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灭夏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明灭夏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31 更新时间:2023/12/14 22:12:39

明灭夏之战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在明统一战争中,明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的战争。

背景

当时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惟北方尚有塞外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洪武三年,明军北征沙漠,稳定了北方的形势,出兵消灭四川夏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关于灭夏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蜀人闻吾西伐,必悉其精锐东守瞿塘,北阻金牛(全称金牛峡,亦称五丁峡,在今陕西宁强境内)以拒我师。彼谓地险,吾兵难至,若出其意外,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

过程

洪武四年正月,指挥南北两路大军进军四川。南路以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为左右副将军,并命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叶升等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北路以颍川侯傅友德

作战形势

征虏前将军,顾时为左副将军,并由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同时,命卫国公邓愈往襄阳训练军马,运送粮饷,以保障征蜀部队的后勤供应。

夏政权君臣面对强敌压境,战降不定。最后明升接受太尉吴友仁的主战意见,一面对明遣使修好,以争取备战时间;一面派平章莫仁寿、邹兴、丞相戴寿以及吴友仁以铁索横断瞿塘峡口,重兵扼守。

闰三月,南路军抵达夔州(今四川奉节)大溪口,强攻瞿塘,均被夏军扼阻,遂退还归州(今湖北秭归),顿兵3月,不得前进。四月,北路军连克阶州(今甘肃武都)、文州(今甘肃文县),渡过青川(今嘉陵江支流,在四川平武、青川境内)迅速向蜀中推进,相继攻下江油(今属四川)、彰明、绵州(今四川绵阳)。接着渡汉江向汉州(今四川广汉)挺进[

明太祖朱元璋

北路军为激励南路军并瓦解夏军斗志,用木牌数千个,标明攻克阶州、文州、绵州的日期,投汉江顺流而下,以告知汤和。夏军闻讯,戴寿、吴友仁即率兵自瞿塘回援,皆被明军击败,相对减轻了南路军的压力。六月初一日,北路军攻克汉州,兵临成都。

初五日,朱元璋获悉前线战报,下诏切责汤和,严令迅速进军以配合北路军,并命永嘉侯朱亮祖为右副将军,率师增援南路军。南路军得此命令并获北路军捷报,遂举兵挺进。初十日,廖永忠率兵攻克夔州,突破瞿塘天险。次日,汤和兵至,决定由汤和率步骑,廖永忠率舟师,分道并进,进趋重庆。廖永忠所率舟师,势如破竹,沿江州县官吏望风归附,十八日,师抵铜锣峡。二十二日,汤和至重庆,明升开城投降,蜀夏政权灭亡。

北路军攻下汉州以后,于六月十五日进军成都。七月初十日进逼城下,夏守将戴寿力战不支,且闻明升已降,遂开城归降。汤和、傅友德两路明军又相继攻克其它州县。八月二十日,傅友德率师攻破保宁(今四川阆中),擒获吴友仁

历史评价

此次战争的胜利,仅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朱元璋对作战双方军事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战略部署得当,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以南路军为正,以北路军为奇,奇正并用,水路分进合击,密切配合,使夏军腹背受敌,疲于奔命,最终被明军各个击破。这是又一个战略计划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蜀地悉平,为朱元璋彻底平定西南奠定了基础。

标签: 之战历史背景

更多文章

  • 明朝太子太保、二部尚书叶梦熊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保,尚书,明朝

    叶梦熊(1531~1597年),字男兆,号龙塘,又号华云。嘉靖十年(1531)正月廿七日子时出生,卒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六月十二日,享年67岁。他文能安邦,着有《华云集》、《五镇奏疏》、《筹边议》、《太保集》、《战车集》、《四库提要》、《运筹决胜纲目》等书;武能定国,雄才大略,功勋卓着,深得万

  • 有一天朱元璋惦记起:“人事部长”吴琳退休回老家了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人事,朱元璋,部长

    〇有一天朱元璋惦记起:“人事部长”吴琳退休回老家了在干什么?朱元璋对在职官员不放心,要派锦衣卫去盯梢,那么对于已经退了休的官员呢?他也不放心。有一天,他想起了老的吏部尚书(就相当于人事组织部部长)吴琳在干什么?在他当人事组织部长时,多少官员在他的手里得到了升迁,他们会不会还结

  • 明朝开国驸马李贞富不忘贫、心系百姓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不忘,明朝,驸马

    李贞(1318~1379年),山东盱眙人,明朝开国驸马、陇西王。他那富不忘贫、心系百姓、教子有方的动人事迹,多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着。一、心系百姓李贞原是一位普通农民,20岁时与朱元璋的姐姐结了婚,并生下一子“保儿”。6年后,由于旱蝗迭至,颗粒无收,不得已而去求助于从盱眙迁往濠

  • 第一节 生不逢时,跌停童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生不逢时,童年,跌停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尽管他“相貌雄伟,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也没能讨朱元璋的喜欢。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他生不逢时。因为他出生时正是朱元璋打败仗的时候。于是,朱棣的童年就如同徘徊在“跌停板”上,最重要的是得不到父亲的宠爱。后来,朱棣就藩北平,

  • 王化贞为什么会和熊廷弼产生分歧 王化贞不是极善于处理朝中的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分歧,善于,朝中

    明末,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在辽东的精锐尽失,只能处于战略防御,再也没有进攻的能力。熊廷弼受命危难之际,在辽东整顿了一年,颇有成效,后金席卷关外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这个被后金又畏又惧的“熊蛮子”,人际关系太差,朝廷中的言官纷纷弹劾,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免职。后来朝廷又任命了袁应泰,不过他是书生意气太足,

  • 高级奴才与非常主子:“捡来”的大明开国大将军——常遇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主子,大明,奴才

    人要是交上好运,想挡都挡不掉。就在朱元璋桃花运极盛之际,事业运程也呈现出势不可挡之势。至正十五年四月下旬的一天,朱元璋带了一些护卫,骑着高头大马在和州城外巡视,远远望见农田里好像躺了一个人,于是命令手下人一起去看看。到了地里头,手下几个护卫又喊又踢,就是一时弄不醒那个睡觉人。后来大家左右折腾他,总算

  • 胡琏与邹守益和程文德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系,程文德,邹守益

    胡琏,明代沭阳县人,生于沭阳,老于山阳(今淮安),从一个普通百姓,没有任何背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官至巡抚、侍郎。他带动了一个家族,他的儿孙当中,另有二人考中进士,一人考中举人,还有贡生、生员若干人,成为“万石君家”。淮安府、沭阳县乡贤祠中皆供奉胡琏,两地地方志中皆有他的记载。他教育了一批学生,他的

  • 朱元璋治政:营造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的政治风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清正,风气

    〇营造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的政治风气朱元璋治政向来十分严厉,甚至有很多时候还很苛刻,但对于有能力又有品质的官员,他却不拘一格予以大胆任用。王兴宗,江宁人,仆隶出身,在当时来说几乎与贱民相差无几了。但他品质很好,又有才干。朱元璋打下南京时,王兴宗来投,被安排在“猪腰子脸”身边,当

  • 明朝天启皇帝热衷木匠,据史料记载他是个贪图享乐的人,事实果真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天启,明朝,的人

    不知何种原因,从明朝末期开始,舆论便对天启皇帝的看法不是很友好,时至今日,天启皇帝的名声在多数历史爱好者当中和周幽王、商纣王等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在位期间因疏于治理从而导致明朝衰败,事实果真如何吗?当我们仔细阅览史料时,我们会发现天启不仅仅热衷于关心朝堂上的事物,而且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会亲自派人去

  • 为何宋朝三百年不能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仅仅用一年就收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仅用,宋朝,朱元璋

    历史上对燕云十六州的边关地位还是很看重的,但凡中原掌握了对燕云十六州的控制对国土稳定具有绝对的意义,但是在宋朝时期相继三百多年的争斗为何总是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反倒是到了明朝,朱元璋用了一年久收复了。古代战争频繁,有时候打不过别人怎么办,和亲呗,嫁过去一个公主就解决了。不过,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