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康广仁墓葬之谜,究竟葬于何处?

揭秘康广仁墓葬之谜,究竟葬于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86 更新时间:2023/12/15 20:24:51

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其壮怀激烈可与谭嗣同比肩,其见识甚至超过康有为。

康广仁历来反对科举制度,从不参加应试,并认为国家弱亡,皆因八股锢塞人才所致,变法图强应广开学校,讲求实用之学,以培养爱国志士。所以,康广仁对办学办报兴致盎然。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将“百日维新”扼杀于摇篮之中。康有为有幸事先得密报,死里逃生,潜往海外。而康广仁却在北京南海会馆被捕,他在狱中谈笑自若,视死如归;9月28日,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菜市口,临刑前他昂首天,大声喊道:“中国自强之机在此矣!”牺牲时年仅31岁。

英雄血溅京华后,清政府将他们的遗体弃市3日,遂抛向郊外。从此,康广仁的遗骨葬于处,成为一大悬谜。有的说,被百姓厚葬于京郊;有的说,被维新派党迁葬于上海……

经康有为在大陆的儿媳,上海史研究馆馆员庞莲老人的讲述并求证有关史料,终于弄清了康广仁的墓址。

当时,康广仁家人及维新余党,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将他的遗骸偷运至香港,默默掩埋。康有为之母及元配夫人张云珠逃往香港居住后,便十几年如一日,守护着康广仁的坟茔。1913年8月9日,康母去世,康有为由日本奔丧归港,是年12月1日,康有为租“海明”轮,运母与弟灵柩回广东南海县老家,浅葬母与弟于银塘乡之后冈。

康有为疼爱这位英年惨死的幼弟。他无论住在上海新闸路辛家花园,还是住在愚园路“游存庐”,经肃立在奉有康广仁遗像的“三本堂”前,久久地凝视乃弟的英俊形象。

康有为到上海生活,常常感到对不起浅葬故乡的母与弟。1914年,他最宠爱的三太太何旃理病逝,悲痛之余,他决定将母、弟迁葬,与三太太同葬在一处山明水秀的胜迹。康有为曾多次游览江苏的大茅山,此乃道教圣地,林木森森,浓荫蔽日,峰壑泉流,浑然天成。康有为晚年迷信风水堪舆之学,他见大茅山集伟岸与灵秀于一炉,遂出重金请风水先生,一同上山寻找最佳的陵寝地。最后,他们选定大茅山积金峰下的青龙山,认为此山有龙首龙尾,坐北朝南,状似巨龙腾飞,乃吉祥之处。1920年6月16日,康有为携全家披麻戴孝,扶着3具至亲的灵柩,在吹鼓手、道士那悲怆、沉郁的号角和诵经声中,完成了葬礼。是时,康有为在亲人墓前涕泪交加,长跪不起。

1927年早春,康有为做七十大寿前夕,突然心思变化,常常念叨人以叶落归根为好,表示要将3位亲人的遗骨从大茅山迁回故乡厚葬。在以后的许多年中,康有为的幼子康同凝(庞莲丈夫,1978年去世)一直想完成父亲的遗愿,可惜天不假年。1986年庞莲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时,在人民大会堂向邓颖超表达了这个历史愿望,邓颖超表示赞同,并说:“康有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康广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然而,因康氏后人绝大部分在海外,都没有精力去完成迁葬之事。

康有为3位亲人的坟冢地处偏僻,“文革”中又被扒毁,如今,康广仁墓葬大茅山的史实连当地人也不清楚了。唯康母墓前的半截残碑,被大茅山的道士移至印宫保存。

标签: 之谜墓葬康广仁

更多文章

  • 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生平简介与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台湾,巡抚,贡献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自幼托身陇亩,生活非常窘困。但为人刚毅任侠,耿介勇敢,平时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曾杀土豪、劫富户、捍法网,闯荡江湖,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清咸丰4年(1854),接受官府&ldquo

  • 清代后期汉族诞育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族,清代,风俗

    清代后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特别是经过戊戌维新运动和革命党人对新思想的宣传和对封建制度、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清代的人生利益制度与规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就决定了清代后期汉族社会的人生礼仪风俗,必然出现新旧杂陈、趋时渐变的时代风貌。特别是汉族社会下层民众的婚丧习尚,出现了许多变化

  • 于谦:文科安邦、武可定天下,拯救大明二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二百年,于谦,大明

    明朝的历史被大家所熟知,因为明朝是唯一一个不和亲、不纳贡的王朝,有骨气的王朝,但是纵观明朝历史,我只服这一人,于谦!此人拯救了明朝200年,当时北方瓦剌军犯境,年轻的皇帝率军出征,但是20万大军大败,皇帝被俘虏,整个京城的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大不了和宋朝一样,京都南迁。朝会上,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徐珵上

  • 此索尼非彼索尼,让多尔衮都头疼的大清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名将,大清,索尼

    此索尼非彼索尼,让多尔衮都头疼的大清名将!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索尼,此索尼非彼索尼,不是日本的着名企业,而是诞生在清朝,并在清朝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臣,也可称是朝廷重臣。索尼、索额图和赫舍里皇后三人在清朝初期可谓声名显赫,三人的荣耀连带着整个索家的崛起,那时的风光啊,真是无人不知。

  • 大清的国旗和国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国旗,国歌,大清

    我国古代旗帜不少,但古时候人们却不知“国旗”为何物。战场上惯用“旌旗”,旗上绘有军队将领的姓氏,表明军为我有。旌旗一般是三角形或矩形的,边缘有波浪形的镶边。皇室有御旗,一般为金黄色,上面要么绣黄龙、金凤,要么就是麒麟、虎豹、八卦,不是代表皇帝就是代表亲

  • 第三节 密折制度,考察吏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制度,吏治,第三节

    到了清圣祖康熙当政的中期,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控制,及时了解地方情况,康熙帝特别命令他的亲信官员用密折方式奏报情况。开始出现了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它是由皇帝特别指定的官员,将上奏事件亲手书写密封,直接派人送到御前再由皇帝启封、批示(后来或与军机大臣等批阅)后,再直接发与具奏者执行

  • 清代独特的旗人兵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兵役,旗人,清代

    清代徭役中最有特色的是旗人的兵役,以及由旗人构成的八旗军。以旗人为主要兵源构成的八旗军,最初具有行政、军事、生产三种职能,旗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是一种军政合一的部落兵制。清统一全国后,又以汉人为基础组成了“绿旗军”。1615年,努尔哈赤将满族、蒙古族、汉族力量编成8个旗,分

  • 康熙与赫舍里皇后的“权色交易”,竟影响了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半个,康熙,皇后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在长达六十一年的帝王生涯中,康熙所染指的女人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据史料记载,康熙的后妃,经过册封,有据可查的有六十余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那就数不胜数了,在封建社会中,后妃的作用无外乎两个,第一是伺候帝王并传宗接代的工具,第二则是政治上的

  • 着名思想家王夫之对哪些潮流观念做出了批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出了,思想家,观念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王夫之画照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

  • 曹雪芹与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红楼梦

    曹雪芹曹雪芹(?――1763年,一作1764年),清代伟大小说家。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pǔ)、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曹寅之孙。世代任江宁织造,家势贵盛。其父以事获罪,产业抄没,家遂衰落。曹性傲岸,不谐于俗。中年居北京西郊,生活困苦,以卖画和依靠朋友接济度日。曾以十年时间写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