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圆圆的第一个男人是谁?竟然不是刘宗敏

陈圆圆的第一个男人是谁?竟然不是刘宗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35 更新时间:2023/12/30 1:50:31

孙可望这个人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却被他玷污了,并不是大家相传的刘宗敏,孙可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与明末清初的历史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这个历史人物又是为何毫无名气的呢?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兴起,势力最为猖獗的就属闯王李自成和八大王张献忠了,闯王李自成凭借勇猛攻入北京,八大王张献忠据守南方逐步扩大着自己的势力。孙可望就是张献忠手下的一员大将,张献忠在陕北起义之后,孙可望由于出身贫苦想干一番事业就加入了张率领的部队,由于他聪明机灵而且还识字就被张献忠收为义子,赐姓为张。除了这个长子,张献忠还有一个后来大名鼎鼎的义子李定国,他和孙可望都骁勇善战并屡立战功,为张献忠在湖广地区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

张献忠在湖广地区扩张势力时,一路打到了明朝桂王朱常瀛的封地,但是开战之前,张献忠下令一定要活捉朱常瀛。在攻入衡州之后,朱常瀛被活捉,张献忠决定要将他献给刘宗敏。刘宗敏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帮助李自成成功攻下北京,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张献忠要将明朝的王侯交给他呢?

这件事要追溯到几年之前,李自成率兵攻打朱常瀛的封地衡州,但是朱常瀛在当地威望很高,民心都向着他,在士兵的顽强抵抗下,李自成的部队溃不成军,其中大将刘宗敏的义子在此战中战死,所以刘宗敏十分痛恨朱常瀛发誓要将其亲自处决。

但是有人说要杀朱常瀛是刘宗敏自己的事,当时李自成和张献忠也算平分天下平起平坐,为何要将朱常瀛送到刘宗敏帐中,这种献殷勤并没有必要呀。其实张献忠这样做是想着以献上朱常瀛为幌子,做个顺水人情,最终目的是想看看李自成攻下北京之后对他的态度如何,顺便还可以探查一下李自成现在的兵力和发展情况。

这件事孙可望当然也是心知肚明,这时他就开始打着自己的算盘了,由于当时张献忠在周围谋士的蛊惑之下决定削弱手下大将的兵力,孙可望就是其中的一个。孙可望手中的兵权最多,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当然他凭着自己的小聪明知道了张献忠的心思,再加上孙可望也是个势力的人,对任何人没有绝对的忠心,他打算借此次攻打衡州的机会自己捉拿朱常瀛然后在刘宗敏那里寻个王侯将相的职位。

在攻破衡州城之后,朱常瀛带着妃子家眷开始逃亡,但是儿子朱由榔还在城中,于是派手下进城寻找最后在城外汇合,但是朱由榔却被孙可望抓到了。于是孙可望打算将朱由榔交给刘宗敏,他是朱常瀛唯一的后代,也可以为自己换取一官半职。他将朱由榔装入箱子,又准备了几箱金银珠宝,踏上了献殷勤的道路。可是途中他遇到了朱常瀛的锦衣卫的袭击,被抢去了一个箱子,但其中并不是朱由榔,朱由榔乘着将他放出了透气的机会趁机逃了出去,最终被一个农民所救。

那他是怎么遇到陈圆圆的呢?

丢了朱由榔之后,孙可望还是决定凭着自己的威望和珠宝去刘宗敏那里试一试。但是刘宗敏一直忙于公务加上孙可望也没有关系,就没有接见他们,在自己的亲信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一个牵线人,于是就在平西伯府等待。几人在平西伯府酗酒之后,发现了陈圆圆,孙可望借着酒意将其强暴并带到了自己的住处,几天后,他看到有人搜查时仓皇而逃。

之后张献忠也被杀,孙可望回到云南被封为大明秦王,但是他觉得朱由榔太软弱想自己称帝,又怕李定国不同意,于是他将李定国骗到了昆明软禁起来,又给吴三桂送信借其之手消灭了李定国的部队,就在自己即将登基之时却被当地人赶出了云南。称帝之事失败后他投靠清朝被封为义王,但是他与吴三桂见面之时吴三桂已经知道了当年迫害李定国之事,觉得这个人不能用,于是他陷害孙可望反清将其斩杀。

一位明末清初的枭雄就此陨落,他的死是因为自己的背信弃义,虽然霸道横行一时却没有留名一世。

标签: 不是第一个男人陈圆圆

更多文章

  • 只因扶一把摔跤的皇帝就被判了斩立决,伺候皇帝不要太殷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摔跤,皇帝,被判

    古代的君主一个个都是个生杀大权的主儿,要是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要拿手边人撒撒气,但是有一位皇帝当着众人面摔到一跤,在场无人搀扶,偏叫一个多事的上前扶了一把反倒被皇帝给砍了。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鼎天下之后,就开始对功臣老将下手了。因为帝王多疑,他看谁都觉得像是要造反,夺他的皇位。朱元璋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

  • 明代才女商景兰生平简介 商景兰究竟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嫁给,才女,明代

    明代才女商景兰其实是一位在当时十分着名的人物,她出生在1605年的时候,卒于1676年,她的字是媚生,是会稽地区的人,也就是现在浙江绍兴人士。她出自一个官僚家庭之中,父亲是明朝时期的朝廷大员商周祚,而她的丈夫则是抗击清兵的着名将领祁彪佳。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明代才女,商景兰的身上有着非常美好的才华,可以

  • 大明帝国暮色:魏忠贤专权与明末大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帝国,明末

    帝国暮色整天丰衣美食的皇亲国戚体会不到饥寒交迫的感觉,因此,他们对于无数饥民的哀号无动于衷。靠天吃饭的中国自给的自然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脆弱,当天灾人祸交臻之时,他们只能选择武力抗争。1.魏忠贤专权明朝宦官为害,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而在这些臭名昭着的宦官中,魏忠贤是最有名的。魏忠贤是河间

  • 李自成开封第二围北门激战,督师丁启睿三千官兵被擒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门,官兵,激战

    十二月二十日就有消息说,李自成的农民军又要来袭开封,城中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二十三日这一天的午后,七匹快马直奔开封城而来,到城东的曹门外面停住,在城门之外的栅栏上张贴两份告示,然后急驰而去。守城官兵前去追赶,没有追上。年初,李自成派先头部队装扮成官兵,试图偷袭开封,这一次却是事先张贴告示,大肆宣扬将

  • 四、熹宗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之死

    明熹宗生性喜欢游玩,划船落水受了风寒。加上平日游戏胡闹,身体大不如前,常常闹些毛病。本来二十出头,身体是不应当如此脆弱的,朱由校却不知什么原因日益虚弱起来,脸和身上都出现了浮肿。很快就病倒,而且十分的严重。惧热怕冷,经常高烧,全身浮肿也更加厉害。脸色黄里透青,说话也没有力气,严重厌食。这下忙坏了御医

  • 大明王竑,一个考生升级通关的彪悍人生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彪悍,明王,考生

    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在午门摄政,群臣弹劾宦官王振误国之罪,王振党羽锦衣卫指挥马顺厉声呵斥群臣,王竑上前一把揪住马顺头发:“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边骂边撕咬马顺脸面,愤怒的大臣一看这场面,机不可失,一拥而上,当场将马顺打死。殿前群殴,大明开国以来头一次

  • 明朝首辅申时行真的提出过“计划生育”的理论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申时,计划生育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中国长洲(今吴县)人。明朝嘉靖年间首辅。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姓富商之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状元,授修撰,回归申姓。善真、行、草书,受张居正提拔。历官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 明朝一大贪污案:朱元璋龙颜大怒,几乎杀光了全国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大,大怒,明朝

    出身寒微的明太祖朱元璋,他早年经历了非常悲惨的事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父母、兄弟在贫困、饥饿中离世。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便对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感到非常痛恨。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他推行“重典治国”的政策,严厉打击那些贪官污吏,为此他几乎杀光了全国的官员!这到底是

  • 郑和下西洋:七次远航经过及大事纪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下西洋,纪要,郑和

    明朝前期,国家强盛统一,财力物力充足。明成祖朱棣为宣扬国威,以“天朝上国”之尊,招徕海外诸国前来朝贡,派遣宦官郑和组建庞大船队,远航亚非各国,乃有郑和下西洋之盛举。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或三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祖、父曾先后赴天方(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郑和

  • 明朝时期皇帝明明有16个,明帝陵为何却只有13个?哪3位不在帝陵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时期,明朝,皇帝

    古代中国华夏民族们极为高度重视身后事,这促使陵墓文化艺术非常风靡。古时候,即便是平民百姓必须取出省吃俭用来下葬亲人,何况王室贵族与国家的主宰者-皇上。帝陵的规模大多十分庞大,明帝陵自然也不例外。普通人希望落叶归根,皇帝则希望死后葬入自己提前修建好的帝陵,与先祖以及妃嫔们葬在一起,这就使得中国古代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