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文正采用“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式,率领将士们死守洪都城

朱文正采用“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式,率领将士们死守洪都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02 更新时间:2024/1/15 16:55:10

再说当时具体负责洪都及江西等地军事方面的总指挥大都督正,虽然是朱元璋侄儿,不过他能当上大都督倒不全是因为自己与朱元璋之间有着那种特殊血缘关系的缘故,“自渡江以来,克太平,破陈也先,营取建康,(朱文正)多有战功”。换句话来说,朱文正在当时朱元璋政权中算得上是一员久经沙场的年轻“老将”了。面对60万陈友谅大军如黑云压城似地压过来,他镇静自若地指挥洪都城内的将士英勇抵抗,也不愧为安徽农民的祖先,他很快想到了很绝的一招:搞了个类似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式的作战模式,将洪都城的抚州门等四个主要城门分给邓愈赵德胜等四个部将承包,让他们各自负责据守一座城门,而他自己居中间调度和节制各军,并率领2000名精兵随机支援。嗨,600年前的这种联产承包责任制作战方式还真管用,纵使陈友谅下再大的力气,洪都城还是岿然不动,陈军将士拼死拼活拼了好长一段时间,却仍然只能在洪都城外打转。当然对于城内朱元璋军队将士来讲,那可是用宝贵的生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谱写洪都保卫战的壮美一曲。

猛将赵德胜当时近40岁,但打起仗来却毫不含糊。在战斗中,以一当十,奋勇杀敌。据说赵德胜人长得很黑,可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臂力尤其过人,舞起兵器来没人敢上去对阵,人称“黑赵”。可这样一位威猛无比的优秀将领却最终“中流矢死”。在倒下之前,他将身上中的箭拔了出来,那箭头已经深入腰腹足有五六公分之深,只听得他长叹道:“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言毕而绝,时年39岁。

还有徐明、邓愈等一批英勇的将士,不屈地坚守着这座英雄的城市。

但是,陈友谅的将士实在是太多了,打退了又上来,洪都随时都有沦陷的危险。尽管后来朱文正也亲自上阵了,但洪都城的将士却还是越打越少。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派人突围出去,给应天城内的朱元璋报信,请求紧急救援。

标签: 将士们方式洪都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去世前送朱元璋一筐鱼,17年后朱元璋大呼:太懂我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年后,我了,朱元璋

    刘伯温简介刘伯温本名刘基,元末明初知名的战略家、贵族、作家,明代开国元勋,他是中国历史上谋略家的代表人物,与姜子牙、诸葛亮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谋略三圣”。他最大的功绩就是: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为大明王朝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也。&rdqu

  • 一只鸡引发一个王朝覆灭,如同龙卷风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只鸡,王朝,龙卷风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因一只鸡,加速了一个王朝的灭亡。这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然而却真有这样的一件事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明崇祯四年,也就是公元1631年。大明王朝当时内忧外患,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女真族强势崛起,不断割据关外的土地。那年那天的紫禁城,略显憔悴的崇祯皇帝拿起一封来自山东的奏

  • 明末三大案之移宫案的引发新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案,明末,移宫案

    光宗弥留之际,把朝臣召入寝宫安排后事。光宗一再嘱咐朝臣要立李选侍做贵妃,谁知李选侍贪得无厌,叫自己的儿子朱由校闯进寝宫对光宗直言:“要把我母亲封为皇后!”朝臣们闻之不禁一怔,光宗也脸色大变不发一语。朱由校见气氛不对,才悻悻而退。光宗的死讯传出,朝臣们纷纷聚到乾清宫,准备与光宗

  • 明代秘史:僧人佐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僧人,明代,秘史

    在朱棣夺位的过程中,僧人道衍起了很大作用。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因道衍功高,授之以僧录司左善世之职。永乐二年(14O4年)四月,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姚,赐名广孝。成祖和他谈话时,亦称之为少师,而不呼其名字。这时的姚广孝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自己早年的夙愿,并完全可以在永乐时期的政治舞台上表演一番了。

  • 明代秘史:胡惟庸寸磔市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代,秘史,胡惟庸寸磔市曹

    且说太祖得国,武臣立功,要推徐达、常遇春,文臣立功,要推李善长、刘基。刘基知太祖性质,所以封官拜爵,屡辞不受。善长官至右丞相,爵韩国公,免不得有些骄态。太祖有意易相,刘基谓:“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不宜骤易。”太祖道:“善长屡言卿短,卿乃替他说情么?朕将令卿为右相。”基顿首道:“譬如易柱,必得大木,

  • 从“请奏上裁制”到“三复奏与五复奏”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复奏,五复奏,请奏上裁制

    ◎从“请奏上裁制”到“三复奏与五复奏”制与皇帝亲自录囚制度比较相近的还有“请奏上裁制”。“请奏上裁制”是指司法部门对于一些特别重大的案件或者是一些涉及特别人物的案件最终裁判权必须要上请皇帝,由皇帝最终作出

  • 明代新词语的造词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方式,明代,造词

    关于新词的造词方式学界有过许多的讨论,就笔者所见到的来说,李如龙先生论文《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2002),刘叔新先生专着《汉语描写词汇学》(2005)对新词造词方式的探讨尤为精辟。李如龙(2002:68)指出:“词汇衍生的方式指的是创造新词的方式,从古至今,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大

  • 第七节 特务系统,日臻完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完备,特务,第七节

    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建文帝的三个弟弟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火熙)尚未就藩,朱棣将他们降为郡王并让朱允熥、朱允熞就藩,但当年就将二人召到燕京,废为庶人,禁锢于凤阳,只留朱允(火熙)给朱标奉祀。削齐王护卫

  • 陈友谅何许人?他为什么要杀倪文俊?陈友谅的第一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他为,要杀,陈友谅

    陈友谅,湖北沔阳玉沙县人,出身贫寒,父母都是渔民,本身也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陈友谅的家乡,有个会看命相的先生看了陈家祖坟的风水后就留下三个字:法当贵,意思是说,依照中国古代的风水相术的理论法则,陈家将来要出大富大贵之人。自从听得此言后,陈友谅就一门心思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然而现实却又有&ldq

  • 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一夫,史上,皇帝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曾写过一篇专门批评专制君主的文章《原君》,其中有“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一句。大概中国古代的成年皇帝,很少有不荒淫的,大都三宫六院,嫔妃成群。明代的皇帝尤其如此。但有一个明代皇帝例外,那便是明孝宗朱祐樘。有人说,他可能是中国皇帝中唯一一个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