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灭夏、金诸战役战后之政局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战后之政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99 更新时间:2023/12/21 6:52:36

金国自阿骨打称帝,至哀宗之死,凡历九主,共一百廿年。蔡州既下,蒙古与宋国暂时相约,平分金人河南之地,陈蔡以北属蒙古,陈蔡以南属宋朝,于是两国各自撤兵。宋将孟珙还师屯襄阳,史嵩之以所获金哀宗之遗骨及金被俘参政张天纲等献于临安,告捷太庙,大事庆祝。时临安知府为薛琼,向张天纲曰:“汝有何面目到此?”天纲曰:“国之兴亡,何代无之!我金之亡,比汝国二帝如何?”薛琼以其语告理宗,理宗召问天纲曰:“汝真不畏死耶?

“天纲对曰:“大丈夫患死之不中节耳!何畏之有。”因求死不已。(续通监卷百六十七)

宋理宗一朝四十年。可分为两个段落,前十九年为汉奸史弥远当政时代,史弥远死后为理宗亲政时代。下蔡州时,(宋端平元年公元一二三四)乃理宗亲政之始,郑清之当国,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内在之革新与外在之胜利,好像带来国家复兴气象。于是淮东制置使赵范赵葵兄弟,以为蒙古兵北归,汴京、洛阳一带,地方空虚可乘机收取中原,光复故国,然后凭河为守。因上书作规复三京之计。有人以为蒙古兵强,未可造次,独郑清之力赞其说,宋理宗也欣然同意,即诏令赵范进驻黄州(今湖北黄冈),尅日兴兵。这时许多有识之士,都上书力谏,参议官范邱岳说:“方兴之敌,新盟而退,气盛锋锐,宁可捐所得以与人邪?我师若往,彼必突至,非唯进退失据,开衅致兵,必自此始!”乔行简亦上疏曰:“八陵有可朝之路,中原有可复之机,以有为之资,当大有为之会,则事之有成,固可坐而策也。臣不忧师出之无功,而忧事力之不可继,有功而至于不可继,则其忧始深矣!”宋理宗皆不听,并促赵范自黄州北进,赵葵自滁州(今安徽滁县)北进。又命知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全子材带所部淮西兵,与赵范、赵葵会师攻打汴京,于是三路大军,蜂拥北上。这时蒙古兵大部撤走,汴、洛一带,果然空虚,蒙古留守汴京之崔立与诸将不合,诸将李伯渊、李琦等闻宋师至,遂杀崔立而迎宋兵人城。时在宋端平元年6月(公元二一三四年),距蔡州失陷仅5月耳。(续通监卷百六十七)

同年7月,赵范,赵葵遣徐敏子、杨谊率领一支偏师,又乘虚攻下洛阳,不料竟中蒙古人空城之计,徐敏子等方入洛阳,附近之蒙古伏兵突然而至,结果杨谊、徐敏子等大败而退,洛阳城得而复失。在汴京之宋军,因为粮饷不继,饥饿无法支持,附近州县,又都是空城。驻在汴京北方之蒙古兵,又决黄河水以灌宋军,宋军死伤无数,赵范、赵葵等终于翌月(八日)间,亦放弃汴京,撤兵南归。所谓收复三京之计,损兵折将,完全失败,反落得毁约衅,大遭蒙古责难。是年多,蒙古窝阔台汗遂遗王檝来责宋人败盟之过。宋廷不得已,遗邹伸之报聘向蒙古谢罪,但终不能获得蒙古人谅解,从此兵连祸结,南宋偏安之局亦不能久矣。

标签: 蒙古

更多文章

  • 三、铁木真踏上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征程

    对于成吉思汗而言,他的少年时期是不幸的。在得知父亲也速该的死讯后,他便匆忙地赶回了部落。但是很快,他们孤儿寡母的处境就开始恶化了。也速该在未死之前,凭着他个人的威望,曾经把若干同种的氏族团结在乞颜部的周围。可是他一死,泰赤乌人就希图恢复他们的首领俺巴孩所一度享有的权力。在也速该死去一年后的春天,蒙古

  • 灭掉南宋的张弘范是汉奸吗?他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奸

    汉奸一词,其实可以分为两半,一为汉,一为奸。汉即汉族人,奸即奸佞。合起来意思是,出卖汉族利益的奸佞。当然,更详细一点,我认为,是指出卖以汉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的利益的汉族人。张弘范,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汉族——当然,其实古代由外族被赐汉姓、或由汉族这被赐少数民族姓氏的,不在少数——但他家没有——他祖

  • 临安之战——元军如何从对峙到攻破临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临安

    南宋立国是以长江为防线,两淮为藩篱,“重兵皆住扬州,临安倚之为重”。1275年元军占领建康,进围扬州,攻占两淮,南宋都城临安完全失去了屏障。元军在建康休整后,兵精粮足,战斗力更加强盛,随时准备攻取临安,处在进攻的有利地位。在元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主和举棋不定。虽然朝廷屡次诏

  • 第二节 交好汗国,往来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欧洲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期,各大汗国政见不合,致使元朝丧失了对他们的实际控制能力。在蒙古各汗国中,元朝与远在西亚的伊利汗国间的关系一直很好,而与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关系就不那么乐观了。窝阔台的孙子海都继承窝阔台汗国后,一直觊觎大汗的正统地位。察合台汗国与海都结盟后,不时对忽必烈控制的地盘发动侵扰

  • 第四节 致力盐铁,增加财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四节

    忽必烈要南征北战,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几十万大军的粮饷供应不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想对南宋发动战争,要想对海都动武,他首先必须解决财政问题。中统三年,也就是1261年,忽必烈朝议的重点又转向了如何提高财政税收,如何为他开动战争机器提供大量的动力问题。这次,

  • 一、成宗的“守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273年,忽必烈依汉制册立真金为皇太子。但遗憾的是这位皇太子却没能活过他的父亲。1285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真金皇太子去世了。在这以后,忽必烈这位苍老的国君再也没有册立太子。一直到1293年,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时日可能不多的时候,才把已故皇太子真金的旧印交到这位太子最小的儿子铁穆耳的手上。但这种举动

  • 郑允端:字画堪比黄金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价

    在博宝网首页,有一则关于郑允端题图诗的消息,称某收藏者持有元代郑允端题图诗一幅,绢本,高165厘米,宽50厘米,此物经专业公司鉴定,疑为孤本,但属真迹。绢书上有:“慈母三迁抑已勤,满头白发乱如云。机丝一段吾儿续,织的经天纬地文。”落款下有玉园女史印鉴,贞字正淑印鉴。该绢画售价

  • 元朝中期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农民起义

    1294年,元成宗即位后,元朝进入它自身发展的中期阶段。这时,蒙古贵族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在这一时期内,元朝统治者加重了对各族人民的搜括,税额不断扩大,至延祐初,税额“比国初已倍五十矣”,因此,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这一时期内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

  • 二、贾似道兵溃丁家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襄樊失守,吕文焕投降,元军大举南下,南宋朝野震惊。奸相贾似道在这种情况下,再不能躲在西湖葛岭边上的半闲居里安乐了,作为总领国政的太师,他不得不请命出征了。其实早在襄樊告急的文书似雪片般飞到南宋朝廷时,贾似道就预感到了形势不妙,为自己安排了后招。当时他见元军南下的事情已经隐瞒不住了,就表面上请求亲自率

  • 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白莲教的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白莲教

    一、开河、变钞激化了阶级矛盾元朝社会中存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日趋激化,终于导致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陶宗仪《南村辗耕录》中收有一首《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