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如此宠爱此人,为什么要将他两次废黜?

康熙如此宠爱此人,为什么要将他两次废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70 更新时间:2024/1/7 7:45:25

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关乎皇位的争夺战总是会悄无声息的展开,顺治皇帝认识到自古以来皇位争夺战为国家带来的危难,他便很早就立了玄烨为太子,为的就是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康熙玄烨坐上皇位之后,也认识到了立太子对国家带来的好处,便在二十二岁时就遵循嫡长制立嫡长子为太子,并建立了储君制度。新的制度总是会有人持反对意见,当时,宗室贵族们内心便不赞同这一制度。

太子胤礽是康熙第六个儿子,因为是皇后所生,便成为嫡子。胤礽成为太子之后,康熙更加宠爱他,胤礽得天花时,康熙在他身边守了十二天,连奏折都没有心情批阅,甚至在康熙带兵出征葛尔丹时,曾亲自吩咐朝中事物都听从太子安排,可见康熙对胤礽十分重视。

随后的二十年中,康熙与胤礽一直这样相处着,而这二十年中,胤礽的几位兄弟都相继成年,各自拥有自己的党羽,这时候他们共同的敌人,就是坐在太子之位的胤礽。太子在朝中也有一些拥护者,当时皇后的叔叔索额图见诸位皇子都将太子当做敌人,便准备先发制人,通过宫变来稳定太子的地位。康熙知道后大怒,这是对他皇位的觊觎,当然不可以忍让,便下令处死索额图,对太子以示教训,但是太子不知悔改,反而更加肆无忌惮,最终康熙实在忍无可忍,便将太子废黜,当时康熙已经五十五岁。

之后,诸皇子将太子势力全部消灭,但这下没有了共同的敌人,太子之位便成为众多皇子争夺的头彩。其实当初康熙考虑过立老八为太子,在询问过武百官之后,发现许多大臣都是老八的党羽,这让康熙极为愤怒,但为了阻止皇子们的争夺,康熙只好再立胤礽,说他之前是受到巫术的迷惑在那样糊涂,如今都已经痊愈,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争夺,康熙还对皇子们加封进爵,希望大家可以团结一心辅佐胤礽,但事情并有朝着康熙所想的方发展,反而走上了以前的老路,太子新的党羽打算强迫康熙退位,让太子早日登基,这次康熙认识到这样做的错误,便立刻宣布废黜胤礽太子之位。

康熙这一生有众多的子女,对储君之位的争夺战,这也是在清朝时期最为激烈的一场宫斗。

标签: 两次此人要将

更多文章

  • “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范文程到底是不是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十大,汉奸,谋士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范文程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8年,大金

  • 太平天国的两位“绝代双娇”,洪宣娇和傅善祥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两位,太平天国,结局

    提起太平天国,不但有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冯云山等盖世英雄,而且还涌现出很多巾帼英雄。其中最出名的两个女人有这样的顺口溜: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女将军洪宣娇曾英勇善战,曾统率10万女兵,为太平天国立下赫赫战功。而傅善祥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才貌双全,官至丞相。下面就和小编来看看这两位“绝代双娇”

  • 鄂尔泰简介:雍正朝百官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首,百官,雍正

    鄂尔泰鄂尔泰(1677-1745),字毅庵,隶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其曾祖图门,于天聪年间在大凌河战役中受重伤于战场,赐世袭骑都尉世职。其父鄂拜曾任国子监祭酒。鄂尔泰精通满汉文字,在康熙三十四年至康熙三十八年(1695-1699)任本旗佐领。同年,授三等侍卫。由于他汉文知识功底深厚,康熙五十五年

  • 满清妃子们脖子上总是围着一条白色围巾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围巾,妃子,满清

    很多看过清宫剧的人都会注意到一般的官眷、皇族女子都在脖子系上一条白色围巾,但是这个物件的真实用途确实也不是当做围脖那回用处,今天就来看一看他到底是什么用处。也不能完全说是围脖,可能没有围脖这么厚。这让很多人不解,为何她们要在脖子上围一个这样的东西呢?这种看着想围脖的东西叫龙华领巾,龙华领巾可都是采用

  • 张謇:凡事须由根本作起,未设小学,先设大学是谓无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凡事,小学,根本

    现在看起来是常识性的东西,如果倒退往回看,当时的弄潮儿就没有我们这样轻松。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现成的知识,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感悟,去摸索,去实践。比如教育这件事,自孔子时代起,它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就获得了比较深刻的论述,《论语·子路》云:人口众多之后就要设法使人民富足,富足之后

  • 范文程为什么忠于大清?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清,结局,范文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范文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清朝开国重臣,范文程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而说起他的十七世祖——宋朝名相范仲淹,那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了。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被追谥为“文正”(谥号中最为高贵的一种)。出生在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

  • 历史的耻辱:皇家园林素描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圆明园,素描,耻辱

    从殷墟出土的宫殿遗址,到秦始皇的阿房宫,再到汉唐宋明的皇家园林建筑,中国园林建筑发展到清代,已经渐臻成熟。明清园林的建筑高度艺术化,其景物、风格、布局,移步换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也日臻成熟。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融为一体,富有“诗情画意”。其中,颐和园、圆明园以及

  • 甲午之战:第六章 空悲切,旅顺惨案_三、旅顺喋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悲切,旅顺,甲午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威海卫隔海相望,共扼渤海门户。旅顺作为北洋水师重镇,由李鸿章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旅顺不仅背靠群山,而且主要山峰上都设有炮台:东面有松树山、二龙山、鸡冠山等炮台,西面有椅子山、案子山、望台北等炮台,共有加农炮

  • 揭秘康广仁墓葬之谜,究竟葬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谜,墓葬,康广仁

    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其壮怀激烈可与谭嗣同比肩,其见识甚至超过康有为。康广仁历来反对科举制度,从不参加应试,并认为国家弱亡,皆因八股锢塞人才所致,变法图强应广开学校,讲求实用之学,以培养爱国志士。所以,康广仁对办学办报兴致盎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将“百日维新”

  • 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生平简介与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台湾,巡抚,贡献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自幼托身陇亩,生活非常窘困。但为人刚毅任侠,耿介勇敢,平时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曾杀土豪、劫富户、捍法网,闯荡江湖,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清咸丰4年(1854),接受官府&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