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炳,一个让锦衣卫重新强势起来的人

陆炳,一个让锦衣卫重新强势起来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85 更新时间:2023/12/9 17:08:42

在《管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理论,说的是:"一只羊领着一群老虎和一只老虎领着一群羊干架时,往往是老虎领着羊群的一方取得胜利!"这个理论所要说明的是一个领导者的能力强弱对他所领导的这个团体的影响。领导者能力强势,即使底下的人能力有限,这个团队往往也会取得更好的成就;领导者能力弱小,即使底下的人能力很强,取得的成就往往有限。而同为特务机构的锦衣卫和东厂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理论。

其实锦衣卫成立初期还是很强势的,当然,其强势的一个原因主要还是没有竞争对手吧。自从东厂设立后,由于其领导者往往是内庭太监,而太监离皇帝都很近,从而取得了先天性的优势,在和锦衣卫的斗争中,也就取得了巨大的优势。所以,锦衣卫经过初期的强势后,就逐渐被东边比了下去,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沦为了东厂的附庸。之所以会这样,除了东厂离皇帝近这一先天性因素外,起主要决定因素的还是锦衣卫指挥使的领导能力。当锦衣卫出现了强有力的领导人时,往往都能和东厂办办手腕,如明成祖朱棣时期的纪纲,明英宗朱祁镇后期的袁彬,锦衣卫在他们的领导下都能与东厂分庭抗礼,不分伯仲。当然了,和东厂分庭抗礼不是很牛,因为有这样一个人,锦衣卫在他大领导下,真正意义上的在气势上压了东厂一头。锦衣卫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了大明近三百年中最为强势的时期,这人叫陆炳,明朝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

据史料记载,陆炳家世代为官,听上去其实挺荣耀的,可一代不如一代,到他父亲这一代时,只能做皇帝的仪仗队员了。后来他父亲被挑选去给一个藩当护卫,这本来是件没有出头之日的工作,因为是给藩王做护卫,还不如给皇帝做仪仗队员有盼头。可后来的局势发展却让他们家再次兴起,因为他父亲所护卫的对象叫兴献王,即嘉靖的亲爹。就这样,陆炳就取得了任人所不能比拟的升迁优势,即和皇帝一起长大的!而真正让陆炳接掌锦衣卫的因由,则是因为陆炳救了嘉靖一命。

标签: 强势的人锦衣卫

更多文章

  • 明代版的“隆中对”:生死血战陈友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代,生死,血战

    这个明代版的“隆中对”与朱元璋以前的战略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可能是淮西过来的“饿死鬼”的本能所决定,朱元璋与他的将士们过去更多看重的是张士诚占据的浙西和元军控制的浙东富庶地区,也可能是“老太太吃柿子”心理的作用,他们专挑软的捏,

  • 普遍被接受为八贤王原型的是谁?为何没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型,当上,皇帝

    八贤王总是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中,手拿金锏,是一位惩强除恶、维护正义的人,每到奸臣陷害忠良和忠臣遇到困难时,他就出场发挥作用。作为一个不存在的人,八贤王的形象是有他的原型的,不过具体的原型谁,众说纷纭。八贤王原型到底是谁八贤王原型根据朝代主要分为宋朝八贤王和清朝八贤王,其中宋朝八贤王一般认为有四

  • 明朝的锦衣指挥使是个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职,明朝,是个

    话说,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很多官职。虽然他们的叫法不一样。但权力是一样的。那么,明朝时期的锦衣指挥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首先,依据一般性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它应该是锦衣卫的首领,属于正三品官衔,直接向皇帝负责,相当于我们后来国民党的军统局。并

  • 潘季驯治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故事,潘季驯

    黄河下游河段,系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平原地区的一段水流。它挟从上中游高原地区卷涮之泥沙,奔腾而下,水流急湍,含沙量极高。从汉代起,就肆虐豫、鲁一带,造成无穷无尽的灾难。历代对黄河的治理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中原地区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唐朝以前,治黄河都以疏浚为主要手段,也确实取得

  • 天下最“穷”的二品官员——于成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于成龙,天下,官员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终年67岁。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ldquo

  • 朱元璋接连犯下两大错误:安丰救主、庐州“恋战”——错!错!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大,救主,朱元璋

    安丰在哪里?就在今天的安徽寿县一带,是当时东线或称北方红巾军剩下的仅有几个地盘中的一个。至正十九年、龙凤五年(1359)八月,从汴梁突围出去的刘福通保护着小明王退守安丰,自此安丰又成为奄奄一息的北方红巾军政权的临时首都。至正二十三年、龙凤九年(1363)年初,元朝两大义军主力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为

  • “红颜祸水”原来说的是她 女真第一美女叶赫老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真,的是,祸水

    叶赫那拉氏(又译叶赫纳喇、叶赫纳兰)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为满族八大姓之一。相信大家但凡是对清朝历史有少许了解便对于叶赫那拉这个姓氏并都不陌生,因为叶赫那拉氏一族在清朝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的人甚多,权臣纳兰明珠、苏克萨哈、才

  • 皇上死前让全部妃子殉葬,3岁公主说了9字,她妈妈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妃子,皇上,说了

    朱元璋往往在历代帝王中,变成最有异议的哪个,与他手上存有着很多的分歧相关。不仅,他针对群众很非常好,因此杀了许多的腐败分子;但与此同时,他在临终的那时候,本身的丑恶性就暴露无遗了,竟然想起要让这些后宫妃子们给自己殉葬。我觉得在他以前,早已有已近上千年,没有哪家皇上再玩这一恶习了。或许还可以了解为,他

  • 万历30年不上朝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何崇祯勤勤恳恳差点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历,安居乐业,崇祯

    众所周知,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有传言说是因为他有很严重的足疾。那么,不上朝就意味着不理政事吗?当然不是。万历主要处理朝政的方式是批阅奏疏,颁发谕旨。为什么皇帝懒得上朝的万历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要好过?而勤政的崇祯时期却饿莩遍野?首先,关于提问里崇祯执政年间,明朝“饿莩遍野”的原因,

  • 明朝开国6位功臣结局都不同,唯有徐达得到了善终,只因他女儿嫁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功臣,因他,明朝

    朱元璋开国的六位功臣,徐达就是其一。因晚年时的朱元璋猜忌心很重,所以说他的六位功臣基本上都没有落得好的结局,不过徐达就例外。他和朱元璋是老乡,后来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都嫁进了皇宫,大女儿嫁给了朱棣,二女儿做了代王妃,小女儿也做了安王妃。由于他的大女儿很争气,最后徐达才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