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只因扶一把摔跤的皇帝就被判了斩立决,伺候皇帝不要太殷勤

只因扶一把摔跤的皇帝就被判了斩立决,伺候皇帝不要太殷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3/12/29 19:39:56

古代的君主一个个都是个生杀大权的主儿,要是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要拿手边人撒撒气,但是有一位皇帝当着众人面摔到一跤,在场无人搀扶,偏叫一个多事的上前扶了一把反倒被皇帝给砍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鼎天下之后,就开始对功臣老将下手了。因为帝王多疑,他看谁都觉得像是要造反,夺他的皇位。朱元璋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庸,在历史上并不是特别有名,但他却实实在在立下了许多军功,比如在与陈友谅争夺天下的时候。

当时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虽然一开始处于下风,不过朱元璋这边谋臣良将更多,逐渐反败为胜,并一路追杀。就在双方大战的过程中,赵庸表现出色,受到朱元璋和主将徐达的赞赏,随后成为徐达手下的将军,跟随他四处征战。

明朝建立后,赵庸因为功劳较大,也得以封侯,即南雄侯。封侯之后,赵庸继续跟着徐达征伐北元,历经多年战事,终于将北元打了下来,朱元璋非常开心,于是大摆宴席犒赏有功之臣。作为南雄侯,赵庸自然也得到了参与宴席的机会。

然而就在宴席上,年逾花甲的朱元璋在犒劳将领的时候,突然摔了一跤。在场的大臣如徐达、胡惟庸等人愣了一下,马上装作没看到,继续吃喝。赵庸见此情况,却觉得表现的机会到了,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朱元璋扶了起来,还借着酒劲斥责其他人不救驾。

然而,赵庸却没发现此时的朱元璋脸色铁青,心情极度不好。因为朱元璋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看到自己年迈,害怕死后失去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对于自己不再年轻这件事非常忌讳。徐达等人长期跟在朱元璋身边,对他的心理自然揣摩得很明白,因此才会假装没看到。

可是赵庸这个愣头青却不管不顾将这块遮羞布揭开,自然让朱元璋非常不爽。于是没过多久,赵庸就被牵连到胡惟庸案当中,并迅速判了个斩立决。估计他到死都没明白为什么吧!

可见以着巴结上头为主营业务的人日子不好过,再也不要看不起他们,因为好歹也是提着脑袋过日子的。

标签: 摔跤皇帝被判

更多文章

  • 明代才女商景兰生平简介 商景兰究竟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嫁给,才女,明代

    明代才女商景兰其实是一位在当时十分着名的人物,她出生在1605年的时候,卒于1676年,她的字是媚生,是会稽地区的人,也就是现在浙江绍兴人士。她出自一个官僚家庭之中,父亲是明朝时期的朝廷大员商周祚,而她的丈夫则是抗击清兵的着名将领祁彪佳。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明代才女,商景兰的身上有着非常美好的才华,可以

  • 大明帝国暮色:魏忠贤专权与明末大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帝国,明末

    帝国暮色整天丰衣美食的皇亲国戚体会不到饥寒交迫的感觉,因此,他们对于无数饥民的哀号无动于衷。靠天吃饭的中国自给的自然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脆弱,当天灾人祸交臻之时,他们只能选择武力抗争。1.魏忠贤专权明朝宦官为害,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而在这些臭名昭着的宦官中,魏忠贤是最有名的。魏忠贤是河间

  • 李自成开封第二围北门激战,督师丁启睿三千官兵被擒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门,官兵,激战

    十二月二十日就有消息说,李自成的农民军又要来袭开封,城中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二十三日这一天的午后,七匹快马直奔开封城而来,到城东的曹门外面停住,在城门之外的栅栏上张贴两份告示,然后急驰而去。守城官兵前去追赶,没有追上。年初,李自成派先头部队装扮成官兵,试图偷袭开封,这一次却是事先张贴告示,大肆宣扬将

  • 四、熹宗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之死

    明熹宗生性喜欢游玩,划船落水受了风寒。加上平日游戏胡闹,身体大不如前,常常闹些毛病。本来二十出头,身体是不应当如此脆弱的,朱由校却不知什么原因日益虚弱起来,脸和身上都出现了浮肿。很快就病倒,而且十分的严重。惧热怕冷,经常高烧,全身浮肿也更加厉害。脸色黄里透青,说话也没有力气,严重厌食。这下忙坏了御医

  • 大明王竑,一个考生升级通关的彪悍人生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彪悍,明王,考生

    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在午门摄政,群臣弹劾宦官王振误国之罪,王振党羽锦衣卫指挥马顺厉声呵斥群臣,王竑上前一把揪住马顺头发:“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边骂边撕咬马顺脸面,愤怒的大臣一看这场面,机不可失,一拥而上,当场将马顺打死。殿前群殴,大明开国以来头一次

  • 明朝首辅申时行真的提出过“计划生育”的理论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申时,计划生育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中国长洲(今吴县)人。明朝嘉靖年间首辅。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姓富商之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状元,授修撰,回归申姓。善真、行、草书,受张居正提拔。历官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 明朝一大贪污案:朱元璋龙颜大怒,几乎杀光了全国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大,大怒,明朝

    出身寒微的明太祖朱元璋,他早年经历了非常悲惨的事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父母、兄弟在贫困、饥饿中离世。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便对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感到非常痛恨。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他推行“重典治国”的政策,严厉打击那些贪官污吏,为此他几乎杀光了全国的官员!这到底是

  • 郑和下西洋:七次远航经过及大事纪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下西洋,纪要,郑和

    明朝前期,国家强盛统一,财力物力充足。明成祖朱棣为宣扬国威,以“天朝上国”之尊,招徕海外诸国前来朝贡,派遣宦官郑和组建庞大船队,远航亚非各国,乃有郑和下西洋之盛举。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或三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祖、父曾先后赴天方(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郑和

  • 明朝时期皇帝明明有16个,明帝陵为何却只有13个?哪3位不在帝陵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时期,明朝,皇帝

    古代中国华夏民族们极为高度重视身后事,这促使陵墓文化艺术非常风靡。古时候,即便是平民百姓必须取出省吃俭用来下葬亲人,何况王室贵族与国家的主宰者-皇上。帝陵的规模大多十分庞大,明帝陵自然也不例外。普通人希望落叶归根,皇帝则希望死后葬入自己提前修建好的帝陵,与先祖以及妃嫔们葬在一起,这就使得中国古代除朝

  • 庚戌之变与俺答封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之变,俺答封贡

    “土木堡之变”后,强盛一时的瓦剌部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内哄。先是景泰五年(1453),也先杀死了名义上的大汗脱脱不花,自称大元天盛可汗。第二年,纵情于酒色的也先就被部下所杀,内部矛盾丛生直接导致了瓦剌部的势力不断衰落。与此同时,曾经屈从于瓦剌部统治之下的鞑靼部则逐渐强大起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