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赛儿造反:年轻寡妇登高一呼,聚集起几万人反抗朝廷

唐赛儿造反:年轻寡妇登高一呼,聚集起几万人反抗朝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82 更新时间:2023/12/8 14:55:28

唐赛儿是山东省蒲台县(今东滨县)人,祖上世代行医。她从小也学会医术,练过武功。长大后嫁给同村农民林三。后来加入了白莲教,当了“佛母”,经无偿地给农民治病,所以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永久十八年,山东蒲台一带瘟疫流行,有许多人来找唐赛儿医治。唐赛儿她的丈夫无偿地给乡亲们治病。唐赛儿在给人治病时,夹杂上宗教色彩,说这些治病的药物是弥勒佛所赐,于是许多病人在好了以后纷纷加入白莲教,当了教徒。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来找唐赛儿治病和入教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地方,疫病流行严重,唐赛儿还要亲自去施医舍药。不久,“唐佛母”的大名在这一带几乎尽人皆知了。

唐赛儿外出治病时,她的丈夫林三便在家里舍药。他本来医术不高,只跟妻子学了点医治疫病的方法,不小心自己也染上了瘟疫。邻居董彦杲看林三染病,急忙跑到青州府把唐赛儿找了回来。等到唐赛儿跑回家一看,林三已经死去了。唐赛儿痛哭流涕,索性在林三灵柩前把头发剪了,作了尼姑。

附近的乡亲们,听说唐赛儿丈夫死了,大家认为都是因唐赛儿一心只顾为别人治病,没能及时医护丈夫,才作了寡妇,又听说她已出家为尼,大家对她又怜惜、又感激。林三出殡那天,许多人不约而来,给林三送殡。这蒲台县的一个小村庄,竟聚集了几千人。一时香烟缭绕,铙钹齐鸣,大家齐声口宣佛号,抬着林三的灵柩墓地缓缓前进,气氛倒也肃穆庄严。

送葬队伍刚出村口,便见大道上来了十几名捕快,个个手拿铁尸锁链,拦住了送殡的人群。一个捕头模样的人喊道:“站住!你们这是干什么去?”

董彦杲走过去说:“尊差,我们村的林三死了,这是出殡。”

“出殡干嘛来这么多人?这林三是多大的官儿?”

“林三就是个农民。”

“得啦!县里的大老爷早就听说了,你们这是白莲教,想借出殡的机会聚众闹事。”说着一指唐赛儿,对手下的捕快说,“那就是为首的妖妇唐赛儿,把她锁了押进县里去!”

一个捕快来到唐赛儿面前,抖出手中的铁链便往唐赛儿头上套。旁边一个叫宾鸿的大汉忍无可忍,大吼一声,把捕快的铁链夺下,顺手一轮,正砸在那捕快头上。那捕快“嗷”地叫了一声,头破血流,极时倒地不动了。

拒捕伤人,这是杀头的罪名。宾鸿豁出去了,手里的铁链飞舞,又有一名捕快被打倒。捕头一面拔刀一面大喊:“反了,反了!”腰刀刚刚出鞘,董彦杲就一把夺过。捕头拔腿便跑。前面一个打幡的孩子用幡杆一栏,捕头“噗”一声被绊倒在地。董彦杲赶上前举刀砍下,眼看捕头腿儿蹬了几下,也不动了。

其他几名捕快见到这个情景,纷纷把腰刀和铁尺举起来,干咋呼了几声,扭头就跑。激忿的群众追上去,抡起幡杆槓子,一阵乱打。几个腿快的逃掉了,另外几个倒在了血泊里。

唐赛儿见事情闹大,跟董彦杲和宾鸿商议,只好一不作,二不休,就势造起反来。大家推举唐赛儿为首,董彦杲和宾鸿为副,组织起了“白莲军”。当场参加的便有500多人。

当地的穷苦百姓,被那些贪官污吏盘剥压迫,早就群愤激昂。现在唐赛儿登高一呼,一些农民纷纷来投,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

唐赛儿带着“白莲军”到处攻城破县、杀贪官,开仓济贫,受到群众拥护,队伍越发展越大,不但有农民参加,连城市贫民也来参加,声势越来越大。

特别是那些打了败仗后逃回去的官兵,为了推脱责任,更把“白莲军”大加渲染,说唐赛儿能剪纸为马,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役使鬼神。弄得附近各州县的地方官,惶惶不安。只好把告急书,申奏朝廷。朱棣接到各地申报大怒,下令山东都司和各卫所驻军合力围剿,如有失误,一律问斩。

山东省都司和各卫所将领,接到朱棣旨令,哪敢大意,便都各调所辖兵马,联合作战,对“白莲军”前堵后追,全力围剿。

“白莲军”将士作战虽然英勇,但起义的大都是当地农民,没有经过军事训练。几个主要将领,也是平民出身,没学过什么兵法,不懂得领兵打仗。打仗时只凭硬打猛攻,没有明确目标,只知攻城济民,打了就走。一次在占领即默在赴莱阳途中,中了官军的埋仗,全军被击溃。唐赛儿、董彦杲和宾鸿等几个主要首领侥幸没有被捉住。但这次起义却失败了。

白莲军起义,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多月,但轰轰烈烈,在胶东中部一带,纵横数百里,打击了明朝的统治,唤起了广大群众的反抗意识。特别是唐赛儿,以一个年轻的寡妇,登高一呼,竟能聚集起几万人来反抗朝廷,更是对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的挑战,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有其历史意义的。

标签: 万人寡妇高一

更多文章

  • 第一讲 父子创业:铁血背后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无奈,父子

    中国古代的王朝,开国的历程都是很艰难的。而明代是靠着父子之间艰难的接力棒传递,才完成了有些畸形的、以铁腕和血腥知名的王朝奠基工作。乱局中的收官者创业,有时候是白手起家,有时候则在于对周围资源的整合。明太祖朱元璋的创业过程,就是成功地整合各种资源、壮大自己并消灭其他竞争者的过程。一穷二白的创业史在中国

  • 参酌唐宋立纲陈纪 损益元制构建新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宋,损益,立纲陈纪

    唐朝大臣坐着议事、宋朝大臣站着议事明朝廷杖制度主要针对的是朝中的大臣,一些地方上的小官小吏还不够资格“享受”。廷杖,老百姓俗称叫“打屁股”,可能就是由古时杖刑中演化而来的。不过,它不像家长打小孩子的屁股那样做做样子,起到教育作用就行了,明代开始盛行的杖

  • 魏忠贤的故事:带你走进真实的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带你,故事,真实

    魏忠贤(15681627),河间府肃宁(今河北肃宁县)人。其父魏志敏,母刘氏,娶妻冯氏,生一女,嫁杨六奇。年轻时能右手执弓,左手握弦,射箭命中率很高。虽不识字,做事却敢于担当,有决断。他自幼就是个不学好的人,长大了好酒色,更沉溺于赌博,成天和一帮子年轻无赖在一起鬼混。有一次,他赌输了,饱受凌辱,一气

  • 土木堡惨败:明朝五十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土木,损失,明朝

    自徐达兵伐北京,推翻元朝统治后,元朝残余势力逃往北方,后逐渐分裂为三支,瓦剌为其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明永乐末年以来,瓦剌部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开始对明朝虎视眈眈。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入侵,发生了着名的土木之变,明军大败,英宗被俘,此次事变与英宗重用宦官王振有直接的关系。明

  • 寡妇对联招亲,未料却守寡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寡妇,对联,未料却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历史久远的古代,寡妇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但古今中外,无论男女老女,大家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人们对婚姻的向往是不可贬抑的。因此就算是古代,寡妇也可以再嫁。与未婚女子相比,寡妇再嫁,相对要困难许多。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个丧夫的寡妇,为了寻求新的幸福,想出了对联招亲的

  • 谁是明朝最有钱的人?明朝的“富豪榜”为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你,明朝,的人

    明朝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我国,明朝的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我国差点就和当时的欧洲国家一样走上了一条发展的“高速公路”。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这些改变世界的大事儿就会提前一、二百年首先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还哪有“日不落

  • 第四节 实施仁政,再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仁政,盛世,第四节

    明仁宗朱高炽有“仁君之识”,从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也正是由于他实行的仁政,为盛世谱写了序篇。明仁宗朱高炽的祖父朱元璋和父亲朱棣虽然功绩显赫,但都是性情暴戾的暴君,往往乾纲独断,十分武断和粗暴,常因为小事就将大臣逮捕下狱,甚至动辄杀戮,滥杀无辜,制造了好几起血腥大案。但他们

  • 况钟简介:连任苏州知府十三年,人称“况青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知府,苏州,青天

    况钟况钟(1383-1442),明江西靖安人,字伯律。出身小吏。永乐时历任礼部主事、郎中。宣德五年(1430)出任苏州知府,严惩贪吏,与巡抚周忱奏请减免江南重赋。创“刚运簿”,设置“济农仓”。连任苏州知府十三年。卒于任上。况钟任苏州城的太守,在苏州做了

  • 明朝平倭战争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意义,战争,明朝

    战争概述:明朝嘉靖年间,战乱纷纷的日本浪人长期入侵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夺,对明王朝南部的治安及经济造成巨大危害。明政府组织了对倭扫荡战争,在朱纨、张经、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的率领下,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一举扫平倭寇,赢得了中、日之间第二次大规模对抗的胜利。将帅星数:★胡宗宪谭纶俞大猷戚继光精

  • 明景帝朱祁钰简介:过渡政权中的景帝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政权,明景帝朱祁钰,简介

    明景帝是明英宗惟一的弟弟,是他收拾了英宗土木堡之变的烂摊子,是他将英宗从蒙古人手中救回,也是他成了英宗两次执政之间的过渡者。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人生,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剌也先率蒙古大军入寇,边关告急。不懂军事的王振,好大喜功,不顾群臣的反对,怂恿英宗亲率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