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的耻辱:皇家园林素描圆明园

历史的耻辱:皇家园林素描圆明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1/15 12:00:03

从殷墟出土的宫殿遗址,到秦始皇的阿房宫,再到汉唐宋明的皇家园林建筑,中国园林建筑发展到清代,已经渐臻成熟。明清园林的建筑高度艺术化,其景物、风格、布局,移步换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也日臻成熟。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融为一体,富有“诗情画意”。其中,颐和园、圆明园以及避暑山庄,作为皇室园林的经典之作,更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建筑学、艺术与美学的内涵。

我们现在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它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三园之间分别有垣墙相隔;万春园在前,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在山环水绕之中,园中共分布着140多个景区,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残阳如血,倾泻在几个断壁残垣的上面,今天的人们,仍在为那座古老园林的毁灭而心痛。说实话,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中,圆明园是集大成者。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东方奇迹”的美称。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竟达一个世纪,工程之浩大可以想见。即开始于康熙朝,但主要是在雍正朝与乾隆朝。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都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圆明园在修建过程中,充分采纳吸收了我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乾隆皇帝在下江南的过程中,多方搜集江南名胜奇珍,还把各种楼台榭阁摹绘成图,回到北京后在圆明园中仿建。如“四宜书屋”、“小有天园”、“狮子林”等,皆是取景于南方,颇有小江南的味道,开现代微缩仿真景观之前河。

同时,圆明园不仅是东方园林的精粹,还具备西式园林样式,如“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式的喷泉,是清乾隆帝观看喷水景色之地。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是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修建而成。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到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不仅有外表美观、风格各异的陈设和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世界罕见的各种珍宝、各类文物、不同时代的名人字画、以及难以计数的金银珠宝,可以说是集中了古今中外文明的精华。

但令国人愤慨的是,在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西方侵略者抢掠并付之一炬,如今的圆明园,只有几根大理石柱在昂然伫立,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沉痛的一次屈辱。咸丰十年(1860),此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为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光绪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翌年修复。全园可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

而用甲午海战失败,引来瓜分豆剖局面换来的颐和园,在人们的心里则是另外一番滋味。颐和园主要是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它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其中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它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成一体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成为这座园林的点睛之笔。

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临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子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高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的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形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湖面宽广,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山水相映,水天一色,真是美不胜收。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于清乾隆帝十五年(1750)开始修建,到乾隆三十年方才完工,是清代北京着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专属花园和皇帝的行宫。早在乾隆以前,北京西郊一带就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但它们相互之间缺乏联系,自成一体。于是乾隆即位后,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企图以此为中心,把四个园子连成一体。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作为清朝皇帝的夏天的行宫所在地,融汇了秀丽的江南水乡和粗旷的北方草原相结合的独特景象,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以此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其中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权、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帝后们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象征着中国政治权力中心的至高无上。

避暑山庄建造于18世纪初,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它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约90年建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倒有半年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大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是在这里处理的。因此,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遴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代帝宫苑。

周围寺庙(又叫“外八庙”)由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等12座金壁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组成,环列在山庄外的东部和北部的山麓,共占地47万多平方米。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的宗教与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像、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18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有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

标签: 圆明园素描耻辱

更多文章

  • 甲午之战:第六章 空悲切,旅顺惨案_三、旅顺喋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悲切,旅顺,甲午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威海卫隔海相望,共扼渤海门户。旅顺作为北洋水师重镇,由李鸿章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旅顺不仅背靠群山,而且主要山峰上都设有炮台:东面有松树山、二龙山、鸡冠山等炮台,西面有椅子山、案子山、望台北等炮台,共有加农炮

  • 揭秘康广仁墓葬之谜,究竟葬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谜,墓葬,康广仁

    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其壮怀激烈可与谭嗣同比肩,其见识甚至超过康有为。康广仁历来反对科举制度,从不参加应试,并认为国家弱亡,皆因八股锢塞人才所致,变法图强应广开学校,讲求实用之学,以培养爱国志士。所以,康广仁对办学办报兴致盎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将“百日维新”

  • 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生平简介与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台湾,巡抚,贡献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自幼托身陇亩,生活非常窘困。但为人刚毅任侠,耿介勇敢,平时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曾杀土豪、劫富户、捍法网,闯荡江湖,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清咸丰4年(1854),接受官府&ldquo

  • 清代后期汉族诞育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族,清代,风俗

    清代后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特别是经过戊戌维新运动和革命党人对新思想的宣传和对封建制度、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清代的人生利益制度与规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就决定了清代后期汉族社会的人生礼仪风俗,必然出现新旧杂陈、趋时渐变的时代风貌。特别是汉族社会下层民众的婚丧习尚,出现了许多变化

  • 于谦:文科安邦、武可定天下,拯救大明二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二百年,于谦,大明

    明朝的历史被大家所熟知,因为明朝是唯一一个不和亲、不纳贡的王朝,有骨气的王朝,但是纵观明朝历史,我只服这一人,于谦!此人拯救了明朝200年,当时北方瓦剌军犯境,年轻的皇帝率军出征,但是20万大军大败,皇帝被俘虏,整个京城的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大不了和宋朝一样,京都南迁。朝会上,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徐珵上

  • 此索尼非彼索尼,让多尔衮都头疼的大清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名将,大清,索尼

    此索尼非彼索尼,让多尔衮都头疼的大清名将!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索尼,此索尼非彼索尼,不是日本的着名企业,而是诞生在清朝,并在清朝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臣,也可称是朝廷重臣。索尼、索额图和赫舍里皇后三人在清朝初期可谓声名显赫,三人的荣耀连带着整个索家的崛起,那时的风光啊,真是无人不知。

  • 大清的国旗和国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国旗,国歌,大清

    我国古代旗帜不少,但古时候人们却不知“国旗”为何物。战场上惯用“旌旗”,旗上绘有军队将领的姓氏,表明军为我有。旌旗一般是三角形或矩形的,边缘有波浪形的镶边。皇室有御旗,一般为金黄色,上面要么绣黄龙、金凤,要么就是麒麟、虎豹、八卦,不是代表皇帝就是代表亲

  • 第三节 密折制度,考察吏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制度,吏治,第三节

    到了清圣祖康熙当政的中期,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控制,及时了解地方情况,康熙帝特别命令他的亲信官员用密折方式奏报情况。开始出现了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它是由皇帝特别指定的官员,将上奏事件亲手书写密封,直接派人送到御前再由皇帝启封、批示(后来或与军机大臣等批阅)后,再直接发与具奏者执行

  • 清代独特的旗人兵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兵役,旗人,清代

    清代徭役中最有特色的是旗人的兵役,以及由旗人构成的八旗军。以旗人为主要兵源构成的八旗军,最初具有行政、军事、生产三种职能,旗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是一种军政合一的部落兵制。清统一全国后,又以汉人为基础组成了“绿旗军”。1615年,努尔哈赤将满族、蒙古族、汉族力量编成8个旗,分

  • 康熙与赫舍里皇后的“权色交易”,竟影响了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半个,康熙,皇后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在长达六十一年的帝王生涯中,康熙所染指的女人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据史料记载,康熙的后妃,经过册封,有据可查的有六十余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那就数不胜数了,在封建社会中,后妃的作用无外乎两个,第一是伺候帝王并传宗接代的工具,第二则是政治上的