现在孙燧以廷臣身份巡抚江西,不待言风险更大。孙燧接到任命后,叹息道:“是当死生以之矣”。⑥于是他先把妻子遣送回乡,自己只带僮仆二人前往。先是俞谏因抵忤朱宸濠被夺官闲居,朱宸濠更加得意,朘削百姓,运珍宝结禁近,以遥相支援;同时还连结江西各洞寨盗匪,纵其流劫。藩国官吏凡以正持者,朱宸濠总是千方百计将其排挤掉;怕灾祸临头的官员只能一味迁就。孙燧到任后,了解到这种情势,深感大变将作,于是采取均征赋、饬戒备、实仓储、散盐利等措施,缓解百姓苦难,对敢于摧剥扰民的官吏,逐渐消除,侦破为奸谋逆的团伙,立即绳之以法,以此剪除朱宸濠的羽翼。
先是,朱宸濠听说胡世宁上疏举发其谋逆迹象,大怒,立刻列举胡世宁种种罪名,到处贿赂权幸,一定要置胡世宁于死地。当时右都御史李士实,是朱宸濠的党羽,他与左都御史石玠共同上奏,认为胡世宁狂率当治其罪。这时,胡世宁已晋升福建按察使,准备离开江西。朱宸濠一面诬告世宁离间亲王,妖言诽谤;一面贿赂内臣,矫旨逮捕。朱宸濠诬告未成,又在胡世宁临行前投毒谋害,胡吃后便血,几乎死亡。世宁既迁福建,顺路抵浙回家。朱宸濠又指使其党羽浙江巡御史潘鹏派兵悬赏缉拿胡世宁。恰逢按察使李承勋见事不平,私匿世宁,变姓名,抄小路送他归京师告发。至京后,世宁被下锦衣狱。在狱中胡世宁自辩无罪,当时两京言官陈启充、徐文华交章求救,经冬,经严刑拷讯,几乎至死。这是因为钱宁、萧敬、张雄、张锐、江彬等均受朱宸濠重贿,这些人便威胁刑官,必坐胡诬谄亲王罪至死。当时大理寺少卿胡瓒据理力争说:濠谋赖世宁以发,而置之极刑,何以服天下!众人也力为胡世宁争,当时江西巡抚孙燧等又力言其委屈,表明世宁为无辜,这才得以减死戍辽东沈阳卫;同时还削夺大理寺卿胡瓒等俸禄。朱宸濠上勾下连,谋逆前横行乡里,诬告朝臣,险些酿成冤狱,其危害之大,可见一斑。
正德十二年(1517)三月,朱宸濠令王春、余钦等招募大盗凌十一、闵廿四等五百余人,四集亡命,同杨清等藏于丁家山寺,劫掠官、军、民、商财货;还厚结广西土官狼兵,并南赣、汀、漳洞蛮以为响应;派人去广东买皮帐,制作皮甲,并私造枪炮盔甲及外域佛朗机铳等兵器,日夜制作不休。
正德十四年(1519)四月,李士宝、刘养正、王春、刘吉、万锐等,与朱宸濠筹谋叛乱,又怕事不成反受诛戮,想在武宗晏驾后乘机变乱。朱宸濠派奸党卢孔章等分布于水陆要道,与朝中奸党万里报信,十日一传,踪迹大露,南昌人情汹汹,都说宸濠早晚就要做天子了。孙燧左右之人也都是朱宸濠的耳目,孙燧察防格外严密,左右之行也看不出孙燧有什么破绽。孙燧暗自观察,许逵这个人忠心不二,也有勇气,于是找他共谋除奸之计。先前副使胡世宁暴露朱宸濠反叛劣迹于朝,中官幸臣一时间把胡世宁当成打击的标的,世宁获罪去职,孙燧思量向朝廷揭露朱宸濠的叛逆罪恶是没有用处的,于是假借防备盗贼兴起为口实,预先做好准备。“先城进贤,次城南康、瑞州。患建昌县多盗,割其地,别置安义县,以渐弭之。而请复饶、抚二州兵备,不得复,则请敕湖东分巡兼理之。九江当湖冲,最要害,请重兵备道权,兼摄南康、宁州、武宁、瑞昌及湖广兴国、通城,以便控制。广信横峰,青山诸窑,地险人悍,则请设通判驻弋阳,兼督旁五县兵。又恐宸濠劫兵器、假讨贼,尽出之他所。”⑦孙燧笑谈说,朱宸濠要想叛乱,我不消灭他,他在我的包围下,处处挨打,也一定会迅速被消灭。适逢江西大水,凌十一、闵廿四等出没于鄱阳湖为寇,孙燧就和许逵从江外掩杀追捕。当夜大风雨,不能渡江,三大贼逃匿于朱宸濠林墓地中,未被搜捕到。朱宸濠察觉到孙燧在计划对付自己,使人贿赂朝中幸臣撤去孙燧,同时送给孙燧枣、梨、姜、芥四物(早离疆界之意)以示意。孙燧笑着退还给他。许逵劝孙燧先下手擒贼,后报告朝廷,孙燧说,为什么非要给奸贼留下借口,况且现在还需要借他的力量去部署我们的防务!
朱宸濠致书陆完,让他设法紧急调走孙燧,让梁辰、汤沐接替,右佥都御史王守仁亦可,千万不能任用吴廷举。此时,王守仁也上疏揭露朱宸濠谋反。朱宸濠奸党路劫孙燧,未能得逞,“宸濠恚甚,因宴毒燧,不死。燧乞致仕,又不许,忧惧甚。”⑧东厂太监张锐、大学士杨廷和最初也想与朱宸濠结党,并帮助他恢复护卫,不久发现朱宸濠真要谋反,而且得悉皇帝已经注意到他和宁王的来往,在紧急中,他们就在一起商议,再次削夺朱宸濠的护卫,以免后患无穷。御史萧淮上疏说:宁王不遵祖训,包藏祸心,招纳亡命,反叛踪迹已经暴露无遗。江彬、张忠也赞成萧淮之见。于是武宗派太监赖义带着敕命革除朱宸濠护卫。同时给事中徐之鸾、御史沈灼又分别上奏朱宸濠所行不法之事。武宗下诏,发兵搜索朱宸濠派进京城的侦探。当时朱宸濠的侦探林华藏在臧贤家,武宗下令搜查,臧贤家多复壁,表面看是锁好的木橱,打开橱门就是长巷,林华就侥幸靠了这条复壁巷道,得以逃脱,回到江西。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宁王朱宸濠正式叛变。先是六月十三日,正值朱宸濠生日,设宴请镇巡三司同来祝寿。忽闻京城派太监擒拿宁王,又值林华归来,尽言武宗拟除护卫事,宸濠大惊,急召刘养正、刘吉等密谋。刘养正等以为情态紧急,应趁次日镇巡三司官贺寿之机,将他们一网打尽,把不附己者杀掉,因而举事。于是朱宸濠连夜集合吴十三、凌十一、闵廿四等,交给他们兵器守候府邸,又招李士实,告以举兵事,李士实答应与其一同叛乱。明日,各官入谢后,左右带甲露刃侍者数百人。“宸濠出立露台,大言曰:‘太后有密旨,令我入朝监国,汝等知之乎?都御史孙燧毅然曰:‘密旨安在?濠曰:‘不必多言,我今往南京,汝保驾否?燧张目直视濠,厉声曰:‘天无二日,臣安有二君!太祖法在,谁则敢违?濠大怒,命缚燧,众骇愕,相顾失色。”⑨按察司副使许逵大吼:孙御史是朝廷大臣,你们这些反贼,谁敢擅自加害?许逵又对孙燧说:我让你先发制人,你不听,今日反受制于人!宸濠下令把许逵捆绑起来,酷刑拷打,问他还有什么话可说?许逵厉声说:我只有赤心而已,岂能和你们一起反叛!宁王气急败坏地令校尉将孙、许二人推出惠民门问斩。许逵临终大骂:今日贼杀我,明日朝廷必杀贼。城中之人无不为之流涕鸣冤!朱宸濠又将御史王金、主事马思聪、金山等一并械锁下狱。李士实、季斅等持檄谕降诸郡县,革正德年号,指斥武宗罪行。宸濠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参政王纶为兵部尚书、总督军务大元帅,分遣逆党娄伯、王春等四出收兵。不久闵廿四、吴十三夺船顺流攻打南康,知府陈霖逃走;再攻九江,兵备副使曹雷,知府汪颖等亦逃,城俱陷,宸濠使师夔据守。娄伯到达进贤,被知县刘源清杀死。
先是,王守仁提督江西,知李士实与宸濠谋逆,早有准备。及宸濠叛,王守仁先报京师宸濠反,又部署各郡县严守待命。王守仁传檄远近,揭露宸濠罪恶,起兵讨伐。王守仁待各路勤王兵到齐后,集众商议说:叛贼若出长江东下,那么南京就不保了。吾想施计阻挠他,拖延上十来天就没有后患了。于是他派间谍传檄府县说:都督许泰、郤永带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带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共十六万人,直捣南昌,所至之处,有粮草、军械供给不上的,以军法论;又作蜡书送交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说自己归附的诚意,让早日发兵东下,而纵间谍泄露此事。朱宸濠果然怀疑;又与李士实、刘养正谋划,大家都劝他尽快到南京即大位,朱宸濠更加疑惑。等了十几天得知中央及各地兵马没有到此,才醒悟这是王守仁在骗他。七月,朱宸濠留宜春王拱樤居守,而带重兵六万人,袭击攻占九江、南康,出长江到达安庆。王守仁闻到南昌兵少的消息非常高兴,速到樟树镇,集戴德孺、徐琏、邢珣、余恩、胡尧元、童琦、邹琥、谈储、王、徐文英、李美、李楫、王冕、王天兴等将领兵众八万人,号称三十万。有人请求解救安庆,王守仁说:“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⑩大家一致称善。己酉日到达丰城,以伍文定为前锋,先派奉新知县刘守绪袭其伏兵。庚戌日夜半,文定兵到达南昌广润门,守兵吓跑。次日黎明,各路军队用梯子和绳索登城,擒获拱樤等,宫人多烧死;兵卒颇有杀掠者,王守仁处斩违犯军令者十几人,胁从不问,安定士民,慰谕宗室。驻军两天,派伍文定、邢珣、徐琏、戴德孺各领精兵分道前进,而使尧元等设伏。宸濠果然自安庆还兵,与王守仁军遇于黄家渡。文定当其前锋,叛贼军凌厉前来,邢珣绕到叛军背后直贯中军,文定、余恩乘势猛攻,徐琏、戴德孺张开两翼分割叛贼军,胡尧元等发伏兵,叛军大败。宸濠惧,完全撤回南康、九江兵。王守仁遣知府抚州陈槐、饶州林城取九江,建昌曾玙、广信周朝佐取南康。丙辰日,再次交战,官军退败,王守仁斩杀先退却者。诸军殊死战,叛军再次大败,退保樵舍,把所有战船连结起来做成方阵,把所有金宝拿出来犒赏将士。次日,宸濠正在晨朝群臣,官军铺天盖地而来,用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烧掉宸濠副舟,他的爱妃娄氏以下都投水死。朱宸濠的战船搁浅,仓猝间调换战船逃窜,被王冕部下将士追击擒获。李士实、刘养正及降贼按察使杨璋等都就擒。南康、九江也被攻下。前后共用了三十五日而叛贼被平覆。“京师闻变,诸大臣震惧。王琼大言曰:‘王伯安居南昌上游,必擒贼。至是,果奏捷。”朱宸濠反叛,武宗御驾亲征,自称威武大将军,率京边骁卒数万南下。时宦官张永率边兵二千先行。时王守仁将士执朱宸濠回江西,军民聚观,欢呼之声动天地。朱宸濠见王守仁大喊:王先生,我愿全削护卫,请把我降为庶民,可否?王守仁说,自有国法在,朱宸濠俯首默然。
初,宸濠谋叛,娄妃泣谏,宁王不听。至是朱宸濠在囚车中泣叫:“昔纣用妇人言而亡天下,我不用妇人言而亡其国,今悔恨何及!”王守仁立即求娄妃之尸安葬。当时王守仁已擒宸濠,槛车北上。“永以帝意遮守仁,欲纵宸濠于鄱阳湖,俟帝至与战。守仁不可,至杭州诣永”,“守仁因言江西荼毒已极,王师至,乱将不测。永大悟,乃曰:‘群小在侧,永来,欲保护圣躬耳,非欲攘功也。因指江上槛车曰:‘此宜归我。守仁曰:‘我何用此。即付永,而与永偕还江西。”张永得囚,在武宗前力赞王守仁之功,武宗更加相信张永,命王守仁巡抚江西;提拔吉安知府伍文定为江西按察使,赣州知府邢珣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北军入江西时,谩骂王守仁,骄横不可一世。王守仁隐忍,以厚礼接迎犒赏,后来北方官军都说:王都堂待我有礼,我安得犯之?旋,北军班师。北军驻省城五月,糜费浩繁,江西骚然,官民皆苦不堪言。十二月,朱宸濠至南京,武宗想专揽大功,与近侍戎装,整肃军容,出城数十里,列俘于前,作凯旋状。仪典后,将宁王等囚禁起来。
正德十五年(1520)九月,武宗让王守仁上详细告捷书,王守仁奏报实情,其中揭露了江彬、张忠合奸谋叛的罪行。武宗读后,始议北旋。十月武宗自南京班师回朝。十二月,武宗到达通州,赐朱宸濠死,又焚其尸,余党入京后磔诛之。至此,宸濠之叛全部结束。
注释
①《明史》卷一一七《诸王传》。
②《明史》卷三○四《刘瑾传》。
③《明史》卷一九三《费宏传》。
④《明史》卷一九九《胡世宁传》。
⑤《明史》卷一一八《诸王传》。
⑥《明通鉴》卷四六,武宗正德十年。
⑦⑧《明史》卷二八九《孙燧传》。
⑨《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七《宸濠之叛》。
⑩《明史》卷一九五《王守仁传》。
《明史》卷三○四《张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