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忽必烈的贤内助察必皇后

五、忽必烈的贤内助察必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29 更新时间:2023/12/26 20:02:33

在元世祖忽必烈的一生中有两个女人对他的影响很大。第一个是他的母亲唆鲁禾帖尼,她不仅帮助忽必烈获得了邢州的封地,使忽必烈迈出了他踏上仕途的第一步,她任用儒士的政治观点也影响了她的儿子们。而另一位就是忽必烈的察必皇后。

察必皇后姓弘吉剌氏,《元史》中对她的评价是“性明敏,达于事机,国家初政,左右匡正,当时与有力焉”。像大多数存在于史籍中的女性一样,记载她的文字并不多,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零星的资料看到她的性格,和她在忽必烈身边所起的作用。

察必无愧是忽必烈的贤内助。在前边我们提到过,正是察必的通知促使忽必烈及时赶回了开平,为他与阿里不哥的争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忽必烈处理日常政务的时候,察必也提供了不少帮助。一次,蒙古的朝臣上奏要将京城近郊的农田割地变成牧场,以便牧养宫中的马匹,忽必烈听后欣然应允了这个计划。而察必皇后听说后马上来见忽必烈。正好她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太保刘秉忠,马上生气地责备他说:“你是个聪明的汉人,皇帝对你的意见总是非常重视,如果你的意见正确,说了陛下就会听取,而你又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劝阻呢?”接着察必皇后进一步说:“我们刚到这里时并不主张农耕,割地牧马还讲得过去,现在天下已定,郊外的田地也各有其主,百姓安居乐业,这种情况下把良田变为牧场,可以吗?”忽必烈站在旁边听了察必的话,感到言之有理,于是取消了割地放牧的计划。

察必皇后有时也会做错一些事情,不过知错能改。有一天,察必皇后向太府监支取了一些丝绸布料。事后让忽必烈知道了,他对察必皇后说:“这些布料不是私家物品,都是供军用的,怎么可以擅自索取呢?”察必皇后听后知道自己做错了,从此,她带领宫女纺纱织布,还利用旧的弓弦织成衣服,衣服的韧度比当时的绫绮还好。后来察必皇后看到宣徽院有许多羊皮被扔掉不用,她又把这些废弃的羊皮搜集起来,缝制成地毯,在宫中倡导勤俭的风气。

察必皇后是一个虔诚的吐蕃佛教信徒。她的第一个儿子朵儿赤的名字就来自藏文。察必皇后是一个仁慈的皇后,不过有时候这种仁慈又让她的思维过于女性化。南宋投降的消息报知忽必烈后,忽必烈十分高兴,在上都大摆宴席,君臣无不喜笑颜开,只有皇后察必一人若有所思,闷闷不乐。世祖看到后便问察必皇后:“现在江南已经平定,从此不必再大动干戈,大家都高高兴兴举杯庆贺,为什么你一人面无喜色呢?”察必皇后跪在地上回答:“我听说从古到今不曾有过一个朝代能千年相传,但愿我们的子孙不会蒙受亡国的厄运。”忽必烈听后,为察必能够居安思危大为感慨。后来,忽必烈把从宋朝国库缴获的各种珍宝搬到殿庭上,陪同察必皇后一起赏玩,察必皇后反显得漫不经心。世祖感到纳闷,等察必回到寝殿后,派人去问她看中了什么东西。察必皇后面色忧郁地说:“宋人珍藏这么多宝物打算留给赵家后代,可是他们的不肖子孙却无法守住这些珍宝,现在都归我们所有,我怎么忍心从中挑一件物品呢?”忽必烈再次感慨地说:“讲得多好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是皇后有远见。”

但在对待被俘的宋朝皇室成员上,忽必烈与察必皇后却产生了分歧。察必皇后发现宋太后全氏在北方水土不服,仁慈的她就三次上奏忽必烈,请求将全氏遣归江南。忽必烈毫不客气地对她说:“你这个妇人太没有远见了,如让她南归,那些南方的宋朝人一定会利用她蛊惑人心,到时候就不只是她会死,她的家族也会被牵连,这可不是在爱怜她啊。你要是真关心她,就时常多去照顾她们一些,让她们安心地在这里生活。”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察必皇后只是一个有一定政治头脑的贤妻良母,离政治家还有相当的距离啊!

点评

在历史上,可以把元朝看成是各蒙古汗国的大宗主国。实际上各汗国也承认这一点。至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很难说谁是正统,因为从蒙古人开始迷信军旗的力量的那一刻起,这种冷血的厮杀就成了一种必然。力量决定一切。

然而毫无疑问,忽必烈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位致力于对外扩张的大汗,尽管这种扩张被大海与密林所限制,后期多归为失败。但比起元朝后期的统治者来说,他的身子仍然坐立在马背上,而不是沉醉在宏伟的宫殿与高大的城墙里。可以说从成吉思汗立国的那一刻起,他所创立的行政与军事一体的国家体制,就是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当他的后代分裂、徜徉在城镇中的时候,大蒙古帝国也就走向没落了。

可以这么说,这个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民族,同时逐步被他们所征服的文明所征服,忽必烈则成了大蒙古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值得骄傲的征服者。

尽管这位征服者取得汗位的方法不那么让人信服,但他却是改变了华夏大地命运的人。

相关链接

忽必烈小传

忽必烈,史称元世祖。生于1215年,卒于1294年,在位35年,享年80岁。

1251年,他受命于蒙哥开始经略中原地区。忽必烈重视农业生产与人口的恢复,兴汉法,用儒士,对中原地区生产力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1253年忽必烈出兵平定大理,首次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

1259年,蒙哥死。1260年忽必烈宣布继承汗位,并和阿里不哥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汗位争夺战,最终获胜。1271年11月,忽必烈宣布将“蒙古国”国号改为“元”,以一个新朝雄主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267年,忽必烈挥兵南宋。在经过10年的长期战争后,1276年宋帝出临安投降,南宋亡,中华一统。忽必烈召见宋帝后,宣布废去帝号,封为瀛国公。

1279年,南宋余部的最后一个据点崖山被攻破,陆秀夫抱着年仅九岁的小皇帝赵昱投海而死,南宋彻底从历史上消失。

随后忽必烈进一步进行对外扩张,频频调动大军,对高丽、日本、安南、占城、缅国、爪哇等诸国用兵。在忽必烈大军的攻击下,高丽、安南、占城、缅国、爪哇等国先后被迫表示臣服。而元朝与日本的官方关系始终紧张,民间经济文化往来却极为频繁。

在忽必烈统治时期,他借用汉法,想要妥善解决大蒙古国时遗留下来的汗位继承问题。大蒙古国早期,并无明确的立储方法,常常是在大汗临终时才有遗训以确定新的汗位继承人。而这个遗训也不足为凭,仍要经过贵族大会“忽里台”的推举,即位者才能成为合法的大汗。这种不明立皇储的旧制,多次引起蒙古贵族内部的汗位争夺。为了避免历史重演,忽必烈明确了设立皇储的意向,在1273年,正式册封次子真金为皇太子,作为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为争夺汗位而发生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可惜皇太子真金英年早亡,结果这一重要制度在后来终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延续下来,导致元代中期蒙古皇族各支系间的火并连年不断,政局长期动荡不安。汗位继承问题始终困扰元朝始终,成为元朝早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贤内助

更多文章

  • 速不台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是真的吗?速不台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速不台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是真的吗?速不台有哪些功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速不台可能有人听说过,他是古代蒙古的一员大将,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四獒之一,可以说帮助成吉思汗打了很多战役,也是蒙古建国时的十大功臣之一。但是关于速不台的身世却一直都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认为速不台其实就是成吉思汗的儿子,

  • 北元皇权的衰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权

    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在扩阔铁木尔的全身心辅佐下,于1372年(北元昭宗宣光二年、明太祖洪武五年)在克鲁伦河和土拉河畔打败徐达率领的明朝北伐军之中路军(主力)和李文忠率领的东路军,使双方对峙中的重要事件,在北元一方来说,此次大战虽然不是双方战略态势的转折点,但毕竟取得了对明朝在特定范围内的局部优势,使

  • 简要概括元明清时期历史:元明清历史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

    就在金欺侮宋朝的时候,金的背后已兴起了一个强大的的蒙古。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铁木真。它作为部落首领,于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它

  • 扩阔铁木尔:汉文化熏陶下的“忠君”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扩阔铁木尔身上,真的是汉文化与蒙古游牧个性的奇怪组合。元朝末帝惠宗妥欢铁木尔长期“怠于政事,荒于游宴”,终日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奸臣哈麻由于推荐少数藏传佛教僧徒帮助惠宗演练性交秘法而深受宠爱:哈麻被封为中书左丞相,其弟雪雪被封为御史大夫,妹婿图鲁铁木尔也深受惠宗之宠,国家大权

  • “钓鱼城之战”的台前幕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台前幕后

    在黄金家族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发生在今中国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之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这场前后历时10余年的战争,不仅使领军亲征的元宪宗蒙哥阵亡,而且大大延缓了黄金家族歼灭南宋的进度和步伐,在军事学、装备学乃至人文文化等方面都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详细情况在后边予以介绍。

  • 蒙古部何时移居漠北草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蒙古

    北方草原蒙古化的大致完成,并逐渐冠以蒙古这一名称,最终是以蒙古部人迁入这里,继而在此走向强大,建立统一整个北方草原各部的蒙古帝国为前提。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应是以蒙古部崛起于斡难河源为始端。蒙古部人的祖先“蒙兀”室韦,原居住在今额尔古纳河中下游以东的大兴安岭北部山区,自唐朝以后

  •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他的

    朱世杰,生平不详,字汉卿,号松庭,燕山(今北京)人,元朝杰出的数学家。他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主要着作有《四元玉鉴》和《算学启蒙》。13世纪末,中国为元朝所统一,遭到破坏的经济和文化又很快繁荣起来。蒙古统治者为了兴邦安国,开始尊重知识,大量选拔人才,把各科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当时忽必烈网罗

  • 张弘范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这句话

    “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是在暗讽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可以说每个风雨飘摇的朝代都会诞生出一定数量的英雄,他们就是救世主,就算没有救世成功,那也是民族的英雄,南宋末年,元军大举侵入中原,当时南宋最为出名的就是张世杰、陆秀夫和文天祥了,而文天祥又是最出名的,只因为那句“人间

  • 四、元代的纺织与黄道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代

    元代的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以后有了进一步提高,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仅元朝政府官办织绣作坊就有80余所。江南丝织业更是全国之首,产品几乎遍布中国各地。历史悠久的蜀锦也盛行不衰,以蜀中十样锦最为着名。元代织锦业的代表是官办织绣作坊绫绮局和织佛像提举司等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

  • 蒙古西征之二——拔都西征欧洲诸战役 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征

    一、定宗贵由即位之始末蒙古太宗窝阔台在位十三年,死时五十六岁。窝阔台死时,诸子侄皆从征在外,遂由太宗六皇后乃马真氏称制,暂行代理国政,等待诸王子回朝,再由摩里尔泰大会决定新君。此时诸王子将土正在东征高丽,西征欧洲,南伐南宋,闻悉太宗驾崩,乃纷纷同归故土。因为道路遥远,直到乃马真氏称制之第三年,诸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