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从劳改犯中选官,听说过吗?

明朝从劳改犯中选官,听说过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00 更新时间:2023/12/30 21:02:20

◎从劳改犯中选官,听说过吗?

朱元璋在推行教化与法治相结合的过程中的另一个“杰作”那就是劳教罪犯,实行宽猛相济。从洪武五年九月起,朱元璋就开始注意,将杂犯死罪的罪犯免死,“发临濠输作”。这样,一方面建设了自己的家乡凤阳,另一方面使得罪犯受刑相对减轻,劳改了罪犯。而几乎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注意到从劳教干部中重新选拔官员、委任官职。当然这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即从那些劳改中“已历艰苦,必能改过”的官吏群内,挑选“其年及四十之上,材堪任用者复用之;年未及者仍留屯田;若年四十以下,原犯公罪及已经宥免者亦复录用”。这样就给了劳改干部一丝希望,让更多的罪犯好好改造。朱元璋实在是“聪明绝顶”,既维护了法制,将人们改造成驯服的顺民奴臣,又能起到教化人们的作用,真是一箭双雕

总之,朱元璋的礼法结合、明刑慎罚、宽严相济和执法原情等法治措施,对推动大明帝国初年的政治安定、社会经济发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造就了明初祥和、富庶的繁荣局面。

以朱元璋的极端君主专制主义强化和着重确立和落实“司法公正”和礼法结合为基本精神而建立起来的大明法制,加强了大一统帝国的中央集权,完善了司法监察制度,整顿了吏治,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促进了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化教育的发展,为大明帝国近300年的历史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不仅如此,以《大明律》为代表的明代法制文明在中国法制的发展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它上承唐,下清朝,甚至影响到中国以外的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的法制文明。朝鲜太祖成桂时编定的《经国大典》《续大典》和《大典续录》中的《刑典》和《刑法大全》之主要内容直接取自《大明律》;越南阮世祖时修订的《嘉隆皇越律例》、宪祖阮福暶时的《钦定大南会典事例》也有许多法律内容搬用了中国的《大明律》条文;日本直到明治时制定的《新律纲领》《改定律例》还有部分地参用明律的条文。由此可见,大明律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与影响了。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朱元璋在制定和建设大明法制时,虽然着重确立和落实“司法公正”和礼法结合的这两个基本精神,但这一切都是服务于极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主义这个中心。从法理学角度来看,权力的失衡就会导致法制秩序的紊乱。明代君主专制主义的恶性膨胀所造成的权力的滥用本身就是明代法制破坏的元凶,重刑主义的泛滥、特务机构的干扰、皇权的异化者宦官对法制秩序的践踏,这一切随着大明朝历史的演进而逐步地摧毁了明初大明法制建设的所有努力与贡献。这是人治的必然,也是专制的必然。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其实,无论是《大明律》还是《大诰》,无论是法定刑还是法外刑,无论是执法原情还是礼法结合……如果从大明帝国治理臣民的形式角度来讲,这些都属于明的一手;为了保障自己的江山社稷稳如磐石、万古长存,朱元璋还绞尽脑汁使用暗的一手,即建立与完善秘密警察锦衣卫制度,以此强化绝对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标签: 劳改犯听说过明朝

更多文章

  • 八股文发展历程介绍 八股文的发展都经历了哪些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发展历程,经历了

    发展历史宋朝八股文起源于宋元的经义,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帖经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考试的文体并无规格,没要求对仗排偶。当时有的考生主动运用排比笔法,写成与八股文类似的文章。被某些历史学家视为八股文发展的开端。元朝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

  • 胡惟庸的故事:一人擅政九族被诛明初的小丑篡位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一人,小丑,故事

    一、专权结党图谋不轨胡惟庸(?~1380),定远(今属安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臣之一。龙凤元年(1355年),在和州投奔了明太祖朱元璋,被授任元帅府奏差。不久转宣抚使,又转任宁国主簿,后进升为知县,再升为吉安通判,不久摧拔为湖广佥事。洪武元年,胡惟庸被召任太常少卿,再进升为太常寺正卿。洪武三年,明

  • 明朝北伐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原因,明朝

    1367年,朱元璋拜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军25万开始进行北伐。一年以后,大军进入元大都。朱元璋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的帝王,建立了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明朝北伐的胜利,究竟由哪些原因促成的呢?第一、朱元璋重视生产,也搞屯田。大明维持军队的主要开销,来自于屯田制,也就是朝廷给地方驻军提供耕地

  • 徐光启与利玛窦的故事:炮舰与传教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教士,故事,炮舰

    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轰然倒塌后,占据了南欧和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把丝绸之路拦腰截断,曾经频繁交往的东西交通也随之中断。陆路的阻遏迫使西欧各国开发通往东方的海上航路,逼出了新航路的开辟。1498年达伽玛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开辟了新航路。此后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

  • 有人欢喜有人愁——张士诚、方国珍降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士诚,方国珍

    面对这一系列的失败,已经英雄不再的张士诚最终采纳了三弟张士德“遗书”中的建议张士德被俘后一直被关押在应天南京,哥哥张士诚曾开出很高的价码想换回他,但都被朱元璋拒绝了。据说朱元璋十分看重张士德:“张士诚谋主士德,其人有智勇,被我擒之。张氏之事成败可知矣。&rdquo

  • 明代36位开国元勋,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了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几个,明代,留了

    从1368年创建明代的起,以后的三年里朱元璋相继分封了六公、二十七侯、二伯,这三十六人要不军功赫赫,要不智计层出不穷,是明代最关键的开国元勋。在朱元璋当皇帝的三十一年里,这些开国功臣也陆续凋零,有战死沙场的(鄂国公常遇春、卫国公邓愈等),有病死床榻的(曹国公李文忠、济宁侯顾时、诚意伯刘伯温等),但更

  • 放眼整个明朝,曾坐镇于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有何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有何,来头

    历史时间沿着时间的路轨向前行驶,每个皇朝也像走马灯相同持续交替。在各时期的转变更替中,成千上万贵显大家族一样也亲身经历着发展趋势、兴起、没落的过程。贵族阶层总是因特定的历史环境而生,他们总是依附一定的统治阶层。城头变化大王旗,树倒猢狲散,谁也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铁律。而历史往往会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幽

  • 明代统治时期,非正式的内阁制度,怎么彻底架空了六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内阁,时期,明代

    对大明的内阁制度,相信大伙儿都不会陌生。内阁大学士们,实际上原本是明朝皇帝的顾问与秘书,帮皇帝整理一些文件、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但是,从明朝中前期开始,内阁制度逐步壮大,到了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内阁开始凌驾于六部之上,并且侵蚀了六部大部分权力,几乎架空了六部尚书。那么,其实并不正式的内阁制度,如何能

  • 明朝建文皇帝逃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谜,明朝,皇帝

    明朝十六代皇帝,除了自缢而死的崇祯外,现仅存十四处皇陵(即位于北京北郊的十三陵和位于南京的明孝陵),独缺第二代皇帝惠帝的陵墓。这是因为明惠帝被其叔父篡权而逊国,最后不知是死还是逃亡、不明下落的缘故。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死,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明惠帝,国号建文,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

  • 《绣春刀》沈炼的真实一生: 以弹劾奸臣为“乐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乐趣,奸臣,真实

    前不久《绣春刀》第二部再次走近大家的视野之中,在电影之中沈炼算不上是一位忠臣,甚至于还救下了奸臣魏忠贤。然而对于历史上真实的沈炼而言,他的一生并没有这些苟且,而是一个非常刚直与奸臣抗争的一生。在嘉靖年间曾经有过一位奸臣,由于嘉靖皇帝在位期间一直专注于研究长生不老之术无心打理朝政,于是便将朝廷中的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