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版的“隆中对”:生死血战陈友谅

明代版的“隆中对”:生死血战陈友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04 更新时间:2024/1/23 1:23:26

这个明代版的“隆中对”与朱元璋以前的战略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可能是淮西过来的“饿死鬼”的本能所决定,朱元璋与他的将士们过去更多看重的是张士诚占据的浙西和元军控制的浙东富庶地区,也可能是“老太太吃柿子”心理的作用,他们专挑软的捏,多少让人有一种不上路子的感觉,弄得人家堂堂也是一方豪杰的张士诚灰头土脸的。自从有了这个西部邻居后,张士诚觉得只有挨打的份,想还一下手,结果被打得更惨了,难怪后来他那般颓废。而刘基的统一策略并不是同情张士诚,只是将战略进攻的次序作了更加吻合实际和更加合理的调整,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刘基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从此以后,在朱元璋的统一战争过程中来了个战略性的大转变。

朱元璋统一策略开始调整:“先西后东”或言“先陈后张”如果说从1356年到1359年朱元璋以应天城为中心的江南红巾军政权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元朝在江南地区的军事势力的话,那么从1360年起到1367年大明帝国建立前夕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朱元璋主要进攻的对象已作改变,矛头转向了同为反元大起义“阵营”中的起义力量。因为经过多年的战争,元朝在江南地区的军事力量已基本上被消灭,长江下游地区实现了局部性的统一。大约自1360年起,在刘基等知识分子的影响下,朱元璋的统一运动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实行战略性大调整,采取了先西后东的策略,将原先作为经常性攻击对象的张士诚暂时放一放,集中精力对付西线的陈友谅,最终花了大致4年的时间,消灭了南方各起义军中拓地最广、实力最强的一支武装力量,实现了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统一。

那么,陈友谅是何许人?他怎么会跑到朱元璋政权势力范围的西边的?

要想解答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回顾一下西线红巾军起义、发展和壮大。

西线红巾军发展:外地和尚、布贩子和“刀枪不入”的“烧香军”前面讲过,西线红巾军起义或言南方红巾军的最早发动者是一个叫彭莹玉的江西人,他是个和尚,因为痛恨元朝的黑暗统治,偷偷地加入了白莲教组织,并很快成为当地组织的骨干和领导。元顺帝登基没几年,他就在江西的袁州发动起义,但遭到了政府的残酷镇压。理性而言,袁州起义还没到火候,这是一个硬摘的果子,所以彭莹玉没来得及也没办法吃上,就被迫亡命天涯。他来到了湖北麻城等地,那时这一带连年发生灾害,正是组织和发动起义的好时候,他专门给底层穷苦人宣传白莲教,什么“明王出世”,“弥勒下凡”,一个光明的世界即将到来,等等,如此教旨对于底层人民特别有号召力。麻城打铁匠邹普胜和湖北罗田布贩子徐寿辉成为了彭莹玉最先发展的“对象”,他们经常在一起秘密组织白莲教徒进行反元宣传,暗地里集结力量,寻找机会发动起义。

标签: 明代生死血战

更多文章

  • 普遍被接受为八贤王原型的是谁?为何没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型,当上,皇帝

    八贤王总是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中,手拿金锏,是一位惩强除恶、维护正义的人,每到奸臣陷害忠良和忠臣遇到困难时,他就出场发挥作用。作为一个不存在的人,八贤王的形象是有他的原型的,不过具体的原型谁,众说纷纭。八贤王原型到底是谁八贤王原型根据朝代主要分为宋朝八贤王和清朝八贤王,其中宋朝八贤王一般认为有四

  • 明朝的锦衣指挥使是个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职,明朝,是个

    话说,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很多官职。虽然他们的叫法不一样。但权力是一样的。那么,明朝时期的锦衣指挥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首先,依据一般性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它应该是锦衣卫的首领,属于正三品官衔,直接向皇帝负责,相当于我们后来国民党的军统局。并

  • 潘季驯治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故事,潘季驯

    黄河下游河段,系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平原地区的一段水流。它挟从上中游高原地区卷涮之泥沙,奔腾而下,水流急湍,含沙量极高。从汉代起,就肆虐豫、鲁一带,造成无穷无尽的灾难。历代对黄河的治理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中原地区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唐朝以前,治黄河都以疏浚为主要手段,也确实取得

  • 天下最“穷”的二品官员——于成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于成龙,天下,官员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终年67岁。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ldquo

  • 朱元璋接连犯下两大错误:安丰救主、庐州“恋战”——错!错!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大,救主,朱元璋

    安丰在哪里?就在今天的安徽寿县一带,是当时东线或称北方红巾军剩下的仅有几个地盘中的一个。至正十九年、龙凤五年(1359)八月,从汴梁突围出去的刘福通保护着小明王退守安丰,自此安丰又成为奄奄一息的北方红巾军政权的临时首都。至正二十三年、龙凤九年(1363)年初,元朝两大义军主力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为

  • “红颜祸水”原来说的是她 女真第一美女叶赫老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真,的是,祸水

    叶赫那拉氏(又译叶赫纳喇、叶赫纳兰)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为满族八大姓之一。相信大家但凡是对清朝历史有少许了解便对于叶赫那拉这个姓氏并都不陌生,因为叶赫那拉氏一族在清朝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的人甚多,权臣纳兰明珠、苏克萨哈、才

  • 皇上死前让全部妃子殉葬,3岁公主说了9字,她妈妈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妃子,皇上,说了

    朱元璋往往在历代帝王中,变成最有异议的哪个,与他手上存有着很多的分歧相关。不仅,他针对群众很非常好,因此杀了许多的腐败分子;但与此同时,他在临终的那时候,本身的丑恶性就暴露无遗了,竟然想起要让这些后宫妃子们给自己殉葬。我觉得在他以前,早已有已近上千年,没有哪家皇上再玩这一恶习了。或许还可以了解为,他

  • 万历30年不上朝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何崇祯勤勤恳恳差点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历,安居乐业,崇祯

    众所周知,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有传言说是因为他有很严重的足疾。那么,不上朝就意味着不理政事吗?当然不是。万历主要处理朝政的方式是批阅奏疏,颁发谕旨。为什么皇帝懒得上朝的万历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要好过?而勤政的崇祯时期却饿莩遍野?首先,关于提问里崇祯执政年间,明朝“饿莩遍野”的原因,

  • 明朝开国6位功臣结局都不同,唯有徐达得到了善终,只因他女儿嫁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功臣,因他,明朝

    朱元璋开国的六位功臣,徐达就是其一。因晚年时的朱元璋猜忌心很重,所以说他的六位功臣基本上都没有落得好的结局,不过徐达就例外。他和朱元璋是老乡,后来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都嫁进了皇宫,大女儿嫁给了朱棣,二女儿做了代王妃,小女儿也做了安王妃。由于他的大女儿很争气,最后徐达才算有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允炆、朱棣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事儿,明朝,朱棣篇

    朱元璋对朱标也很重视,他在洪武十年(1377)已经将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了朱标处理国家大事的四字诀“仁、明、勤、断”,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标的身上,可以说当时的朱元璋最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马皇后,另一个就是太子。然而上天似乎是要惩罚朱元璋,朱标比朱元璋更早去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