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全国各地乡村普设社学——朱元璋对中国教育普及化的贡献

在全国各地乡村普设社学——朱元璋对中国教育普及化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03 更新时间:2023/12/31 23:10:26

〇在全国各地乡村普设社学朱元璋对中国教育普及化的贡献③

至此,洪武大办教育似乎应该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从小苦大仇深出身的朱元璋深知,地方教育仅限于县级是远远不够的,与洪武年间实行的中国“乡村自治”推行的粮长制相配套,这位奇特的开国皇帝还要竭力加强乡村教化。

前章我们说过,朱元璋通过实行里老制度、粮长制度、旌善亭制度、申明亭制度等,部分地实行了乡村社会教化,可他还是觉得缺乏一条对乡村子弟进行学校教化的主渠道,鉴于“京师及郡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地普设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

这样一来,从京师到府、州、县以及乡村地区,建立起了学校教育网络。明初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一个朝代。

与此同时,明初地方性私学发展迅猛,呈现出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之势。明代私学教育主要形式是传统的蒙学性质的私学,称为家塾或蒙馆,一般教授1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明代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就极为重视社会基层的教化,而社会教化的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蒙养教育,明代在社会基层设置了社学等官学来推动社会教化。在这种社会氛围里,又是出于对科举“大业”的憧憬,一般社会民众都会意识到识断字最起码的蒙养教育之重要。于是大明帝国各地竞相出现了如星星点灯似的地方家塾或蒙馆。

标签: 中国教育乡村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明代秘史:北方举子江南考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江南,秘史,考官

    朱元璋在登上皇帝宝座后,信口乱点鸳鸯谱,糊里糊涂判考案,结果他自己制造了一起古今传为笑料的南北榜糊涂案。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初春,南京城正是翠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季节,秦淮两岸酒楼如林,商旅如织,文人墨客云集秦淮,等待明开国后第九次会试发榜。明的会试发榜日定为每年三月五日。上午十时,一阵鞭炮

  • 傅山的传说故事:傅山送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传说,傅山送画,故事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别字公它,号朱衣道人,又有真山、浊翁、石道人等别名,是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书画家。他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造之学,而且诗文、书画、金石、医学也很精通。着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污》等。傅山送画傅山的字画很有名气。传说有个姓李的员外,早就请求他给画一幅画。他虽

  • 第一次进攻集庆——一次无厘头的城下野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城下,无厘头

    进攻分两路:南路军由徐达等人率领,主要进攻目标为集庆南方的溧水、溧阳,扫除这些地区的元军势力,切断它们与集庆的联系,然后再从南部包抄过去,与北路军一起合攻集庆城;北路军则由郭子兴舅子张天祐率领,考虑到张天祐这一路直接攻打的是元朝江南重镇,兵力上无论如何都应该予以配足。那么哪来这么多的兵士?朱元璋聪明

  • 同是皇室贵族的八贤王赵元俨与赵德芳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系,皇室,贵族

    凡是熟悉包青天的故事的人对不会对里面的八贤王赵元俨陌生,他是包拯他们在朝中最信任、最可靠的帮手,几次都力挽狂澜,就百姓与危难之中,可谓是忠臣良将的楷模。虽然包青天的故事多半是民间传说,演绎的成分居多,但是八贤王赵元俨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这八贤王赵元俨是宋太宗的第八个儿子,从小便喜爱读书、孝敬父

  • 明熹宗:我跟斧头的那段缘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我跟,斧头,那段

    在木匠工作室比我在朝堂上办公快活,我自由而贪婪地呼吸着木头散发出的特有香味,觉得比闻着朝堂里的龙涎香还舒服。我摆弄着木匠家什,比挥动朱笔批阅奏章快活。我做成一件器物,比干出一桩政绩还高兴。我想我若是个木匠多好,这职业比做皇帝快乐多了。我干的木匠活儿都是力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大到建造宫殿,小至一只梳妆

  • 明朝大太监刘瑾:八虎之首“立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之首,太监,明朝

    刘瑾是陕西省兴平人,祖上本来姓谈,只因他在六岁以前的幼年便净了身,依靠姓刘的太监得以选入宫中,所以改了姓刘,连他的父亲也改名刘荣。正德三年(1508),刘荣被封为后府都督同知。刘瑾在景泰年间(14501456)初进宫时,只是乾清宫中一个普通的厮役(“答应”)。孝宗在位时,他犯

  • 第十节 驱僧逐道,破除迷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破除迷信,驱僧逐道

    在古代,中国各朝代皇帝大多很迷信,相信“上天之命”、“运气”之说,都把自己看成是上天所生的“圣明之主”,就是上天的儿子,降到人间来统治芸芸众生的。更有相当一部分皇帝迷信到荒诞不经的地步,寻求神仙,企图得到神奇的药物,以求长生不老

  • 溧阳官衙里竟有这么一对活宝官吏:合用一个情妇,还坑民害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官吏,官衙,溧阳

    溧阳虽处于江苏与安徽交界之处,但在明代它属于应天府(相当于今天的南京市)管辖。为防止官员的裙带关系干扰和破坏大明政治,开国后不久朱元璋就规定:南人北官、北人南官,就是说来个南北方官员籍贯大回避,南方人到北方去做官,北方人到南方来做官。以此而言,溧阳位于南方,当然就由北方人来当地方长官了。当时有人推荐

  • 明代秘史:明熹宗的匠才,一月之内,连丧二帝而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之内,明代,秘史

    明熹宗的匠才万历四十八年(162O年)是明朝宫廷中最为混乱的一年。常洛带病登极,做了皇帝,这便是明光宗。然而时仅一月,到九月初一,明光宗也因病中误服“红丸”而卒。九月初五,皇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这时他年仅十六岁。一月之内,连丧二帝,又接连有两个新皇帝登极,事情本已不少,偏偏又有明神宗的郑贵妃

  • 陈友谅为什么会败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败给,陈友谅

    在朱元璋的眼中,张士诚是他成功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不过,和心腹大患陈友谅比起来,张士诚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与张士诚的贪恋富贵不同,陈友谅是更为进取,颇具大将风范的对手,始终是朱元璋的眼中芒肉中刺。与朱元璋一样,陈友谅也出身贫寒,其家世代以捕鱼为业。正是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给予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至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