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速不台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是真的吗?速不台有哪些功绩?

速不台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是真的吗?速不台有哪些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15 更新时间:2023/12/20 10:02:25

速不台成吉思汗的儿子是真的吗?速不台有哪些功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速不台可能有人听说过,他是古代蒙古的一员大将,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四獒之一,可以说帮助成吉思汗打了很多战役,也是蒙古建国时的十大功臣之一。但是关于速不台的身世却一直都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认为速不台其实就是成吉思汗的儿子,这是真的吗?当年速不台又有没有攻打过襄阳?今天就来一一揭晓。

速不台是成吉思汗之子吗

要问速不台是成吉思汗之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比于速不台的父亲是谁,史书上含糊不清,因此有人猜测可能速不台或许就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也许这种猜测还有人认同,但是速不台的父亲是有明确记载的,他的父亲叫哈班,一个不见于史书的人物,可能是某个蒙古贵族,但绝不是成吉思汗。

不过如果硬要说速不台与成吉思汗有什么关系的话,确实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首先速不台是成吉思汗手下爱将,与着名的神箭哲别齐名,同为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屡立奇功,因此速不台很受成吉思汗的器重,把自己的女儿秃灭干公主嫁给了速不台,这样速不台就成为成吉思汗的女婿,自然也可以算是半个儿子了。

速不台一生征战无数,他不仅为成吉思汗开疆拓域,而且还是三朝老将,一直到元朝建立后才去世,并且还被追封为河南王,成为功勋贵族。

速不台虽然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但是成吉思汗的知遇之恩是有目共睹的,其实速不台的家族一直与成吉思汗的家族保持着亲密关系,当初他便是以质子身份被纳入铁木真麾下的,早在铁木真发迹初期,就因为勇猛善战闻名于漠北草原,是成吉思汗早期得力干将之一,深受铁木真的器重,曾经为了表彰他的功劳亲自赐予他金帛一车。

速不台攻打襄阳了吗

襄阳之战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战争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历时漫长,死伤无数,意义重大的战役,这次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襄阳之战失败后,南宋迅速灭亡,没几年就被元朝吞并了。

速不台攻打襄阳了吗?但是史料上却找不到元朝着名将领速不台攻打襄阳的记录,当时的统帅是元朝的另一位将军阿术,而速不台主要是在西征,因此要在短时间内纵横数千公里,班师回朝驰援襄阳,恐怕不太可能。

虽然因为钓鱼城之战,元军损失惨重,统帅蒙哥去世,窝阔台急忙回去即位,速不台为了奔丧东归,是有可能出现在蒙古大本营的,但是从现有资料看,襄阳之战持续了五六年,中间这么长时间内,居然都没有看到速不台的名字,而速不台当时可是威震西域的蒙古统帅,如果他参与了这次战役,怎么可能史书上没有他的名字呢。所以速不台直接参与襄阳之战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史料上提到,为了攻打襄阳,当时的蒙古人使用了从中亚带回来的阿拉伯人的先进的作战武器,并且使用阿拉伯工匠来改进投石器,因此才顺利拿下襄阳,而恰好速不台一直在西征,这些武器和人员很有可能就是速不台从西域带回来的,因此可能速不台是间接参与了襄阳之战。

襄阳之战的惨烈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攻打南宋远不是元朝的最终目的,他们的野心还在遥远的中亚和欧洲,而速不台作为元朝最出色的将领,好刀用在刀刃上,速不台没有参与襄阳之战也情有可原。

速不台西征

速不台西征是蒙古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远征行动,这次西征一直打到欧洲的布达佩斯黑海沿岸,使得蒲州人第一次领略了来自遥远的东方草原上蒙古人的威力,极大震慑了欧洲中世纪贵族。

速不台曾经与铁木真麾下的神箭,着名战神哲别一起第一次西征,这次西征他们率领两万蒙古骑兵,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乌克兰境内,使得中亚各国第一次领略了蒙古骑兵的威力,但是速不台一直担任哲别的副将,直到哲别在东归途中病逝,速不台才真正展露头角,成为蒙古西征的统帅。

第一次西征由于成吉思汗的去世草草结束,待到蒙古贵族完成政权更迭后,蒙古贵族为了开疆拓土,很快就决定第二次西征,这次的统帅自然落到了威名远扬,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并且有过一次西征经验的速不台身上。

速不台果然不负众望,西征途中,那些沿线国家的首领们一听到速不台来了,纷纷躲到山谷里躲避,而速不台也确实有勇有谋,所以这次西征很顺利,一直到达波兰匈牙利一带,使得蒙古势力大大提升,为后来蒙古四大汗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速不台西征使他成为古代历史上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之一,他的足迹范围之广是其他人所不能相比的,而且速不台还是个军事天才,很好的解决了远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后世军事家们所效仿借鉴,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标签: 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北元皇权的衰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权

    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在扩阔铁木尔的全身心辅佐下,于1372年(北元昭宗宣光二年、明太祖洪武五年)在克鲁伦河和土拉河畔打败徐达率领的明朝北伐军之中路军(主力)和李文忠率领的东路军,使双方对峙中的重要事件,在北元一方来说,此次大战虽然不是双方战略态势的转折点,但毕竟取得了对明朝在特定范围内的局部优势,使

  • 简要概括元明清时期历史:元明清历史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

    就在金欺侮宋朝的时候,金的背后已兴起了一个强大的的蒙古。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铁木真。它作为部落首领,于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它

  • 扩阔铁木尔:汉文化熏陶下的“忠君”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扩阔铁木尔身上,真的是汉文化与蒙古游牧个性的奇怪组合。元朝末帝惠宗妥欢铁木尔长期“怠于政事,荒于游宴”,终日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奸臣哈麻由于推荐少数藏传佛教僧徒帮助惠宗演练性交秘法而深受宠爱:哈麻被封为中书左丞相,其弟雪雪被封为御史大夫,妹婿图鲁铁木尔也深受惠宗之宠,国家大权

  • “钓鱼城之战”的台前幕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台前幕后

    在黄金家族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发生在今中国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之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这场前后历时10余年的战争,不仅使领军亲征的元宪宗蒙哥阵亡,而且大大延缓了黄金家族歼灭南宋的进度和步伐,在军事学、装备学乃至人文文化等方面都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详细情况在后边予以介绍。

  • 蒙古部何时移居漠北草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蒙古

    北方草原蒙古化的大致完成,并逐渐冠以蒙古这一名称,最终是以蒙古部人迁入这里,继而在此走向强大,建立统一整个北方草原各部的蒙古帝国为前提。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应是以蒙古部崛起于斡难河源为始端。蒙古部人的祖先“蒙兀”室韦,原居住在今额尔古纳河中下游以东的大兴安岭北部山区,自唐朝以后

  •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他的

    朱世杰,生平不详,字汉卿,号松庭,燕山(今北京)人,元朝杰出的数学家。他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主要着作有《四元玉鉴》和《算学启蒙》。13世纪末,中国为元朝所统一,遭到破坏的经济和文化又很快繁荣起来。蒙古统治者为了兴邦安国,开始尊重知识,大量选拔人才,把各科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当时忽必烈网罗

  • 张弘范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这句话

    “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是在暗讽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可以说每个风雨飘摇的朝代都会诞生出一定数量的英雄,他们就是救世主,就算没有救世成功,那也是民族的英雄,南宋末年,元军大举侵入中原,当时南宋最为出名的就是张世杰、陆秀夫和文天祥了,而文天祥又是最出名的,只因为那句“人间

  • 四、元代的纺织与黄道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代

    元代的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以后有了进一步提高,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仅元朝政府官办织绣作坊就有80余所。江南丝织业更是全国之首,产品几乎遍布中国各地。历史悠久的蜀锦也盛行不衰,以蜀中十样锦最为着名。元代织锦业的代表是官办织绣作坊绫绮局和织佛像提举司等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

  • 蒙古西征之二——拔都西征欧洲诸战役 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征

    一、定宗贵由即位之始末蒙古太宗窝阔台在位十三年,死时五十六岁。窝阔台死时,诸子侄皆从征在外,遂由太宗六皇后乃马真氏称制,暂行代理国政,等待诸王子回朝,再由摩里尔泰大会决定新君。此时诸王子将土正在东征高丽,西征欧洲,南伐南宋,闻悉太宗驾崩,乃纷纷同归故土。因为道路遥远,直到乃马真氏称制之第三年,诸王子

  • 三、元代的农学、医学和营养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农学

    元代的农业,虽然在实践上没能让百姓温饱有余,但技术和生产上是有较大进步的。在《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农书有十部,元代就占了三部,仅次于明代(明朝有四部)。可见元朝统治者是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的,尽管在元朝统治初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军需,但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恢复生产的作用。忽必烈在1270年就设立了司农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