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析康熙的用人之道:他的三用和三不用之道

浅析康熙的用人之道:他的三用和三不用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15 更新时间:2024/1/8 16:09:57

爱新觉罗,玄烨,清第四帝,在位69年,8岁登基,14岁亲政,文治武功,独步天下,擒鳌拜,撤三藩,统一台湾,平葛尔丹,北逐沙俄签《尼布楚条约》,策封六世达赖喇嘛,修康熙字典,创南书房、开廷讲、建圆明园,开运河,兴修水利,开创康乾盛世。

康熙师从汉学、从《四书五经》入门,到百家诸学,儒释道三教,无一不闻,且颇有见术。他不仅精于国文,而且对西方科学也有涉猎,如代数、几何、天文、医学,这些个最早由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思想,对于他的一生也有很深的影响。作为一代圣君,他的思想和胸襟同样为世尊崇,特别是他的用人之道。

康熙用人有三用和三不用。

先说三用。

一是不拘满汉之别而用。那时的大清,刚刚入主中原,可谓根基未深,可康熙从亲政起,就开始重用汉人,这一点其实在当时的朝廷中是有非议的,康熙用人用到什么程度,如陈廷敬,张廷玉进了军机处,姚圣,魏东廷、周培公任督抚,都是他的股肱之臣。正是从他开始,笼络了当时汉族的许多贤达,开创了满汉融合的历史。

二是不拘一格而用。从重新启用姚启圣可见端倪,姚启圣满腹绝学,是周培公临死前为他推荐的平台人选,但用此人有很大的风险,一是顺治帝是把姚启圣列入了黑名单的,说永不录用此人,如康熙用之,则是冒祖宗之大不敬;二是姚启圣是从心里瞧不起满族人的,他曾把从二品以下的大清朝的官做了个遍,但愤世嫉俗,装疯卖傻,很不服用;三是姚启圣为人尖酸刻薄,令人讨厌,很不受用。而康熙却力排众议,在杀了他的一番傲气后,直接任命他为福建总督,平台大臣,节制福建所有官员,最后为平台立下大功。

三是忠奸混用。这是康熙用人之不同人处。别的帝王用人是知其忠而用之,因其不忠而废之,而康熙则不然,他是忠也用,奸也用,好比一个医师用药,有时知其毒而用之,要的就是它的毒性。这里面,索额图和明珠就是一个例子,索额图是康熙的岳父,明珠是康熙的大舅哥,都是军机大臣,皇亲国戚,两人谁忠谁奸,一个是太子党,一个大阿哥党,都不是好东西,可是索额图和明珠都有可取之处,甚至有些时候还须用此二人,这一点,康熙瞧得清清楚楚,所以用此二人时,方法就是相互牵制,康熙总揽全局,结果,太子党要乱来,明珠在那里监视着,大阿哥想不测,索额图也不是省油的灯,最高明的是,两人同时下狱,康熙就让他两人互审,结果,他们知道的内幕比谁都多。

后说三不用。

一是气傲不用。康熙不用气傲之人。原因是不堪用,一旦用在关键岗位,不好控制,最有名的是用姚启圣,欲先用之,必先挫之,姚启圣硬是被塞入大牢,闷坐了三个月,把个能言鸟憋的没了锐气,最后又把他放出,一举封为封疆大吏,让骜不逊的姚启圣彻底没了脾气,对康熙佩服地五体投体。

二是尽用不用。功已立完,才已用尽,说不用就不用,这一点确实有点冷,但也有他的一番道理。比如还是姚启圣,平台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又让告老返乡,让老姚感慨万千。还有周培公,平定三藩,立下不世之功,最后也被发往边疆为官,让周培公终生抱憾。仔细翻一下史书,发现这是康熙的一惯用人风格,你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在特定的时间点上,你是特定的英雄,其实有时也是一种保护,像姚启圣不善官场,长期用他,他的结果不一定就好,还有周培公,立下大功,可在当时,手握兵权,一定会遭满人猜忌。

三是无错不用。康熙是最懂用人之道的,一个人如果不犯错,那他是不敢用,为什么呢?要么不犯错,要么犯大错。所以他用过的人,大都是有过错的,只要不是谋反乱国之错都可,这是康熙的容人之处。比如:明珠在平台时,因轻信郑经会降,误中计,损兵折将,康熙以此摘他双眼花翎,后又知他临死不屈,大义凛然,又以此赏他三眼花翎,可谓容人之过如此。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康熙的用人之道,直到今天,仍有他的借鉴意义。HR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呢?

标签: 之道他的用人

更多文章

  • 康熙如此宠爱此人,为什么要将他两次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次,此人,要将

    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关乎皇位的争夺战总是会悄无声息的展开,顺治皇帝认识到自古以来皇位争夺战为国家带来的危难,他便很早就立了玄烨为太子,为的就是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康熙帝玄烨坐上皇位之后,也认识到了立太子对国家带来的好处,便在二十二岁时就遵循嫡长制立嫡长子为太子,并建立了储君制度。新的制度总是会有人持反

  • “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范文程到底是不是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十大,汉奸,谋士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范文程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8年,大金

  • 太平天国的两位“绝代双娇”,洪宣娇和傅善祥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两位,太平天国,结局

    提起太平天国,不但有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冯云山等盖世英雄,而且还涌现出很多巾帼英雄。其中最出名的两个女人有这样的顺口溜: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女将军洪宣娇曾英勇善战,曾统率10万女兵,为太平天国立下赫赫战功。而傅善祥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才貌双全,官至丞相。下面就和小编来看看这两位“绝代双娇”

  • 鄂尔泰简介:雍正朝百官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首,百官,雍正

    鄂尔泰鄂尔泰(1677-1745),字毅庵,隶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其曾祖图门,于天聪年间在大凌河战役中受重伤于战场,赐世袭骑都尉世职。其父鄂拜曾任国子监祭酒。鄂尔泰精通满汉文字,在康熙三十四年至康熙三十八年(1695-1699)任本旗佐领。同年,授三等侍卫。由于他汉文知识功底深厚,康熙五十五年

  • 满清妃子们脖子上总是围着一条白色围巾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围巾,妃子,满清

    很多看过清宫剧的人都会注意到一般的官眷、皇族女子都在脖子系上一条白色围巾,但是这个物件的真实用途确实也不是当做围脖那回用处,今天就来看一看他到底是什么用处。也不能完全说是围脖,可能没有围脖这么厚。这让很多人不解,为何她们要在脖子上围一个这样的东西呢?这种看着想围脖的东西叫龙华领巾,龙华领巾可都是采用

  • 张謇:凡事须由根本作起,未设小学,先设大学是谓无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凡事,小学,根本

    现在看起来是常识性的东西,如果倒退往回看,当时的弄潮儿就没有我们这样轻松。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现成的知识,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感悟,去摸索,去实践。比如教育这件事,自孔子时代起,它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就获得了比较深刻的论述,《论语·子路》云:人口众多之后就要设法使人民富足,富足之后

  • 范文程为什么忠于大清?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清,结局,范文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范文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清朝开国重臣,范文程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而说起他的十七世祖——宋朝名相范仲淹,那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了。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被追谥为“文正”(谥号中最为高贵的一种)。出生在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

  • 历史的耻辱:皇家园林素描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圆明园,素描,耻辱

    从殷墟出土的宫殿遗址,到秦始皇的阿房宫,再到汉唐宋明的皇家园林建筑,中国园林建筑发展到清代,已经渐臻成熟。明清园林的建筑高度艺术化,其景物、风格、布局,移步换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也日臻成熟。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融为一体,富有“诗情画意”。其中,颐和园、圆明园以及

  • 甲午之战:第六章 空悲切,旅顺惨案_三、旅顺喋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悲切,旅顺,甲午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威海卫隔海相望,共扼渤海门户。旅顺作为北洋水师重镇,由李鸿章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旅顺不仅背靠群山,而且主要山峰上都设有炮台:东面有松树山、二龙山、鸡冠山等炮台,西面有椅子山、案子山、望台北等炮台,共有加农炮

  • 揭秘康广仁墓葬之谜,究竟葬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谜,墓葬,康广仁

    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其壮怀激烈可与谭嗣同比肩,其见识甚至超过康有为。康广仁历来反对科举制度,从不参加应试,并认为国家弱亡,皆因八股锢塞人才所致,变法图强应广开学校,讲求实用之学,以培养爱国志士。所以,康广仁对办学办报兴致盎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将“百日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