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灭掉南宋的张弘范是汉奸吗?他冤不冤?

灭掉南宋的张弘范是汉奸吗?他冤不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50 更新时间:2023/12/20 23:39:51

汉奸一词,其实可以分为两半,一为汉,一为奸。汉即汉族人,奸即奸佞。合起来意思是,出卖汉族利益的奸佞。当然,更详细一点,我认为,是指出卖以汉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的利益的汉族人。

张弘范,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汉族——当然,其实古代由外族被赐汉姓、或由汉族这被赐少数民族姓氏的,不在少数——但他家没有——他祖上几十辈起,就是汉族人。因此,张弘范确实是“汉”。

那他是否奸呢?

那得看站在谁的立场上。

有故事称,南宋灭亡后,张弘范在海边一块大石头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明代广东提学赵瑶见之大怒,作诗曰: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

此诗之意旨,一见自明。然细分析之,还不如说是赵瑶为南宋没有像张弘范那样厉害的将领而感到惋惜;或说,他为汉人帮蒙古人灭了汉族国家却丝毫没有感到同族相残很不应该而很是不解——但大家自可认为,赵瑶心里,张弘范就是汉奸。

但再一深究,便知此说不切实际。

张弘范西元1238年出生在河北,此时距北宋灭亡已经111年。距一心恢复中原的岳飞被害已九十六年。赵家朝廷,早已将那里的汉人抛弃,那里的人,早就没有南望师了吧?况,张弘范出生之时,连灭北宋的金国都被干掉四年了——他既非宋人,又非金人,他就是个出生并成长在蒙古人控制区域的汉族人——而已——你能说他出卖了宋朝的利益吗?他手中无宋朝一寸土地,无一个人民,无一分财物,如何出卖?

没出卖宋朝,他又如何是汉奸呢——难道,他攻到南方之后,应该立刻自觉归于赵氏门下?应该反过头过,杀北方?如此,才对得起自己的汉族血统吗?

中国分分合合几千年,各种民族都建立过政权,要求他们治下的其他民族都牢记自己的血统,实在有些太过于严苛了。

一般百姓,生存不易,谁做皇帝,不是交粮纳税呢?与自己同民族的统治者,难道就算不仁,也比他族的好一些吗?

标签: 汉奸

更多文章

  • 临安之战——元军如何从对峙到攻破临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临安

    南宋立国是以长江为防线,两淮为藩篱,“重兵皆住扬州,临安倚之为重”。1275年元军占领建康,进围扬州,攻占两淮,南宋都城临安完全失去了屏障。元军在建康休整后,兵精粮足,战斗力更加强盛,随时准备攻取临安,处在进攻的有利地位。在元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主和举棋不定。虽然朝廷屡次诏

  • 第二节 交好汗国,往来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欧洲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期,各大汗国政见不合,致使元朝丧失了对他们的实际控制能力。在蒙古各汗国中,元朝与远在西亚的伊利汗国间的关系一直很好,而与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关系就不那么乐观了。窝阔台的孙子海都继承窝阔台汗国后,一直觊觎大汗的正统地位。察合台汗国与海都结盟后,不时对忽必烈控制的地盘发动侵扰

  • 第四节 致力盐铁,增加财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四节

    忽必烈要南征北战,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几十万大军的粮饷供应不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想对南宋发动战争,要想对海都动武,他首先必须解决财政问题。中统三年,也就是1261年,忽必烈朝议的重点又转向了如何提高财政税收,如何为他开动战争机器提供大量的动力问题。这次,

  • 一、成宗的“守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273年,忽必烈依汉制册立真金为皇太子。但遗憾的是这位皇太子却没能活过他的父亲。1285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真金皇太子去世了。在这以后,忽必烈这位苍老的国君再也没有册立太子。一直到1293年,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时日可能不多的时候,才把已故皇太子真金的旧印交到这位太子最小的儿子铁穆耳的手上。但这种举动

  • 郑允端:字画堪比黄金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价

    在博宝网首页,有一则关于郑允端题图诗的消息,称某收藏者持有元代郑允端题图诗一幅,绢本,高165厘米,宽50厘米,此物经专业公司鉴定,疑为孤本,但属真迹。绢书上有:“慈母三迁抑已勤,满头白发乱如云。机丝一段吾儿续,织的经天纬地文。”落款下有玉园女史印鉴,贞字正淑印鉴。该绢画售价

  • 元朝中期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农民起义

    1294年,元成宗即位后,元朝进入它自身发展的中期阶段。这时,蒙古贵族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在这一时期内,元朝统治者加重了对各族人民的搜括,税额不断扩大,至延祐初,税额“比国初已倍五十矣”,因此,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这一时期内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

  • 二、贾似道兵溃丁家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襄樊失守,吕文焕投降,元军大举南下,南宋朝野震惊。奸相贾似道在这种情况下,再不能躲在西湖葛岭边上的半闲居里安乐了,作为总领国政的太师,他不得不请命出征了。其实早在襄樊告急的文书似雪片般飞到南宋朝廷时,贾似道就预感到了形势不妙,为自己安排了后招。当时他见元军南下的事情已经隐瞒不住了,就表面上请求亲自率

  • 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白莲教的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白莲教

    一、开河、变钞激化了阶级矛盾元朝社会中存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日趋激化,终于导致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陶宗仪《南村辗耕录》中收有一首《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 朴不花和魏忠贤相比 谁更厉害一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太监也叫宦官,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在皇帝诺大的后宫里,有些事情是柔柔弱弱的女子做不到的,所以皇帝就会让自己身边亲近的太监来做,太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变异化的人,也不太有可能作出反抗皇帝的事情,而且太监身份的特殊性也让他们很难离开皇宫融入社会,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皇帝的忠诚度。所以,这样的

  • 元朝建立的背景:北方草原的鞑靼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鞑靼

    “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我们说,元朝的建立具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这个历史必然的实现,也是以其“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为前提和基础。13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